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551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现浇空心楼板施工质量控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气布线管盒的敷设掌握几个原则:

  

(1)参考芯管布置图与土建进行配合布置,电线管必须横平竖直。

  

(2)按照事先的放线进行布管。

  (3)必须布置在梁边、布置在芯管横向或者纵向的间隙内。

  (4)严禁穿透芯管来布置线管。

  (5)线盒、水暖穿板管等预留、预埋无法避开芯管的时候应采取断开芯管,事后封堵的措施,或采用小尺寸芯管避让埋件。

  6.芯管的安装与固定和板上部钢筋的绑扎质量控制

  芯管按芯管布置图的根数、间距摆放整齐。

采用Φ12的钢筋上每隔芯管直径焊接间距为芯管间隙的两个短钢筋(该构件暂称为分隔卡)。

放置完芯管后,将分隔卡的两个短钢筋插在芯管之间的间隙(该间隙一般为5厘米)。

分隔卡放置在每根芯管距两头大约30厘米的部位,分隔卡用12号铁丝每隔50厘米锁住分隔卡的Φ12的钢筋,并把12号铁丝穿过底模与模板支架横杆固定牢固,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芯管的抗浮。

  特别提示:

不得利用底层钢筋作抗浮固定,防止砼浇筑过程中芯管和底层钢筋一块上浮。

  应注意芯管的破损修补,破损的芯管必须重新更换或者进行修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至于进入芯管内部。

芯管固定完成后,进行中间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上部钢筋的绑扎。

  7.检查验收

  钢筋绑扎完毕由施工方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验收除符合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外,还应按照《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对内模(芯管)、模板进行验收。

  8.混凝土施工准备和振捣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一系列工序的最后一个环节,特别是振捣的好坏直接影响现浇楼板的受力,所以混凝土施工前后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验收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经项目技术部门预验收合格后,再请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隐蔽验收。

验收后,及时办理好签证手续。

  

(2)采用定型马凳,搭设施工马道,防止施工人员行走,随便踩踏芯管和钢筋,同时也可作为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架。

  (3)混凝土振捣宜优先选用平板振捣器和小直径振捣棒。

浇筑宜沿着芯管纵轴单向进行,不宜沿着垂直芯管方向做多点围合式浇筑。

  五、结论

  经现场检查,本工程的现浇砼空心楼板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工序严格把关,未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质量一次性过关。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CECS175:

2004简介

程志军 

王晓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3)

【提要】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

2004的编制

情况、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主要包括规程的适用范围、内模、空心楼板两个

方向刚度的差别、边支承板楼盖和柱支承板楼盖、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内力分

析、内力的拆减、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计算、挠度和裂缝控制、配筋

率、楼盖角部构造钢筋、施工及验收等内容。

前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具有混凝土用量少、自重轻、地震作用小、隔声

隔热效果好等优点,可较方便地实现大跨度,并降低层高。

近年来这种楼盖结

构受到了广大建筑单位和技术人员的欢迎,已在工业、民用建筑中应用了上千

万㎡。

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形势下,作为“建设部推广应用

技术”[1]和“2004年建设部科技推广项目”[2]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

可实现节能、节材,降低工程总体造价,相信在今后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各地在应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过程中,均总结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并

编制了相应的地方规程[3]~[5]。

但在全国范围内对此项技术的应用仍没有形成

统一的认识,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作为首本国家级工程建设标

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

2004对现浇空心楼盖结构

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出了规定,并解决了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信规程

的颁布对规范行业市场、促进技术发展、扩大空心楼盖应用范围等都会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编制条件及编制过程

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国外上世纪七、八

十年代的混凝土专业著作中就对埋置管状内模现浇空心楼盖的受力特性、结构

构造作了研究[6]~[7]。

国内各单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现浇空心楼

盖,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由于建筑发展的需要,现浇空心楼

盖结构的应用范围、数量不断扩大,编制工程建设标准,为现浇空心楼盖结构

的应用提出统一、合理规定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12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

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规程

编制组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省立信建材实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土木

建筑学院、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省第六工程公司、湖南省建筑设计

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员、深圳市星百胜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于

2002年8月成立。

在两年多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北京、长沙分别进行了薄壁管布置方向

不同的单向板和1:

1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

实验研究成果,开展了专题研究,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该本规程。

经过专家审查

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后,规程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二、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规程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内模、结构分析、设计规定、构造要求、施

工及验收等内容,其主要特点如下:

(1)规程的适用范围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就是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

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

规程是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中现浇的钢筋混凝

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对于大跨度的预制构件、基

础筏板、转换层楼板、人防结构楼板,为节约混凝土、减少自重,可埋入各类

内模,参考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应用。

在基础筏板、转换层及人防结构楼板中已

有工程应用经验。

规程不适用于竖向空心构件。

(2)内模

规程明确提出了“内模”的概念,即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

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

内模作为非抽芯成孔物,主要起到规范成孔形状的作

用,不参与结构受力,当混凝土成型、达到设计强度后,内模也就完成了“工

作使命”。

设计中确定楼板的永久荷载时,应考虑内模的重量,并应在设计文

件中提出相应的要求。

在满足各种施工操作要求的基础上,质量轻、价格廉的

内模才是现浇空心楼盖需要的。

空心楼盖的内模种类很多,已有多种材料可用来制作满足程控要求的内

模。

内模多为薄壁空心形式,但也可有实心的轻质材料加工而成。

圆形薄壁

管、方形薄壁箱体(简称箱体)作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模已有较多的实验

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规程主要以这两种内模为基础编制。

对其他的内

模,规程也给出了相应的规定。

规程中关于薄壁管楼板两个方向刚度均是针对直径为500mm以下的圆形薄壁

管规定的,对于其他形状或者直径大于500mm的薄壁管,需要另行分析研究。

于箱体楼板,规程规定板底厚度(箱体底面至楼板底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50mm,对于内模直接放在底模上的空心楼板,规程不适用,可按密肋楼板进行

设计。

(3)空心楼板两个方向刚度的差别

当内模为箱体时,可直接计算楼板各个方向的截面惯性矩,对于箱体布置

均匀的楼板也可按各向同性板进行内力分析。

当内模为薄壁管时,竖管方向楼

板可直接计算截面惯性矩。

规程编制组进行的理论分析及单向板、双向板荷载

试验均表明,在常用的截面参数条件下(薄壁管外径小于500mm),薄壁管楼板竖

管、横管两个方向的弹性刚度相差不超过10%,国内其他单位的研究成果也给出

了大致相同的结论[8][9]。

当截面开裂后,刚度受截面形式影响较小,主要与

配筋面积As有关。

实体结构的加载试验也表明楼板极限状态下的塑性铰线、破

坏形态与普通实心双向板相同[10]。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规程对不同形式的空

心楼盖,根据楼板截面形式的特点给出了处理楼板两个方向刚度差别的方法。

(4)边支承板楼盖和柱支承板楼盖

规程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分为边支承板楼盖和柱支承板楼盖,分别按不

同方法进行内力分析。

边支承板是由墙或刚性梁支承的楼板,包括剪力墙结构

及梁刚度较大的框架结构;

柱支承结构是由柱支承的沿柱轴线无梁或带柔性梁

的楼板,包括无梁板柱结构及梁刚度较小的框架结构。

规程中仅提出了“楼盖

内区格板的周边现浇框架梁竖向变形较小”的条件,没有明确给出柱支承板与

边支承板的明确界限,留给设计人员更多的空间。

设计人员可参考相关资料并

根据设计经验作出判断,但应充分考虑规程给出的条件,不宜过松[11]。

边支

承板楼盖具有可靠的边界支承,可不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

考虑到弹性刚度相

差不超过10%、极限破坏与实心板基本相同两个结论,规程规定边支承的内力分

析可忽略楼板的各项异性,取用与普通实心楼板相同的内力分析方法。

规程规定了带柔性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也应同无梁板柱一样

考虑水平荷载作用。

这与现有的一些设计习惯略有不同,扩大了考虑水平荷载

的范围,主要是考虑刚度较小的一些扁梁无法实现“框架梁”的作用,直接按

框架结构进行计算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也不经济。

柱支承板、边支承板的区分仅针对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和构造措施,与结

构类型、房屋高度、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的确定无关。

如楼板周边支承为扁

梁,如扁梁符合规程第4.2.2条及《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的有关规

定,则可按框架结构确定房屋高度、结构构件抗震等级,但仍应按柱支承板结

构进行内力分析。

(5)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内力分析

根据柱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受力特点,规程给出的内力分析方法如下:

(a)拟梁法。

在我国应用现浇空心楼盖的初始阶段,大都是采用拟梁法进

行计算的。

规程仍保留了传统的拟梁法,并给出了不同的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由于拟梁法同时考虑空心楼板的两个计算方向,楼板两个方向弹性刚度的差异

对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规程给出了横管方向拟梁抗弯刚度的计算系数γ,

γ和薄壁管外径与楼板厚度的比值相关。

b)直接设计法和等代框架法。

直接设计法(也称为弯矩系数法)和等代框

架法是双向楼盖结构内力分析的常用方法,在国外多本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

我国现行的多本国家、行业标准中也对这两种方法用于板柱结构内力分析做出

了相应规定。

本规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规定了这两种方法可用与柱支承板

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并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分析方法。

直接设计法、等代框架法都是按两个方向分别计算,且两个计算方向均应

考虑全部荷载作用。

由于按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计算结果主要取决于计

算板带(等代框架梁)在宽度方向的刚度分布,空心楼板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异对

结果影响较小,故两种计算方法均忽略了薄壁管楼板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异,取

楼板空心区域两个方向单位宽度范围内的截面抗弯惯性矩相等,其值均按竖管

方向确定。

直接设计法以大量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参照了钢筋混凝土楼板试验和已有

的工程经验,确定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楼盖分析的弯矩分配系数,但这些弯矩

系数不能普遍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柱支承板楼盖的内力分

析应采用等代框架法。

(c)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可采用拟梁法、

直接设计法或等代框架法进行内力分析,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则只能采用等

代框架法进行内力分析。

采用等代框架法分析时,竖向荷载作用与水平荷载、

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宽度不同,应予以注意。

同时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

和地震作用的结构,应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分别计算,并按规程的相

关规定进行组合。

(6)内力的折减

楼盖的内力分析结果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调整,规程的主要规定如

下:

(a) 

根据本规程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相关规定,

空心楼板经过弹性分析求得的内力,可对支座及跨中的截面进行弯矩调幅。

程规定单向板、边支承双向板的调幅不应超过20%,柱支承板楼盖竖向均布荷载

作用下每个计算方向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10%。

对于配置冷加工钢筋

的楼板,弯矩调幅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b) 

当按弹性方法计算楼板内力时,边支承双向板两个方向的跨中正弯

矩在距支座ly/4宽度内可取相应方向楼板最大弯矩的1/2(如图1)。

图1边支承双向板弹性内力分析正弯矩调整(lx≥ly)

规程参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的有关规定,提出

了当考虑楼盖薄膜效应时对区格板跨中、支座截面计算弯矩的折减方法。

(7)受弯承载力计算

采用截面换算的方法进行空心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后,应按空心楼板的实

际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在薄壁管楼板的竖管方向,受弯承载力计算可按等面

积、等惯性矩、等宽度、等高度的I型截面考虑,并根据混凝土受力区高度区分

第1类或者第2类I型截面;

在薄壁管楼板的横管方向,受弯承载力计算可按等高

度、等宽度的实心楼板考虑,但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宜大于受压区最小翼缘厚

度。

考虑弯矩调幅的空心楼板,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

宜大于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

上述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可为板顶厚度(正弯矩计

算截面)或板底厚度(负弯矩计算截面)。

(8)受剪承载力计算

柱支承板楼盖的剪切验算以受冲切为主,边支承板楼盖则应验算受剪承载

力。

当内模为箱体时,直接按箱体间肋梁验算受剪承载力即可,但肋梁内箍筋

的构造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要求。

当内模为薄壁管

时,可不配置受力箍筋,直接按规程规定进行受剪验算即可。

当内模为薄壁管时,规程中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仍采用《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的形式,结合以往对预制空心楼板受剪承载力的研究及编制组进行的

两个方向布置薄壁管单向板抗剪试验结果,在公式中近似给出了空心楼板两个

方向的受剪计算系数βv(对竖管方向取1.3,对横管方向取0.6)。

当薄壁管楼

板肋宽内布置预应力筋时,规程对预应力提高的受剪承载力也作出了相关规

定。

根据相关的实验研究成果和规程的相关规定,在内力分析时很多情况下都

可以忽略薄壁管楼板在不同方向上的刚度差异。

但在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

时,不同方向的差异则比较明显:

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横管方向的混凝土受压

区高度限制(也可视为最大配筋率)比竖管方向要求严;

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横

管方向单位宽度楼板的受剪承载力约为竖管方向的一半。

承载力计算决定了横

管方向仍为楼板“薄弱”方向。

所以规程规定薄壁管宜应沿受力较大的方向顺

向布置。

对于荷载、跨度较大的边支承薄壁管楼板,按规程公式计算抗剪承载力可

能无法满足要求,且横管方向尤为明显。

实践中可采用加大肋宽,在肋宽范围

内布置受力箍筋或预应力筋等方式增加受剪承载力,但也应该注意有可能需要

加大板厚,即由受剪承载力控制楼板厚度的情况。

(9)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规程根据柱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受力特点,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有关规

定,对柱支承楼盖结构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做出了规定,主要特点如下:

考虑到工程实践的需要,规程规定当采用型钢剪力架、抗冲切锚拴

等抗冲切加强措施时,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92-2004的相关规定。

(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仅规定了板柱节点临界截面

上由受剪传递的不平衡弯矩a0Munb。

规程参照美国规范ACI318的有关规定,提

出弯曲传递的不平衡弯矩(1-a0)Munb应由有效宽度为柱(柱帽)两侧各

1.5hs。

截面范围内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承担。

可由上述范围内已配置的钢筋验

算,如不够则应加配钢筋。

(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规程》JGJ140-2004等标准绝对沿两个主轴方向通过柱截面的板底连续钢筋面积

作出了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极限状态下诸于楼板脱落。

规程参考了美国

ACI318、加拿大CSAA23.3等规范的有关规定,对这项规定作了适当补充:

a)

板底贯通钢筋不应少于两根;

b)对于边柱、角柱,在柱中锚固的钢筋,其截面

面积按一半计算。

此钢筋也可由已配置的钢筋验算,如不够则应加配。

(d) 

对于带梁的柱支承板,为保证柔性梁受剪计算的可靠,规程规定计

算柔性梁剪力时应考虑其从属面积内的全部竖向荷载。

根据柱支承板结构的受

力特点,参考ACI规范的有关规定,规程规定楼板仍应计算受冲切承载力,受冲

切承载力计算的等效集中反力应按规程的相关规定进行分配,计算时不考虑柔

性梁在板顶、板底突出的部分。

这样的计算原则使梁考虑了全部剪力,楼板也

考虑了应承受的剪力,是相对安全的。

(10)挠度和裂缝控制

双向板的挠度、裂缝宽度验算问题至今仍未有可靠的解决办法。

国外规范

中通常通过截面尺寸、配筋构造措施的限制条件来控制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

度,也没有给出适用于双向板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考虑到我国的设计习惯和

规范规定,规程仅提出了不作挠度、裂缝宽度验算的一般原则,设计时可根据

实践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

实际工程中挠度问题可以通过支模反拱等措施来

“抵消”,采用带肋钢筋,减少钢筋间距则是控制裂缝的较好办法。

(11)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I形截面计算纵向受力钢筋小配筋率时,可按

截面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薄壁管楼板的竖管方向

和箱体楼板两个方向的横断面都可看作I形截面,考虑到空心楼板常应用到大跨

度,且受力性能接近于等厚度实心楼板的情况,规程规定计算纵向受力钢筋最

小配筋面积、温度收缩钢筋面积时,计算面积取不扣除受压翼缘的楼板实际截

面,配筋率数值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相关规定选用。

当内模为薄壁管时,横管方向的楼板断面不再连续,无法规定配筋率的计

算截面,规程提出“配筋量”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达到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时楼板横管方向与竖管方向承载力相近,故单位宽度内纵向受力钢筋最小

配筋量在薄壁管楼板的两个方向宜取相同。

对薄壁管楼板,竖管、横管方向计

算各种配筋面积时均按如“工”形的截面计算即可。

(12)楼盖角部构造钢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角部处于复合受力状态,轻易因湿度、收缩产生裂

缝,规程规定应配置专门的构造钢筋。

楼盖阳角构造钢筋配置在阳角所在角区

格板内,并在周边墙或梁内按受拉钢筋锚固。

楼盖阳角构造钢筋配置在楼盖阴

角两边延长线所围成的区格板内,并延伸到周边区格板内,延伸长度可取为周

边区格板短边跨度的1/4。

(13)施工及验收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施工及验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这些内容也是

实践中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a) 

内模的进场验收。

规程规定了薄壁管、箱体内模的进场检验批数量

和具体的检验方法。

规程规定的现场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尺寸偏差、重量、

抗压荷载等与内模施工性能密切相关的几个指标,少于产品标准规定的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