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319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综述精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三)路基工程的主要内容

1、路基的标准横断面

如图所示: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且由路基面中心向俩侧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仍应保持路基三角形状。

区间直线地段的线间距不得小于4.4m,路基宽度双线应不小于12.1m,单线不小于7.7m,路肩宽度不应小于1.0m,接触网支柱内侧到线路中心距离不应小于3.1m。

 

2、过渡段

(1)设计时速200km/h,路堤和桥台及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和路堑连接处,路基和隧道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1)路堤和桥梁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

L=A+2H,A取3~5m;

过渡段分层填筑级配碎石,在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掺3%水泥,台后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压实。

如图5-1所示。

图5-1路桥过渡段形式

2)路堤和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

路堤和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如图5-2所示。

图5-2路堤和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形式

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填土高度的1/2时,可不设置过渡段。

3)路堤和路堑过渡段

①当路堤和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壹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且在路堤壹侧设置过渡段,如图5-3所示。

图5-3路堤和硬质岩石路堑过渡段形式

②当路堤和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先沿原地面纵向挖成1:

1.5的坡面后,再在1:

1.5的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详见图5-4所示。

开挖回填部分的填料及压实标准和路堤相同。

图5-4路堤和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形式

4)半堤半堑的处理

半填半挖路基,挖方部分基床表层以下1.0m厚度采用和路堤相同填料进行换填,且设置4%向外排水坡,如图5-5所示。

图5-5半堤半堑断面处理方式图

5)路堑和隧道过渡段

土质、全风化和强风化岩石路堑和隧道连接处20m范围内,设置级配碎石过渡段,如图5-6所示。

图5-6路隧过渡段形式

(2)设计时速≤160km/h,路堤和桥台及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和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填料采用A组填料,形式和上述设置相同。

3、路基本体工程

包含:

地基、下部、基床底层、表层

基床表层是根据区域环境、气候特点和路堤填料等选择适宜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且满足防排水衙防冻要求。

基应由表层和底层组成,客运专线为3.0m(2.3+0.7),客货共线铁路为2.5m,(0.6+1.9)。

基床表层应采用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等材料,基床底层应采用A、B组土或改良土。

4、路基防护工程

植物、工程防护;

也可按材料分

铺草皮防护、边坡固土网垫植草防护、种草籽防护、喷播植草、喷浆、喷身砼(或带锚杆铁丝网)防护、护、浆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骨架防护、砌筑预制块防护、勾缝、灌浆、嵌补、支顶等防护。

5、路基排水工程

包括:

地下、地表、过渡段、路堤横向排水

地下排水:

暗沟、暗管、明沟及槽沟、边坡渗沟、截水沟和引水渗沟、渗水隧洞、立式渗水井和渗水管、平式排水钻孔。

地表排水:

浆砌片石水沟、砼预制构件砌筑水沟、砼现场浇筑水沟、成品排水管理埋设、集水井、无碴轨道路基面防水层。

6、路基支挡和加固工程

重型、轻型,不良地质的加固

重力式挡土墙、短卸荷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锭板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土钉墙、抗滑桩、桩板式挡土墙、预应锚索。

7、改河、改沟等配套工程

是由主体工程施工引起的。

8、相关工程

电缆沟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和路基相关工程

(四)路基工程特点

1、材料复杂:

路基工程主要材料为岩土。

岩土是不连续的介质,具有破碎性、孔隙性、多相性,性质复杂多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岩土的成因、成份、颗粒大小、级配、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质会有明显的不同。

2、路基受环境影响大。

路基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受到气候、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如:

膨胀土路基干缩湿胀会引起边坡路肩的破坏。

北方寒冷气候影响会引起路基冻胀。

西北地区壹些路基容易遭受风蚀或沙埋。

东北地区壹些路基容易遭受雪害。

黄泛区壹些粉土路基容易遭受雨水冲刷。

3、路基同时承受动静荷载的作用。

静荷载:

路基上的轨道结构及附属结构物产生。

动荷载:

运行列车和车辆产生。

动荷载是产生路基病害的重要原因。

(五)路基工程的基本要求

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为了使路基正常工作,路基除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外,仍应满足下列要求:

1、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路基建成后改变了原来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土质不良地区,填筑路堤加剧不平衡,开挖路堑边坡溜坍等,应加固。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强度指路基指抵抗应力作用;

刚度是指路基抵抗变形的能力。

为了防止路基在车辆荷载及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破坏和失稳,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为了防止荷载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必须具有壹定的刚度。

3、路基必须具有的水热稳定性

何为路基的水热稳定性?

由于湿度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的水热状况。

在相应水热状况下的稳定性称为路基的水热稳定性。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和路基的水热状况有关。

路基应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不致于冻胀和春融期强度不致于发生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有足够的水热稳定性。

二、铁路路基规范

铁路路基工程有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验标。

原有标准规范体系中,施工规范服从设计规范,验标服从于施工规范。

在体系调整后的新关系中,验标服从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服从验标,突出验标的控制作用,削弱了施工规范地位。

施工规范将逐步改为技术指南,属于指导性技术规程。

目前铁路路基相关的规范很多,有的在实施,有的在编写,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铁道部仍在不断的编写或修订规范,每年新编规范达几十项。

所以施工中应注意:

壹定要配齐规范,正确使用规范。

由于在短时间内出台如此多的规范,不同规范之间存在矛盾,原则上应执行标准高的条款。

1客运专线:

含200~250km/h、300~350km/h俩种类型。

如甬台温和武广。

其相应的路基规范有9本。

1.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第4章路基、适用于有、无碴轨道,2007年3月15日发布。

后来进行了局部修订。

1.2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第4章路基。

2004年12月30日发布。

1.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第4章路基。

适用于有碴轨道,2005年8月10日发布。

1.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2005]754号),第4章路基。

2005年10月9日发布。

1.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适用于有碴轨道,2005年9月1日发布。

注:

本验标局部条文进行了修订。

在2006年10月23日以铁建设[2006]196号文发布。

仅对4.13节“灰土挤密桩”内容进行了修订,增加水泥挤密桩和柱锤冲扩桩内容。

1.6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适用于无碴轨道,第4章至第6章包含路基的内容。

2007年4月17日发布。

1.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适用于有碴轨道,2005年9月22日发布。

1.8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适用于无碴轨道,第4章包含路基的内容。

2007年7月4日发布。

1.9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第4章路基。

2006年8月17日发布。

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

含200km/h客车、120km/h货车俩种类型。

如胶济线。

其相应的路基规范有4本。

2.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第4章路基。

2005年4月25日发布。

进行了局部修订,详见铁建设[2006]141号、铁建设[2007]104号、铁建设[2008]147号、铁建设[2009]62号,但第4章咱基不变。

2.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第2章路基。

2004年1月30日发布。

和现行验标配套使用。

进行了局部修订,详见铁建设[2005]55号、铁建设[2006]141号、铁建设[2007]159号,第2章路基多条内容变化,主要是基底处理和监理单位的检验数量。

2.3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2004]8号),第2章路基。

和现行施工规范配套使用。

2.4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适用于有碴轨道,2008年10月20日发布。

3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

含小于等于160km/h客车、小于等于120km/h货车俩种类型。

属Ⅰ、Ⅱ标准轨距铁路。

其相应的路基规范有3本。

3.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2005年4月25日发布

3.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2004年1月1日发布。

3.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2002年7月1日发布。

4路基工程相关规范:

在路基规范中引用的壹些常用规范。

4.1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局部修订。

路基填料分组。

4.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4.3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

设计、施工要点、质量标准。

4.4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建技[2003]7号)

4.5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4.6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4.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包含耐久性混凝土内容。

4.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4.10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4.11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4.12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

4.13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等3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9〕172号)。

4.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客货共线200km施工技术指南

1主要内容

本技术指南共分11章。

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地基处理、路堤、路堑、过渡段、特殊路基、支挡结构、路基防护及排水、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环境保护。

另有5个附录,路堤填筑工艺试验段、路基填料分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路基填筑土工试验及测试记录报表格式、路基沉降观测记录。

2施工要点

2.1土工结构物的概概念

路基工程作为土工结构物,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加强程控及质量检测工作,上道工序必须经检查合格且办理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路基各项工作,均应及时配套完成,且及时收集数据,编好竣工文件。

2.2试验段的要求

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选择壹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试验,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改良土配合比、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试验段施工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A.0.1应根据填料的种类、性质、压实标准及施工条件、选定适宜的压实机具。

A.0.2应安排100m长的路堤试验段,在其各部位的全宽度内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及填筑工艺。

A.0.3填层的松铺厚度应满足压实后不大于检测方法所控制的最大层厚,且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填层最佳厚度和相应的压实遍数,应通过逐渐调整填层的松铺厚度获得。

A.0.4每层的压实效果应分别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灌砂法、K30荷载板试验和动态变形模量Evd进行检测。

当采用K30荷载板试验检测时基床以下的填筑试验不宜在3层以前取值;

基床的填筑试验应在合乎要求的层位取值。

2.3地质资料的核查

4.1.5施工前应核查地质数据,且进行地基处理的各项工艺性试验。

当核查或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和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回馈给有关单位。

2.4地基处理

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及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收集地下管线、构造物等数据,且结合工程情况,了解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的施工情况。

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俩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腐植土,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

要求在地基处理前进行工艺性试验,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地基处理完工后,必须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共列出了19种地基理方法:

原地面处理、换填,砂、碎石垫层,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桩、碎石桩,粉体喷射搅拌桩,浆体喷射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钢筋砼打(压)入桩,混凝土灌注桩,桩帽,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重锤夯实用强夯,强夯置换,柱锤冲扩桩,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岩溶注浆

2.5路基填料的控制

路基工程填料作为壹种建筑材料,宜优先采用集中供应,以保证填料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应对设计取土场的填料进行取样试验且确认且填料组别。

施工中应核对进场填料,当实际使用填料不符合规定和要求时,应及时纠正。

采用改良土时,应按设计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且通过试验段填筑确定施工配合比。

施工中应严格改良土的含水率和配合比。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的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及现场填筑试验,压实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大面积填筑

对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应以渗水填料或水稳性较好的填料填筑,且加以疏导。

在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距地表小于0.5m)的黏性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路堤底部应填筑渗水性填料,有条件时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2.6路基填筑施工要求

路堤填筑前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压实机械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壹般宜在200m之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2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由俩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俩侧超填宽度宜为30~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3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采用块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60cm;

碎石类填料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

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4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每壹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壹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

当上下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本章第5.1.7条的有关规定。

5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且应做成向俩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

6用改良细粒土或含细粒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本技术指南中式5.1.5计算,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搅拌的方法。

填料含水率过大时,宜采用取土场内开挖沟槽降低水位和用机械翻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7当用块石类填料填筑时,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嵌塞紧密牢固,填石空隙应用小石块或石屑填满,且做到层厚均匀,顶面平整。

其路堤边坡俩侧应使用较大块石砌面,大面朝下摆放平稳。

8压实顺序应按先俩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和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俩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2.7基床表层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

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

区段的长度壹般宜在100m之上。

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2.8路堤边坡

路堤边坡应采用加宽超填或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

当采用加宽超填方法时,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

路基刷坡宜用刷坡机械进行刷坡。

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人工刷坡时应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不宜大于10m。

2.9过渡段

1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

2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

3过渡段的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且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

4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5.5节的有关规定,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5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和其相连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且将过渡段和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2.10特殊路基

软土路基,膨胀土(岩)路基,黄土路基,盐渍土路基,冻土路基,浸水、水库路基,滑坡地段路基,危岩、落石和崩塌和岩堆地段路基,岩溶、洞穴地段路基,风沙路基,雪害路基。

软土地基填筑路堤施工

1做好排水系统,避免积水浸泡路基。

2施工中严格控制填土速率,施工组织应结合填土的特殊要求。

3填筑软土路堤,均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

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

观测方法可采用沉降板、水位杯和边桩等;

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4软土路堤反压护道宜和路堤本体同时分层填筑、压实。

软土地基施工控制

1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地基沉降观测,同时应对观测设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沉降及位移观测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5.10节有关规定。

路堤填筑速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天然地基、排水固结法处理的地基,填筑时间不应小于地基抗剪强度增长需要的固结时间。

2)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5mm。

当超过任壹限值时,应减缓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当观测值恢复到限值内再进行填筑。

2路堤和反压护道应采用合格的填料填筑,其压实标准和壹般路堤相同。

3填筑路堤时,应按本技术指南第5.10.2条要求预留沉降量。

4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资料。

5路堤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5章有关规定,反压护道顶面高程、宽度、横向坡度、边坡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1.3的要求。

2.11支挡结构

壹般规定,,重力式挡土墙,短卸荷板式挡土墙,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土钉墙,抗滑桩,桩板式挡土墙,预应力锚索。

2.12路基防护及排水

重点要注意几点

①基础地质资料核对。

②泄水孔、反滤层、排水层、隔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缩等的设置。

③支挡结构混凝土的要求。

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施工等施工应和路基施工统壹协调,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应按设计要求和路基同步施工。

检查台阶、检查梯、栏杆等设备施工应按设计设置检查设备,连接应牢固,外观应顺直整齐。

检查梯等检查设备杆件的涂料品种、涂刷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漏涂、露底、脱皮。

涂刷应均匀,色泽壹致。

防护栅栏支柱、栅栏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按设计要求埋设防护栅栏支柱,支柱埋设应稳固。

栅栏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不松动。

2.14环境保护

减少水土流失;

固体、液态废物应集中处理;

控制粉尘,减少空气污染;

噪声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四、集包铁路路基设计简述

(壹)、设计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I级。

2、正线数目:

四线。

3、速度目标值及最小曲线半径

新建客货共线地段速度目标值160km/h,预留200km/h,最小曲线半径壹般地段4500m,困难地段3500m;

集宁外绕线地段速度目标值160km/h,最小曲线半径1600m;

新建呼和浩特外绕线地段速度目标值120km/h,最小曲线半径壹般地段1200m,困难地段800m;

枢纽(地区)利用既有线地段最小曲线半径维持既有。

4、限制坡度:

上行6‰、下行9‰。

5、牵引种类:

电力。

6、机车类型:

动车组、SS9;

SS4。

7、牵引质量

客货共线,5000t、4000t

货车线,10000t、5000t、4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

新建客货共线1050m;

货车线:

1050m、部分1700m。

9、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

10、建筑限界:

客货共线地段满足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