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736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生态系 统及其稳 定性 单元测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D.①④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一般高一个营养级,能量减少一个数量级,故由表中信息可知,戊为第一营养级,乙和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丁为第四营养级,即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图中表示的是捕食关系。

A

4.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

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营养。

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几乎没有氧气,蠕虫及细菌应属于厌氧型生物,富含O2的人工环境不适合培养这种细菌。

它们从鲸的骨架上获取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细菌生存于蠕虫的附肢中,依靠附肢的活动将细菌带到死鲸的骨髓里,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二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细菌繁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5.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  )

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对于植物来说,常用于调查种群密度的是样方调查法,需随机调查几个大小相等的样方,取其平均值统计,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因此答案选择A。

6.

下图表示对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人所含能量进行统计所得的数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农田生态系统,乙可能是草原生态系统

B.甲只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乙可能是森林生态系统

C.甲可能是农田生态系统,乙一定不是湖泊生态系统

D.甲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乙也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种类及能量流动。

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与逐级递减的特征,故在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如乙图;

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极少,必须不断地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运转,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的能量是最多的。

7.

如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B.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

C.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种群,如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则c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会导致a、d的数目增加

D.若M表示a、b、c、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其中d是科学家在某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则其价值主要表现为直接使用价值

本题通过直方坐标图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坐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等知识。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越大,表示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最多,故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生存。

生态金字塔有三种形态,其中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金字塔形,故食物链组成为b→d→c→a,则c数量的增加使a、b数量增加而d数量减少;

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出现倒置现象,如一株松树上生活着许多的松毛虫,若M表示数量,a种群的能量不一定最少。

对于人类不熟悉的物种,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潜在使用价值。

8.

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食肉动物的体积约为食草动物体积的1/10~1/5

B.图乙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

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

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还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9.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考查了生态的有关知识。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如题中某池塘中存在着:

藻类―→水蚤的食物链,当藻类增多,水蚤的食物充足,会使水蚤的数量增多,但水蚤增多后反过来对藻类的捕食增多,又会使藻类的数量减少,水蚤因食物不足数量会有所下降。

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如池塘被污染后,水蚤因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而死亡,死亡的个体又加剧了污染,使生活环境更恶化,会造成更多的水蚤死亡。

10.

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

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昆虫是肉食性昆虫

B.乙昆虫是植食性昆虫

C.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

D.附近林区存在乙昆虫

从甲、乙昆虫的数量变动看,甲为植食性昆虫,乙为肉食性昆虫。

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甲昆虫产生抗药性,由于基因的交流使该森林里的甲昆虫也具有抗药性。

附近林区不存在乙昆虫,没有抗药性。

故在T点施加该化学杀虫剂后,乙昆虫的数量减少,甲昆虫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增多。

C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

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5条具有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

C.如果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乙的种群数量也可能减少

D.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受害最大的将是甲种群

12.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

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A中①表示的是由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13.下图中是白鹡鸰的猎物选择与单位时间净能量(净能量=从猎物所获得能量—捕获和处理猎物所消耗的能量)获得的关系。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总是设法在单位时间内使获得净能量达到最大

B.大尺寸猎物单位体积所含能量少,所以净能量获得量少

C.无论怎样选择猎物,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仍然是10%~20%

D.白鹡鸰与猎物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图示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的净能量并不是随食物的增大而增多,猎物尺寸越大,捕获的几率会下降,猎物很小时,含有的能量又太少,所以中等大小时净能量最多。

14.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20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③④

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生态系统流入的总能量,也有可能后者比前者获得能量多或一样多;

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不随营养级不同而发生变化;

一条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增高,难降解的污染物积累越多,所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时,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15.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

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该题考查生态农业,属于识记水平。

生态农业是在人为管理下运转的。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较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方向。

16.

甲、乙分别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人体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甲图中的B

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该题考查生态系统成分间的关系,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属于识记水平。

甲图A是组织液,C是血浆,B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

乙图中D是无机环境,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

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A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乙图中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

人体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C血浆。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C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

17.

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信息的种类。

A、B、D项都为化学信息,而C项是物理信息。

18.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

制作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

表中“1”表示有,“0”表示无。

下列相应的评述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照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河泥

1

①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活时间可能最短;

②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可以长时间地存活下去;

③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④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

⑤丁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本实验中乙组缺少光照,因此不能长时间存活;

丁的生物数量较多,可能不能长期存活。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9.

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

硅藻→虾→小鱼,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物种C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很少

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

D.物种A、B、C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由图中信息可知物种A、B、C分别是硅藻、虾、小鱼,三者成为食物链上的三个营养级,由于缺少分解者,所以不能称为群落。

20.

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见下图。

其中P表示磷;

N表示氮;

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

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多选)(  )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

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N去除效果好于P

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都是同步的

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

考查信息转换能力。

由图可以看出N元素明显减少,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N的去除效果好于P。

10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减少、P增多。

从图中看不出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AB

21.

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C.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该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和能量流动关系,属于应用水平。

此生态系统属于节约水和废水处理利用的生态工程,没有体现再生能源的治理和开发问题。

22.市场上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仅以饲养表中所列家禽、家畜消耗的能量成本来计算(假定它们的同化效率相同),则它们的每千克销售价格应该是(  )

肉鸡

羊羔

大羊

饲养时间

40天

5个月

3年

4个月

5年

A.牛肉>

大羊肉>

羊羔肉>

猪肉>

肉鸡肉

B.牛肉>

C.羊羔肉>

牛肉>

D.肉鸡肉>

牛肉

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假定各种畜禽同化效率相同,则每增加1千克所消耗的能量,与饲养时间有关,饲养时间越长,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成本就越高,价格就越高。

2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其中代表人的字母是(  )

A.aB.b

C.cD.d

在生态系统中人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不会被其他生物捕食,而且食物来源有植物和动物,故b为人。

24.新疆某地在蝗灾发生时特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蝗灾严重的草原上,收到比喷洒农药杀灭蝗虫好得多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性较强的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

害虫具有抗药性,通过农药的选择把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保留下来,并遗传下去,喷洒农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害虫,但利用鸭子消灭害虫,既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减轻污染,保护了其他生物,也充分利用了能量。

25.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单位:

102千焦/(m2·

年)

GP

NP

R

15.91

2.81

13.1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2)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3)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4)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粪便中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①②④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它们一般为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捕食链,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时逐级递减,据此可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渠道为②→④→①→③。

传递效率=

,则初级、次级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100%≈11.3%。

本生态系统的能量总输入量为871.27×

年)。

而输出量为:

13.1+501.58+0.54+79.13+192.59=786.94千焦/(m2·

年),即生产者输入的能量多于全部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由于能量载体是有机物,因此系统有机物总量会增加。

④营养级GP表示被④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在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时,其中有一部分残留于下一营养级的粪便中。

④粪便中的能量是④在摄取了②后,未被④同化的能量,此能量不属于④的GP。

二、简答题(共50分)

26.(10分)下面是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资料[能量单位:

kJ/(m2·

a)]。

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kJ/(m2·

a)。

(2)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________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如此之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若食肉动物增重1kg(有机物干重),则需消耗生产者约________kg(有机物干重)

(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的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百分比,但由于各营养级的呼吸消耗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但也可能低于10%。

食肉动物增重1kg,则需消耗的生产者为

≈54.1(kg)。

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能量。

(1)20810

(2)5.5%~16.2% 被各营养级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 分解者

(3)54.1

(4)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7.(10分)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能量流经乙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4个种群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1)丁→乙→甲→丙

(2)增长型 ①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 ②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3)能量被同化 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能量经呼吸作用散失

(4)自我调节能力

28.(10分)下图表示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________群落,原因是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2)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生物群落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图中曲线可知,B群落的变化趋势与环境的变化趋势相近,说明B群落易受环境的影响,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

A群落的变化幅度较小,且与环境变化无明显的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