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63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案例1新学期开始了

1、寒假见闻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对愉快的寒假生活进行回忆,在相互交流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对某一个问题做深入调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彩愉快的寒假生活结束了,给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大家的寒假生活肯定精彩,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

你是怎样过寒假的?

2.说一说:

选一件寒假中最有意义、最令人难忘的或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分小组活动。

让学生充分交流,不要局限于资源包中的内容。

最后集体汇报。

3.评一评:

你认为谁的寒假最有意义?

从大家在寒假中做的事中评选出最有意义的事,最令人难忘的事、最有趣的事。

4.做一做:

把寒假中见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一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5.查一查:

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包饺子……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做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总结。

2、新学期的打算

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学期计划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为自己指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准备为此目标付出行动。

2.通过在研究中体验计划的制定过程,感受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新的一年,同学们有何新的打算吗?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这个话题。

二.活动过程

1.想一想:

上学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你一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也还会有不足。

上学期你取得了哪些成绩,才存在那些不足?

2.说一说:

在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自己在新学期的打算。

3.做一做:

①读一本好书

你可以在最精彩的句子下面画上线,把最喜欢的语句抄在笔记本上,并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讲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

②掌握一项特长

③改正一个缺点

你最难克服的缺点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克服它?

4.写一写:

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已经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也有了更清新的认识,基本明确了自己在新学期的打算,因此,在这里用简明、有条理的语言记录下来,作为在新学期的奋斗目标。

5.我的收获: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表达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三.活动延伸

参与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2风

3、我们知道的风

活动目的:

1.通过对风的研究活动,引发学生研究“风”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风”和利用风能的热情。

2.通过组织学生对风在哪里,怎样产生风,如何控制风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和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意识。

活动过程:

1、导入。

谜语导入法。

请你猜一猜“水见皱眉头,树见摇摇头,花见点点头,云见就溜走”。

2、活动的组织。

⑴“说一说”活动。

分小组活动。

让学生充分交流,不要局限于资源包中的内容。

最后集体汇报交流活动:

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及危害?

⑵“想一想”活动。

分小组活动。

除了资料的提示外,人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制造风、控制“发怒的风”。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⑶“评价活动”部分。

分小组进行评价活动。

首先自评,评一评对风的知识有了哪些了解。

然后互评,主要是评价组内同学参与活动的态度。

最后教师评价。

⑷“活动延伸”部分。

分小组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报刊、书籍,也可上网查阅、下载相关资料。

再分小组活动。

①几个学生一起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②几个学生到室外感觉风的大小,估计风级,再与天气预报的风级对照。

 

4、风的利用

活动目的: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对风的利用,使学生产生利用风为人类造福的愿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制作风力玩具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

3.指导学生在原有的做“纸风车”的能力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活动过程:

1.导入。

讲故事导入法。

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讲“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4、活动的组织。

⑴“说一说”活动。

①分小组活动:

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风的,要让学生尽可能多说。

②集体汇报交流活动。

出示投影片,汇报、交流人们是怎样利用风的。

⑵“做一做”活动。

①学生可以用学材学做三角风车。

②学生在制作时也可以不用学材上的内容,自行设计、制作。

分小组活动:

制作各种各样的以风为动力的玩具,如蘑菇形的风车、扇形风车等。

③分小组活动:

到室外玩一玩风车。

⑶评价活动。

分小组进行评价活动。

先自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然后互评,评组内同学发言、手工制作、活动态度,最后师评。

⑷“活动延伸”。

分小组活动。

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制作一件利用风能的玩具或生活用品。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案例3光的游戏

5、光线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光线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身边事物主动探究的愿望。

2.通过对光现象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一系列光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2.活动的组织

①“议一议”活动。

仔细看图,上面发生的现象是怎么回事?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②“试一试”活动。

把一个透明的被子装上水,往杯子里放一根吸管,使吸管斜靠在杯子边上。

从杯子上面看或从侧面看这根吸管,会是什么样的?

把吸管直放在杯中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③“玩一玩”活动。

光的魔术和把光引进教室

④“做一做”活动。

在雨后的天空,常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

现在,用不着去等天空中出现彩虹,利用你周围的材料也可以简单地制作一道彩虹。

在阳光充足的晴天里,可以用镜子制作彩虹。

⑤我的收获。

3.活动延伸。

4.你知道照相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吗?

做个“土照相机”玩一玩“,看看是否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6、影子的游戏

活动目的:

1.功过玩一玩、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引发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热情,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3.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对影子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如果我们用手遮住等的光线,做出各种形状的手势投影在墙上,可以玩许多有趣的手影游戏。

你想试一试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吧。

2.活动的组织

①“玩一玩“活动。

师示范引起学生兴趣。

②“试一试“活动。

请你自己设计一个手影并配一首儿歌。

③“做一做“活动

玩玩剪影游戏。

④“议一议“活动

人们利用影子可以做什么?

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影子?

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3.活动延伸

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

在演员的操纵下,用枢轴连缀起来的人物活动自如,再伴以演奏和唱腔,可有趣了!

有兴趣的话,你们也试着做一个简单的皮影。

 

7.颜色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学生做观察颜色、认识颜色、了解颜色和颜色的变化等游戏,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颜色游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颜色游戏,使学生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2.活动的组织

①“看一看”活动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思考不同的颜色对于表现物体的大小有影响吗?

②“试一试”活动

试着做做各种颜色的游戏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用画笔画自己身边所带的各色颜料,辨别各种颜色。

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放大镜观察彩色图片认识三原色。

第三个活动是在认识了三原色后将三原色相互混合调配观察颜色的变化。

第四个活动设计了“快速转动‘小彩轮’”实验,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一些变化。

③“做一做”活动

涂上多种颜色,快速转动“小彩轮”,你发现它变成什么颜色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

3.活动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搞清楚光的三基色分别是什么颜色。

把它们相互重叠后用光照射,再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案例4节日

8.春天的节日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春天里的节日,并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春天里的节日由来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春天都有哪些节日。

1.请同学们谈一谈这些节日里人们还开展哪些活动?

2.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节日?

请同学们用查资料的方式把节日的名称和对应的日期告诉大家,并介绍这些资料的来源。

3.你在过节时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准备好过节的图片和照片,谈谈自己过节的感受和开展过的活动。

4.节日的意义。

(1)你找到了哪些公益节日?

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节日?

地球日的来历?

这一天人们都做些什么,为什么?

植树节、消费者权益日是倡导大家做什么的?

(2)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民族的节日,它是为了纪念或庆祝什么的?

师小结:

同学们可以联系环境问题、社会现象、历史渊源来了解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养成通过社会现象思考和探究本质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一)节日展览会

1.小组成员设计节日的展台,并告诉大家是怎样完成的?

先整理和展示给大家,并尝试说一说这个节日的由来。

2.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我们的学习成果?

可以怎样做?

(二)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1.以前你是怎样过节的?

(1)过去过节时你都做些什么?

(2)讨论。

过节吃好、玩好就行了吗?

这样过节好不好,为什么?

2.现在我想怎样过节?

节日该怎样过?

3.自己组织度过有意义的节日。

三.教师总结。

 

9.夏天的节日

活动目的:

1.结合过节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和关于质疑的品质。

2.使学生在了解夏天节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些节日表达的思想情感、历史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3.结合环境保护的节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并使学生将其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二.想一想、找一找夏天的节日。

1.说出学材中图片对应的节日名称和日期。

2.在日历上对应的位置画出节日的日期,并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人们怎样过这个节日。

三.节日的来源。

1.节日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如端午节的来历和过端午节的意义;

2.环境日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制定世界人口日、环境日的初衷和节日包含着什么意义呢?

3.哪些节日是和社会公益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助殘日的起源是什么?

它对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可以为这些人做些什么?

身边有没有不尊重残疾人、对他人的困难视而不见的现象?

我们应该怎样做?

4.请大家相互交流所了解的节日的来历和意义。

四.制定自己的节日。

讨论:

能否制定一个或多个本班的节日,商议节日的名称,并说明将其定为节日的理由。

五.小结:

制作一个春夏季的节日表,将班级的节日用显著的标志标出。

 

案例5粮食

10.粮食知多少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粮食与我们的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它,同时,了解一些有关粮食的种类、种植过程及产量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的兴趣。

2.通过活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调查、访问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和信息,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