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222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doc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是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及圆周率。

根据这些目标和我的研究课题——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新知识点产生前,我都精心的设计了问题,以问激思、以问启思、以问拓思。

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教学前为了使学生能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总结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探究新知前,设计复习问题: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然后问:

什么是圆的周长?

这时学生可利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归纳总结出圆的周长的意义:

即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有几种方法?

我打破了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

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绕”“滚”“量”三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肯定了他们的方法。

当学生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时,我又引出了甩小球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形成的虚圆,虚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

这个问题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使学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圆是根本无法测量其周长的,这时我引导学生猜想,并在此观察甩小球游戏,最终使学生悟出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或直径有关,为什么圆的周长仅与其半径或直径有关?

这个问题教材里未显示有关内容,如果教师不设计这个问题,学生往往就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甩不同绳长的小球让学生观察、猜想。

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感悟理解新知十分重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这种过程突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与培养。

在验证结论时,我又让学生自主选择验证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十分感兴趣,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论。

由于新知识是学生自己猜想出来的,自己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的,由此学生对新知理解得很好,在运用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体会了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真正含义。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理解到深挖教材的内涵是设计好问题的前提,根据教材的内涵,巧设问题可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我们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能够成为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桥梁和阶梯,那么我们的课堂提问就一定是有效的。

今后我不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巧妙设计问题,在各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灵巧的、新颖的、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