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9009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7)

【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中国红客网络安全技术联盟【EB/OL】

[3]中国风网【EB/OL】

全球著名的微软公司在其出版的1996年百科全书(光盘版)里曾对黑客下了个定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黑客这个词作为对一些人的称谓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技术里。

黑客有轻蔑的含义,通常是指喜欢通过拥有个人计算机和拨号上网秘密地侵入另外一些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然后查看或破坏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和程序的人。

更精确地说,黑客就是指那些通过不合法的途径进入别人的网络寻找意外满足的人。

按照我国公安部1997年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中术语的定义,“黑客”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

是那些利用通讯软件,通过非法网络进入公共和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中的信息,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电脑入侵者。

因此,我们可以把黑客定义为:

黑客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实施侵入计算机系统行为的人或组织。

黑客行为(Hacking)则是指黑客在网络中游荡并破除其前进障碍,或破译网络用户网页密码获取信息,或编制某种程序输入网络使网站拒绝服务,或改写用户网页、消除用户网页存储的信息的行为。

黑客行为的最显著特征是未经同意进入他人电脑的数据库与操作系统。

.

三、动机的定义

“动机”一词的最初使用是在20世纪初。

古代和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人是理性动物,人的理智能自由地选择行为方向和决定行为过程,因此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7世纪的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另外的看法,他们认为某些行为发生的原因是我们不能支配的内部和外部力量。

例如,霍布斯认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种思想后来演变成为心理享乐主义,对一些动机理论深具影响。

“动机”这一概念是由伍德沃斯(R.Woodworth)于1918年率先引入心理学的。

他把动机视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伍德沃斯认为,在指向特定目标的活动中,最初的刺激激发有机体释放一种能量,这就是驱力;

这种能量是未分化的,不具方向性,活动的目标由其他心理机制(如知觉、学习过程)来决定。

这种观点后来导致了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上历来三大学派的心理学家们,都曾提出过理论性的解释。

在本世纪40年代,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Hull),从个体内在经常维持均衡作用的观点对行为动机之解释,提出了驱力减降论(drive-reduction 

theory)。

驱力减降论的要义有二:

其一,个体的一切活动,皆起因于内在生理需求而生的驱力;

因缺营养而生饥饿驱力,因却水份而生渴驱力等均属于。

其二,在个体表现行为时,如该行为结果能满足造成驱力之需求,那就会使该驱力减降。

驱力减降的结果,是加强该种行为的重复出现。

饮水会使渴驱力减降,获得满足,以后寻求渴驱力减降,即成了个体寻水与饮水行为的内在动机。

此一理论,只能解释极简单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学习关系,不能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

五十所代以后,人本心理学兴起,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受到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马斯洛以追求自我实现了为人性本质的理念,将人类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分为由低而高逐级而上的五个层次,各以不同类别的需求而名之。

此即马斯洛氏的需求层次论。

到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动机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以认知论为理论基础的动机理论,主要尝试以理解的心理历程,解释个人自己或别人日常生活中某些复杂行为的动机。

此外,另有心理学家,兼采社会学习论与认知论的观点,发展出了新的动机理论。

目前,心理学上认为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这种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组织的反应模式,直到活动的完成[1]。

四、青少年黑客的动机分析

动机是促使人产生行为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要受到动机的支配与调节。

正如世界没有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一样,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青少年的黑客行为的发生当然也有其相应的动机。

下面笔者就青少年黑客行为的主要动机进行分析,以试图了解青少年黑客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82

(一)发泄情感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情感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个体获得心理社会认同感的关键时期。

喜、怒、哀、乐的多重表现和不断释放,是其完成社会化的最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中必然发生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情感往往易于激发,易于调动,情绪变化的幅度和强度大,而自我控制能力却差。

他们的行为在现实社会中常常受到法律和社会公德的约束。

而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由于匿名性而隐去了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世界中冻结,这样就给青少年提供了肆意放纵自己情感,发泄心中不快的平台。

2006年10月下旬开始,“熊猫烧香”病毒在互联网上肆虐,造成网络瘫痪,以及大量的经济损失[1]。

而该病毒的制造者李俊在抓获后交代他在2004年毕业后曾多次上北京、广州等城市找工作,可用人单位却多以学历不高、形象欠佳等理由将其拒之门外,他心有不甘,于是制造出“熊猫烧香”病毒以发泄心中不满。

2007年2月12日晚,郑州几家重要网站突然遭遇黑客袭击,页面被人恶意篡改,改后的页面上居然出现了一段文字,内容则是一个学生对寒假作业过多而发的牢骚。

事后有教育专家指出“学生黑网站,肯定是压力太大了。

”[2]人在有压力的时候,就想找个适当的方式宣泄一下,这个学生的黑客行为仅仅是为了宣泄自己所受的压力。

(二)好奇心的引诱

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

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

计算机网络则恰恰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

为了信息的安全,有些网络只允许合法的用户使用,对非法用户则使用密码拒绝其进入。

青少年对网络“禁区”(指只允许合法用户使用的)的好奇,在受到权限的限制后,往往会对受到限制的信息更为好奇。

[1]太平洋电脑网【EB/OL】

[2]新浪网【EB/OL】

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他们在网络中似脱缰的野马,摆脱外界的一切限制和约束,总是千方百计地试图进入计算机网络中的权限限制区域,一睹为快。

我国大陆第一个因破坏计算机系统被判刑的吕薛文,作案时年仅23岁。

1998年1月2月,他用手提电脑先后盗用他人的网络帐号及使用非法帐号上网活动,在成功入侵中国众多媒体通信网广州主机系统后,取得了该机系统的最高权限,并非法开设2个具有最权限的帐号。

此后,吕薛文在1998年2月2至27日多次非法入侵广州主机,对该主机统的部分文件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等一系非法操作。

2月25日至26日,吕薛文还3修改了该主机系统最高权限的密码,致使该机系统最高权限密码3次失效,造成主机系管理失控长达l5个小时。

在l998年2月l2对蓝天BBS主机进行攻击,取得该主机最高限之后,提升IP帐号为该主机系统的最高限用户帐号,长期取得了该主机的最高权限[1]。

吕薛文被捕后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称好奇心促使他积极探索主机系统的最高权限密码,每次入侵成功后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极大的成就感和刺激感。

(三)征服挑战,追求技术的完美

争强好胜、征服挑战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尤其在网络世界里,拥有高超的计算机技术的人被认为是这个圈子的宠儿。

技术至上文化(或叫做技术崇拜)早已成为黑客技术道德的意识基础。

黑客文化群中由来已久的一个传统就是查获缺陷并予以公开发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求无休止的完善软件,无休止的追求技术的完美。

青少年黑客继承了黑客文化对技术追求完美的传统,一次又一次地攻击别人的计算机的漏洞,将此作为对自己网络技术能力及智力的挑战。

并把能够寻找出网站的破绽、能够非法进入网络权限限制区域视为对自己技术能力和智力水平的肯定,视为自我成功的象征。

而每一次攻击的成功就标志着新的更高难度的挑战的开始。

周而复始的黑客行为,使得他们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加满足了他们自身对所使用的黑客技术所带来的成功喜悦的高级体验需要。

1995年9月,两位加州大学的研究生黑客伊恩·

戈德伯格和大卫·

瓦格纳一起发现了网景公司设计的用于人们通过网球网进行信用卡购物的软件程序的一个

漏洞,他们将其公布于众,网景公司随后推出了该程序的修正版。

但紧接着,他

[1]刘黎明、龙玉川.黑理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6):

11

们有公布了新的漏洞[1]。

他们这样做,是遵循黑客亚文化群由来已久的查获缺陷并予以公开发表的传统,目的是无休止地要求完善程序。

(四)表现自我

自我表现的欲望通常每个人都有,而大多数的青少年往往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特别是家长的尊重,希望被看作是成年人,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里会觉得别人都在关注自己,进而渴望表现自我、乐于被人赞赏甚至崇拜。

许多青少年黑客的黑客行为往往主观上并无恶意,实际上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网络技术,希望借此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们往往只是攻克密码登录上去看看就走,一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个别时候则留下系统有漏洞的警告。

其目的很简单,只不过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才能,在圈内有自己的谈资,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仅此而已。

2001年9月27日晚7时许,上海警方发现该市一家主流媒体的网页遭到黑客攻击,不仅主页被黑客更换,而且存放在服务器上的大量数据也被恶意删除。

国庆期间,上海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计算机网络黑客攻击案件。

被擒的“黑客”竟是一位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初中男生[2]。

据这名少年黑客交代,攻击网站只是为了“炫耀一下水平”。

2004年6月合肥市一17岁的高二男生小东利用其在互联网上下载的黑客软件,对合肥一中、四中等几所中学校园网站发动攻击,造成部分校园网站瘫痪[3]。

在被警方逮捕后小东承认对合肥几所中学的校园网站实施了攻击,而其攻击的动机只是为了向网友炫耀自己的黑客技术。

(五)要求信息共享

青少年时期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期,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力强,接受力强。

互联网上信息的高速性、即时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正符合了

[1]XX知道【EB/OL】

[2]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EB/OL】

[3]新浪新闻中心【EB/OL】

他们对知识、信息的追求。

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信息已成为最有价值的商业资源之一,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劳动分配,对于具有所有权的信息的使用和占有上也必须遵守价值规律,按照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所以黑客准则中的“所有信息都应该是免费的”信条迎合了青少年对信息要求免费的需求。

在青少年黑客的眼中,网络应当是一个“完全公平”的社会。

每个社会成员有权共享网络资源,无论是站点、技术还是资讯,应当一律免费使用。

但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市场运作的实施、大型非公用数据库的建立,黑客所秉持的“完全公平”的网络精神受到了来自现实生产方式的强烈挑战。

于是,他们入侵系统、破解密码、制作软件的注册机,把被限制的信息带给众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抗网络空间出现的信息私有化。

1999年15岁的少年黑客约翰森编写的“DeCSS”软件, 

它可以用来破译电影行业用在DVD电影之中以防止非法盗版的CSS系统[1]。

这个程序能够将一部DVD影片复制到你的计算机硬盘上,使你无须购置一台DVD放映机。

它还可以将这些影片上传到互联网上,随着网络带宽的日渐增加,从网上下载一部DVD电影将变得越来越迅速。

(六)表现个人的爱国精神

在中国黑客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的存在:

红客,其成员主要是由青少年组成。

中国红客从来都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他们宣称:

"

相对黑客而言,我们是伸张正义、为保护民族利益而专门从事黑客行为的红客”[2]“红客的原则是,遇事而出,凡是与中国过意不去的,我们就下山;

凡是要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我们将出动…"

[3]

中国红客在1998年8月针对印尼辱华而发动的网络反击;

1999年5月因大使馆被炸事件而对美国以及北约网络发动的反击;

1999年7月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对台发动的网络反击;

2000年1月因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3月针对三菱车事件、日航事件、教科书事件、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发动两次网络反击;

2001年4

月因王伟事件而针对美国发动网络的反击[4]。

这记载在中国黑客史上的六次民间

[1]赛迪网资讯中心【EB/OL】.

[2][3][4]中国红客网络安全技术联盟【EB/OL】

有组织黑客攻击,都是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时作出的。

中国的青少年黑客们在面临国家受到侵害时,出于对国家的热爱,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和能力直接的表示抗议。

五、小结

综上所述,青少年黑客行为的主要动机包括了发泄情感、好奇心的引诱、征服挑战,追求技术完美、表现自我、要求信息共享、表现个人的爱国精神。

然而,不可否认,青少年黑客的黑客行为还有其他动机,比如有的出于报复,有的则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等等,但是这毕竟是少数。

并且,有的青少年黑客的黑客行为很难区分到底属于哪种动机,往往是几种动机混合在一起,呈复杂化趋向。

毫无疑问,计算机网络在继续发展,黑客也会继续存在。

有黑客存在,计算机网络将永远充满冒险和危机四伏。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益,青少年黑客的已不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而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

毋庸质疑,这些青少年黑客在电脑技术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精英人物,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天才。

但是,毕竟黑客们的行为是很难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的秩序相容的,它构成了对网络信息、网络资源乃至网络安全的巨大破坏,扰乱了网络社会的基本秩序,给他人、社会造成了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

因此,深刻地分析青少年黑客行为的动机有助于我们了解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有助于健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管理;

有助于我们加强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确保网络的安全。

六、结束语

五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的医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及一年的实

习经历,加上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实习期间,我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还应该不断深入、完善。

本次论文,主要运用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及网上检索到的相关资料完成。

在这里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完成得如此顺利。

也要感谢心理学系的老师们,在他们细心讲解下,论文格式才得以完善。

衷心祝愿: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2、刘黎明、龙玉川.黑理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6).

3、王克、聂德民.青少年黑客的心理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4、卢晓红.青少年黑客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指导【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