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x
《学年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已经把许多人造物送出地球,但迄今还没有在别的星体上发现人类的同类和其他生命的同类。
B.数字电视在中国的推广将增加人们对包括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等国际传媒巨头在中国的节目供求量的需求。
C.该县工商管理部门一年内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10余起左右。
D.一些信息电子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但是,信息电子制造业还存在整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效益差、软件与硬件不成比例。
7.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文气通畅的一组是()
(1)月亮离地大约几盈尺的光景,,淡得比初春的嫩草还虚无飘渺。
(2)从天宁门或北门上船,,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①那点点的遥村远树朦胧了,而那所有的星星似乎隐蔽了
②那所有的星星似乎隐蔽了,而那点点的遥村远树朦胧了
③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幽的影子,小船悠然的撑过去
④小船悠然的撑过去,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幽的影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20分)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我们知道,欧洲在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然而,西方科学进步不是单纯的技术进步,而是体现在科学内在的质的进化,即科学合理性上。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为自然立法的精神——表现为数学化、逻辑化和理论化——已孕育了近代科学理性的“质”。
经过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催化,这种从宗教神权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近代科学精神便实现了现代转化。
可以说,推动西方三次科技浪潮的,是其内在的科学精神。
相比之下,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颇值得深思。
从第一至第十五世纪,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走在西方前面,其中还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但是,步入16世纪之后,我们却落伍了。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此曾提出疑问: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
中国文明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从中西不同的科学和文化背景角度进行比较,人们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严重缺乏“科学精神”。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
他指出: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
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学问也做不成。
”梁先生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概括为两点:
一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
二是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
对此,他言辞激越,真有切肤之痛:
“中国人对于科学这两种态度倘若长此不变,中国在世界上便永远没有学问的独立,中国人不久必要成为现代被淘汰的国民。
”可惜,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从一开始就被淹没了。
后来,中国台湾学者余英时先生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五四’以来所向往的西方科学,如果细加分析即可见其中‘科学’成份少而‘科技’成份多,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甚至变本加厉。
中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西方‘为真理而真理’,‘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
”不久前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借50年代“科技”一词的创用,说明我们对“科学”的误读,并指出这种误读对我们在这以后缺少科学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对科技的急功近利,必然会窒息原本就微乎其微的“科学精神”。
我们生活在充斥着高科技产品的现代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现代人”,因为,我们的脑子里所装的很可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
只有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人,才有资格做现代人!
8.下列表述符合文中对“科学精神”阐述的一项是:
()
A.科学精神不仅表现为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科学的合理性上。
B.科学精神从宗教神权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经过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催化后实现了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化。
C.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这种科学精神。
D.西方科学进步的三次科技浪潮的推进,完全体现了科学精神的作用。
9.对梁启超先生的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的人指的是“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
B.“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其原因是他们信奉宗教神权。
C.梁先生认为那些“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的人是因为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不懂科学精神。
D.梁先生认为中国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就将被现代科学所淘汰。
10.第三段中提到“我们对‘科学’的误读”,下列不属于“误读”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对西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更看重的是“科技”成份。
B.以“科技”取代“科学”,还因为我们脑子里装的很可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
C.急于追求科技的眼前成效,必然会窒息原本就微乎其微的科学精神。
D.中国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西方“为真理而真理”、“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
11.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对科技的急功近利,这正是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样我们中国人不仅永远没有单独的学问,也无法具备现代思想意识。
B.我国的科学技术在第十五世纪前远远走在西方的前面,但此后大大落后了。
落后的原因是“不了解科学的性质”和创用“科技”一词来取代“科学”。
C.与西方的科学进步相比较,我国还严重缺乏现代科学理性的“质”,这不仅是李约瑟博士、梁启超先生、余英时先生的一致看法,也是我们现代人应清醒认识到的。
D.不能单纯用“科技”取代“科学”,不等于我们就可以轻视科技,关键是我们应具备内在的“科学精神”,使科学技术内化为人的“知识资本”,使人成为驾驭技术的主宰。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贾母因笑道:
“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
“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
“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王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
“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
“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
无字。
”宝玉笑道: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
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
“《古今人物通考》上说: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
“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
“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
不‘通灵'
呢!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2、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对贾母的回答不同。
(她对贾母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这是因为:
A.黛玉怕宝玉看不起自己,不敢在他面前说读过《四书》,说明她的细心。
B.黛玉从刚才与贾母的对话中,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所以她此时改了口,说明她处事的机敏和留心。
C.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反映出她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与准则。
D.是为了讨好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是不爱读书的,说明她的机敏和智慧。
13、宝玉对《四书》以外的评论,说明他的什么思想性格?
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宝玉对《四书》是尊重的,不敢有所违抗和不满。
B.说明宝玉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性格。
C.说明年纪尚小,对中国文化抱有虚无主义态度。
D.说明宝玉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14、文中贾宝玉对林黛玉有“四问”,问读书、问名、问字、问玉,为什么把“问玉”放在最后?
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人们交往,多是先问一般情况,如姓名、职业等,而后问到实质性的问题,这样安排符合常情礼俗。
B.因为“问玉”是由“问名”、“问字”引发而来的,把“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形成高潮,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C.因为先问读书、问名、问字,最后问玉,可以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D.因两人名字中都有“玉”,宝玉又身佩“通灵宝玉”,因而由“问名”、“问字”引起宝玉对“玉”的联想,所以把“问玉”放在最后顺理成章。
15、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有几项分析,最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
A.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
B.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反叛精神。
C.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D.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
(15分,每题3分)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
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
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
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百姓歌曰: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
“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
而堪去职之日,
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后汉书》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堪志操,常嘉焉。
嘉:
赞许
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
授予官职
C.赏罚必信。
信:
坚信、相信
D.劝民耕种。
劝:
鼓励、劝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吏民皆乐为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良乃入,具告沛公。
C.击破匈奴于高柳。
因击沛公于坐。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刘秀)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
B.使(张堪)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
C.在道追拜(吴汉)蜀郡太守。
D.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公孙述)战死城下。
1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堪“为政贤能”的一组是()
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②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③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
④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⑥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⑥
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受到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加固了城防,检阅军队,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一一和皇上说明,没有半点儿占有。
D.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辟田劝家,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共16分)
柳侯祠
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
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
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八一五年夏天。
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地,进行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栗,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还有那分开阔和银亮,这里却整个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
去西伯利亚的罪人,还能让雪撬划下两道长长的生命曲线,这里没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面南而坐的帝王时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
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
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湖南永州。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
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
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
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
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
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状,急急赶去。
结果,他又一次被一纸诏书发送到比永州更远的柳州。
屈原自没于汩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汩罗江了。
幸好回来,柳州、永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
中国,太寂寞。
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业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
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于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
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
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
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
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意进来。
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
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
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
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
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
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下皇土留下一脉异音。
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
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
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好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
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
(录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21.“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22.“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在文中的作用是:
23.为什么作者说“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
(6分)
2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俄国的西伯利亚”来衬托当时柳州环境的极度荒凉。
B.作者认为只有经历如柳宗元般的人生磨砺才会取得如其的文学成就。
C.“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是说那种孤独和宁静成就了他文学的辉煌。
D.“中国,太寂寞”是说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有环境给诸如柳宗元这样的人以更多思考人生的机会。
E.在文章中,作者既有对时代的抨击又有对柳宗元多元性格的辩证分析和评价。
五、文言文运用:
共15分
25、默写:
(每空0.5分,共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⑵、__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与崇阿。
⑶、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
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披绣闼,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
⑹、_______________,钟鸣鼎食之家。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⑻、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⑼、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愿陛下___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
⑾、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
⑿、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
⒀、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2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
滕文公下》)
(1)或告之曰:
”(2分)
(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用:
(10分)
27、为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拟一个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4分)
本报北京2月4日电,据北京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计划把密云水库湿地、平谷金海湖湿地、顺义汉石桥湿地、门头沟三家店湿地这4处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把全市90%以上的主要湿地建成自然保护区。
到2005年,北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将达到10个;
到2010年,北京的湿地将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8万公顷的面积。
除了增加上游水源供应、退农耕变滩涂外,还将在湿地恢复1万多亩的芦苇植被,恢复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此外,北京今年将尽可能抢救恢复一批重要湿地。
28、请仿照下面一则幽默的形式,另选话题再写两则。
(参考话题:
悲观、勇敢、怯懦、苦笑、遗憾等)(6分)
例:
所谓乐观,打个比方,就像炉灶上的响壶。
屁股烧得红红的,却有心情吹口哨。
仿句:
①______
②___________。
七、作文:
“发现”(60分)
材料:
一位年轻人,几乎掌握了所有的摄影技巧,可就是拍不出师傅那样动人心魄的照片。
在他万般绝望的时候,师傅来到身边,温和地对他说:
“告诉你一个秘密吧!
我13岁开始摄影,直到60岁才悟出摄影的最高技巧。
”年轻人虔诚地倾听着。
师傅接着说:
“这就是,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
”看着师傅满头的华发、红润的面庞、慈祥的笑容,年轻人心中一颤——他发现了美。
要求: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小说除外),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注:
8——11每题3分,共12分;
12——15每题2分,共8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1.(3分)答:
22.(3分)答:
23.(6分)答:
24.(4分)
【】【】
(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