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271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doc

尾市2013年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交流评比会材料

学科:

__体育___

论文编号:

__________((县区号)_2_学科号_12_顺序号______)

成果形式(论文或案例):

论文

题目: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姓名:

张少鑫

单位:

海丰县海城镇城北小学

如何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论文摘要】:

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比较差,要提高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这就必须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更要树立起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提高非智力因素兴趣学习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比较差,有时候连及格标准也难以达到。

这有社会影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存在于学生,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身的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好坏,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

智力较好的学生,看一遍示范动作就会;而智力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两遍三遍。

但如果后者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成绩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前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是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有效途径。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认为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蓝球教学开始阶段,同学们的运动积极性很高,但是,随着动作难度的增加和运动量的加大,有些学生因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差的原因,学习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慢,成绩差,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燥心理,学习情绪和积极性明显下降。

教师在这个阶段,绝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严,更忌过急地指责。

相反,应尽量找出“闪光点”给以鼓励,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效应。

在教学安排上,要用舒适的场地布置,引起良好的心境;用清晰生动的讲解,深化技术动作形象;用精湛完美的示范,诱发跃跃欲试的情绪产生,用激烈的竞赛手段,激发运动的热情。

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而高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教师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无私的奉献给学生,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要做到寓教于情,使学生乐于受教。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谈心,多个别辅导帮助,以良好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采用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和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做到内容和方法丰富,新颖,生动,具有启发性,同时更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特点,特别是生理和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教学手段。

学生一般都希望在学习新动作中。

有一个新起色,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每次都难以实现。

因而,内心深处时常产生歉疚感。

迫切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或条件给予补偿。

教师应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某个动作上先获得成功。

然后促进全面发展。

对于整个学年教材的安排,要考虑难易、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等项目的合理搭配和安排。

如:

跑、跳、技巧和武术项目的合理搭配。

还有,更要上好每一个内容的第一节课,因为学生对于动作的第一印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技术好、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教师应当创设条件,以标志优美的示范动作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同时,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同时要针对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学生心理过程的惰性较强,灵活性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穿插心理过度性练习和增强心理灵活性的练习。

如:

游戏,小型教学比赛。

 2、学生运动的可塑性强,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对着重点进行技术难点的教学,并采用正确示范对比的方法,提高动作掌握程度。

 3、学生的气质特点大多数表现为沉静和情懦,遇到困难或是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往往知难而退。

针对这一心理个性特点,宜采用分解技术难点,并辅以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例如:

在蹲踞式跳远的起跳教学中,可采用分解为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两部分,进行一步、四走步练习,或利用助跳板提高起跳高度,从而使他们体会动作。

 4、学生因为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而自尊心又极强,如果受到过多的冷嘲热讽,便会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教师平时上课中要掌握分寸,少批评,少讽刺,多鼓励,积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

 

四、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力量,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和控制自我,因此而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特别是大部分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的地位特殊,造成了他们的意志力薄弱很控制力差等。

为此,在教学安排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他们能够接受。

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负荷量和技术动作的难度。

有时要单兵教练,适当进行个别辅导,使其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攻克技术练习难点,克服胆怯畏惧退缩心理,激发坚韧不拔的精神。

 

当前,独生子女增多,电子游戏机和电脑的流行,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

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是值得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问题。

所以,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创设更适合学生锻炼的方式和活动,在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力,让“阳光”体育运动能全面落实,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