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706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

文明古国(地区)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大河文明)和希腊的克里特(海洋文明

印度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分别是(由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三大古老文字

①中国甲骨文、②埃及象形文字、③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三大文学作品

①《荷马史诗》、②《俄狄浦斯王》、③《一千零一夜》;

三大雕塑作品

①《掷铁饼者》、②《米罗的维纳斯》、③《拉奥孔》

三大宗教(名称、创立者、经典)

①佛教,乔达摩·悉达多,“三藏”;②基督教,耶稣,《圣经》

③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古兰经》。

文明交融

①马可·波罗东游;②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西传

重要改革

①日本大化改新:

646年效仿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达到顶峰,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③查里·马特改革: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里·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地跨欧亚非帝国

①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帝国;②公元前后,罗马帝国;③8世纪,阿拉伯帝国

著名战争

①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②布匿之战;③亚历山大东征;④十字军东侵

科技文化成果

①埃及的金字塔、木乃伊;②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③阿基米得——杠杆原理、“阿基米得定律”等;④欧几里得——《几何原本》;⑤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⑥麦加清真寺(阿拉伯建筑)

★世界近现代史

●知识线索:

初中世界近现代史主要介绍欧美国家近代化及其矛盾发展的过程即欧美大国崛起的进程。

近代化即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人治)向现代社会(法治)变迁的过程,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

近代化包括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政治革命(英法美俄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和经济革命(工业革命)。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击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先在意大利兴起)

17——18世纪(法国为中心)

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出现并得到了发展

性质

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追求幸福)

理性主义(主张平等、自由、博爱)

主要代表及作品或主张

但丁(意)——《神曲》;达·芬奇(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

伏尔泰(启蒙运动杰出代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狄德罗——宣扬理性,提倡人道主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主权在民

影响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感悟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二、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准备——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航海家

国籍

航海时间

航向

资助国家

主要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向东

葡萄牙

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年

向东

葡萄牙

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向西

西班牙

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麦哲伦

葡萄牙

1519年

向西

西班牙

麦哲伦及其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真理。

影响

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从分散走向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感悟

要勇于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坚持科学精神

航海动机

追求黄金,开辟市场,发财致富(受文艺复兴“追求现世幸福生活”影响)

▲哥伦布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印度)。

16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亚美利哥通过几次考察,证实这不是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歌的名字命名新大陆,简称美洲。

三、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斯图亚特王朝

腐朽的封建制度

英国的殖民统治

南方种植园经济

开始标志

议会的重新召开

攻占巴士底狱

列克星顿的枪声

南方向北方挑起战争

1640年

1789年

1775年

1861年

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比尔

华盛顿(美国国父)

林肯

领导力量

新贵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主力军

新模范军

国民自卫军

大陆军

北方联军(包括黑人)

领导机构

议会

制宪会议

大陆会议

林肯政府

法律文献及意义

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国家政权由议会掌握

人权宣言:

宣告法国资本主义的诞生;法典:

巩固大革命成果

独立宣言:

宣告美国的诞生;1787宪法:

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重大事件

处死查理一世、光荣革命

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

组建大陆军、萨拉托加战役(转折)

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攻克叛军老巢里士满

历史意义

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美国独立,对欧洲革命和拉美的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创造了条件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感悟

独立、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条件,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坚持依法治国;要顺应历史潮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英法美革命中都通过制定法律来管理国家,这一做法也体现了当代的一个潮流,即依法治国。

四、资产阶级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农奴制的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

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领导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领导力量

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倒幕派改革力量

主要内容

农奴有人身自由;有占有财产、经商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废蕃置县;发展近代工业;采用欧美学制,发展教育事业;提倡欧美生活方式;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作用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国力大增

摆脱民族危机,维护了国家独立,国力强盛起来

是历史的重大转折,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感悟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外来先进文化;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科教兴国。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是“废蕃置县”,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最深远或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是发展文化教育,而军事措施则为其走上军国主义提供了条件。

五、19世纪60年代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及解决措施

美国

日本

俄国

主要问题

南北矛盾(一国两制)

幕府统治的危机

农奴制的危机

解决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内战)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土地政策

颁布《宅地法》

向地主赎买一块份地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废除的制度

黑奴制

幕府统治

农奴制

提供的条件

自由劳动力

建立封建性资产阶级政权

自由劳动力

共同关注问题

即民生问题:

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

六、20世纪成功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原因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缓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发展商品经济。

①财政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②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以工代赈等内容,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复兴农业。

性质

社会主义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意义

这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感悟

改革是强国之路。

国家应该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管理。

政府要关注民生,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经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可以借鉴别国经济体制。

七、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

19世纪下半叶

原因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能源

煤碳(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

电力(动力机:

发电机)、石油(内燃机)

特点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影响(“双刃剑”)

1.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城市兴盛,人口增长,工厂企业化,改变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了强大工业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在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各类污染、交通事故等等

感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倡导低碳,“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清洁能源,发展公共交通;要让科技造福人类,安全使用核能源。

八、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发明者

国籍

时间

成果

影响

哈格里夫斯

1765

珍妮纺纱机

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

1769

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富尔顿

1807

第一艘汽船

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

史蒂芬孙

1814

第一辆火车

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

九、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发明者

国籍

时间

成果

影响

法拉第

1831

电磁学理论

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格拉姆

1873

发电机

一种新能源——电力被开发出来

贝尔

1876

电话

方便人们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

西门子

1879

电车

使城市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

爱迪生

1879

电灯等

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德普尔

1882

远距离输电法

推动电力的广泛应用

戴姆勒

1883

汽油内燃机

为汽车飞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

卡尔·本茨

1885

三轮汽车

被誉为“汽车之父”

狄塞尔

1892

柴油内燃机

为汽车飞机的发明提供了动力

马可尼

1896

无线电报

方便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

莱特兄弟

1903

飞机

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到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领头羊,成了“日不落帝国”,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