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04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8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docx

文明礼仪培训教材

第一章什么是礼仪

什么是文明礼仪?

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们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

我们自己所看到的不礼貌不文明的现象:

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过马路不看红灯不走人行道;乘坐公共汽车拼命抢座,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不屑于说对不起;等等。

很多很多不文明现象发生在我们周围,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都应陷入沉思,中国,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得有最起码的文明礼仪。

我们做出的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我们或听或看到的国外的许多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良好表现。

对比之下,大家都看出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素质上的差距。

心里也都很不是滋味。

那文明礼仪到底该怎么做?

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细节处见文明,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古往今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伟人,必定有他有条不紊的行为准则,同样,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有的人提到尊重他人也是种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我们周围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现状。

而且重要的是不仅我们要以身作则,我们广大群众都要接受教育,树立文明礼仪的意识。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第二章个人礼仪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个人礼仪,个人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您好(你好)2、再见

3、对不起4、没关系

5、麻烦你6、不客气

7、谢谢8、不用谢

9、请问……10、请稍等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1、谈话姿势:

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

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

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

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4、走姿: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

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文明礼仪小故事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

“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

“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之歌

同学们,都知道,

礼貌用语记得牢。

对待长辈要用"您",

早晨见面说声"早",

平时互相问问"好"。

分别"再见"别忘了,

若求人,"请"字先,

最后别忘说谢谢,

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请说"没关系"。

做个文明好孩子,

人人夸奖数第一。

 

第三章公共礼仪

与人交往时谈吐礼仪

1、1、尊称(敬称):

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

与人打招呼时说:

"您好":

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1、微笑:

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

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

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

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

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

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

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

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

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刘备三请诸葛亮

故事

趣味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

“我需要这样的人才!

”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

“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

“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

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

“我等何苦找此罪受!

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

“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

”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

“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

“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

“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

“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

”诸葛亮说:

“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

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

”刘备却诚恳地说:

“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

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

”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

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

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明礼仪小知识

 个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

 

(1)仪容,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3)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5)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6)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第四章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

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

“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

其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老师好!

"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避免直呼其名,不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在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