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86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化Word文档格式.docx

⑷导致了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⑸战争对殖民体系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⑹国际新格局的出现。

4.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改革的背景:

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有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北魏的发展。

当时北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北魏统治者如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

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主要内容:

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

具体内容如下:

⑴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

484年规定:

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后又颁行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品定期发放。

同时,加大对官吏考课的力度,贪污、受贿和盘剥百姓者一律处死。

486年,废除宗主都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

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

三长负责清查户口、田亩,征收赋税,调发徭役。

三长制的实行,进一步加强了北魏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⑵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①丁男受露天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女受露田20亩、麻田5亩。

实行授田时,露田加倍,以备休耕。

②奴婢受田数量与平民相同。

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

③狭乡之民可以迁往宽乡受田,宽乡之民可以任力耕垦,不受限制。

④地方官吏随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

⑤一夫一妇年纳租粟2石,调帛1匹;

15岁以上的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各纳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

所谓均田,并不是平均土地,而是国家利用国有土地和农民原有的土地,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加强控制,以保障租调征收和徭役的征发。

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也对官吏、地主做出了让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均田制为后世隋唐所沿袭。

⑶迁都洛阳

为了摆脱拓跋贵族守旧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⑷汉化改革

在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方面,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内容有:

禁穿胡服,服饰依汉制;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

变革姓氏,改从汉姓;

革新婚俗,实行胡汉通婚。

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改革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成功。

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⑴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⑵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

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

⑶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5.两税法实行的原因、内容、意义

原因:

唐朝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缓解了财政困难,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和解决财政困难。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

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

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⑴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各项税收都并入户税和地税两税

⑵实行“量出制入”的原则。

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⑶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

⑷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

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为准,交纳谷物

⑸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

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

⑹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

意义: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

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

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两税法的进步意义:

⑴两税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简化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⑵两税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多少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

舍人税地意味着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⑶两税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⑷两税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存在的弊病:

⑴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的越发严重

⑵由于政府长期不调查资产,不检查户口等,造成负担不均

⑶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

⑷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6.文景之治

西汉文、景两帝时经过修养生息后出现的盛世局面。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文景两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等措施,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稳定的景象。

但是,治世之下也隐藏着众多弊病,如诸侯王势力坐大、商贾势力膨胀及匈奴扰边等。

7.西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前140-前87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

在经济繁荣、府库充溢的基础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

政治方面:

⑴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孤立诸侯王;

“酎金夺侯”,剥夺106人的爵位。

采取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一方面将地方豪强迁徙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一方面任用酷吏诛杀豪强。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地方行政体制逐渐由郡国并行向郡县制转化。

⑵政治体制层面。

限制丞相的权力,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

选拔中下层官员作为高级侍从和助手,形成“内朝”与“外朝”之分,“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机关;

颁行新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即察举、征召及选用博士弟子,选拔有才能的人充实官僚机构;

此时的法律也更为严密烦苛。

经济方面:

①统一币制,铸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法。

增加中央财政收入,防止地方豪强势力做大。

③颁布“算缗”和“告缗”令。

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以上经济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是中央集权得以巩固和发展。

文化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采用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方面:

加强军队,中央常备军中增设八校尉、期门军及羽林军,此外,又增楼船(水军)等军种,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力量

8.弭兵(弭兵之会)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晋、楚两国本身也疲于征战,于是在两大霸国之间出现了“弭兵”的活动。

“弭兵”之会总共有两次,公元前579年,宋国执政华元约合晋楚,订立了停止武力、互相帮助的盟约。

但是盟约订立后三年,晋楚之间再次爆发战争。

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倡议,晋、楚、齐、秦、鲁、宋等14国诸侯会于宋。

会议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和滕、邾等属国外,原来从属于晋、楚的国家要互朝晋、楚,对两国尽同样的义务。

“弭兵之会”以牺牲中小国利益的办法确立了晋、楚两国的霸权地位。

9.二里头文化

1959年,徐旭先生在河南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

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根据碳-14测定,都在夏代纪年的范围之内或稍微偏晚。

目前,虽然还没有足以确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证据,但所提供的丰富考古资料,有力地推动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10.云梦秦简(睡虎地秦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秦代竹简,共1000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

竹简上的《秦律》包括法律条文三种,治狱案例一种。

法律条文第一种不仅有一部分律文,而且有关于律文的解释;

第二种是关于农田、粮仓、货币、贸易、徭役、刑徒、狩猎、度量衡等方面的律令,有《田律》、《仓律》、《置吏律》、《军爵律》等近20个标题;

第三种包括《游士律》等,并且有具体的解释。

治狱案例是对一些案例的审讯、调查等具体记录。

云梦秦简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11.《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经济亦面临崩溃。

征和四年(前89),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

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此后,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汉武帝晚年对统治政策的一种调整,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12.土断

东晋政府“侨置郡县”的政策,造成了地方机构交叉重叠,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为此,东晋南朝政府相继实行了“土断”,就是以居住地(“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撤销、合并一些侨置郡县,将侨人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与当地农户一样纳税服役。

其中东晋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和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成效最大。

随着土断政策的实行和时间的推移,南迁的北方人口逐渐融入南方社会。

13.百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

高句丽、百济、新罗。

百济在朝鲜半岛的西南部,都城泗(今韩国扶余)。

风俗尚骑射,读书史,信佛教,采用南朝刘宋的元嘉历法,婚娶之礼略同中国。

隋开皇初年,百济王余昌曾遣使贡献方物,文帝封其为百济王。

后每隔数年,必遣使者入隋贡献方物,隋朝也厚礼回赠。

唐朝前期与百济仍有来往。

660年,百济领土由新罗统一。

14.二府

北宋时期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合称。

北宋时期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是宰相、参知政事的官署)和枢密院(枢密使、副使的官署),合称“二府”,即政府和枢府。

二府的设置,限制了宰相的权力,使皇帝可以总揽大权。

15.斡脱钱

蒙元时期官商发放的高利贷。

斡脱,是蒙元时期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即由蒙古贵族提供本银,委托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收取高额利息。

借斡脱钱如不能到期还清,斡脱们就私刑逼债,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入元以后,斡脱钱的发放进一步扩大。

政府为斡脱设立专门户籍,称为斡脱户。

有元一代,斡脱钱始终是官府、皇室和诸王榨取人民膏血的手段之一,也是造成元代尖锐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

16.朱由榔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明昭宗。

初被封为桂王,1646年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在广东肇庆即帝位,并改年号为永历,树起抗清斗争的旗帜。

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清军陷昆明,桂王朱由榔逃亡缅甸,康熙元年(1662)春,吴三桂在缅甸俘获桂王,带回昆明绞杀于市。

17.《古今图书集成》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清康熙时陈梦雷编,雍正时又重增编。

全书共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

每编又分若干典。

共合32典。

《古今图书集成》搜罗宏富,贯通古今,分类详细,编排系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18.五刑

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

商周时期指劓刑、剕刑、墨刑、宫刑、大辟。

隋唐至清指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

隋《开皇律》中规定死刑分绞、斩二等;

流刑分流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两千里三等;

徒刑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杖刑分六十至一百五等;

笞刑分笞十至五十五等。

其它朝代大同小异。

19.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齐、秦两大强国展开了争取弱国、孤立敌国的斗争,而一些小的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积极寻找盟友,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

所谓合纵连横,从地域上来说,原是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南北相连为纵;

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相连为横。

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进行兼并的策略;

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的策略。

起初,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长平之战后,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依附秦国的意思了。

但由于各国的矛盾错综复杂,合纵和连横并不十分稳固。

20.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出身于外戚大官僚家庭,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王莽自幼丧父,从小生活比较贫寒,但他谦虚好学,汉成帝时任大司马大将军,哀帝即位后被免官,哀帝死后,又复任大司马,并录尚书事,操纵了汉政权。

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笼络人心,取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和支持。

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掌权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王莽进行改制,如实行“王田”制、“私属”制、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管、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等,并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挽救社会危机,反而引起了地主豪强以及农民的反对,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23年,王莽被起义军所杀,其政权也被推翻。

21.《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著,在《水经》的基础上扩充成书。

书中详细著录了全国125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和经过,不仅著录了水道,而且把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都做了生动而详细的记录。

《水经注》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对地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同时它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2.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史最久、斗阵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

牛党是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

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

两党明争暗斗。

在选拔官员的途径方面,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

在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方面,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

两党之争从宪宗朝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

牛李党争加剧唐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24.锄社

元朝初期,北方贫苦农民结成的农忙互助组织。

其方法是:

10家为一组,先帮助一家锄田,由其提供饮食,然后再依次锄田。

这样几天之内,各家的田皆锄治,参加锄社的成员自相率领,乐事趋功,无有偷懒,其间有病患之家,其他人则共力锄之。

所以苗无荒秽,年年皆能获得丰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5.开中法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解决边军粮饷不足的问题采取的一种经济措施。

其内容是允许商人运粮到大同仓和太原仓,分别用米一石和一石三斗换取两淮盐引一引,然后凭引到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所属盐场领盐,再到指定地区贩卖。

这种制度叫“开中”。

接着,边疆各行省相继效法。

永乐时,开中法盛行。

宣德后,政府不断提高开中米数,而私盐贩卖又与日俱增,致官引盐无利可图,开中制度日趋衰落。

26.改土归流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

自明朝以来,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清廷也不断地实行这一政策。

1726~1731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和汉族地区一样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

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巩固西南边防。

27.共和行政

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

到周厉王(前877-前841年在位)时期,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后,宗周一片混乱。

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28.更戍法

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

北宋为了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出现了“兵无长帅,帅无常师”的局面。

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29.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宦官迫害世族官僚和儒生的事件。

桓灵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

被宦官诬陷为结党惑乱朝廷。

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的迫害活动。

“党锢”事件持续了十几年,由桓帝时期的禁锢“党人”发展为灵帝时期的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

直到184年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去镇压农民起义。

30.玄奘

玄奘(660~664),唐代高僧、旅行家及翻译家,俗名陈炜,洛州缑氏人。

贞观元年(627),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

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上的学识受人们钦佩。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

贞观二十年(646),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

玄奘共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受命将《老子》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1.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

北魏时期,许多汉族豪强地主建立了“坞堡”。

坞堡占有大量依附人口并拥有武装。

北魏任命这些豪强地主为“宗主督护”,代行基层政权的职能。

坞堡的存在,威胁了国家的统一,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魏孝文帝元宏对此进行改革,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

规定:

五家为邻,设一邻长;

五邻为里,设一里长;

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三长制的建立使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赋税收入相应增加。

这一制度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32.多伦会盟

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今多伦),康熙帝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

时值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康熙帝决定在多伦与喀尔喀蒙古贵族及内蒙古49旗贵族举行会盟。

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各部与清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北部边疆的防御力量,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加强,也使噶尔丹分裂势力陷入孤立。

33.乾嘉学派

清代的主要学术流派,也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

乾嘉学派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总体来说,乾嘉学派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成绩很大,文字学及辑佚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但拘于文字、忽略现实也是一个严重的弊端。

34.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魏之间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公元前342年,魏国以韩国未参加其主持召开的逢泽之会为借口,发兵攻韩。

韩向齐国求救,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领兵攻魏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及太子申迎战。

起初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一年多。

公元前341年,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引诱魏军追击。

当魏军追到马陵之时,被齐军包围,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魏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霸主。

35.上计(上计制)

战国秦汉时期年终考核地方官吏成绩的办法。

战国时期,地方官吏年终将赋税收入写于木卷,呈送国君考核,称为上计。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郡的最高长官郡守掌管全部,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由县令将该县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编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国相再加以汇编,呈报中央。

入京执行上计的人员称为“上计史”。

上计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36.尚书台

尚书台为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立的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

主管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尚书仆射一人,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

全国政务通归尚书台管理,最后总揽于皇帝。

东汉尚书台权力极重,诏令、政令的出台,朝臣的选举,都由尚书台主管;

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参与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的权力,实际上是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

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置虽三公,,事归台阁。

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

尚书台位卑权重,既便于皇帝控制,又削弱了三公的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7.齐民要术

北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