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653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医学统计学方法1Word格式.docx

∙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

∙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解析]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个体)某种变量值的总和,所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总体是该年该地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4.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A.P=1

∙B.P=0

∙C.P=-0.5

∙D.0≤P≤1

∙E.-0.5

[解析]随机事件的概率是P,其值介于0~1之间,P=0表示该事件不会发生,P=1表示该事件必然发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60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数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

∙B.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

∙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

∙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

[解析]血小板数所得资料结果如果用具体数目(如109/L)表示的,即为计量资料,但如果用“正常”、“异常”来表示结果的就不是计量资料;

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设计;

样本不一定都有随机性,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是希望具有随机性;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所以只有C是正确的。

6.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

∙A.等级资料

∙B.计数资料

∙C.定性指标

∙D.数值变量

∙E.定性因素

[解析]定量指标又叫数值变量,其特征是连续的,通常有衡量单位。

7.要了解某年某地健康成年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总体为该地全部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

∙B.观察单位是每个人

∙C.该研究的同质基础是同一地区、同一年份、同为男性健康成人

∙D.该研究总体属于无限总体

∙E.该研究适宜进行抽样调查研究

[解析]某年某地健康成年男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属于有限总体。

8.欲研究某校132名高级知识分子的血清胆固醇情况,测定出的数值变量资料称为

∙A.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研究数据

∙E.一般资料

A. 

[解析]数值变量资料叫计量资料,所以选A。

9.以下哪项不属于定量资料

∙A.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

∙B.自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细胞突变率(%)

∙D.血压值

∙E.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解析]定量资料是连续的,通常有度量衡单位。

所以,细胞突变率(%)不是定量资料。

10.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5000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该地高血压患病情况,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情况以何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D.以上均可

∙E.以上均不可

[解析]表示血压情况,如果采用mmHg作单位来表示是计量资料;

如果用是否有高血压表示,则是计数资料;

如果用血压分级表示,则是等级资料。

所以表示血压测量情况可以用以上三种资料形式表示。

11.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计量资料的是

∙A.尿蛋白定性情况

∙B.白细胞数

∙C.就诊人数

∙D.住院天数

∙E.住院率

B. 

[解析]计量指标的特征是连续的,通常有衡量单位。

其中选项B的白细胞数是用109/L作为单位,属于计量资料。

12.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计数资料的是

∙A.尿蛋白定量

∙D.身高

∙E.血压

[解析]计数资料的变量值是间断的,通常没有度量衡单位,选项中,只有C选项为计数资料。

13.某研究人员将统计资料按研究指标的类型整理实验数据,以下属等级资料的是

∙A.尿蛋白

[解析]等级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事物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再计数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它的分组是按等级排序的,有一定的量的概念。

选项A中,尿蛋白检测结果是以-、+、++、+++等表示。

14.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

∙A.原始资料要多

∙B.原始资料要正确

∙C.整理资料要详细

∙D.分析资料要先进

∙E.统计计算精度要高

[解析]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个步骤,无论哪一步,均需要追求真实性,所以原始资料要正确最为重要。

15.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解析]均数与标准差是描述计量资料几种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它们的适用条件是要求资料是来自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

16.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

[解析]五个选项都是表示变异程度的指标,其中选项D适用于比较不同组间观察指标的度量衡单位不相同,或虽单位相同但均数相差较大时的变异程度的比较。

17.对于一个分布不明的资料。

或是分布一端或两端出现不确定值。

用于描述其集中趋势是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解析]中位数是指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序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是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

中位数不仅可用于任何分布的定量资料,还可用于开口资料(即无确切最大值或无确切最小值的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描述。

四分位数间距是指上、下四分位数的间距,即第75百分位数与第25百分位数的间距。

四分位数间距越大,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

是用来描述离散程度的指标。

18.某地15人接种某疫苗后,测得其抗体滴度从1:

20到1:

320不等,为求其平均滴度,最好选用

∙A.众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百分位数

[解析]题干中的抗体滴度是等比级数关系的资料,适宜用几何均数表示其平均滴度。

19.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A.相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大

∙B.不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小

∙C.不同指标或均数相差较大

∙D.相同指标或标准差相差较大

∙E.以上均不是

[解析]变异系数适用于比较不同组间观察指标的度量衡单位不相同,或虽单位相同但均数相差较大时的变异程度的比较。

20.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A.正态分布资料

∙B.偏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资料

∙D.负偏态资料

∙E.对称分布资料

[解析]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是描述计量资料几种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它们的适用条件是要求资料是来自服从偏态分布的资料。

21.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解析]均数是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而标准差是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两者在数量上的大小关系不大,而标准差越小,表示资料的离散情况越小,均数代表性就越大。

22.有8个某种传染病患者,他们的潜伏期分别为5、2、21、8、12、15、9、13,其中位数是

∙A.4

∙B.10

∙C.9

∙D.12

∙E.13

[解析]直接法计算,但7z为偶数时,M=[x(n/2)+x(n/2+1)]÷

2,所以本题的中位数等于(8+12)÷

2=10。

23.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A.标准差越大

∙B.平均数越大

∙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

∙D.平均数越小

∙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

E. 

[解析]变异系数是反映离散趋势的,变异系数越大反应以均数为准的变异程度大。

24.符号s、σ分别表示

∙A.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和方差

∙C.总体标准差和方差

∙D.样本方差和标准差

∙E.总体方差和标准差

25.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是

∙A.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相等

∙B.样本标准差小于总体标准差

∙C.样本标准差大于总体标准差

∙D.样本标准差可大于总体标准差,也可小于总体标准差

∙E.以上都不对

26.对于同一组资料,以下哪项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

∙A.方差

∙B.样本标准差

∙C.总体标准差

∙D.四分位数间距

∙E.变异系数

27.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入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

∙B.全距

∙C.方差或标准差

∙D.偏度系数

[解析]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28.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应

∙A.选用X

∙B.选用S

∙C.同时选用X,S

∙D.同时选用M,Q

∙E.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

29.下列哪项不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

∙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

∙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

∙C.较极差稳定

∙D.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

∙E.不受两端极大值、极小值的影响

[解析]四分位数间距是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之差,可以将该指标理解为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是没有考虑到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的。

30.对于正偏态分布的资料,M与X的关系为

∙A.M=X

∙B.M<X

∙C.M>X

∙D.M=2X

∙E.M与X无确定关系

31.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描述该组的集中趋势应选用

∙A.频数

[解析]中位数适用于明显偏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型不明的资料。

所以题目中,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适宜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32.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捕述该组的离散趋势应选用

[解析]四分位数间距的适用条件和中位数的适用条件相同,而且通常与中位数结合,适用于明显偏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型不明的资料。

所以题目中.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适宜用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其离散趋势。

33.下列哪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

∙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

∙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

∙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

∙E.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

[解析]正态分布有以下特征:

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和标准差,均数为其位置参数,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

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有一定分布规律。

所以选项中B不正确。

34.某病住院日的频数分布呈单峰分布。

平均住院日为10日。

中位数为5日,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左偏态分布

∙E.对称分布

[解析]对称分布时平均数与中位数应该一致,当两侧不对称时分布称为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左移时称为正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右移时称为负偏态分布。

本题中中位数为5,即中间位置为5日,而平均住院日为10日,即单峰向左移,因为频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小于平均住院日,所以是正偏态分布。

35.对于一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若对每一个个体同减去一个不为零的数,则

∙A.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B.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C.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D.均数、标准差均变

∙E.以上均不对

36.某高校测得1100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的身高,经检验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72cm,标准差为4cm,求得的区间(172-2.58×

4,172+2.58×

4)称为身高的

∙A.99%医学参考值范围

∙B.95%医学参考值范围

∙C.99%总体均数可信区间

∙D.95%总体均数可信区间

∙E.以上都不是

[解析]本题目是考察对医学参考值范围和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理解。

题目中求得的区间(172-2.58×

4)为均数±

2.58×

标准差,所以是99%医学参考值范围。

37.正态分布是

∙A.以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以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以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以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以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38.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解析]两个有关联的指标之比称为相对数。

很多情况下,绝对数很难揭示事物内在特征或规律,因此,在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相对数更加便于比较。

39.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标准差

∙E.中位数

[解析]计数资料描述的指标有绝对数和相对数,所以选B,其余的选项均为计量资料的描述的指标。

40.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

∙A.率

∙B.相对比

∙C.构成比

∙D.频率

∙E.频数

[解析]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称为相对比。

41.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的指标称为

∙C.频率

∙D.相对比

∙E.构成比

[解析]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的指标称为构成比。

42.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指标为

∙C.率

∙D.均数

∙E.比值比

[解析]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指标称为率。

43.使用时相对数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要分清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解析]使用相对数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即要有一定量的观察例数;

注意平均率的计算方法;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注意资料之间的可比性;

比较总体率的大小时应做假设检验。

题目中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是计量资料的描述指标,和相对数没有关系。

44.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总有效率为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E.最好是增大样本量在进行统计描述

45.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4.5/105,乙地为3.8/105。

因此可认为

∙A.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

∙B.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

∙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

∙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

∙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

46.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

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解析]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47.测量某项正态分布的医学指标n次,得其均值

和标准差S,求得区间(

-T0.05,v

+t0.05,v

)所代表的含义为

∙C.99%总体均数置信区间

∙D.95%总体均数置信区间

[解析]题目中求得的区间([*]-t0.05,v[*],[*]+t0.05,v[*])为均数±

95%界值×

标准误,所以是95%总体均数置信区间。

48.正态分布曲线下μ+1.645σ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95%

∙B.90%

∙C.97.5%

∙D.99%

∙E.92.5%

[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μ+1.645σ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0%。

49.该组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

∙A.X±

1.96S

∙B.X±

t(0.05,v)S

∙C.X±

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