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二七区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七区学年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总体工作思路
深入落实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六名工程”推进年行动计划,以名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根本,以落实道德课堂建设的各项要求为抓手,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与实践为重点,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加快“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两项研究的进度;
充分发挥三级学科团队的作用,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
进一步做好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提升重点课题研究的价值,努力打造二七教育品牌,为教育体育名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落实道德课堂建设要求,助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1、扎实开展道德课堂行动研究,把握课程建设发展方向。
各单位要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采取小课题研究或专题研讨的方式,引领教师重点研究《道德课堂十八条》中道德课堂建设十大行动策略的第六条(建构课堂流程:
先学、展示、反馈)和第十条(制定评课标准:
看状态、看过程、看结果),探索实现道德课堂的有效路径和实践模式,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文化。
2、落实《课程纲要》编写使用要求,提高教师课程规划能力。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落实《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充分认识编写《课程纲要》的重要意义,根据暑假业务领导培训时提出的各项要求,成立由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的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指导小组,落实编写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的要求。
每位学科教师要在各自独立钻研编写学期《课程纲要》的基础上,经教研组交流研讨、修改完善,形成本教研组共同使用的学科《课程纲要》,并做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都应依据《课程纲要》来设计,使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围绕《课程纲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学期结束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对《课程纲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本材料。
各学校要把教师能否编制和使用具有可行性的《课程纲要》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学校的课程管理和教师的课程规划能力,确保课程目标的落实。
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支持与服务职能,利用教研活动,指导和帮助教师编制和使用《课程纲要》,对各校编写的《课程纲要》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名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记录在案,督促教师增强课程实施的计划性与目的性。
3、落实《导学案》编写使用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学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落实《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已经使用《导学案》的学校,要结合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做好改进,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
其他学校要把《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由教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指导小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究,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年级、学科特点,提出编写《导学案》的具体要求。
要做好《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过程性管理,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有关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要将教师编写与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作为评价其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
学科教研员要深入教学一线,和教师们一起认真研究解决《导学案》编制与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教师提高《导学案》编写的能力和使用的效益,并及时发现和总结学科教师好的做法,予以推广。
4、加强作业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加强作业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需要;
是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需要;
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是践行道德课堂理念,还学生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精神成长的需要。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落实《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指导意见》,把作业设计置于教学环节的整体中来思考,从而保持作业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一致性。
在“作业的设计”方面,要优化设计思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要丰富作业形式,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要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评价标准进行作业的自评。
在“作业的布置”方面,要注意科学合理,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阶梯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分层实施作业。
在“作业的批改”方面,要实施有效的批改方式,注意作业批改规范,注重作业的批改过程。
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制,实行作业会商制,探索建设作业库,建立作业情况检查制等措施,优化作业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加强教学规范,落实课程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加快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文化。
要在以往研究思考、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二七“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抓住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即: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学生需要为准则,以问题解决为纽带,以师生发展为宗旨,强调以生为本,注重学思结合;
坚持目标驱动,实现合作共生”,以“目标导学—自主研究—交流展示—评价反思”为基本的教学流程,以“导、学、思、评”为研究的关键要素,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场”,创设独立探究、交流讨论与感受领悟的“体验场”,展现主动思考、质疑争辩的“思维场”,搭建展示成功、张扬个性的“成果展示场”。
通过构建“生态课堂”,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我们倡导各学科、各学校在“生态课堂”教学思想引领下,基于学科特点,基于校情和学情,运用“道”的方式、“道”的规律,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色、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合而不同的课堂教学范式,构建能促进学校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文化。
构建“生态课堂”必须注重实践研究,要采取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在行动中实现“生态课堂”的构建。
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生态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
(2)“生态课堂”中诸要素关系的研究;
(3)“生态课堂”操作流程的研究;
(4)“生态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教研室将于十一月份举行“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科发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展示、经验交流,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生态课堂”研究成果的推广,增强我区学科建设的整体影响力。
2、加快“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发,强化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制定“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实现“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学科要充分发挥“名学科建设共同体”的作用,开创性地逐步制定出符合学科要求的“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参照的目标、可遵循的规范、可检测的指标,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规范性、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三)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1、充分发挥“名学科建设”三级学科团队作用,引导和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校要充分发挥“名学科建设团队”的作用,积极思考、探索、改进教学活动,形成“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提升”的研究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使教师在不断“研究”、“创新”中实现专业发展。
大力支持学区“名学科建设联盟”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搭建促进经验交流与教师成长的平台,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达到管理上相互借鉴,教学上相互提高,教研上互相促进的目的。
并要注重成果积累,教研室将加大学区开展教学活动情况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评价权重,使学区制下的教研形式与途径成为我区“名学科建设”的又一突出亮点。
各学科“名学科建设”共同体,要以《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为切入点,结合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强、主题明确的教研培训活动,有效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要在细化分解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强编写和使用《课程纲要》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和指导教师对学科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增强课程实施的计划性与目的性;
加强“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方法的研究,发挥“导学案”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加强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帮助和指导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结合市教研室基础教育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各学科要以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为目标,重视“名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大力表彰优秀的学科团队,引领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
区教研室本学期将进行“名学科特色示范学科团队”的评选,并给予隆重表彰。
2、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根据《郑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和《二七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好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帮助教师提高学科能力和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结合市达标评优活动的安排,相关学科要认真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比赛,保证在市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努力在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四)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1、完善常规教学评价体系。
突出“名学科建设”这一重点,继续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把《课程纲要》编写、《导学案》的使用、细化课程标准、开展课堂观察、落实“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作为实现“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纳入评价内容,加大教学常规的督查力度。
使编写和使用《课程纲要》落实到每一学期,课标分解体现在每一课时,开展课堂观察成为教研活动的常态形式,作业设计与实施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真正做到让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
各校要注重教学过程督查,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与计划,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检测与评价、教研活动等教学教研环节进行全方位细致的了解,全面掌握学校的教学教研情况。
要加强反馈总结,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教研室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交流学习机制,适时举办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观摩研讨和管理论坛等活动。
2、继续重视阶段性质量检测。
学校要结合《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建立和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建立学业水平抽样检测制度,对学生的课时学习水平、单元学习水平进行形成性监控和诊断。
教研室每学期要对中小学各进行一个年级的学科竞赛,每学期要对中、小学各举行一个年级至少两个学科的抽样检测,并组织好中学毕业班的质量预测和小学的期末调研考试。
教研员要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研室要举行教学质量分析会,对我区教学质量进行深入、客观地分析,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化课题项目研究
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要围绕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课程开设、作业建设等工作,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实用价值,推出一批教学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带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对于已经立项的各级各类课题,学校的科研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各种研究力量对课题的研究出谋划策,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修正、帮助课题承担者更好的开展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3、继续搞好重点突破。
“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课题项目校要加大研究力度,投入更多的精力,拓展研究的思路,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为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提供保障,以科研成果引领二七教育乃至全国教育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其他学校要关注项目校研究新动向,善于借鉴项目校已有的研究成果,使全区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成果推广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12月份要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六)做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
1.幼儿教育
各幼儿园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对幼儿教育课程进行科学定位,坚决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知识化倾向;
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以游戏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为目标,指导幼儿园一体化开发和规划三年课程;
继续开展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试点研究,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打破幼儿教育的时空界限,共同承担课程实施的责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高中教育
要加强对高中选修课程及选修模块的研究,促进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高考情况,认真梳理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的经验与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切实提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品质。
同时要认真组织好三次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积极参与有关学科的竞赛活动,促进学有专长的学生个性发展。
(七)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升教研指导能力
继续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教研员论坛,加强学习交流,促进自我提升,共同发展,建设学习型、合作型组织。
积极参与培训、研修,带领“名学科建设共同体”成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紧紧围绕着“生态课堂”和基于标准教学评价开展项目研究和行动研究,用科研的方法开展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研员和“名学科建设共同体”成员的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课程指导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建设研究型、学术型组织。
优化教研工作机制,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积极为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服务,帮助一线教师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指导,创新教研方法,以学科教研团队课程领导力和专业影响力的提升来增强教研辐射力,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服务型、创新型组织。
(八)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贯彻学年教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各学科进行课标、教材教法辅导。
3.筹备、召开教学工作表彰会。
4.下校调研。
十月份
1.举行名学科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
2.召开重点课题交流研讨会。
3.下校调研。
十一月份
1.中小学各对一个年级进行质量抽测。
2.举行“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科发展”教学研讨活动。
3.下校调研。
十二月份
1.评选“名学科”特色示范学科团队
2.举行中小学各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竞赛。
3.举行“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课题阶段性交流研讨。
4.下校评价。
2012年元月份
1.组织中小学期末复习、调研考试。
2.期末结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