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15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经验: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docx

典型经验:

初中拓展性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践剖析

7月12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培训邀请了我省四位课改先行学校的校长,围绕课程规划与拓展性课程建设、拓展性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与基础性课程融合实施、课程结构有效调整等问题,向参训老师分享了四所学校的先行思考与行动。

让课程遇见最美的自己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叶霜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于2014年3月率先尝试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着初中阶段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开设。

学校秉承“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帮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追求,致力于培养“崇德尚学”的华外人,不断进行着大胆探索和锐意改革。

特点1:

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决定课程建构

其中大树树干代表基础课程,泥土代表身心课程,三个枝干代表职业、国际、创新三大类拓展性课程。

每类课程都分三个层级。

特点2:

课程实施强调面向全面、强化选择

面向全面:

身心、职业、国际、创新四大类课程都分三个层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

如国际理解类课程分为层级Ⅰ(语言习得)、层级II(文化了解)和层级III(交流融合)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均开设有知识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

强化选择:

学校开设网上选课平台,同时通过《选课指南》、课程展板、校讯通等方式向学生做了课程的介绍,统一时间让学生在网上“选课”。

这样的选课每学期将进行一次,在华茂就读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每一个人都将有八次选择、体验的学习经历。

特点3:

评价先行确保课程建设生命力

在华茂外国语学校的课程改革中率先启动的是评价改革,为了适应拓展性课程多样性的特点,学校倡导正面评价、过程管理、结果评价多样化。

成立了拓展性课程评审委员会,指导老师们拓展性课程的申报、开发并对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课程评价以等级呈现,突出重点,确保老师在拓展性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能有更多建设性的工作。

设立拓展性课程展示周,要求老师和学生们根据各自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各自选择课程展示的方式,让拓展性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落地开花。

特点4:

课程管理精细化、系统化

衢州华茂课程改革的每个环节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要求:

老师要完成拓展性课程申报表、课程开发质量评价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等,学生要学习选课指南、完成拓展性课程学习笔记等,连家长来帮着学校开课都要编制课程方案、实施集体备课。

看似严苛的要求背后其实是学校对课程改革方方面面细致的思考与行动,是有逻辑、整体化推进课程改革的细节体现,也正是这些要求确保了衢州华茂课改工作的步步为赢。

拓展性课程实施流程与管理优化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金可泽

南海实验初中创办于2001年9月,秉持“适性发展,成人成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学校的数科分层教学、社团课程化推进等举措为学生全面适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尤其是科学学科,在学科建设和课程拓展方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1.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

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要创设宽广的研修领域,既要“培养”多样的人才,又要能让学生自己“冒”出来。

课程改革是学校全局性工作,要内外一体、共同推进。

 学校要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基于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统整、弹性、可选择的拓展性课程体系。

拓展性课程体系建设三年计划

第一学年:

着重课程拓展性模块的开发和选课走班的实践摸索;

第二学年:

着重推进拓展性课程的整合提炼,完善多层级的课程群建设;

第三学年:

覆盖三个学段、全体学生,基本实现科学拓展课学科内外有效统整。

2.拓展性课程开发与整合

明确进度,项目化实施:

设立课程开发项目化管理小组等四个深化课改项目化管理组群。

全员参与,精细化研究:

近100名教师填报了申报表,召开课改研讨会,并完成第一轮删选,新学年正成纳入学校课程序列实施。

期中之后,第二批轮换推进。

精准聚焦,模块化开发:

依托国家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基础性课程。

科学合理开发,丰富拓展性课程,依托核心学科,开设“知识拓展类”课程;依托社团基础,开设“体艺特长类”课程;依托社会资源,开设“实践活动类”课程。

分类推进,层级化构建:

教师组成团队实施课程,确保拓展性课程开设有序无误。

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关注点:

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大纲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参与度

在内容整合中呈现内在的逻辑关联

开发和实践结合,让课程成果接受实践的检验

3.拓展课选课走班的实施

在班必修——4.5+0.5课时(包括集体开设课程)

 分层走班——八九年级分层,凸显分层要求

 选课走班——分为体育类和非体育类兴趣拓展课

 实践活动——校园气象站、开心农场、水培试验区、3D打印、生活实验创意实验室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原则:

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

课堂评价:

涉及纪律、作业、上课表现等方面的内容,以赋分的形式评定。

成长记录:

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制度建设:

设立南海实验初中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含观察类、调查类、操作类、论文类、制作类、设计类、比赛类七大类活动),分项实施“阳光少年”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融合实施的实践研究

富阳永兴中学 邵文鸿

富阳永兴中学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的需要确立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两全教育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爱心、肯负责、宽视野、引未来”的永兴学子,从“传统美德、现代人格、国际视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

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步骤如下:

1.领会学校课程方案,明确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了解学校课程体系

2.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以数学为例)

学校提出的数学素养:

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思维品质、应用意识、理性精神。

学习数学的10个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两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

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3. 系统推进课程建设(以数学为例)

课程名称、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等要素协同一致。

 4. 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要深度融合

在有限的学校学习阶段,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如何让拓展性课程有价值、有意义,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深度融合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路径。

基于基础性课程改造的拓展性课程例举 

科学拓展性课程 《设计与制作》 第5课 自制电磁继电器:

1. 知识必备:

电磁继电器介绍、工作过程及应用。

2. 中考相关内容经典题目例举。

3.教材有关内容介入。

4. 相关实验器材介绍:

实验室提供、市场提供、工业成品三类。

5.  器材优缺点对比。

6.  自制器材准备:

器材种类及使用数量,购买渠道。

7.  图示制作过程。

“适性”视角下的课程领导策略绍兴鲁迅外国语学校 李华琴

绍兴市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秉承“适性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学校教育适合学科特性、适合学生个性、适合时代特征,努力培养“成人、成才、成我”的鲁外学子,通过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构建自主式的课堂、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培养人文化的教师等办学策略,实现“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1.课程结构

1

核心课程(第一层级)

核心类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

具有基础性、核心性、辐射性、生成性的特征。

(1)课程对象:

全体学生。

(2)课程目标: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共同的基础,保证学生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3)课程内容:

国家课程的梳理增减和整合。

     2

拓展课程(第二层级)

  在核心课程架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需要,开发相应的课程。

(1)课程对象:

具有个性需求的学生。

(2)课程目标:

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为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基。

(3)课程内容:

A、综合实践课程B、社会人文课程C、科学探究课程D、外语特色课程E、体艺特长课程F、生活技能课程。

     3

特质课程(第三层级)

   特质课程是拓展课程的特殊形态。

是对绝少数超常态学生“一对一”开设课程。

(1)课程对象:

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或团队。

(2)课程目标:

为特殊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类别:

初高中衔接课程,与某领域时代前沿研究水平相对接课程。

2.核心课程:

分层设课 分层走班    

     分层走班实施策略

课程分层:

学校对核心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分为A-B-C三层级,并坚守课标要求的底线。

自主选择:

学生自主选择组成教学班。

(学生自选--小组推荐--教师建议--家长同意) 

分层学科:

数学+科学捆绑式

教师搭配:

A—C;B—B

教学策略:

目标分层、难度分层、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

评价机制:

学生动态管理,层级转换,教师发展性评价,捆绑式考核

(例举教学方法分层具体策略)

核心课程分层走班重要启示

观念转化:

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观念,只是层次不同,没有好差之分。

把握本质:

三层教学进度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并坚守课标要求。

分层只是在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作不同要求。

学生管理:

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班级不固化。

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德育导师制和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学生辅导机制。

校本研修:

分层教学重点难把握,需要教师有学科整体概念与分层落实的思想,做到既“守土有责”又“承上启下”。

强调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

充分借助教育现代化技术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将成为一种常态。

3.拓展性课程:

分类设课   选课走班

内容选取:

学科内模块化整合;跨学科主题式整合;信息化与学科整合;与社团课程的整合          

开发策略:

教师团队自主开发;借力开发特色课程;移植应用外校课程

实施策略:

给学生充分课程选择权;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实现评价方式创新;建设学校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小编说:

四所学校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拓展性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扎实的探索。

不难看出,对课改理念深度的理解、对课程结构严密的论证、对课程体系系统化的建构、对教学改革同步的关注是他们课改取得初步成效的共同点。

更难能可贵的是学校在落实核心素养、课程过程化管理、与基础性课程统整规划实施及选课走班等难点问题上“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积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