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340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doc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你准备好了吗?

——小升初衔接之数学学法指导

一、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不同来解决小升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一些初中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初中数学的特点,了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准备。

2、了解如何培养适合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

三、重点讲解

(一)引语

1、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2、衔接阶段会出现的问题。

(二)认识初中数学

1、小学数学的特点(模仿性)

在小学,由于同学们年龄较小,所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模仿性较强;另一方面,小学教材中,例题类型多且全,有时老师还有补充,同学们能在课堂上见到几乎所有的题型,故同学们只要认真模仿就能学得比较好。

例1、计算:

分析:

虽然此题的运算顺序应是从左到右,但是仔细观察四个加数的特点,发现第一个加数与第三个加数的和正好是一个整数,而第二个加数与第四个加数的分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解:

=100+50

=150

只要同学们认真听讲,一定可以模仿着解答下列问题。

练习:

2、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字母代替数:

这是进一步学习变量数学的基础。

例2、猜数游戏

表演者从容地说:

“你们各人可以任写一个比1大的一位数。

话音刚落,众人说:

“写好啦!

“将你写的数减去1,再乘以5,再减去2,再乘以2。

”表演者一句一顿地交待方法。

小王写的是9,按要求,他不停地计算:

,,,。

表演者接着说:

“在得数上再随意加上一个一位数。

将结果告诉我。

小王加上4:

,便大声报告:

“我的得数是80!

表演者沉着地说:

“你先写的数是9,后加的数是4。

竟然一连猜对两数!

接着,其他人也报告了结果。

尽管各人开始写的数和最后加上的数,都各不相同,但都被表演者准确地猜中了。

大家非常奇怪,表演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分析:

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神奇,尝试不同的数字均能被表演者猜出。

如果用字母代替数,那么其中的规律就非常明显了。

解:

根据表演者确定的规则,设参加者先后写的两个数为和,可列式为,化简后为:

当将对方报出的数加上14之后,所得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就是,而个位数字就是!

了解原理后,你也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了。

(2)数的扩展:

在初中,我们将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

在数的运算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不仅要计算绝对值,还要首先确定运算符号,这一点同学们刚开始时会很不适应。

因此,数的运算比小学更复杂。

(3)代数式的运算:

包括整式、分式、无理式等的加减乘除。

(4)方程与不等式的运算:

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例3、解方程:

分析:

同学们在小学已学过简易方程,这里的简易方程主要指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阶段解一元一次方程,则更注重规则和依据。

解:

(分数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性质1)

(去括号法则)

(等式的性质1)

(合并同类项)

(等式的性质2)

(5)函数:

初中阶段要学习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等。

函数主要研究两个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关系,它是变量数学的典型代表。

而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常量数学,因此函数也是同学们不习惯的内容。

例4、小王用100元去买大米。

在小学阶段,可能研究大米每千克2元,可以买多少千克大米?

或者他买了40千克大米,求大米的单价是多少。

这就是常量数学。

在初中阶段,可能会这样研究:

设大米的单价是元/千克,一共可以买千克,则。

问当单价变大时,可购买的千克数如何变化?

或者当单价变为原来的2倍时,可购买的大米数量变为原来的几分之几?

(6)平面几何:

小学数学中的几何主要用直观想象、操作实践等方法去学习和应用;而初中几何要过渡到推理论证,不能看见某两条线段像平行就说它俩平行,而需要用定理进行严谨的证明。

例5、

(1)在下图中,你认为左、右两边的线段哪条更长?

(2)在下图中,你认为左、右两边中间的圆哪个更大?

实际上,我们的眼睛常常会上当,这就是视觉误差!

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观察的方法去研究几何图形。

从初中开始,我们将学习推理证明。

(7)概率统计初步:

在初中阶段,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学习概率统计,这主要是培养我们的随机观点。

例6、一对夫妇非常想要一个儿子,但他俩所生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儿。

他们认为:

别人都说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生三个女儿了,那么第四个孩子该是儿子了吧!

其实,他们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虽然生男生女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他们前面所生的三个孩子都是女儿,并不能说明以后生儿子的可能性会变大,相反地,生男生女的可能性还是相等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随机思想是否正确。

其实,这个问题与“投篮命中的概率是50%,若一共投篮10次,那么一定会命中5次”的错误是类似的。

(三)初中数学的能力要求

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

例7、四边形ABCD是矩形,E是BC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

这个问题比较难。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把能求出的面积都求出来,看能否得到一点启示:

,,。

进一步发现,由于,因此,,即两块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是还没有将问题最后突破。

不妨令,则,。

因为,(高相等)

所以,

同理,,即

所以,,故

解得,。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

例8、埃及分数求和

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总喜欢把分数转化为分子是1的分数来计算,所以后人常把分子是1的分数称为埃及分数。

埃及分数在计算中有着重要的规律。

求的值。

解:

因为,,,……

所以,

同学们听完以上讲解,可能认为自己听懂了,其实不然。

不信?

做做下列练习:

(1)

(2)

(3)

对于练习

(1),这样解答是否正确:

实际上,。

因此,,

,…,

因此,

以上变形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讲解,实际上不利于反映其规律。

在初中阶段,经常用字母代替数,其规律更明显,也可能更抽象了。

这也是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比较形象的一个不同点。

比如,

至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说自己真正听懂了。

把你听懂的方法应用到练习

(2)中,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讲解了。

但是,你可能还不会做练习(3),因为它需要在我们真正听懂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自己再把老师讲解的方法进行改造、创造!

我们用字母来表示中的每个加数,将得到。

在这个式子中,若,则它表示;若,则它表示……依次类推。

我们把研究好了,就相当于把每个加数都研究好了。

仿照以上变形的办法,稍加改造,可以得到

于是,此题以下部分的解法就可以归结到上例的解法中。

(四)学习方法指导

1、课堂

大家会上课吗?

会上数学课吗?

在数学课上该做什么呢?

我举几个课堂上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第一个案例,老师的提问。

第二个案例,老师讲题前留的时间。

第三个案例,同学们的笔记。

第四个案例,老师犯错误了。

数学课堂上都有哪些学习活动?

哪些活动最重要?

(1)第一个活动:

思考

“数学是想会的,而不是听会的。

思考与演算、抓住点滴时间、思维的碰撞

(2)第二个活动:

听讲

听讲还是演算?

(3)第三个活动:

记笔记

记还是不记?

记什么?

2、作业

初中数学作业的内容有了变化。

自觉按时独立完成;如何面对作业中的错误;遇到难题该怎么办;参考答案如何使用。

3、课后复习

“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

4、一些忠告

(1)不要被盲目赶进度获得的所谓好成绩所迷惑!

(2)不要被在老师和家长督促下获得的好成绩所迷惑!

【趣味测试】

1、探究数字“黑洞”:

“黑洞”原指一种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字,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

任意找一个为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_________,我们称之为数字“黑洞”。

2、A、B、C、D、E、F六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当比赛到某一天时,统计出A、B、C、D、E五队已分别比赛了5、4、3、2、1场球,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

A.C队 B.D队 C.E队 D.F队

3、用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瓷砖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铺设广场,中间的正六边形瓷砖记为A,定义为第一组;在它的周围铺上6块同样大小的正六边形瓷砖,定义为第二组;在第二组的外围用同样大小的正六边形瓷砖来铺满,定义为第三组……按这种方式铺下去,用现有的2005块瓷砖最多能完整地铺满多少组?

还剩几块瓷砖?

4、用“<”、“>”定义新运算:

对于任意数,都有和。

例如,,,则_________。

5、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20()根火柴棍时,需要的火柴棍总数为______根。

6、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

当用剪刀像图2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

若用剪刀在虚线之间把绳子再剪次(剪刀的方向与平行),这样一共剪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 B. C. D.

7、如果有2003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3,2,1,2,3,4,3,2,1…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3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A.1 B.2 C.3 D.4

8、如图,有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不相等),把这两个三角形的相等的边靠在一起(两张纸片不重叠),可以拼出若干种图形,其中,形状不同的四边形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一只箱子里装有蟋蟀和蜘蛛,共46只脚(每只蟋蟀6只脚,每只蜘蛛8只脚),已知蜘蛛比蟋蟀多,那么蜘蛛有________只。

10、观察下表,填表格后再解决问题:

(1)完成下表:

序号

1

2

3

图形

……

的个数

8

24

的个数

1

4

(2)试求第几个图形中“”的个数与“★”的个数相等。

【试题答案】

1、153(找一个具体的数进行操作,以发现规律。

2、C(用算术或代数方法解,易陷入困境,用6个点表示A、B、C、D、E、F这6个足球队,若某两队已经赛过一场,就在相应的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通过画图来辅助解题,形象而直观。

3、26组,54块(探寻瓷砖铺设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铺满组时,所用瓷砖总数为。

当时,,当时,。

4、2005

5、630(观察图形,找出规律。

当时,所用火柴根数为。

6、A(当沿剪下时,得到段;在之间再剪一刀,得到段;在之间再剪两刀,得到段;…;在之间再剪刀,得到段。

7、C(将“1,2,3,4,3,2”看作一个整体,则这个数列的周期为6。

而,所以,第2003名学生与第5名学生所报的数相同。

8、B

9、5(设蜘蛛有只,蟋蟀有只,则。

因为只能是整数,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