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151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⑷培养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勤奋刻苦的品质,培养高尚的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标准

章节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

诗歌

1.知识目标

⑴了解中国文学的源头。

⑵理解东西方神话与思想的差别。

⑶掌握先秦诗歌的风格特色。

掌握诗歌的内容和特点。

2.能力目标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内容。

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

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1.理论教学内容

⑴《诗经》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地位、影响。

⑵楚辞的文体特点。

⑶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2.实践教学内容

诗歌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第二章

散文

⑴理解先秦散文的特点。

⑵掌握诸子散文各自的艺术要点和思想要点。

会分析一般散文的思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

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⑴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战国策》。

⑵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散文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第三章寓言

1.知识目标

1理解先秦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掌握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

会分析故事的主要内容,并深刻体会其中的哲理。

3.素质目标

提高人文素养,灵活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1.理论教学内容

寓言故事:

《染丝》《楚王好细腰》《揠苗助长》《攘鸡者》《蒙鸠》《歧路亡羊》《曾参杀人》。

2.实践教学内容

第二编汉代文学

汉赋

⑴了解赋的体裁,了解汉赋的作家体系。

⑵掌握汉赋的文体特点。

会分析赋的思想内容及特点。

能够运用符合思想内容的感情诵读文章。

汉赋代表作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及作品介绍。

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第二章散文

学习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并理解《史记》《汉书》的体例。

会分析散文的思想内容及特点。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贾谊《论积贮疏》。

第三章诗歌

⑴学习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

⑵掌握汉代诗歌的题材分类。

能运用与作品思想内容一致的情感朗读诗歌。

汉乐府:

《东门行》《十五从军征》《有所思》《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诗歌

⑴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体风貌。

⑵理解历史对文学的影响。

⑶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风格特色、内容及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培养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勤奋刻苦的品质。

⑴建安诗歌、正始诗歌。

⑵左思、陶渊明。

⑶谢灵运、谢脁。

⑷宫体诗、民歌。

⑴代表作家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3诗歌写作练习。

第二章散文辞赋

⑴了解这一时期散文的作家体系。

⑵理解本时代的文学理论内容。

⑶掌握赋的主要作品。

能够抓住要点来分析文章、阐述个人思想。

⑴魏晋南北朝散文。

⑵魏晋南北朝赋。

⑶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第三章小说

⑴了解历史背景对小说的影响。

⑵理解人物塑造的多样性和典型性。

⑶掌握早期小说的特点。

掌握虚构的特点。

能够对所学知识清晰明确,分类有条理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喜爱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⑴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

⑵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⑴代表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⑵查阅材料,交流心得。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诗词

⑴了解隋唐五代文学的主体风貌。

⑶掌握隋唐五代时期诗词的风格特色、内容及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会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内容。

按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顺序依次介绍代表诗人(王勃、骆宾王、杨炯、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贺知章、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卢纶、刘长卿、孟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杜荀鹤、温庭筠、李煜)和代表作品。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二章散文

⑴了解本时期散文的体系。

⑵理解个人遭际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⑶掌握各种散文的要点。

能够抓住要点分析一般散文的思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

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唐代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杜牧。

第五编宋代文学

⑴了解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的关系。

⑵掌握诗的风格特色。

掌握诗歌内容和特点。

能分析诗的特点和内容。

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诗。

⑴北宋诗歌(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⑵南宋诗歌(范成大、杨万里、陆游、文天祥)。

⑴掌握这一时期词的风格特色。

⑵掌握词内容和特点。

能分析词的特点和内容。

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词。

⑴北宋词(范仲淹、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

⑵南宋词(李清照、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姜夔)。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三章

宋代散文大家(王禹偁、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陆游、文天祥)及其作品。

第六编

元明清文学

戏曲

⑴了解这一时期戏剧的主要作家作品体系。

⑵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⑶掌握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会分析戏曲中的人物形象。

能够理清各个知识点的关系。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散曲

⑴掌握这一时期散曲的风格特色。

⑵掌握散曲的内容和特点。

能分析散曲的特点和内容并能声情并茂地朗读。

1.理论教学内容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睢景成《哨遍·

高祖还乡》)。

明清小说戏剧

⑴了解这一时期小说、戏剧的主要作家作品体系。

⑶掌握小说主要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能够分析主要作品的人物性格。

能够和现实审美相结合把握作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有追求高雅向上生活的意愿。

⑴明代四大奇书。

⑵三言二拍。

⑶《聊斋志异》。

⑷《儒林外史》。

⑸《红楼梦》。

⑹《清忠谱》、《风筝误》、《长生殿》、《桃花扇》。

⑴作品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

第六篇

第四章

⑴了解这一时期诗词主要作家作品体系。

⑵理解时代背景、个人遭际和诗歌创作的关系。

⑶掌握诗歌的风格特色。

会分析诗词的特点和内容。

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诗词。

⑴明清诗歌概况介绍。

⑵主要作家作品。

⑶纳兰性德。

第五章

⑴理解本时期散文的体系。

⑵掌握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的要点。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真情的生活情趣。

⑴明清主要作家作品概况介绍。

⑵归有光。

⑶桐城派散文。

附录

近代文学

了解本时期的诗歌散文体系。

能够抓住重点分析一般诗歌散文的思想内容及最突出的特色。

⑴龚子珍《己亥杂诗》

⑵魏源《<

海国图志>

序》

五、学时分配表

《中国古代文学》总课时144学时,理论100学时,实践44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

第一编:

先秦两汉文学

序号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原始诗歌、神话传说

《诗经》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9

7

2

楚辞的文体特点

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8

6

3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4

孔子、老子、墨子

孟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

合计

30

23

第二编:

汉代文学

汉赋文体特点

主要作品

政论、记事散文

抒情议理散文

史传散文

11

乐府诗、文人诗

21

16

5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建安诗歌、正始诗歌

左思、陶渊明

谢灵运、谢脁、宫体诗

民歌

10

主要赋作家

代表作品

主要散文作家

主要散文作品介绍

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主要文学理论家

主要作品介绍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

12

韩愈

柳宗元

传奇小说

小说主要作家作品

17

第五编:

北宋词

南宋词

北宋诗歌

南宋诗歌

宋代散文主要代表作家介绍

话本小说

13

第六编:

元明清近代文学

元杂剧主要作家作品

元散曲主要作家作品

诗歌、散文主要作家作品介绍

四大奇书

三言二拍

戏剧主要作家作品介绍

诗歌主要作家及流派介绍

散文主要作家及流派介绍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桃花扇》《清忠谱》《风筝误》

清代诗歌介绍、纳兰性德

桐城派散文

近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简介

32

27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课程主要采取“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以学生自主式、交互式学习为主,教师起组织、引导、总结作用。

学生可适当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体交流来达到学习目标,教师总体评价。

该模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的特点,其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师生、同学之间良性互动,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教学方法

⑴运用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思考。

⑵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中引入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讨论古为今用等问题,讨论古代名著的影视人物塑造等问题。

⑶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表一家之言,撰写小论文,培养文学研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⑷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与学生进行电子邮件交流。

⑸注重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3.学习指导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学习各朝代文学名家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体裁的作品,时代虽不同,但作家的思想、作品的内容艺术有传承性和共性,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要点,学以致用,培养语文从教技能,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要死记书本上的知识,要在研究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去获取知识。

⑵理清各段文学风格形成的社会原因以及作家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⑶熟练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文学特征和代表体裁。

⑷勤于诵读,经常揣摩作品,品味作品,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力。

⑸学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途径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查资料、多交流。

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过程性考核的权重为60%,其中出勤10%,学习态度10%,作业10%,阶段测试30%;

终结性考核的权重为40%,在期末时采用试卷考试进行评价。

2.考核要点

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作品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1.选用教材

①《中国古代文学》(上),蒋人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②《中国古代文学》(下),沈惠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教辅材料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网络教学资源

1中国文学网,网址:

.cn/

2中国古代小说网,网址:

3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