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653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狼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狼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狼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狼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狼教案10篇.docx

《狼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教案10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狼教案10篇.docx

狼教案10篇

狼教案10篇

狼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狼来了》这个故事:

正在忙碌的季节里,放羊的孩子为寻自己的开心,不顾后果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大人,从此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知道说谎的坏处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诚恳对待别人,不能够拿别人来寻自己开心,这样是一个不好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狼来了》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

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小朋友,你们想听故事吗?

现在老师放《狼来了》的故事给你们听。

  你们听了《狼来了》知道故事是讲什么的吗?

这个故事是讲,有讲一个小孩子子在山上放羊的时候,他感到无聊,然后他就朝山下正在工作的大人们喊“狼来了,狼来了”正在工作的大人们放下手上的工作就跑上山,没看到狼,就问那个小孩子“狼呢?

”小孩子就说“我是骗你们的,”第二天他就故伎重演,大人们又跑上山,结果没有看见狼……

  又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那小孩急坏的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可是这一回正在工作的大人们以为他又是骗人的,所以没有上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个不好的行为,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对人的良好品质。

狼教案篇2

  老狼教案音乐:

跟着老狼走出森林

  聪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拨弦波尔卡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特殊的乐句结构。

  2、学习用独立思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有克制的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老狼头饰、布袋偶各一个、图形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附后)

  今天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讲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想)想当这个聪明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

谁学会了这个新本领,呆会儿我们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戏的时候,他就可以当一个最聪明的孩子。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幼儿连续欣赏两遍音乐,同时观看教师用指偶演示,重音处“大灰狼”做明显回头看的动作,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趣。

  2、提问:

老狼都在音乐怎么样的时候回头?

每次回头中间隔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长?

  3、幼儿第三遍欣赏音乐,教师请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与教师共同跟音乐做动作,注意重音处用明显的眼神和身体动作预先提示幼儿在重音处击掌,让幼儿再次感受和熟悉音乐。

  4、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自己欣赏乐曲两遍,并用手部动作表示乐曲的特殊结构,教师可用轻微的提示动作。

  四、教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与幼儿玩“走与停”的游戏。

  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学会新本领了,我们可以开始跟着老狼去闯黑森林了。

老师先当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乐时我要回头,你们就要马上蹲下。

谁要是没有蹲下,或是动了,就会被老狼发现,你们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戏教师在做回头的动作之前先做一个明显的停止动作,重点让幼儿寻找“大灰狼”回头的信号。

  2、第二遍游戏教师重复游戏规则——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发出声音。

  3、第三遍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最后可以请一幼儿当老狼玩一次游戏。

  五、分享游戏的感受

  结束语:

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们学会了老师今天教的新本领,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着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从前,有一座黑森林。

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

但是,在这黑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老狼。

因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对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进走出。

  因为这样,住在黑森林两边的孩子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让老狼把他们带进和带出黑森林。

可是有的小朋友会问:

“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吗?

”啊哈,这可不要担心,因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发出一点声音,而且他回头看时你马上蹲下,他就根本发现不了你。

  爱唱歌的雨点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

  2.能用乐器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3.增强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舞》、《爱唱歌的雨点》动画和乐曲、砂蛋、串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播放《圆圈舞》,带领幼儿一起跳舞。

(可分为两组)

  2.集体活动:

  

(1)将音乐的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它叫音乐谷,今天呀,音乐谷里飘来了几朵乌云,大风呼呼地吹,吹呀吹呀下雨了。

开始呀,小雨悄悄地落下来,声音“沙沙沙”的真好听(用砂蛋轻轻摇动)。

不一会,小雨就变成了大雨(用砂蛋摇,从轻到重)。

不一会,大雨就慢慢变成了小雨。

(用砂蛋摇,从重到轻)音乐谷里的太阳出来了,小雨慢慢地停了?

?

  

(2)带领幼儿跟着故事情节操作砂蛋和串铃。

小雨就用砂蛋,大雨就用串铃。

(先练习分组操作,也可以把这个环节单独作为一节课来练习,渐强和渐弱的效果要出来)砂蛋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

第一个八拍第一组砂蛋演奏,第二个八拍第二组砂蛋和第一组砂蛋合奏,第三个八拍一、二、三组砂蛋合奏?

?

  串铃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

第一个八拍八组一起合奏,第二个八拍七组一起合奏,第三个八拍六组一起合奏?

?

  (3)播放《爱唱歌的雨点》动画,让幼儿熟悉乐曲和歌词,要求幼儿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3.游戏活动:

把两组乐器伴奏到歌曲中。

  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到演奏环节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演奏(此环节是难点)。

  4.评价和总结。

  活动延伸:

  播放卡拉OK版的音乐,让幼儿熟练之后进行表演。

狼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读“狩、宠、厄、悖“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

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

(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板书狼。

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

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板书__和__的故事,齐读课题。

本课所写的故事与同学们的认识不一样,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二、新授:

  同学们按预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主要些了什么内容?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些了一件什么事?

  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将这个故事的?

  2、让我们把心放到__中,把1——6自然段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段落让喜欢鹿得我们感到痛快?

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是滋味?

  3、谁来读读令你感到痛快的地方?

  4、哪些段落让你心里感到不是滋味?

谁来读一读?

  心里是什么滋味?

  原本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可如今却面目全非,怎不令人痛心、遗憾。

谁来读一读?

  5、闭上眼睛想一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是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

看到那一只只苟延残喘的鹿了吗?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

  看录像。

  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杀死了狼,反倒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同学们,你能告诉他们吗?

来默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

鹿(吃)狼

  破坏保护

  森林

  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少掉任何一链,就会遭严重的灾难。

  6、此时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7、生物界还有许多这样相互制约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8、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

(《塞翁失马》)

  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句警示人们的话。

  [学校评语]

  1、本课教学目标内容全面,有“过程与方法”的,有“知识与能力”的,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目标确立得准,教学就有的放矢。

  2、本课在努力建立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

本课能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课内课外结合,书面文字和多媒体结合,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提升阅读的质。

如开课导入时,教师询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并谈谈对狼的印象。

再如让学生想象遭破坏的森林之面目并录像呈现,师生互相介绍生物界相互制约的例子,教师适时补充《塞翁失马》及当前环境保护现状等。

  最后,希望你能搜集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设计、反思及个人宣传资料,学习她的主题教学,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反思]

  两天前,我接到了“教坛新星”的选拨通知,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十三课——《鹿和狼的故事》。

为了准备这节课,我作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上浏览,翻阅资料,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让这节课能触动学生们的心灵,达到完美。

  两天后,我成竹在胸,怀着百倍的信心走进课堂(试讲)。

当我把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得到他们热烈的回应时,我心中暗自高兴:

看来我课前的功夫没有白费。

同时我的信心更加充沛,学生这样的学习激情一定会继续到这节课的结束。

我踌躇满志,接着问道:

“造成鹿死林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可是这节课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本以为教室里会小手如林,学生会畅所欲言。

可事与愿违,原本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凝固到了冰点,时间就在此定格。

孩子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我不禁一怔:

为什么我斟酌了半天才确定下来的问题,竟会受到学生如此的冷遇!

我只好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来回答,可答得并不尽人意。

下面的课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我的热情也大打折扣。

为了让课能顺利结束,我只好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牵着学生向前走。

一节准备得如此“充足”的课就这样浑浑噩噩地结束了。

  为什么自认为画龙点睛的问题学生反应却如此冷漠呢?

我将每一个教学环节想了一遍。

毫无疑问,问题出在我身上。

备课时,我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想问题,为教而设计,为所谓突出重点而提问。

问题没有设计在学生的“心坎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激起他们的兴趣。

孔夫子说曾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思路才适应学生呢?

  我拾起课标,反复推敲,琢磨。

“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这是《鹿和狼的故事》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我痛定思痛,怎样使课程资源变“窄”为“宽”,变“死”为“活”?

我私下里找来学生和我一起备课,了解他们喜欢怎样的提问方法,推翻了前面所有的设计,寻找着一种更新、更贴近学生的突破口。

于是有了今天的“读完《鹿和狼的故事》后,哪些段落又让我们心里感到不是滋味?

”这个问题的出炉。

再上这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