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553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docx

法考《刑事诉讼法》复习题集第1614篇

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起诉与审判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卷二36题,单选)

A、自诉人提起自诉后,在法院宣判前,可随时撤回自诉,法院应准许

B、法院只能就起诉的罪名是否成立作出裁判

C、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院可建议检察院补充、变更起诉

D、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判决无罪后,检察院不能再次起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4章>第1节>刑事审判的特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起诉与审判关系。

《最高法解释》第272条规定:

“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出于自愿的,不予准许。

”故A错误。

《最高法解释》第241条规定:

“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

……

(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因此,法院裁判不受起诉罪名范围的限制。

故B

2.未成年人小姜涉嫌寻衅滋事,被移送审查起诉的第2天,小姜年满18周岁,1个月后检察院决定对小姜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并监督考察6个月,在监督考察期间,小姜因实施新的犯罪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被提起公诉,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

A、本案应由少年法庭审理

B、本案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征得小姜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C、本案审理和宣判应公开进行,但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D、因审查起诉时小姜已年满18周岁,检察院对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违反法律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1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答案】:

A

【解析】:

《最高法解释》第463条规定:

“下列案件由少年法庭审理:

(一)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周岁的案件;……”结合题干,法院立案受理时,小姜肯定不满20周岁,故A项正确。

《最高法解释》第474条规定:

“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征求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

”由于本案开庭审理时,小姜已经年满18周岁,不再是未成年人了,也就不存在法定代理人一说,因为法定代理人的帮助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故8项错误。

《最高法解释》第467条第

3.下列哪一段时间应计入一审案件审理期限?

()

A、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办理报请高级法院批准手续的时间

B、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经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

C、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移送法院的案件,法院收到案件之日以前补充侦查的时间

D、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自改变管辖决定作出至改变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的时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5章>第2节>第一审程序的期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一审程序的审限。

《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158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可以延长3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据此可知,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办理报请高级法院批准手续的时间应计入在审理期限中,A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9条第(5)项规定,因当事人、诉讼代理

4.在刘某(15岁,涉嫌抢劫)一案的审理过程中,应当贯彻不公开审理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原则的是:

()

A、法院不准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B、法院宣布对于刘某涉嫌抢劫的审理过程不公开

C、法院审理结束后,为了刘某的健康成长,决定不公开宣告判决

D、法院允许刘某的父母到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2节>审理不公开原则与保密原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审判公开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故而在我国,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

5.在罗某放火案中,钱某、孙某和吴某3家房屋均被烧毁。

一审时,钱某和孙某提起要求罗某赔偿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吴某未主张。

一审判决宣告后,吴某欲让罗某赔偿财产损失。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28题,单选)

A、吴某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吴某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C、吴某可提出上诉,请求法院在二审程序中判令罗某予以赔偿

D、吴某既可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9章>第3节>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与方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

《最高法解释》第147条第1款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时提起。

”第161条规定:

“第一审期间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第二审期间提起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在刑事判决、裁定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A、D选项,一审判决宣告生效后,刑事诉讼审判终结,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即不存在,吴某不得再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故A、D选项错误,不当选。

B选项,由该条可知B选项正确,当选。

C选项,二审程序不得进行附带民事诉

6.马某强奸田某一案中,马某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经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移送至法院审判。

田某委托张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

关于本案的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张律师可以在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

B、张律师在审判中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无须法院许可

C、张律师可以受田某委托,代理田某对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

D、张律师应与田某、检察院的意见保持一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辩护人的权利

【答案】:

A

【解析】:

①申请回避的主体是当、法、辩、诉,张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

②张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如经法院许可,在审判中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③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没有上诉权。

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④张律师与田某的意见应当保持一致,与检察院的意见可以不一致。

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7.关于为未成年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只有法院才有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无此义务

B、如果其犯罪的时候未满18周岁,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了,法院不用再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C、其如果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可以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D、到了审判阶段,如果其还是未成年人,法院要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某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3节>辩护制度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援助。

《刑事诉讼法》第278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据此确定,公、检、法三机关都有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所以A、C选项错误。

公、检、法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看的是诉讼进程中的年龄,而不是犯罪时的年龄,所以B项正确。

提供法律援助的方式,《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办案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不是由其指定具体的律师,所以D选项错误。

8.在张某故意毁坏李某汽车案中,张某聘请赵律师为辩护人,李某聘请孙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关于该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二22题,单选)

A、赵律师、孙律师均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方可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B、赵律师、孙律师均有权申请该案的审判人员和公诉人员回避

C、赵律师可在审判中向张某发问,孙律师无权向张某发问

D、赵律师应以张某的意见作为辩护意见,孙律师应以李某的意见为代理意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辩护和代理。

《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第46条第1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据此,A选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2款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据此,B选项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

9.A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

该案经B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判决生效后,被害人某甲不服,提起申诉。

如果判决确有错误,下列哪一司法机关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A、A市检察院

B、A市中级人民法院

C、B省高级人民法院

D、B省检察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8章>第2节>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提起再审的主体和理由。

《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

10.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规定的公诉案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被告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B、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和解的,和解协议约定的赔礼道歉等事项,可以由该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履行

C、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

D、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0章>第3节>审判程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和解。

根据《刑诉解释》第498条第2款,被告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故A选项正确。

第3款规定,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依照前两款规定代为和解的,和解协议约定的赔礼道歉等事项,应当由被告人本人履行。

故B项错误。

根据该解释第497条,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

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故C、D选项正确。

1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关于“侦查”的含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B、“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C、“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专门调查工作

D、“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关强制性的措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