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580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15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形美容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x

正常成人平均有20个左右的痣,除美容目的外,通常无需治疗。

但对于有恶变可能的色素痣,应根据病情、经验等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对于直径大于3~5mm的色素痣,用非手术治疗易造成增生瘢痕,建议采用梭形切除,或分次切除;

对于面积更大的色素痣,可以选择植皮或各种皮瓣覆盖。

原则上切除的色素痣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

2.非手术沿疗对于面积微小的色素痣,除了手术治疗,还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

(1)激光治疗:

多采用CO2激光。

局部消毒、浸润麻醉后,以中等功率密度进行扫描气化,一般当气化到真皮浅层时,用消毒的湿棉球拭去表面碳化物,见色素消失,基底呈淡白色即可,治疗应彻底,不可残留。

以上治疗也可选择Nd:

YAG激光、红宝石激光等。

(2)其他方法:

包括冷冻、电解、电烙等,由于治疗范围和深度难以严格控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皮肤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疾病

一、表皮内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疾病

(一)雀斑

1.临床表现与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灶数目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颜色加深,女性居多,主要见于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尤其是鼻背和两颊,少见于非暴露区。

病灶为棕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境界清楚,但边缘常不规则,约为针头或米粒大。

2.治疗

(1)激光治疗:

常用的有CO2激光和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美肤激光,治疗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2)液氮喷雾冷冻。

(3)药物治疗:

外搽3%氢醌霜或过氧化氢溶液,可暂时有效;

外搽3%的乳酸,每日1次直至退屑;

或由专业人员点涂60%三氯醋酸进行化学剥脱。

也可采用中药外用制剂。

(4)皮肤磨削术:

术后常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当应注意磨削深度,以免形成色素沉着。

(二)咖啡牛奶斑

1.临床表现与诊断是出生时即存在的淡棕色斑块,颜色深浅受日晒影响不大。

病灶边界清晰,面积大小不均,皮肤质地正常。

2.治疗美肤激光为首选。

(三)黄褐斑

1.临床表现与诊断为女性常见的色素增多性病变,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

病灶开始为多发性,以后逐渐融合成大小不一的斑片,呈淡褐色至淡黑色,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暴露部位,尤其是两颊、双颧及前额,呈蝶状,又称“蝴蝶斑”。

色素深浅与季节、日光照射、内分泌变化有一定关系,夏季日晒后加重或诱发。

部分分娩后或停服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2.治疗原则上应首先找出可能的病因,对因处理。

如在妊娠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但临床所见的黄褐斑大多病因不明。

局部最常用的是氢醌类抗氧化剂,持续应用数月多可见效。

副作用较少。

皮质激素与氢醌类抗氧化剂的长期使用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

临床经验显示,应用选择性光热作用激光治疗后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患者易于出现消退后的色素反复现象,且色泽偏重,存留时间较长,患者不易接受。

中医认为此病系血滞证,服用疏肝理气、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方剂,数周到数月可见效果。

二、真皮内良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疾病

(一)太田痣

1.临床表现与诊断太田痣(nevusofOta)为一种色素性胎记,多数出生时即被发现,也有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才逐渐显现。

病灶为棕色、灰色及蓝色斑点所组成的斑片,边界不清,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即与三叉神经分布一致。

多见于单侧。

当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常呈淡棕色或棕色:

分布于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密度有关。

在进行治疗时,这一规律对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有用。

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与恶变无明确的关系。

2.治疗激光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太田痣的首选方法。

波长为532、694、755、1064nm的多种开关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黑色素细胞,其突出的特点是治疗可不经局部麻醉,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间内完成一次治疗。

一般2个月左右治疗一次,操作十分方便,治疗后皮肤几乎无可见的质地改变。

治疗效果及次数与太田痣的病理类型相关。

大部分病例经6~8次治疗后能达到较理想的消退,而且不留下新的皮肤色素异常。

(二)伊藤痣

伊藤痣实际上与太田痣的性质非常相似,但伊藤痣多发生于躯干及四肢部位。

常见于肩胛部、锁骨上方及三角肌区,故又称为肩峰三角肌青褐色斑。

治疗方法同太田痣。

(三)蒙古斑

蒙古斑是一种常见的蓝色胎记,多发生于黄色人种新生儿的骶骨部。

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的青蓝色斑片,大小不—,常为数厘米,大的可达腰骶区的大部,界限不清,多为单个。

通常在3~4岁内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第三节血管性疾病

目前提出了细胞生物学分类方法,把血管瘤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s)与血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

血管瘤限指主要通过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为基础的血管源性肿瘤,强调肿瘤的特性;

而过去血管瘤范畴内的、除血管瘤以外的其他所有类型都归入血管畸形,强调的是先天的脉管系统的畸形及相应的异常血流动力学特征,一般情况下变化缓慢,有时甚至难以察觉。

由于该法在分类观点上更贴近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因此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

一、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hemangiomas),是最常见的血管瘤类型,为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草莓状血管瘤常出生时即有,或在出生后1~5周内发生。

瘤体呈鲜红或暗红色,凸于皮肤,表面高低不平,边界清楚,形似红色草莓状。

触之柔软,有一定压缩性。

可以发生在手、足心以外的任何部位,尤其好发于面颈部。

草莓状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分为增生期、稳定期和消退期。

增生期开始表现为蚊咬状或针尖样红点,也可为片状,数月内向四周扩展。

一般在半岁至1岁半进入稳定期,生长停滞。

学龄前后,病灶中出现灰白点,并逐渐扩大、融合,逐渐消退。

自然消退是此类病变的重要特征,其病理基础是纤维及脂肪组织逐渐变性的幼稚毛细血管。

局部应用480~810nm波长的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使毛细血管内的血红蛋白在580nm波长附近产生高选择性的热凝固作用,导致血管闭塞。

由于在此波长范围内的激光穿透能力较弱,有效的穿透深度小于1.5mm,不足以损伤草莓状血管瘤的全层病灶,因此,主要用于表浅、面积较小且生长缓慢或已停止的草莓状血管瘤的治疗。

通常一般不易发生继发性瘢痕形成和色素改变。

但在应用ND:

YAG、CO2激光等非选择性光热作用进行治疗时,有可能形成瘢痕和永久性色素沉着,故应严格选择适应症和治疗技巧。

(2)激素治疗:

它是通过抑制血管瘤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来达到对增生期血管瘤的治疗作用。

治疗见效的时间因人而异,短的10天即见生长终止。

有效地治疗能使血管瘤提前进入稳定期和消退期,表现为瘤体变软,表面发白,出现皮纹,生长停止,但完全消退需数年的时间。

治疗可采用口服皮质类固醇或血管瘤内注射激素的方法。

对于头面部面积较大、难治性、多发性婴幼儿的增生期血管瘤,激素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

口服泼尼松常规治疗方案是:

4mg/千克体重,隔日清晨顿服,共8周,以后每周减半量。

一般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隔2~3周。

对于激素治疗不敏感的患者,不应再采用大剂量持续治疗,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另外,消退期血管瘤的血管增殖过程已停止,此时不宜应用激素治疗。

(3)手术治疗:

对于局限的、能直接切除缝合的小血管瘤,可在增生早期进行切除;

对已消退的血管瘤外观欠佳,也可于入学前后通过手术方法改善外观。

(4)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增生期的血管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血管瘤的快速消退。

但放疗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色素减退、瘢痕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影响消退后皮肤最终效果。

放疗方法包括:

浅表X线照射、同位素敷贴、同位素胶体注射等,现已趋淘汰。

二、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s),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的、较扁平、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

1.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变常在出生时即有,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面颈部多见,多以单侧并以右侧常见。

表现为面积大小不等、平坦的、表面光滑、边界清楚的鲜红或暗红、皮肤斑块,压之可退色。

随着年龄增长,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身不消退,颜色可加深,呈红紫色。

成年患者可增厚,形成结节,损伤后易于出血。

鲜红斑痣在婴幼儿时期也有自然消退的可能。

以532nm激光、脉冲染料激光为代表的激光器,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进行治疗后基本不出现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

对浅表病灶效果较好,尤其对婴幼儿时期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已成为国内外认可的首选方法。

治疗过程每次仅数分钟,对每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使用。

但对病灶较深、血管扩张和增生表现的病灶效果仍不理想。

(2)光动力学疗法:

又称光化学效应。

基本原理:

血管内皮细胞对光敏剂的吸收能力远高于皮肤表皮细胞,静脉注射光敏剂后,更多的光敏剂聚集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在局部受到光照射后,病变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吸收较多的光线,从而选择性受到破坏,致使血管闭塞。

本法主要适用于病程短、颜色浅的鲜红斑痣。

操作方法:

对于血卟啉试验阴性的患者,在避光的室内,按2.5~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然后用布遮盖病变以外的区域,采用铜蒸汽或溴化亚铜激光器照射病变部位至发白为止。

治疗后要持续避光1~2个月。

局部常出现明显肿胀,1周后逐渐消退。

形成的痂皮一般2~4周后自行脱落。

此法治疗次数相对较少,对深色及轻度增厚的病灶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增生瘢痕的发生率低,消退后色泽较均匀,且不留永久性的色素改变。

三、海绵状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是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薄壁静脉所构成的红、蓝色或紫色病灶。

1.临床表现与诊断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界限常不甚清楚。

表浅者,局部皮肤微隆起,隐约可见曲张的血管,呈深浅不等的淡紫或微紫色;

深在、未侵及皮肤的病灶,除局部不规则的轻度隆起外,肤色可无明显改变。

瘤体质地柔软、有弹性和压缩性,大小可随体位发生变化。

部分病灶可触及颗粒状的静脉石。

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时,可出现局部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

海绵状血管畸形可发生在身体各部,多数为局限性,可有界限不清的包膜。

少数范围广泛,可累及骨骼、肌肉。

四肢的病变是治疗中的难点。

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虽发病率不高,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应予重视。

为明确诊断和进一步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供养血管,可采用血管造影、MRI和超声波等辅助检查。

(1)手术治疗:

对于局限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可采用手术方法切除,效果理想。

对一些范围很大、部位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畸形,可先考虑部分切除,创面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

术后再结合其他治疗,有时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对于复杂病例,如体位或压缩试验明显,提示血窦的直径较大者,尤其是面积大而深在的颌面部病例,手术切除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故术前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充分了解病灶的分布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并可术前配合以下的非手术治疗,使病灶内血液凝固,术前还应准确估算失血量,确定补充方法后,再行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

此类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术前准备均有意义,且有可能经反复多次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激光组织间照射用ND:

YAG激光插入海绵状血管畸形内凝固病灶是一种安全、快捷、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2)局部硬化剂注射原理是通过注入的硬化剂诱发血管内膜炎,造成血栓形成,管腔闭塞。

常用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脲素、平阳霉素等化疗药物,及高渗氯化钠、中药制剂等。

以5%鱼肝油酸钠为例,用注射针头直接刺入病变中,进行多点注射,每点剂量为0.5~1ml,一次注射总量不超过5ml。

本法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不高,故应用广泛。

3)铜针置留法原理尚不清楚,可能与铜针上游离下来的铜离子有关。

将消毒的铜针经皮肤刺入病变组织中,加压包扎2周后拔除铜针。

为增强疗效,可将铜针连接直流电源,通电10~20分种后,再加压包扎。

四、蔓状血管畸形

蔓状血管畸形是由相互吻合的小动、静脉和动静脉瘘构成的一种血管畸形。

形成的,有血管搏动的。

1.临床表现与诊断好发于面颈部及四肢。

病变为团块状,边界清楚,可有较完整的包膜,病变区可见念球状或迂回弯曲的粗大而带搏动的血管,肤温高于正常,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听诊可闻及连续性吹风样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1)选择性动脉造影:

是目前蔓状血管畸形诊断和治疗前准备的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可以采用快速连续摄片或数字减影管造影(DSA)记录主要的动—静脉瘘所在的部位和范围,及滋养动脉、回流静脉和它们与其他血管的关系,部分病例可同时作栓塞治疗。

(2)周围静脉压测定和血氧分析

(3)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以帮助了解动脉血的分流情况。

对局限性的病灶手术治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手术要点:

选择周围正常部位作为切口,逐—结扎进入病灶的血管,以减少术中出血。

然后尽可能切除病灶,尤其是微小动—静脉瘘广泛分布的区域。

创面修复可采用皮瓣或植皮的方法。

(2)介入治疗:

虽然栓塞治疗蔓状血管畸形有再通的问题,但介入栓塞治疗仍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手段。

它不但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治疗的方法,而且可以作为手术前一种有效辅助方法,以减少术中出血。

第四节皮肤纤维瘤

皮肤纤维瘤是一种皮肤组织反应性增生病变,而非真性肿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多见于成人,常见于四肢、肩、背等处。

病灶多为单个,偶为多个半球形结节,质地坚硬,界清。

直径多在lcm以内,可呈淡红、棕红或更深的颜色,多能长期存在并保持稳定,无自觉症状。

2.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第五节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脂肪瘤好发于皮下,以四肢和背腹部最常见。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皮下扁平圆形肿块,或呈分叶状、蒂状。

质地柔软,覆盖的皮肤多无明显异常。

肿块大小不—。

多发性脂肪瘤应考虑到脂肪瘤病的可能,这是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家族性和以多发性脂肪瘤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脂肪瘤往往较小,多者可达数百个。

2.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体积较大的脂肪瘤也可采用脂肪抽吸的方法。

第六节皮肤囊肿

一、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cyst)是指因皮脂腺导管堵塞,腺体内分泌物聚积而形成的囊肿,又称粉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好发于头面部。

多为单发,体积大小不一,呈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皮肤相连,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肤色正常或为淡蓝色。

有时表面可见皮脂腺导管外口形成的脐形凹陷开口。

内容物为白色乳酪样物。

(1)手术摘除沿皮纹梭形切开皮肤,细心分离,尽量完整切除囊肿,以免残留囊壁,引起复发。

如就诊时存在红肿等感染表现,应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2)激光治疗用CO2激光在肿块表面皮肤上打一小孔,挤出内容物,血管钳掏出囊壁即可。

二、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dermoidcyst)是一种由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属错构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多见于儿童,好发在头面部,尤其是眼眶、眉弓外侧、鼻中线部等部位。

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皮下结节,质地柔软,基底部常与下方的骨膜有粘连,不易推动,无自觉症状。

内容物为干酪样皮脂并混有角化物质、上皮碎屑、毛发和较粘稠的液体等。

2.治疗手术切除。

取皮纹切口,仔细分离后完整地将囊肿连囊壁切除。

如基底与深层骨膜粘连,应一并切除骨膜。

切除不彻底术后极易复发。

对于囊肿过大,在局部形成凹陷畸形者,可应用周围自体组织或代用品充填,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三、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cyst),又称外伤性表皮囊肿。

常由于外伤时异物刺入,皮屑经创道进入皮下,缓慢生长,而形成囊肿。

由于发现时常与外伤时间相隔数年,患者可能无法追忆相应的外伤史。

1.临床表现与诊断病灶多见于运动中常摩擦的部位,如手掌、指端、足跖、趾底等。

多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表面光滑,肤色无改变,质地较韧,有张力,生长缓慢,基底可移动,与表面皮肤无粘连。

多无自觉症状。

2.治疗手术摘除。

沿皮纹设计梭形切口,仔细分离后完整地将囊肿及囊壁一并切除,以免残留囊壁,引起复发。

第七节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glomustumor)是起源于正常血管球细胞的良性肿瘤。

1.临床表现与诊断多好发于上肢,特别是手指甲板下,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紫色结节。

发生于指甲者,透过指甲可见蓝色区域。

本病最重要的特征是局部疼痛,包括明显的自发痛或触痛,在气温下降后表现得更为敏感,

2.治疗

(1)手术切除:

如发生在甲下,可保留其他部分的甲床,去除部分指甲板,充分暴露,即可见到完整的病灶,分离后连包膜一并切除,并尽可能地修复残留甲床。

(2)激光治疗:

可选用C02激光或ND:

YAG凝固治疗。

第八节纹身

纹身(tatoo),又称刺青,是一种用锐利的针具把不可溶性颜料刺入皮下,以形成各种花纹和图案的装饰手法。

不良的纹刺字符或图像,会带来很大的精神与肉体负担。

1.分类纹身除了常见的纹刺性纹身外,另一类常见的纹身是外伤性纹身,即外伤性的粉尘沉着,主要是因为车祸、擦伤、爆炸等造成大小、密度不等的异物在皮肤及皮下的沉着。

2.治疗治疗纹身目前首选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的激光器,包括波长1064nm的Q开关Nd:

YAG激光、波长755nm的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694nm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波长532nm的Q开关倍频Nd:

YAG激光,以及波长510nm的闪光灯泵浦脉冲染料激光。

一般纹眉、纹眼线者经过3~5次治疗多可消除。

但多色职业纹身可能需要更多的次数,仍较难完全消除,这主要是因为职业纹身用的是有机金属染料。

外伤性纹身的治疗需根据异物的颗粒大小、色泽、深浅而定,表浅者可以通过上述激光器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

效果欠佳时,可在局部表皮磨削后,再应用激光治疗。

但对于异物颗粒较大而密集的病例,可能难以奏效。

只能选择局部异物剔除,甚至切除后直接缝合、植皮或以皮瓣覆盖。

第九节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是发生于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多见于白色人种,少见于有色人种。

好发于头皮、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和户外工作者。

发病可能与日光照射和长期接触小剂量X线有关。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表现为表面光亮、边缘隆起的圆形斑片,表皮菲薄,常可见雀斑状的黑点,伴有少数毛细血管扩张;

也可表现为淡红色苔藓样丘疹,表面少有角化,或伴有小而浅表的糜烂、结痂或浅表溃疡,多无炎症反应。

后期可逐渐发展成以下几种类型。

1.结节溃疡型开始为小而有光泽的结节,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结节逐渐增大,中心形成溃疡,包绕的边缘呈珍珠样。

此类型破坏性大,严重者可累及局部软组织,甚至骨骼,明显影响外观。

2.色素型与结节溃疡型相似,但病灶伴有黑褐色的色素增多,应与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3.硬化型为硬化的黄白色斑块,质硬,边界不清,晚期可出现溃疡。

4.浅表型病灶呈红斑或脱屑性斑片和小的浅表性溃疡,向周围扩大,周围可部分包绕珍珠样边缘。

三、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时不可因修复困难而有所姑息。

原则是扩大、彻底切除,切除的边缘应超过肿瘤边缘lcm,深达深筋膜,局部皮肤缺损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

术中应尽量利用组织冷冻切片观察切除干净与否,对切缘有否残留。

2.放射治疗基底细胞癌对放疗很敏感,可直接照射病变,也可作为病变切除后的后续治疗。

其特别适合于不愿或无条件手术的老年人,以及不易修复的部位。

放疗可行分次小剂量照射,持续数周。

第十节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简称鳞癌,是一种起源于皮肤或粘膜棘细胞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好发于头皮、面颈、手背下唇等部位。

往往在慢性溃疡、反射性皮炎、红斑狼疮等皮肤病的基础上出现,早期表现为斑块、结节或疣状病灶,表面可形成溃疡,或呈菜花状,触之有坚实感,基底部有浸润,边界不清,充血明显,边缘为污秽的暗黄红色。

分化较好的肿瘤组织呈乳头瘤状,早期表面结痂,以后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渗出物,易于出血。

发生在口唇或生殖器等活动部位的鳞癌,常表现为小溃疡,不易治愈,可反复出血。

有人根据上述形态,把鳞癌分为菜花型和深在型两型。

鳞癌的治疗应结合部位、体积、浸润范围、深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病程长短和年龄、全身情况等综合选择。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鳞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

切除的边缘应超过肿瘤边缘l~2cm,深度以能广泛彻底切除为度,并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

局部皮肤缺损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

对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者,一般无需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

但下肢鳞癌,临床上疑有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转移时,需行浅表淋巴结清除术。

2.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由于鳞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一般不单独作为治疗的方法。

第十一节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简称恶黑,是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是仅次于鳞癌与基底细胞癌的体表恶性肿瘤。

恶黑可发生于皮肤、眼球、消化道、生殖系统等部位,但其中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达到3/4,其中尤以下肢、会阴部为最好发部位,占其中的51%。

我国的恶黑还多见于足跖、手指或脚趾甲下。

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足跖部、头颈部等处,常为单发。

开始为正常皮肤上出现的黑色斑或原有黑色素痣近期扩大。

随着病变的发展,斑块色素加深,体积增大,形成隆起的皮肤结节,周围可出现卫星病灶。

本病发展较快,很早就可出现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恶黑的恶性程度较高,易于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十分重要。

在发生转移前将其全部切除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化疗只是针对晚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