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854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在土地范畴之内()

A陆地B内陆水域

C滩涂D海洋

2、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其中社会经济因素不包括()

A土地的位置B人口状况

C土地所属关系D土壤类型

3、土地农学派注重()研究

A生物群落B地貌

C地表组成物质D土壤

4、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是指上自大气()

A对流层下部B对流层中部

C对流层上部D平流层下部

5、土地的功能不包括()

A承载性功能B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C提高生产力功能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土地的性质不包括()

A土地是自然综合体B土地的适宜性

C土地利用的永续D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

7、狭义的国土不包括()

A领土B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C领海D领空

8、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土地的利用B土地的形成

C土地的演化D土地的管理

9、下列哪项不属于衡量区域降水多少的主要指标:

()

A降水量B湿润指数

C有效水容量D干燥度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的气候因素:

()

A光B热C水D气

11、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水分、养分的吸收和释放的是()

A土壤肥力B土壤质地

C土壤构成D土层厚度

12、不同排水等级与土地质量的关系中,90cm内的任何土层很少出现水分饱和属于()

A排水过度B排水良好

C排水中等良好D排水不良

13、土地分类分为几大类()

A四大类B五大类C九大类D十大类

14、气候是土地资源重要的形成因素,光、热、水气等在空间上的变化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使土地资源具有强烈的()

A系统性B完整性C结构性D地域性。

15、下列可以用于农业利用的坡度有()

A15°B30°C35°D40°

16、()是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的综合反映

A土壤类型B土壤质地

C土壤构成D土壤厚度

17、农作物产量资料获取方法包括田间试验法、经验估算法、()

A实地调查法和统计资料法

B要素测定法和抽样实割实测法

C抽样实割实测法和实地调查法

D要素测定法和实地调查法

18、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用生产的土地,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下列分类中不属于农用地的是()。

A.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

B.园地、林地、牧草地

C.灌溉水田、菜地、农村宅基地

D.新开发复垦整理地

19、土地利用系统目标主要体现在:

()

①经济有效性②生态安全性③系统协调性④结构适宜性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土地利用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

①自然要素②经济要素

③社会要素④文化要素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1、常用土地分级系统有哪些?

()

①土地点②土地单元

③土地系统④土地面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2、土地类型是土地自然状态的反映,其划分主要考虑()

A.自然条件的差异性B生产利用的差异性

C.文化因素的差异性D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23、地带性分异是由纬度分布造成的(),在土地利用上反映的是耕作制度和熟制的差异

A.日照差异B土壤差异

C热力差异D.水分差异

24、地方性分异规律指由于局部范围内的哪些因素导致的?

()

①地形的分异②小气候的分异③岩性和土质的分异④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5、土地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①两列指标网格法②路线考察法

③顺序法④参数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6、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分类按评价目的不同分类的是()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

C、经济评价D、定性评价

27、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特点的是()

A目的性B周期性C针对性D时段性

28、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包括()

A、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

B、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

C、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

D、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

29、土地单元划分的总原则()

A、单元之间的差异性,单元内部的相似性原则B、自然属性的考察与经济条件分析相结合原则

C、土地持久利用原则

D、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

30、我国土地评价的分级系统分为几个级别()

A二B三C四D五

31、下列不属于前苏联的评价系统是()

A土地类B土地级

C土地亚级D土地适宜类

32、以下土地评价的类别属于按评价途径的分类是()

A、直接评价、间接评价

B、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C、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D、单目标评价、多目标评价

33、以下不属于土地评价的特点的是()

A目的性B针对性C时段性D高效性

34、根据土地分类的目的分类,下列不属于该范畴的是()

A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B土地污染评价

C土地生产潜力评价D土地经济评价评价

35、下列不属于土地现状评价方法的是();

A、定性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

C、纵向分析法D、路线考察法

36、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某区域内的比例关系和();

A、排列方式B、组合方式

C、排列组合方式D、重叠方式

37、下列不属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的衡量指标的是();

A、土地利用率B、土地生产率

C、土地垦殖率D、土地复种指数

38、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之和占();

A、65.2%B、64.8%C、66.6%D、67.3%

39、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区划的要素有单元、指标和方法,其中单元是以分()为单元;A、村B、镇C、县D、市

40、在土地利用区的划分中,不属于区分一级区的重要地理界线的是();

A、构成我国地貌轮廓的三级阶梯界线B、东部季风区的西部界线

C、藏高原北部边缘

D、东西部地理分界线

41、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亿亩,人均()亩,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A、15.91.9543%B、19.51.9534%C、19.51.5943%D、15.91.5934%

42、土地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经济密度B、自然因素

C、土地集约化水平D社会技术经济因素

43、根据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来估算生物生产量的模型是()

A、格斯纳-莱斯模型B、迈阿密模型

C、瓦赫宁根模型D桑斯维特纪念模型

44、以下不属于AEZ法评价的特点的是()

A程序规范B费用低C所需资料多

D能计算出潜在的和实际的产量

45、根据东北地区《1:

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中潜力等,以下不属于Ⅴ等地的特点的是:

()

A农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

B林业利用收到很大限制

C适宜牧业利用D适宜林业利用

46、以下不是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所应体现出的()

A土地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

B具有限制影响的土地因素

C改地土地的坡度

D该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

47、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以()为核心

A土地生产潜力和开发前景

B土地评价C系统分析D动态分析

48、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A、经验法B、调查法

C、模型法D、定性法

49、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以()为基础

A、土地评价B、土地生产潜力

C、土地潜力单元D、土地生产力

50、以下不能确定权重法的()

A、经验判断法B、等差法

C、回归分析法D、指数和法

51、以下哪个不是根据土地适宜性不同的用途分的()

 A宜农 B宜林C宜耕D宜牧

5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针对特定()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作出等级的评定

A利用方式B利用类型

C土地类型D土地利用潜力

53、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的是 ()

A土地适宜纲B土地适宜级

C土地适宜亚级D土地适宜单元

54、以下对土地纲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土地单元内不能仅对一种利用方式做出评定

B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有不同要求

C评价时使用土地质量而不只是土地性质

D针对性较弱,不实用

55、土地适宜亚级的续分是()

A土地适宜纲B土地适宜单元

C土地适宜级D土地潜力单元

56、土地适宜性与利用潜力评价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潜力评价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先后次序

B潜力评价具备某些方式利用的可能性

C适宜性评价针对具体利用方式

D适宜性评价不能针对多种方式评价

57、土地适宜纲内一般分()

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

58、土地不适宜纲内一般分()

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

59、以下不属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准则层的是()

A.生产性B.保护性C.稳定性D.恢复力

60、以下不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的石()

A.枚举法B.综合法C.相关分析法

61、下面属于陈百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接受性的是()

A.林业收益指数

B.人口压力指数C.水质指数

62、LUCC中文解释为()

A.人文因素计划B.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C.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63、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

A、空间属性B、经济属性

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

64、同一土地覆被类型内部条件的变化,如森林疏伐、农田施肥等称为()。

A、瞬变B、维护C、转换D、渐变

65、DPSIR模型是()模型。

A、驱动力-压力-响应模型

B、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C、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D、驱动力-压力-状态模型

66、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总特点是综合,不属于的是()。

A、论题的综合B、尺度的综合

C、方法的综合D、实践的综合

6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性质的是()。

A、开放性B、复杂性

C、区域性D、动态性

6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利用价值体现在()。

A、天然橡胶B、水文循环C、物种多样性D、人类为某种资源支付一笔保险金

69、模拟市场技术是以()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的。

A、支付意愿B、影子价格

C、总支付意愿D、消费剩余

70、“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有方法是()。

A、费用支付法B、市场价值法

C、享乐价格法D、条件价值法

71、下列不属于生态风险的特点的是()。

A、危害性B、客观性

C、主观性D、不确定性

72、亚马孙河流域因终年高温多雨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而南极大陆却终年严寒而被大陆冰川覆盖,这体现的土地生态系统的()。

A、开放性B、复杂性

C、区域性D、动态性

73、生态安全的先验性使得其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和特定性。

A、相对性B、发展性

C、针对性D、单一性

74、下列属于生态风险产生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水资源危机B产业机构布局因素

C资源利用开发方面的风险因素D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产生的生态风险因素

75、生态包袱又称()。

A、累赘石B、秘密流

C、隐藏流D、侵蚀虫

76、在地租地价原理中,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