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50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高效备考学案之二封建政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

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里“东风”指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3.(07江苏)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

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

A.隋朝统一B.北宋统一

C.明朝统一D.清朝统一

考点二: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考向一:

秦王赢政结束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1、统一的原因:

(1)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战国后期以来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

秦的统一

4.(13北京)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全国统一。

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

“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B.秦C.汉D.唐

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

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民饱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统一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是秦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3)秦王赢政的雄才伟略和正确的军事策略:

远交近攻。

2、统一战争的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3、过程: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谐音:

喊赵薇去演戏)

4、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13浙江)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考向二:

皇帝制度

考向二: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始创皇帝制,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

1、内涵:

a、皇帝独尊:

如各样称谓“朕、制、诏、玺”等

b、皇权至上: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

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

调动军队。

c、皇位世袭

2、特点:

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3、本质:

本质就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被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6.(12海南)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7.(11海南)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40.

8.(15新课标全国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

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9.(14天津)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考向三:

中央三公九卿制度考向三:

三公九卿制

1、内容: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务。

(虚职);

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以皇权为中心,皇权至上;

“家天下”:

如:

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

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3、评价: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集权于皇帝;

臣议君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

10.(15天津)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1.(07宁夏)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考向四:

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考向四:

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

1、原因:

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过大,王权衰弱,形成了

12.(08江苏)“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诸侯争霸的分裂局面,为了避免地方割据,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2、过程和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设郡县。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治理民众。

3、影响: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使中央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是我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从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变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贵族世袭,世卿世禄。

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

13.(13上海)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14.(07广东)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15.(10江苏)柳宗元《封建论》载:

“时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16.(10安徽)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7.(10全国新课标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8.(11四川)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考点三:

中央集权的加强

知识点详备高考题对练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1、原因:

汉初在地方郡县、封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形成王国问题。

2、措施: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由郡统辖。

3、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王国越分越小直至没有,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19.(16新课标全国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0.(11上海)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1.(08海南)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2.(10北京)右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

23.(12广东)“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唐代节度使与藩镇割据

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为割据势力。

24.(16北京)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

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不久,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此事发生在

2、恶化:

唐亡于藩镇割据,并导致“五代十国”乱世的出现。

A.汉长安B.唐长安

C.宋汴梁D.元大都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军事上:

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

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百姓起义。

辽、夏犯境,朝廷告急。

元创立行省制度。

原因:

元朝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大部分地区实行行省制度。

内容:

1、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

2、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

3、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4、西藏地区作为宣政院辖地。

意义:

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其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

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B、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元代以后:

基本沿用了行省的设置。

25.(14北京)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26.(08上海)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

27.(09四川)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

28.(08宁夏)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29.(09浙江)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30.(07广东)朱熹说: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1.(12四川)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16浙江)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15浙江)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汉代益州郡B.唐代扬州C.宋代扬州D.元代顺宁府

34.(11江苏)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35.(11海南)《马可·

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

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

36.(10江苏)“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37.(12上海)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

为宣政院使。

《元史·

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

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38.(07江苏)右图为(元朝疆域图),

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明清

明代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

清代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

巡抚是清代省级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

官品为从二品,下辖两司:

1.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布政使,官品为从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

2.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长官为提刑按察使,正三品,掌管一省的司法和驿传等。

提督为武职官名。

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

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

39.(16新课标全国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40.(08重庆)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

C.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司

41.(11海南)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

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B.枢密使C.三司使D.布政使

考向五:

对中央集权问题的认识。

考向五:

内涵:

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

42.(15山东)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43.(15新课标全国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

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趋势。

特点:

(1)在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察、制约;

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与地方的斗争趋势:

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4)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考核。

(5)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的变革,来加强中央集权。

总体趋势是地方行政区划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影响:

地方行政机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中央集权的加强,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但是中央集权的过度加强,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启示: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权力过大造成地方割据,以巩固国家统一和维护社会安定。

另一方面也有给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以调动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地方的发展。

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44.(08宁夏)《旧唐书·

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

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45.(14山东)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46.(14四川)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47.(13山东)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考点四:

君主专制的演进

西汉中外朝制(高考还未考)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措施:

设“中朝”:

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决策机构。

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目的和作用: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隋唐三

隋唐三省六部制

省六部制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对皇帝的威胁很大,为了防止丞相的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便将相权分散,并使之相互牵制,逐步形成了三省制,至隋唐发展成三省六部制。

(1)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 

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2)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职权分明。

作用:

a、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b、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c、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d、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e、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