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162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2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Word下载.docx

教育运动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过程,通常也称信息加工;

研究和应用提高动机水平、调节情绪和感觉状态、降低焦虑程度和矫正不良思维内容等的方法。

教育运动心理学与运动教育学和动作技能学习等学科有很大关联。

7.简述体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

1898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25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ISSP)成立;

1967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NASPSPA)成立;

1969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CSPLSP)成立;

1985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AAASP)成立;

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七、论述题

1.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

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但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对今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大有帮助。

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体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将走上体育教育教学岗位,他们主要的体育实践工作是从事体育教学,其次是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和健身锻炼。

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将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体育实践工作中,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广泛的,首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学生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在教学中,对待内向型的学生可采取多表扬、多鼓励方式,而对待外向型的学生,适当时候可进行批评和教育。

第三,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如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提高运动技术,可以采用放松方法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等等。

第四,有些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表现出的行为是上体育课心不在焉、消极怠工,体育心理学有助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兴趣不高、动机不强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第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例如,采用目标设置方法,让学生在达到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目标的同时,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指导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生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水平;

二是怎样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运动员处于最佳比赛状态,充分发挥最大潜力,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见案例分析1-2);

三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总之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体育教师有效地指导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体育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学者,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

作为一名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自己“研究者”的角色主要不是定位在纯学术性的研究方面,而是定位在应用研究方面,并且主要集中研究自己实践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这对自己提高的实践工作效果,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我国当前开展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由于倡导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新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将会碰到一些新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通过研究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些是体育心理学教科书上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有些是涉及不到的内容,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探讨一些具体的心理学问题。

此外,从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现状来看,与运动员心理问题的研究相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心理方面的研究,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稍逊一筹。

因此,加强体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体育教师应该有许多方面的优势。

 

2.试述体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要对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似乎比较困难,但根据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还是可以对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作出大致的描述。

其一,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

我国学者祝蓓里1986年就指出,世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就是要求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分家成为两门独立的学科。

从近20年的发展来看,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不断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未来三门学科的分工将会越来越明确,各自会建立更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已充分反映出这种发展趋势。

其二,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分。

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即学术运动心理学和应用运动心理学。

学术运动心理学主要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该项任务主要由大学和研究所的运动心理学教授或研究人员承担,他们也给学生或运动员讲授体育心理学的知识,并经常在教育和临床情景下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也有可能得到应用,这些工作者也被称为学术运动心理学家。

应用运动心理学重视将体育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应用于运动情景之中,以提高运动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Wann,1997),并且寻求从运动和锻炼的经验中来进行总结和推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者被称为应用运动心理学家。

应用运动心理学很少关注单一变量的作用,更重视多种变量的交互作用;

不太关注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更关注临床的意义。

其三,体育心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体育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法将继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目前的趋势是研究者们已经开始重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从而使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所谓质性研究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或访谈收集资料,分析被试的言词、故事或叙述,从而推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这一研究方法将对体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四,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

1985年,原国际运动心理学会主席Singer博士对运动心理学的未来方向作出了富有卓见的预测,他确定了11种虽已研究,但今后依然会受到更加关注的主要研究领域:

(1)儿童与运动学习,

(2)专项运动测验,(3)运动成绩的预测,(4)运动员的认知,(5)自我控制技术,(6)适宜心理过程的心理和发展,(7)运动动机,(8)运动员的全面训练计划,(9)运动员的追踪研究,(10)强体力活动训练计划造成的后果,(11)对运动员的跨文化心理学比较研究(季浏等,1994)。

Singer博士的展望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

20年过去了,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但由于体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不太成熟和研究方法的缺陷,这些研究内容还有待于继续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一些新的问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体育锻炼产生心理健康效应的中介机制究竟是什么?

心理选材的指标在多大程度上能预测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体育学习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究竟多大?

等等。

总之,随着体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应用性不断增强,体育心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

六、简答题

1、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机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比有较大突破。

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忽略其他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因过于强调相对性而导致真理观的相对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具有自主性、全面性和渗透性三大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生物学动力机制,容易忽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

由于只注重人的情感与价值,而漠视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是一种S(刺激)-R(反应)的联结理论,将学习者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其对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既强调外在的客观因素(环境),也强调学习者内在的主观因素(心理结构),把重点放在两者的结合上,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S-O-R。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简单介绍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

小步子原则即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

这些小单元称作小步子。

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以确保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

(2)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对每一个学习内容作出反应。

要改变这种消极学习的现象,就要求在上述“小步子”(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中学生都要作出积极的反应。

(3)即时反馈原则。

即时反馈原则是指当学生展示所学运动技能(作出反应)后,必须要及时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

(4)自定步调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是指在体育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潜力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个体化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地通过练习纠错、评价反馈等措施,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5)低错误率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是指在小步子的体育学习内容引导下,学生可以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反应”,提高学习效率。

1、试述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同样体现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认知,熟悉运动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达到自动化阶段时才表明学习结束。

第一,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非常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学习中的地位,认为越是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对于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作用越大,并强调无论多么复杂的概念和原理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实物、表演、图像和符号等)呈现给学生。

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学习每一项运动技能都应首先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另外,体育教师还应注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一运动知识与技能,如教师示范、学生体验、多媒体展示等等。

也就是说,对同一个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增加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使学生一步步迈向较高的认知层次。

第二,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加涅(GagneRobert.M.)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划分成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问题解决八种学习类型。

这八种类型是依顺序按“简单—复杂”这一维度组成的层级系统。

在这个层级系统中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必须以较低层次的学习为基础。

根据加涅的这一观点,体育学习中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应设计成层级式的,既要分析学生当前要掌握的内容属哪个层级,同时还要分析其“基础层”和“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内容,从而构成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第三,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奥苏贝尔(DavidAusubel)认为,如果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性,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又具备与之相联系的观念,这时的教材对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材料。

在体育学习中,为使学生将已有的运动知识、动作技能、实践经验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就要对所需要学习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进行处理,设计一个引导性内容。

这个引导性内容最好以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图形、图表或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出来,其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同化新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框架。

2、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学习活动。

其一,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没有必要给学习者设定某一个固定的学习起点。

根据这一观点,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与机会,注意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相应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灵活地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二,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

“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内容最好是由整体向具体展开,即先完整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将他们带入一个较完整的问题情境之中。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具体的知识和方法。

在建构主义看来,“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是“使学习过于简单化”的根源,而“自上而下”学习策略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在学习实践中有助于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其三,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给学习者提供与其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实践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真实性的学习情境或任务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这种情境又是整体性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安排和实施各种学习活动,并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该理论对体育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罗杰斯追求的不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且还追求面向未来社会需要的和谐教育。

基于这一观点,体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更具有弹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并有利于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不仅掌握了固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掌握了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促进自己健康发展的方法,获得了强健的体魄以及保持健康状态的能力。

第二,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理论则强调情感、能力、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突出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进行整合的必要性,认为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的学习是自动发起的学习,也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面对广大的学生(非体育专业或体育特长生),体育教师应舍弃那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毫无意义的、竞技性较强的、学生既难以学会也不感兴趣的内容,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

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接受式学习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选择对自身发展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并给学生留出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在体育活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与学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内容;

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传统的体育学习是学生被动接受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长时间以来,我们总是单纯地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内容、轻方法的学习完全无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个性和思考。

因此,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体育学习应更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把学习当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决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来构架学习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章 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2.有趣3.乐趣4.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乐趣6.志趣7.有趣—乐趣—志趣8.精神兴趣

二、单选题1.C.2.A.3.B.4.D.5.C.6.A.7.C.8.D.9.A.10.B.

三、多选题1.A.B.C.D2.A.C.D3.A.C4.A.D5.C.D6.A.B7.A.B.C8.A.B.D9.A.B.D

四、匹配题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和范围有趣、乐趣和志趣

五、判断题1.√2.√3.√4.×

5.√6.×

7.×

8.√9×

10.×

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与运动需要之间有什么关系?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他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该项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

2、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

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3、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1)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

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4、简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1)强大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在体育学习中,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其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学生如果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