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2142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5中国近代Word文件下载.docx

【解析】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6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4年,排除A;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排除BC;

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故正确答案为D。

3.(2016·

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1925年5月,《民国日报》报道说:

“国民党白

改组以来,主张日益鲜明;

国民……挺身加入者,已达百万以上。

”此报道说明(  )

A.国民党已经成为人民的政党B.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

C.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果D.国民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

【答案】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材料仅显示人民拥护国民党,纷纷加入国民党,但体现不出国民党已成为人民的政党,故A项错误;

材料显示广大国民纷纷加入国民党,即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故B项正确;

此时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

材料显示了国民党数量的增多,但并不能推导出国民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故D项错误。

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

出: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

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

①驻守淞沪的19路军抵抗日本侵略者

②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④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解析】①是1932年“一·

二八事变”中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的表现,故①错误;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是1942年,故②错误;

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领导的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故③正确;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持续到11月,虽然失败但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4.(2016·

安徽蚌埠第一次质量检测)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

“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故B项错误;

在近代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发展有限,故C项正确;

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地,故D项错误。

5.(2016·

安徽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到16%。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析】依据材料中时间1840-1894年,以及材料中“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为16%”,根据图表可知1865-1894年间中国对外粮食贸易显著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国商品入侵,中国经济作物外销国外市场,导致国内粮食价格上涨,C项正确;

ABD三项均排除。

故选C。

6.(2016·

安徽黄山二质检)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曾写道,“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

1939年时,任教于云南大学的白寿彝应邀到重庆中央大学讲学,并想体验“九十年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工具,那么他可以选择乘坐

①轮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飞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解析】从云南到重庆,在某些路段,可以沿长江坐轮船,故①正确;

火车虽然进入了中国,但是西南地区一直到建立新中国之后才修筑了宝成线,故②错误;

20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重庆作为当时的陪都,从政治和军事等角度出发,是修建有公路的,故③正确;

1920年中国开通了京津民航线路,故④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7.(2016·

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

服饰时写到:

“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

不剪

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样式。

”这反映(  )

A.当时中国女子服饰趋向简约

B.妇女地位提高,获得解放

C.“以夷变夏”在人们的情感中逐渐淡化

D.风气开化,国人普遍追求时尚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女子服饰变革

【解析】材料只说到天津女子服饰的变化,而且不能得出“简约”,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服饰变化,没有涉及“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

“以夷变夏”指崇尚西方文明,用西方文明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材料中反映天津女子“有穿长衫的”“有秃着头的”“有几百个样式”,不是统一按照西方女子服饰习惯,故C项正确;

材料只是关于天津这一个地方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不能代表“国人普遍”,故D项错误。

8.(2016·

安徽安庆三模)民国二年袁世凯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

民国三年,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后仅三个月,就下令取消国会,改任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

十二月,梁辞去币制局总裁之职。

后袁世凯又任命梁启超为政治顾问,梁启超都推辞未就。

这说明梁启超(  )

A.由维新改良转向民主共和  B.助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坚持民主宪政的追求    D.政治立场摇摆不定

【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始至终没有主张过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梁启超都推辞未就”可知,梁启超不赞同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对民主宪政的追求,故C项正确;

“政治立场摇摆不定”与材料不符。

9.(2016·

安徽黄山二质检)康有为认为:

美国式的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反映康有为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的政治体制

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答案】A

【解析】康有为认为中国实行美式政体“未至其时”,就是反对在当时的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也就是反对废除君主,结合当时革命派主旨,康有为实质就是反对革命派的革命主张,故A项正确;

按材料信息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是“至公至平之理”,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康有为保留君主专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

按材料意思,康有为之所以主张民主应该循序渐进,是因为担心民众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而不是因为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导致的,故D项错误。

10.(2016·

安徽省黄山市二模)康有为认为:

美国式的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反映康有为(  )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的政治体制

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考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维新思想.

【解析】题中康有为认为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虽然是公正公平的制度,但它的实行应该具备一定的时机和条件,如果时机未到就赋予人民权力,会导致民众叛乱.这反映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并不具备实行民主共和的条件,也就是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11.(2016·

安徽省黄山市高考历史二模)蔡元培认为:

“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答案】D.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无关,故A项错误;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这是严肃的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主动寻求与俄国、中共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其中无关中庸之处,故C项错误;

“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

12.(2016·

安徽蚌埠第二次质量检测)28.据说袁世凯登基前,每次洗浴之后,就往浴池里扔几片大鱼鳞。

仆人们看见后说是龙鳞,看来袁世凯是真龙转世。

消息传到社会上,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反映了当时

A.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B.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

C.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材料反映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不符,故A项错误;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

“很多人信以为真”说明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

依据材料“袁世凯登基前”“真龙转世”“很多人信以为真”,说明很多人受到君权神授说的影响,故D项错误。

_

二、非选择题:

(本大題共3小题。

第13小题25分,第14小题18分,第15小题16分,共计52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2016·

安徽部分示范高中9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材料一:

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

“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

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华声论坛•甲午海战110周年祭》

材料二:

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

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三:

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8分)

(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7分)

【答案】

(1)态度:

反对干涉中日战争;

希望中国战败,但不希望清政府垮台。

(4分)

原因:

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有利益冲突,故而在中日战争立场上存在分歧;

希望日本打败中国,以便美国从中渔利;

维持清朝政权,可使美国在华既得利益得到维护。

(6分)

(2)目标:

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独立自主;

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

背景: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美苏“冷战”不断加剧;

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

法德矛盾的和解。

(3)说明:

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美国敌视新中国;

中苏关系的恶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减轻中苏关系的负面影响。

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1分)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可以概括为反对干涉中日战争;

根据材料“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可知希望中国战败,但不希望清政府垮台。

第二小问从列强在华利益的冲突、美国希望中国战败的目的两个角度分析。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可知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独立自主;

根据材料“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两个大国的欧洲”可知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

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

从美国的控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分析。

必要性:

可能性:

第(3)问,第一小问主要分析中美苏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根据所学可知举出以下史实:

第二小问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国家利益、综合国力、意识形态、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其中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美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14.(2016·

安徽芜湖马鞍山二检)最近几年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民生”一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之一。

(12分)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压倒全场)时代也。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结合中外史实,评述孙中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提示:

(1)论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同进行;

或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要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2)论证:

(材料)二十世纪为民生主义为主流的时代;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由于不重视民生,致使人民贫困、社会动荡;

我国目前时机有利于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同解决。

(史实)三民主义的弊端,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3)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想法美好,不可能实现。

【考点】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

【解析】本题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审题中的关键词“评价”,一般来说评价的基本观点就是一分为二,沿着这个思路来解题,原则上不会答偏。

结合材料第一小段和第二小段的中心内容及着眼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较来入手,他借鉴西方,但又不拘泥于西方,把三民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显示其务实性和灵活性,但又有其不足之处,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15.(2016·

安徽合肥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材料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

“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

”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

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

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摘编自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兴公司在三次战略调整过程中性质的变化。

(2)运用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兴公司在历次战略调整中是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9分)

(1)变化:

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

由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私合营企业;

由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转变为现代股份制跨国公司。

(2)分析:

20世纪初,面对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奖励实业,中兴公司实现第一次调整;

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针对国民经济崩溃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国民经济,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二次调整;

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资源枯竭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兴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调整。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

(1)根据所给材料其三次转变的分别为由“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到“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到“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

”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三次转变为从官办洋务企业到商办股份制资本主义企业;

(2)分析该公司进行战略调整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际上就是考察三次转变的历史背景,即从阶段特征和历史背景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