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86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术语汇总_精品文档.doc

高中2012级诗歌鉴赏术语积累(第四期用)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手法)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抒情最重要,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借景抒情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成了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

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

②衬托(这种手法最重要,特别是它的多种具体情况。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可以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③含蓄

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

李白《巴陵赠贾舍人》: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贾舍人由于得罪朝廷而被贬到巴陵(今湖南岳阳)做司马。

到任后遇到刚刚获赦的李白,诗人作此诗赠与贾舍人。

诗中说,你贾舍人被被贬谪湘水之滨也就不要埋怨了,咱们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怜悯你,才没有把你像当年的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那样贬谪你,而只是把贬到了巴陵,你应感谢皇上隆恩啊!

实际上,巴陵和长沙两地同样遥远,贾舍人被贬之地并不比贾谊好。

整首诗似在劝慰贾舍人,歌颂唐肃宗的圣明,实则讽刺了唐肃宗像汉文帝一样昏庸寡情。

反话(讽刺语)正说(赞颂辞),含蓄蕴藉。

④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分语典和事典两种。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⑤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⑦虚实相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⑧抑扬

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

⑨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请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3、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偏语、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偏语是指有意偏离实际,看似乖谬,实则情感至真至纯,给人以美感。

比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人。

”闺中少妇故意说偏激的话,从侧面曲折地表露出她那焦急等待而无人相告的苦情。

婉曲就是婉转曲折,用暗示、烘托的方法来表达意思。

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叙述了诗人被贬岭南逃回故乡时,担心家人受到连累,生怕打听到坏消息时的不安心理,但又不便明说这层意思,只好婉转曲折地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他那又喜又惧的矛盾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

二、诗歌内容分类

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三、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又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如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诗歌表达效果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