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986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花阴》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醉花阴》教学设计.doc

《醉花阴》教学设计

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李颖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中

2、学科:

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一下学期

3、课时:

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醉花阴》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作品。

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选取的是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作品,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

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女子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

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的代表,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

但大多数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

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

教学应指导学生在理解了词的内容后,教会学生鉴赏词的方法,在课上努力做到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

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如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知人论世,了解李清照的词作与其个人生活遭遇的密切关系。

(3)、疏通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4)、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词精美,清新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文本根据书下注解,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从而把握整首词的内容。

(2)、通过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体会词人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赏析词,体会李清照的情感,及婉约派的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四、教材分析

《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早期的作品。

《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展现了深入灵魂的孤寂于戚戚。

本首词主要抓住词的感情变化,采用朗读和鉴赏相结合,将词进行研究,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

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对词的语言、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进行鉴赏,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归纳主题和品评内涵。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a、使学生明白朗读诗词要用情感驾御节奏。

b、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

c、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

d、通过鉴赏过程来培养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及重点:

a、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

b、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

这两个目标侧重能力目标。

学习鉴赏宋词的方法,授之以渔。

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词中蕴含的情感、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领略婉约词风是本单元的重点,因而定为本节教学重点。

教学突破:

通过【百度词典】和【百度图片】的搜索,学生较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却难以领悟。

如果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虽然学生也能明白,但印象不会太深,我利用【百度MP3】反复播放《浪淘沙》的曲子让学生一遍遍地读诗,在朗读充分的情况下,启发学生质疑,从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学生不觉中明白了诗的寓意,也了解了哲理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再用【百度百科】和【百度百科】拓展了罗伯特.彭斯创作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李清照的词以金兵南渡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总体上词风婉约。

所以教学设计上,首先做到知人论世,先介绍李清照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在了解词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她的思想情感。

学习诗词,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对意象的分析在学习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侧重对词中的特殊意象的理解。

诵读法:

“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细读----品读----悟读;从方式上看,师范读,引导学生跟读、细读、个读、自由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问题讨论法: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我注重问题式探究学习方法,探究合作的学习形式。

设计一系列问题: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愁)

3、词的上片那些词语能委婉含蓄的表达出“愁”来?

4、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

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凉)

5、我们继续看下片。

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

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6、如何消解愁绪?

(饮酒,东篱把酒)

7、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解掉了没有?

8、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

9、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

愁的最终结果如何?

(瘦)

10、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愁苦不止一天,能不消瘦吗?

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

(瘦了)

11、愁和瘦是什么关系?

(因果,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12、瘦成什么程度?

13、人比黄花瘦,这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

14、比喻的构成要素有什么?

15、人和黄花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是形容女子的美貌,这个比喻形容什么?

人的憔悴。

16、这是外型上的相似,叫做形似。

如果只是要表现出女子的外形消瘦,何必要用菊花呢,柳条又细又长,我们说杨柳细腰赛笔管,这样好不好?

17、菊花有什么特征?

菊花除了外形消瘦外,还有什么意蕴没有?

东篱把酒黄昏后,这一句有什么典故?

(这里的采菊不指隐居,而言其清高孤傲,菊花之高洁,与其贵妇人身份相符合。

重在神似)

说学法

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节奏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词的基本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活动。

为此,安排大量的问题,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教学过程

一、释题,交流作者的资料

1、释题:

【百度百科】《醉花阴》:

《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上下阕各五句。

《醉花阴》在古代选本中,或附有“重阳”、“九日”副题,是词人与赵明诚婚后两年,受朝廷党争牵连,回山东原籍所作。

时值重阳,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2、交流作者的资料:

【百度百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并且在艺术手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诵读——感受韵律之美

教师导语:

分别请两个同学,融入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注意语调,请其他同学点评。

要求注意字音、注意韵脚、注意节奏。

【百度MP3】《浪淘沙》古筝:

诵读提示:

注意重音,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要重读。

②注意韵脚,这首词运用了“昼”“兽”“透”“后~袖~瘦”等六个仄声韵.一韵到底.表现出和谐、统一的音乐美。

仄声字短促急迫,从音乐效果看。

仄声韵较沉闷,容易传达愁苦的情绪。

③注意节奏,例如“有暗香盈袖”为l一2—2式,应读成“有/暗香,盈袖”。

④注意语调,读时要缓慢低沉,气徐声凝。

1.请一位学生诵读。

另一位学生评价。

三、品味——体悟情感之美

(一)整体感悟

1、请同学再读课文,说一说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试用一个词来概括。

明确:

“愁”(板书:

愁)

2、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愁?

明确:

《醉花阴》的“愁”是思念丈夫,是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

四、细节探究

教师导语:

请同学再读这首词,到词中去挖一挖,试试能挖出多少字面以外的东西,看看作者的“愁”具体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来?

(投影):

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再读这首词,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根据书中注解,疏理词的大意;

(2)找找作者的“愁”具体从哪些语句中表现出来?

生:

我是通过第一句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薄雾浓云:

沉闷的天气表现了词人沉闷的心情。

永:

以示心理时间的漫长。

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句可以看作是“愁”的感情的直接抒发。

瑞脑销金兽:

是一处细节描写,把“永”字的百无聊赖时光难耐写得可触可摸。

师:

问题回答的非常完整。

请问:

在本词中写到“瑞脑销金兽”在这里有几层含义呢?

生:

我觉得有两层含义:

1、兽形的金属香炉里,香料瑞龙脑渐渐燃完了;2、闺中少妇百无聊赖,盯着香炉,看香料渐渐燃完。

师:

这位同学真不简单,能够通过文中的注解,思考到问题了不起。

生:

我找的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句话。

我认为,在传统文化里,在民俗里,在有闲士大夫情趣里,重阳都是一个可圈可点的节日。

词人对这个节日的行为预期,与常人无异,登高、赏菊、饮酒作诗。

但此处笔墨跳宕,却写入睡与夜半感受,有意岔开。

这时并非是寒冷的时节,“凉”是触摸一下心中的凉意。

师:

老师同意你的观点。

重阳佳节团聚之时,却是独守空房,任然是躲不开的重阳,既然躲不开,就把这痛裸露出来,所以在这里干脆就再现重阳景。

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句话,我非常的喜欢。

师:

为什么喜欢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陶渊明。

师:

哦!

怎么能想到他?

生:

重阳在东篱赏菊,而陶渊明独爱菊,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也有体现。

师:

听到你的回答老师感到很欣慰,不得不给你赞一个。

有同学知道菊花在诗词中的象征意韵吗?

【百度图片】菊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