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690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石门小学六年级思品教案

科目

思想品德

年级

班级

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星期

总序

第1-2个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材

分析

重点: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

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

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

用什么做交通工具?

怎样传递信息?

吃什么东西?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

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

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

2、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

”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二课时

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

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如:

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

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

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

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

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教学后记:

 

 

科目

思想品德

年级

班级

时间

课题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星期

总序

第3-4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材

分析

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

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

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

“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

“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

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

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

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

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

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

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

2.师生谈话。

师:

“……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

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师:

你知道“一米线”吗?

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

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

“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

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

“给自己提个醒”。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

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

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了望台。

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

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

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

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教学后记:

 

 

科目

思想品德

年级

班级

时间

课题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星期

总序

第5-6个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材

分析

重点: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

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

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

“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

“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

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

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

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

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

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

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

2.师生谈话。

师:

“……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