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847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d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

“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B)。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太平天国和捻军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最早组织成立的地点是B

A、北京B、上海C、长沙D、广州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D.《总统选举法》

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C)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

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B)。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8.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9.《国际联盟》把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C)。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10.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它们是:

(A)。

A.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B.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

C.丝绸、瓷器、万里长城、大运河

D.诗词、书法、雕塑、园林

11.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D)。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指挥思想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12.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3.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B)

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

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

14.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标志(B)

A.宁汉合流B.东北易帜C.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国民大会召开

15.遵义会议于(A)召开,成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A.1935年1月15日B.1934年8月7日C.1933年10月26日D.1927年8月1日

1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B)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17.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C)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18.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

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9.中国共产党完成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0.孙中山晚年指出,“中国之统一和平”的主要障碍是(A)

A.扰乱中国的外部势力B.长期的军阀混战

C.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21.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答案B

2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C

23.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C

24.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

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该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

答案D

26.一二一运动发生在

A.昆明B.上海C.南京D.台湾

答案A

27.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济南战役C.孟良崮战役D.锦州战役

答案A

28.邓小平说:

“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A)。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29.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0.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D)。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B.反对把个人突出和对个人崇拜的方针

C.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31.1979年1月29日到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A)次访问美国。

A.一

B.二

C.三

D.四

32.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D)。

A.综合发展

B.平衡发展

C.重点发展重工业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3.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C)。

A.社会主义强国

B.“全面小康”

C.“四个现代化”

D.“中等发达国家”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B)国家

A.君主立宪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国家社会主义民主

35.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A)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

B.200万

C.100万

D.250万

36.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A)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7.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A)

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D.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38.百团大战最重要的意义是(D)

A.破坏了日本的华北的主要据点

B.使日军在中国交通陷入了瘫痪

C.沉重地教训了国内投降分子

D.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信心

39.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长沙战役D.南京定都

【答案】A

40.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

A.《戒严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暂行新刑律》

【答案】B

41.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中的主力是(D)

A.福建水师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D.北洋水师

4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以诚相待,患难与共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答案】A

43.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D)

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

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

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D.老三在一家本工厂打工

44.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45.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出国”的实质目的是:

(A)

A.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

B.掠卖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C.招募“契约华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放宽人才流动,加强国际劳务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

46.天平天国后期,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他们主要是(BC)。

A.洪仁玕

B.李秀成

C.陈玉成

D.石达开

47.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ABCD)。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8.19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是(ABC)。

A.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正义行为

C.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D.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49.下列关于近代上海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近代第一个租界建于上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军事工业最早创建于上海

C.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在上海

D.是19世纪中国无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城市

50.近代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表现在(ABCD)。

A.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C.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D.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5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ABCD)。

A.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B.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C.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

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52.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CD)。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发动侵略战争,划分势力范围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

5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的要求包括(ABCD)。

A.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B.废除旧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收回大战期间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