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389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docx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

小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全力打造万红教育品牌,提出以下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一、“七认真”检查制度

  加强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组织复习和考试、制订计划、撰写总结等的检查制度化,经常化。

为确保备课质量,坚持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教导主任每月检查教案一次,学校领导不定时抽查教案,每学期末进行教案评比,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上课检查以每天的行政走课检查、随堂听课、跟踪调研相结合。

  二、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引导全体教师把工作的兴奋点转移到研究课堂上来,推进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建立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每学期集中安排1-2次对各班全科的课堂跟踪调研。

总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质量控制制度

  加强对加教学质量的监控。

从时间上讲,期中、期末全面检查,每月1-2次对个别年级、个别科目的检测。

从层次上讲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相结合。

从方法上讲随机检查与集中检查、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研究性检查与评价性检查相结合,坚持以随机检查为主,引导教师一丝不苟地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研究制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1、学校整体的教研工作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各学科的教研工作均由各科教研组具体安排,各科教研工作必须按学校的整体改革方案和教学目标制订出具体教学改革措施,教研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意识。

  2、教师要认真参加学校、教务处、各科教研组和各级各科备课小组安排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不迟到、早退、缺席,有事不能参加时,必须请假。

  3、凡学校整体教研活动由教导处主持;凡学科教研组活动由各科教研组长负责;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

学校整体性的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各科教研活动每学期8—10次。

坚持集体备课,分级分科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

主要内容是“一条龙”教研活动:

单元(组)教材教法分析研讨,有重点选择教材集体备课――备课组试验课(教案研讨、上课、评议)――单元(组)检测卷研讨、检测、检测情况分析、评议。

  4、各备课组(课题组)要主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选定教改专题,拟定教改教研计划,正常开展活动,及时做好总结,提高科研效果。

每位教师都主动承担一项公开课或研究课,积极参加校、片、市、省、国家教学技能比赛和示范性的教学研究课。

  5、各科组坚持互听课活动,要求听课者做好听课记录,并对执教者作出适当的评价,做到虚心学习,努力进取。

  6、每次的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记录,学期末认真总结经验,并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全力打造万红教育品牌,提出以下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一、“七认真”检查制度

  加强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组织复习和考试、制订计划、撰写总结等的检查制度化,经常化。

为确保备课质量,坚持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教导主任每月检查教案一次,学校领导不定时抽查教案,每学期末进行教案评比,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上课检查以每天的行政走课检查、随堂听课、跟踪调研相结合。

  二、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引导全体教师把工作的兴奋点转移到研究课堂上来,推进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建立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每学期集中安排1-2次对各班全科的课堂跟踪调研。

总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质量控制制度

  加强对加教学质量的监控。

从时间上讲,期中、期末全面检查,每月1-2次对个别年级、个别科目的检测。

从层次上讲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相结合。

从方法上讲随机检查与集中检查、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研究性检查与评价性检查相结合,坚持以随机检查为主,引导教师一丝不苟地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研究制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1、学校整体的教研工作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各学科的教研工作均由各科教研组具体安排,各科教研工作必须按学校的整体改革方案和教学目标制订出具体教学改革措施,教研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意识。

  2、教师要认真参加学校、教务处、各科教研组和各级各科备课小组安排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不迟到、早退、缺席,有事不能参加时,必须请假。

  3、凡学校整体教研活动由教导处主持;凡学科教研组活动由各科教研组长负责;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

学校整体性的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各科教研活动每学期8—10次。

坚持集体备课,分级分科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

主要内容是“一条龙”教研活动:

单元(组)教材教法分析研讨,有重点选择教材集体备课――备课组试验课(教案研讨、上课、评议)――单元(组)检测卷研讨、检测、检测情况分析、评议。

  4、各备课组(课题组)要主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选定教改专题,拟定教改教研计划,正常开展活动,及时做好总结,提高科研效果。

每位教师都主动承担一项公开课或研究课,积极参加校、片、市、省、国家教学技能比赛和示范性的教学研究课。

  5、各科组坚持互听课活动,要求听课者做好听课记录,并对执教者作出适当的评价,做到虚心学习,努力进取。

  6、每次的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记录,学期末认真总结经验,并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全力打造万红教育品牌,提出以下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一、“七认真”检查制度

  加强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组织复习和考试、制订计划、撰写总结等的检查制度化,经常化。

为确保备课质量,坚持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教导主任每月检查教案一次,学校领导不定时抽查教案,每学期末进行教案评比,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上课检查以每天的行政走课检查、随堂听课、跟踪调研相结合。

  二、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引导全体教师把工作的兴奋点转移到研究课堂上来,推进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建立课堂教学跟踪调查制度。

每学期集中安排1-2次对各班全科的课堂跟踪调研。

总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质量控制制度

  加强对加教学质量的监控。

从时间上讲,期中、期末全面检查,每月1-2次对个别年级、个别科目的检测。

从层次上讲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相结合。

从方法上讲随机检查与集中检查、单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研究性检查与评价性检查相结合,坚持以随机检查为主,引导教师一丝不苟地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研究制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1、学校整体的教研工作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各学科的教研工作均由各科教研组具体安排,各科教研工作必须按学校的整体改革方案和教学目标制订出具体教学改革措施,教研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意识。

  2、教师要认真参加学校、教务处、各科教研组和各级各科备课小组安排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不迟到、早退、缺席,有事不能参加时,必须请假。

  3、凡学校整体教研活动由教导处主持;凡学科教研组活动由各科教研组长负责;凡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

学校整体性的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各科教研活动每学期8—10次。

坚持集体备课,分级分科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

主要内容是“一条龙”教研活动:

单元(组)教材教法分析研讨,有重点选择教材集体备课――备课组试验课(教案研讨、上课、评议)――单元(组)检测卷研讨、检测、检测情况分析、评议。

  4、各备课组(课题组)要主动承担学校教学科研任务,选定教改专题,拟定教改教研计划,正常开展活动,及时做好总结,提高科研效果。

每位教师都主动承担一项公开课或研究课,积极参加校、片、市、省、国家教学技能比赛和示范性的教学研究课。

  5、各科组坚持互听课活动,要求听课者做好听课记录,并对执教者作出适当的评价,做到虚心学习,努力进取。

  6、每次的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记录,学期末认真总结经验,并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