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998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史教案.doc(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也适于其它专业的学生选修。

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文化成就;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特性及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观念及其传承流变;形成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国情,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传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介绍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

文化史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分析文化的概念与学习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介绍教学安排及内容

一、教学安排

本学期共15(20)周,每周2课时,共30(40)课时,文化史体系庞杂、内容丰富,课时有限,只能做大概的介绍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介绍文化的概念及一些常识和理论,认识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和精神,联系中国的国情与现状)

第一章绪论

介绍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和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文化的解释

反思以往用政治、经济、哲学、地理环境、心理等因素单独解释文化的偏狭理论指出用文化解释文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重点认识各种解释的缺陷,掌握用文化解释文化的方法。

第一节、文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和哲学的解释

二、经济(生产力)解释

三、地理和心理的解释

第二节、用文化解释文化

一、要素分析法

二、文化现象的确定

思考题:

怎样科学地解释文化?

第三章中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

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延续及多样性的影响,即肯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又防止地理环境决定论。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及特征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对比出中国文化的类型是礼乐文明,明确这一文化类型形成的原因与文化要素,掌握要素分析法研究文化的方法与作用

重点认识中国文化的类型,文化的要素分析法,理解文化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文化在史前的选择

四种社会组织力,三种文明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现实主义、重名重义、尊师重教、

第三节、中国文化的其他特征

崇尚中庸之道、崇尚木讷人格、象形文字

第五章国家对文化的影响

介绍中国最早的国家产生的道路与步骤,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制度与观念。

教学重点:

施舍聚民,典范政治。

自然不平等与等级制度。

主要内容:

第一节、国家形成的两个步骤

第二节、自然不平等与等级制度

第三节、典范政治

第四节、国家产生方式制约下的制度与观念

脤膰之礼、委积之礼、饮食之礼、外婚制、民本思想、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天人合一、刚健自强

第六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了解宗法制度的产生,掌握它的内容及影响。

主要内容:

第一节、宗法制的产生与确立

第二节、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段的传承流变。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节、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四节、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第五节、魏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节、隋唐:

隆盛时代

第七节、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第八节、辽夏金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第九节、明清:

沉暮与开新

第八章中国文化的成就

了解各个时代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学、史学、科技、艺术、教育等方面的伟大成就,熟知文化典籍与史学成就,理解文化成就的广度与深度。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与典籍

第二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化教育

第四节、中国古代文学

第五节、中国古代艺术

第六节、国古代史学

第九章中国古代宗教

了解远古宗教的基本情况,认识道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及佛教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主要内容:

第一节、远古宗教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功能

认识文化的三个主要功能,学会批判地继承文化,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的动力和理解历史参与现实的一种能力。

教学内容:

一、民族凝聚功能

二、精神激励功能

三、价值整合功能

三、教学方法与要求:

1、要求

思想要重视;态度要端正;纪律要严明;方法要得当:

2、方法

(1)把学习知识增长能力与增强素质相结合。

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与文化史有着很好的结合点,学习文化史可以使你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明辨是非的人、胸怀宽广的人、素质高雅的人。

(2)把文化典籍研习与社会实践考察相结合;

(3)把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理解参与现实相结合。

饮食之礼,等级制度,现实主义,名实关系等

(4)把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p11-12)

第二节、概念、意义

一、‘文化’界说

什么是文化?

应该如何界定它的含义?

这是在讲文化史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但又是一个很难搞清楚的问题。

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Kluckholhn)合著的《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出现的文化定义160余种,其中尚不包括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有关的种种文化的定义。

1952年至今又过了将近55年,这期间,世界各国、各地有关文化的新定义仍层出不群,就我国来说,仅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的文化热现象以来,各家关于文化的定义,其数量之多就已达到了很难统计的地步,给文化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没有争议的确切定义,这是中外所有学者的共同愿望,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原因在于,一方面文化本身从时间上讲是从古至今的,从空间上讲是无处不在包罗万象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事物。

二是关于文化的理论发展太快,而且标准不一,每一种不同的文化理论必然会导演出一种不同的文化概念。

认识文化的视角不同得出的概念也会不同。

第三是因为语源学方面各种语言歧义的客观存在。

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文化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上说透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名实关系的矛盾性所致,即事物概念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性造成的,也就是文化的概念永远不会与他的事实重合。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去界定它的概念呢?

为了认识的需要,我们还必须对文化的概念做出必要的界定,因为概念既是认识的需要也是认识的结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那么我们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来探讨文化一词的含义。

文化一词是中国语言系统古已有之的词汇,又和近代以来的翻译语汇的意思是基本重合的。

‘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文理,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象身有花纹袒胸而立的人,《易.系辞下》记载:

物相杂,故曰文。

《礼记.月记》:

五色成文而不乱。

《说文解字》称:

文,错画也。

均指此义。

后又有若干层引申义。

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玆乎”,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

《论语.雍也》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郑玄说“文犹美也,善也”。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易系.词下》: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礼记.中庸》: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

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变化,后来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二字的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曰;“(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即从文理演化而来。

日月往来交错纹饰于天,即“天文”,也就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

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

这段话是说治国者需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需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

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关联,以文教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其后晋人束皙在《补亡诗.由仪》篇中说: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思是言以文化辑合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

十分明显,在汉语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意思与武功、武力相对,与天造地设的自然、野蛮、质朴对举,就是以文教化,就是以文德教化天下的意思。

作为翻译语汇的文化,当初是借用了日文译词,其词原形是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种意义。

和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等含义,并由此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育、修养,人类能力的发展,礼貌、知识、情操、风尚等意义,这就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一词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内涵比较接近,所以学者们用文化来对译Culture这一外来语汇。

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

从这层意义上分析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广泛,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个词汇“文明”更加接近。

“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唐人孔颖达在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文明是从人的物质创造(经纬天地)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照临四方),实际上文明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及成果。

简单来说,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共称四大文明古国而不称文化古国,原因正在这里。

文化与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人类文化。

但是文化作为一个内涵无比丰富,外延无限宽广的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是近代以来欧洲人开的端绪,一是反封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文化它并非凝固不变,而是一个历史性动态变化的过程。

二是由于地理大发现引起的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令欧洲人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大不相同,人类文化呈显纷繁班驳的共时性多样化状貌。

文化在时间上的流变和在空间上的差异,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浓厚兴趣。

三是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带来的研究手段和条件的极大改善,尤其是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对于精神养料的迫切需求,更直接促成专业化的文化研究长足进展,并已基本形成如下共识:

人与动物相区别并使自己的特征愈益明显的过程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发展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