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561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docx

25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

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目的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外包(含外协)过程,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外包过程是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承制单位选择,并由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本程序规定了产品供方选定及外包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的加工外包(含工序)以及试验外包的质量控制。

二、职责

(1)科研管理部门或采购管理部门负责外包过程的归口管理,对产品的加工外包供方进行选择、评价,组织其合同、技术协议的签订等工作。

(2)检验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的试验外包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并负责其合同或委托书的签订。

另负责对所有外包过程产品的交付验收。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供方进行重新评价,并组织供方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归零。

(4)设计、工艺人员负责技术协议的编制,并参与供方评价工作。

三、工作程序

产品外包过程流程图

1.外包单位选择、评价和管理

按照《合格供方单位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进行。

2.外包过程质量控制

1)合同的控制

(1)科研管理部门或采购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的加工外包与供方签订合同,检验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试验外包与供方签订合同或委托书。

合同的签订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外包协作项目、技术经济要求、进度、质量保证(如人员资格的要求、设备型号和精度及检定/校准的要求、

器材牌号和规格或纯度的要求、批次的要求、工艺控制的要求、工作环境的要求、产品抽样和检验的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可维修性要求、编制相关文件的要求、填写记录的要求等。

可根据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和确定需控制的质量保证项目)、协作方式、经费、违约责任及索赔约定等条款。

(2)产品加工外包的控制:

①合同签订前,部组件以上样品或关键件、重要件、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加工,原则上应通过试验验证、使用确认和技术鉴定,以保证满足技术和使用要求。

②对关键件、重要件、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或设计、工艺要求控制的产品,加工前科技处应组织工艺设计人员起草技术协议,应按《技术协议书的编写与管理规定》的要求,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验证和控制方法(含产品包装、运输)。

③对部组件以上产品或关键件、重要件、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科研管理部门还应通过合同或技术协议形式,将型号产品保证要求及管理要求传递给供方,并要求其实施。

(3)产品试验外包的控制:

①合同签订前,应确认试验设备的使用范围及检定/校准标识、人员资格、试验条件等,以保证其试验能力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②检验管理部门应根据试验文件(产品技术条件、测试细则或试验大纲)的要求,在合同或委托书上明确试验条件及控制要求。

(4)合同、技术协议签订前科研管理部门、检验管理部门应组织对外包产品技术要求、产品保证或质量保证要求进行审查或评审,对于不一致和有矛盾及难以实施的问题,在签订前应予解决。

2)技术文件的控制

(1)产品加工外包的控制:

①提供给供方的产品图样或其他技术文件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应是从档案室借出的现行有效的文件。

②提供给供方加工的产品图样进行技术状态更改时,科研管理部门应在收到档案室发给的更改单后立即将其信息传递给供方,要求停止生产,并及时把更改后的产品图样提供给供方,同时收回原图样或其他技术文件,交回档案室作废。

对供方已加工的在制品、制品的处置,科研管理部门应按更改单的规定与供方沟通解决。

③供方对本公司提供的产品图样或其他技术文件提出更改意见时,必须经本承制单位型号主任设计师或型号指挥及相关签署人员的确认和批准。

④对本承制单位不提供工艺文件的产品,在签订合同和加工产品前,科研管理部门采购管理部门应了解供方与本承制单位产品有关的工艺等技术状态的变更情况(对其合格供方评定后的变更)。

当供方已变更关键、特殊过程或本承制单位设计、工艺人员要求控制的产品时,应要求供方以书面形式描述变更情况,由科研管理部门组织设计、工艺、检验、质量等相关人员去供方重新进行审定和批准。

(2)产品试验外包的控制工作:

①提供给试验外包供方的技术文件由检验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应是从档案室借出的现行有效的文件。

②当供方的试验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技术文件时,检验管理部门应要求供方停止试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试验。

③不允许供方擅自改变试验条件进行试验,除非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才能实施。

3)产品实现过程的监控

(1)产品加工外包的控制工作:

①材料:

(a)供方单位使用本承制单位提供的材料,由科研管理部门编制外包生产计划,并领取材料,提供给指定的供方,材料合格证(或复印件)随材料流转。

(b)使用本承制单位提供材料的供方,在提交首件(批)加工产品时(应同时提交产品合格证),由科研管理部门根据产品的质量隋况组织检验、工艺、设计等主管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入厂验证材料的使用情况。

(c)供方使用自备材料为本公司生产外包产品的,必须符合合同或本承制单位提供的产品图样要求,若需更改,必须征得本承制单位主管的批准,向本承制单位提交产品时,应附有材料合格证或材料质保书,特殊情况应在合同中指明需要提供第三方材料分析报告,否则检验处可拒验产品。

②设备:

(a)对关键、特殊过程使用的设备,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检验管理部门等有关人员去供方进行确认。

此工作可在对供方进行评价时实施。

(b)当关键、特殊过程中已认可的设备需要变更时,应要求供方通知本承制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科研管理部门应重新组织确认。

③人员。

检验人员、关键和特殊过程人员、试验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

④生产过程原始记录:

(a)工序外包的产品,本承制单位工艺人员应编制“工序流程卡”,“工序流程卡”必须随外包工序流转。

加工过程中供方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做好自检和专检记录,并签署或盖章。

(b)外包产品需提供的生产过程原始记录应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书中规定,供方应按要求做好其记录。

⑤其他:

(a)为了确保氩弧焊焊接加工锻造、热处理等的产品质量,外协员、检验员必须在供方现场按规定的质量要求实施监控,待产品加工完成后,随产品一同返回。

(b)合同要求时或外包产品质量出现不稳定时,由科研管理部门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派检验或有关部门的人员去供方现场进行监控。

(2)产品试验外包的控制工作:

①检验管理部门应委派检验及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的试验过程(技术参数、设备、环境、人员等)满足产品的试验技术要求;

②应在合同或委托书中明确规定供方应提供试验过程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

供方应按要求做好其记录。

4)产品交付验收的控制工作

(1)检验管理部门负责所有外包产品的交付验收。

验收的依据为合同(委托书)中规定的验收技术文件或技术协议,以及产品保证或质量保证要求所确定的项目和内容。

科研管理部门应在提交给检验处的请验单上明确产品验收依据的文件编号及名称。

(2)产品加工外包的控制工作:

①工序、产品外包完成后,应经本公司检验人员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或转到下一道工序。

②检验人员在验收产品前,应检查按规定提交的生产过程原始记录和产品证明文件,确保其完整、准确,并将其保存、归档。

③检验人员在对供方产品进行人所验收时,发现供方的不合格品率大于等于应检数的10%时,应将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检验处、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与供方协调解决。

④检验人员应按《采购产品接收准则》及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规定的有关验证要求执行。

⑤合同或技术协议规定时,检验人员应到供方处进行现场验证。

⑥检验管理部门对外包产品的最终质量负责。

(3)产品试验外包的控制工作:

①检验管理部门根据产品的试验文件验证其试验过程的符合。

②检验人员在验收时,应检查按规定提交的试验过程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确保其完整、准确,并将其保存、归档。

5)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

(1)质量管理部门应了解供方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或控制的实施情况,此工作可在对供方进行评价时实施。

科研管理部门或检验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供方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控制的情况,防止将不合格品当作合格品使用或交付。

(2)当检验管理部门在验收供方产品发现不合格时,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相应的手续。

科研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应及时将不合格品的情况向供方沟通与反馈,督促其找出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3)当发现供方试验过程不合格时,检验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供方沟通与反馈,督促其找出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4)当确认供方对不合格负责,适用时,应向供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评价供方措施的有效性。

科研管理部门(采购部门)、检验管理部门应保存供方采取纠正措施的任何记录。

6)质量信息管理

(1)采购部、科研管理部门、检验管理部门分别对产品的加工外包、试验外包与供方建立质量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渠道,要求供方及时将产品加工外包过程、试验外包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异常现象报告本公司。

(2)采购部、科研管理部门、检验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供方的质量情况,并报告质量处。

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需处理的信息进行处理,其处理结

果的记录应予以保存。

(3)对供方出现的批次性、重复性、严重影响进度和交付质量的问题,质量管理部门应要求供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并编写归零报告。

质量管理部门应保存供方采取措施的任何记录以及质量问题的归零报告。

(4)当上级或总体有要求时,质量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将产品外包的质量问题通报至相关单位或部门。

四、文件与记录

1.相关文件

(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合格供方单位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3)《采购产品接收准则》

2.记录

(1)工序流程卡;

(2)生产过程原始记录;

(3)产品证明文件供方;

(4)采取措施的记录;

(5)供方质量问题的归零记录。

文件审批信息单

起草

审查

批准

【文件密级标签】

□绝密□机密□秘密

□内部公开限制部门

■内部公开无限部门

□社会公开无限资料

 

文件发布令

各相关部门:

文件《产品外包过程的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Q/YC–P025–2013/A0)已经批准生效,今予发布,自2013年月日正式实施。

总经理

2013-03-01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