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导师制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379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导师制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导师制方案.doc

凤台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凤台中小学地处城郊,属较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组成比较复杂。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学校建立并实施了“学生成长导师制”。

动员广大干部教师人人争当学生喜爱的老师,充分关爱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渴望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各任课教师为导师成员,以学校教育为阵地,以家庭教育渠道,以社区教育为拓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适时地为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亲情化服务的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监管的育人机制。

二、明确“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操作模式

“贯彻一个理念,本着两个目标,抓好三个步骤,采取四导策略,坚持五项原则,履行六大职责,落实七项制度,采取行政推动、科研推进、模式创新、校外拓展等措施,使我校的“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得以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

(一)贯彻一个理念:

面向未来,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实现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本着两个目标:

1、建立一支适应新课改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导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实施亲情化服务,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三)抓好三个步骤:

第一步,选聘导师,师生双项选择结对;

第二步,师生共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工作方案;

第三步,导师利用有效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

(四)采取四导策略:

“四导策略”作为“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我们将其贯穿于“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全过程。

1、思想引导:

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接纳自己。

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

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起点。

2、学业辅导:

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生活指导:

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4、心理疏导:

学生的问题行为只是学生的成长出现了问题的一种外在症状。

但是,问题的根源是什么,需要导师认真观察、反思、分析和解决。

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

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五)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二是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等个性特点,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受导学生真诚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是渐进性原则,导师要遵循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五是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受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评论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六)履行六大职责:

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

3、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

6、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导“学”走向导“育”,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成为“人生成长的导师”。

(七)落实七项制度:

一是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导师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追踪学生成长轨迹。

内容包括:

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档案。

导师根据被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发展措施。

对每月的表现和每次考试成绩进行逐一登记并分析对照。

二是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

导师要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受导学生每周一次以成长周记的形式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要建立“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三是家校联络制度。

导师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家访,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导师要主动接待家长来访、电话或信件等多种形式,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

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密切与家长联系,整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共同教育学生,建立“导师家访记录表”并把有关过程记录在案,有据可查。

四是个案研究与会诊制度。

各年级组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组织召开导师专题会议,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针对存在情况,研究对策,发挥“整体、合作、优化”的功能,提出解决办法。

五是导师例会制度,每个月组织一次全体导师例会,交流经验,反思问题,查缺补漏,取长补短。

六是多元的评价制度。

按照发展性、激励性原则,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以及评价手册,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

七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制度。

要求受导学生做到:

⑴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⑵恳请导师分析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⑶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⑷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附:

凤台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

组长:

王东

副组长:

韩兆俭王玲杨如国

成员:

张倩倩宋娇龚传法

凤台中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