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056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本体哲学及其效应Word文件下载.docx

’其实乃是观相造卦,用以象征若干变化的式样。

所以《周易》在哲学思想上只是用‘象征主义’(symbolism)来讲宇宙万物的变化即所谓‘消息’是也。

‘生生之谓易。

’其中并无‘本体’的观念(即无所谓伏在背后的实体underlyingsubstance)。

虽曾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语,然所谓‘太极’

  收稿日期:

2015-03-3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的历史考察”(项目编号13A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只是元始的意思。

察中国文字对于元始很有许多字。

例如‘一’字许慎的《说文》云:

‘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可见‘一’字和‘元’都和希腊文的arche相同。

并不含有Being的意思。

……总之,中国哲学思想始终没有像亚里斯多德那样讲BeingasBeing(Toovηov)的。

老子一派讲到‘无’字,但须知这是一个消极名词,等于‘非甲’‘非人’一样,不能指一件东西。

所以《周易》也罢,《老子》也罢,都是注重于讲Becoming而不注重于Being。

”①这一大段话无非在说明,中国哲学只是象征主义,象征事物变化,在语言上是描述性的,没有主体,在思想上是状态性的,讲述变化,不讲述变化的根据,即不求事象背后的本体;

中国哲学中所讲的一、元,都是指事物发生秩序上的开端,也没有本体的涵义;

而老子所讲的“无”是否定意义的,非甲非人,不能正面表示一件东西,是对主体的否定,自不可成为本体。

因此张东荪认为,中国哲学在语言上轻视主体,悬置主体,从而使本体在哲学思想上得不到重视。

  中国传统哲学无本体的第二个表现是在问题来源上。

在张东荪看来,由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都来自政治、社会,而非来自宗教,致使中国哲学成为由宇宙论、道德论、社会论、政治论等构成的具有密切关系的“理论整体”,于是“本质”概念无法插入。

“中国文化大部分属于历史。

但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仅仅记载往事而己,乃实以往事而视为垂训于将来。

故中国的历史同时就是讲道德。

于是中国可以说只有四部门,一日宇宙观,二日道德论,三日社会论,四日政治论。

这四门完全不分开,且没有分界,乃是浑然连在一起而成一个实际的系统的。

中国是以一个宇宙观而紧接着就是一个社会论,这个社会论中包含公的方面是政治,私的方面是修养的道德。

显然是以宇宙秩序比拟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决定个人地位。

故中国人的修养论依然是具有政治性质的。

”②由于中国哲学关注的是社会政治问题,而由这种关注所形成的宇宙论、道德论、社会论、政治论是一种严密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中国哲学的问题不会有本质性、终极性的追问,致使本体观念无法进入。

“我们明白了此点便知中国哲学上的问题和西方哲学不同。

我以为西方哲学是由宗教而蜕化出来,故其所要研究的问题亦必是从宗教中引申出来的。

中国哲学是从政治论而推衍出来,故其问题亦是由社会与人生而提出的。

因此‘本质’概念是插不进去的。

所以中国便缺少这一方面。

西方哲学最高的目的是求得‘最后的实在’。

而中国哲学不然,乃只是想解决下列的问题:

即人类为甚么要有文化?

与文化以那一个样子为最好?

”③因此,中国只有关注和研究社会、政治的“实践哲学”,而没有纯粹哲学,质言之,中国没有形而上学。

  中国传统哲学无本体的第三个表现是在实在与现象关系上。

张东荪认为,在中国哲学中,实在与现象是没有分别的,并且不去追问现象背后的实在。

“西洋哲学的始祖泰勒斯(Thales)把一切都认为由水而出,复归于水。

这显然是以水为实在,视万物为现象。

所以他的态度根本上把西方哲学决定了,二千数百年都不能跳出此方向。

中国人因为没有这个分别,……中国哲学根本上就不是追求‘最后的实在’。

这一点和西方可谓大不相同。

我们只须看中国文化在那几个方面便可知之:

以《易》《书》《诗》《礼》《乐》《春秋》而言,《书》是文告,《春秋》是纪事,二者皆属于历史范围,而《诗》是歌谣,一半属于乐,一半仍是史。

《礼》是风俗仪式。

独有《易》是有些关于宇宙的组织的。

可见中国自古就不像西方分为论理、物理,伦理与超物理等等的。

”④也就是说,从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内容看,基本上都属历史、文化、艺术、礼制等范围,即便如《易》这种自然知识涉及较多的作品,也与形而上学没有关系。

而具体到某个范畴也是如此。

比如“五行”,即非本体。

“五行之说,其中所谓金木水火土,决不是恩陪都克莱斯(Empedokles)之所谓四根。

因为他所谓‘根’至少有‘元素’(σγοιχεια)的意思。

而中国人的五行则和八卦的命意差不多。

决没有‘原质’的意思在内。

虽则近人齐思  ①②③④张东荪:

《知识与文化》,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89、117、118、117页。

  和考证五行之起源以为最初不过是五种实物而已,然不论是实物,抑是象征,总都没有元素的意思。

”①张东荪在这里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从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内容看,所讨论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等“现象”,而非“最后的实在”;

一是从“五行”这个范畴看,只具象征意义,而无元素意义,因而没有“原质”的意涵。

概言之,中国传统哲学经典所讨论都是“现象”问题,而所谓哲学范畴也主要是象征功能,仍然停留在“现象界”,因而,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进入“本质”,从未讨论过实在。

  中国传统哲学无本体的第四个表现是在注重秩序上。

张东荪认为,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有“本”这个范畴,但这个范畴所表示的是秩序意涵,而且主要是指社会秩序与道德修养。

“中国思想上的‘本’不仅在宇宙观上是一个重要范畴,并且在人生方面关于道德与社会都是很注重于它。

例如《大学》上: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乃是显然提出这个范畴以说明治国,齐家的顺序。

所以本末的思想在其背后是预伏有秩序的概念。

中国人对于秩序不仅是取平面的意思,并且是必含有上下的意思。

换言之,即不仅是英文的‘order’,而且必是英文的‘heirarchy’,故本末的范畴是与这样的秩序思想有密切关系。

”②因此,“本字与substanc。

根本不相同。

后者是注重于‘质’与‘体’,并不限于在秩序上,故由质与体的思想可发展成形而上学与物理学化学。

于此所谓形而上学是指本体论而言。

由本的范畴则不能发展到这个方向,而只能向与秩序有关连的学问去推行。

例如宇宙观与社会组织论等等。

所以我尝说中国哲学上没有本体论而只有宇宙观。

并且中国思想是以宇宙组织来影射社会秩序。

只在社会秩序中人生乃有相当的职能。

这个职能即是道德”③。

就是说,“本”范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其内涵是上下左右秩序,是组织结构。

这个秩序、这个组织结构便是:

“中国人的‘君’‘臣’‘父’‘子’‘夫’‘妻’完全是各为一个‘函数’或‘职司’,由其互相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全体。

故君必仁,臣必忠。

父必慈,子必孝。

如君不仁,则君不君;

臣不忠,则臣不臣;

父不慈,则父不父;

子不孝,则子不子。

等于目不能视便是盲,目盲便不能再成为目;

耳不能听便是聋,耳聋便不能再成为耳。

此种君臣父子的职司是等于乾,坤,巽,离,坎,兑,震,艮,在宇宙上各有定位一样,这便是以宇宙观直接应用于社会与政治。

”④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只是一种秩序概念,由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只是用来影射现实的社会政治秩序,而现实的社会政治秩序又是由道德伦理作为纽带维护的整体,因而“本体”不会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需求。

  这样,中国传统哲学就被判定为无本体哲学。

可是,中国传统哲学为什么悬置本体呢?

拥有丰厚的自然科学与逻辑学素养的张东荪对此当然会有诚实的交代。

张东荪所分析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文字语言。

他说:

“我尝推其原故,以为中国人所以偏于现象论是与中国人的造字有关系。

中国的字是象形文字。

因此中国人注重于现象。

因象而取名。

所以须知儒家一流之正名论与辩者一流之形名学都是主张定名必须合乎象。

”⑤在张东荪看来,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只重现象,象是第一位的,所以不重现象背后的实在,即不关心现象背后的本体,而满足于现象的认知。

由于中国哲学在语言结构上不注重主体,直接导致哲学思想上本体的缺位。

“因为中国言语构造上不注重主体,以致谓语的存在亦不十分分明,其影响于思想上则必致不但没有本体论,并且还是偏于现象论(phenomenalism亦可称为泛象论pan-phenomenalism)。

试举《周易》来说,即最为显明。

所以八卦以及六十四卦都是用象征来表示变化的式样。

不但对于变化的背后有否本体不去深究,并且以为如能推知其互相关系则整个儿的宇宙秘密已经在掌握中了。

又何必追问有无本体为其‘托底’(substratum)呢?

”⑥虽然“无本体”是中国哲学的特性,但却是由于中国言语构造上不注重“主体”使然。

第二是“象先于物”的思维方式。

在张东荪看来,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是无本体的哲学,也因为其思维方式是现象在先、事物在后。

“中国古代思想是以为象先于物。

大抵当时以为‘物’偏于人事,而象则是天行。

一切人事必须模拟天行。

这个

  ①②③④⑤⑥张东荪:

《知识与文化》,第191、157、157、116、191、190页。

  象字和希腊文的idea正相同。

因为希腊文此字亦正是‘形’的意思。

古代人大概总是把‘形’和‘理’混为一谈。

在英文所谓form就与principle有时很相混。

我们应当知道所谓正名都不是如亚里斯多德那样下定义。

乃只是英文所谓naming而已。

亦就只是因象定名,和西方名学上的‘定义’(definition)绝不相同。

因为定义是以意思来限定之,乃是固定或确定一个意义。

而与象无涉。

须知定义必须‘以所属而加差德’(pergenusetdifferentiam),这亦是亚里斯多德的产物。

既必定有‘所属’又有‘差德’,则显然是‘被定义者’(definiendum)与‘定义之者’(definiens)为二。

于是便为二辞的关系,而不是名实的关系。

所以定义是以一辞说明他辞。

并不和‘正名’一样,因为正名是求名与实相符。

”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先于物”,一切人事必效法天行,而所谓“正名”也只是因象定名,与西方哲学“定义”完全不同。

这种“象先于物”的思维方式,自然导致思维滞留于现象而不能深入本体。

第三是以职能为服务对象。

张东荪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没有本体,与中国传统哲学服务的内容也有关联,即中国传统哲学是为“职能”服务的。

“‘本’这个范畴所以与西方的substance不同,在于中国思想上的哲学背境始终不脱离‘职能’(function)观念。

在《易经》上便建立一个职能的宇宙观。

宇宙的各部分,以及其中的一切东西都表现对于宇宙总体执行其相当的一种职能。

每一个职能且彼此互相轮替些。

从职能的施展上有顺逆,故有本末。

所以本并不是‘体’,末亦不是‘用’。

这是由于背后的哲学系统不同。

”②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总是要服务于“职能”,这是它的神圣使命,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职能宇宙观,而正因为中国传统哲学热衷于职能,注重整体与秩序,从而疏于本体的思考与追问。

概言之,由于中国传统哲学不能脱离职能观念,从而决定其有本末、无体用。

  二、无本体哲学所导致的后果

  张东荪在揭示中国传统哲学“无本体”特征的同时,对这种无本体哲学所导致的后果也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分析。

张东荪认为,没有本体的哲学不仅属于非典型性哲学,而且丧失了哲学的许多功能,中国传统哲学因为属无本体哲学,因而必然导致如下灾难性后果。

  1.不能催生出空间、时间观念。

张东荪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因为属无本体哲学,因而不会有科学的时间、空间观念。

“中国人却始终有‘整体’(integralwhole)的思想,即主张万物一体。

我们却不可把整体即认为是‘本体’。

须知西方人所谓本体(即本质)即是指宇宙的原本材料(ultimatestufforsubstratum),而我们中国却不注重于这个材料本身与材料所造者之分别。

因此我们中国人所追求者不是万物的根底,而是部分如何对于整体的适应。

这就是所谓天与人的关系。

所谓适应即是天人通。

中国思想自始至终可以‘天人关系’四字概括其问题。

中国人即承认整体,故对于空间不会认为是普泛的,所谓空间乃只是‘相对的位置’(relativepositions)而已。

时间亦决不会认为是永远直流下去的,而只是周期性的变化罢了。

我在上文已说过,空间成为‘中外等级的秩序’(heirarchicalorder),时间成为周期轮转的秩序(pereodicalorder)。

这些都与社会政治有直接关系。

前者足以助社会之有阶级与身分,后者足以解释政权之有代替(即革命)。

故严格讲来,中国思想上只有‘转换’(alternation)而没有‘变化’(change)。

”③按照张东荪的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所关心和解决的是部分适应整体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人与天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哲学只承认、接受整体观念,因而只会将“空间”视为一个“相对的位置”,而将“时间”视为周期性变化。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将空间理解为“相对的位置”,就有助于肯定社会阶级与身份;

将时间理解为“周期性变化”,就有助于解释政权之代替。

如此看来,中国传统哲学重整体而不重本体的特质,的确阻碍了时空观念的生长。

  2.不能发展出认识论。

张东荪认为,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是无本体哲学,从而不能发展出认

  ①②③张东荪:

《知识与文化》,第191、156-157、119页。

  识论。

“中国人因不重视实在与现象之分别,所以不会发展为认识论。

因为认识论无论如何总须先承认主观的所见与客观的原样不一致为起点,方能引起疑问。

倘使所见即为客观,则问题不起了。

中国人虽注重‘名’之淆乱,主张有以正之,但名只是符号,尚非现象。

故只有辩学,而无认识论。

”①就是说,认识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承认主观所见与客观原样不一致,而中国传统哲学忽视实在与现象的分别,因而没有疑问发生,自然也就无认识论了。

因为无本体观念,导致提问方式也不同。

“拿发问的态度来说,我以为西方思想对于一个东西或一件事情总是先问‘是甚么’,然后方讲如何对付。

中国思想却并不注重于是甚么而反注重于如何对付。

所以我名前者为‘是何在先的态度’(whatpriorityattitude);

后者为‘如何在先的态度,(howpriorityattitude)。

就是说,凡一问题起来,在西方人总先注意于‘是何’,而中国人却总先注意于‘如何’。

换言之,即西方人是以‘是何’而包括与摄吸‘如何’。

其‘如何’须视‘是何’而定。

在中国人却总是以‘如何’而影响‘是何’。

所以注重‘是何’的思想能由宗教而发展到科学。

亦可以说这是科学思想之一特色。

而注重‘如何’的思想只能发达到政治与社会,尤其是道德问题。

所以东方思想始终偏于人事,而忽略自然,想其故即由于此。

有人以为中国哲学有名实之争与天人问题,以为这亦与西方哲学上的问题性质相类。

其实不然。

中国人的名实问题与天人问题依然是关乎政治与道德的社会思想与人生哲学。

不特此也,不注重‘是何’的态度可以在哲学上不发生认识论。

即中国人因不注重这一点,所以认识论不发达。

”②由于没有“本体”,所以中国哲学不问“是何”,而好问“如何”,而“如何”之问产生不了所认识与能认识是否一致的问题。

之所以如此,与中国哲学兴趣在人事的特点有关,因为关注人事,又不问“是何”,因为“是何”即是本体论问题,当你问“是何”就必然产生所问与被问的关系问题,正是在这种关系中,认识论才能发生。

  3.不能发生自然科学。

张东荪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的原因在其哲学思维,因为中国哲学没有发展出“方式”或“原理”,只是象征,用于指示变化;

柏拉图则发展为模型、原理,并潜藏于现象之后,正是这种宇宙观促使了西方科学产生。

“中国古代思想是以象在先而物在后,这一点和希腊的柏拉图相同。

不过柏拉图把他的所谓eidos,idea发展为‘方式’,为‘法则’,为‘原理’,为‘模型’;

乃成为固定的,静止的,永恒的了。

而在中国则‘象’本身却不会像柏拉图那样变为条理。

只能成为一种‘征候’用以指示变化(即消息盈虚)。

其结果中国遂只有一个相涵关系的宇宙观,这个宇宙如万花镜一样,一点一转其余皆随之而变;

而柏拉图的思想却产生一个固定的原理与法则的世界潜存于现象的世界之背后。

西方人的心思为亚里斯多德的名学所支配。

西方人的科学却为柏拉图的理型说所支配。

中国人科学思想不发达并不是由于中国人缺少对自然现象的研究热心,乃是平素没有一种启发或助长科学研究的宇宙观潜伏于人心中。

须知西方的科学完全是西方哲学所唆示的。

所以我以为介绍西方哲学于中国只有助长中国人于研究科学时所可有的想像力。

”③产生自然科学的条件是什么?

张东荪认为是“启发或助长科学研究的宇宙观”,即哲学本体。

而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观念,由于“象”只是象征万物变化,而不能成为条理,不能成为规则,属于相互包涵关系的宇宙观,没有对现象背后本体神秘性的想象;

由于没有本体观念,没有本质意识,因而中国哲学的思考必然只停留在现象层面,而不能进入本质。

概言之,没有“启发或助长科学研究的宇宙观”,这就是中国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哲学思维上的原因。

因此,中国哲学不问“什么”是生,而问“如何生”,就因为不重本体。

中国人不注重“本质”(即本体),使得中国哲学只是关于文化的一种解释,对发掘宇宙奥秘不感兴趣。

“中国人对于生却不问‘甚么’是生,而只研究‘如何以生’。

因此遂发为文化如何方起,怎样为宜之问题。

故我以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下亦可说有‘文化哲学’或‘生命哲学’。

至于何以中国人不想到问甚么是生命。

乃是由于中国人不注重‘本质’(即本体)  ①②③张东荪:

《知识与文化》,第118-119、220-221、194-195页。

  的缘故。

换言之,即不注重‘主体’已成为一种心理上的习惯了。

”①

  4.概念与范畴混淆,没有定义意识。

张东荪认为,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无本体,因而也不能形成范畴意识,只有概念意识。

“中国思想上所用的范畴与西方不大相同,这句话包含三个意思。

第一是在程度上与种类上确有些多寡上不尽相同。

第二是在使用上又有些不同。

第三是中国思想对于范畴不重视。

即中国人决不会觉得有所谓范畴而与一般所谓概念有不同处。

详言之,即中国人对于思想不了解其中必须有预立的布格(预先布置一个格局为衡量一切对象之用)。

故在中国人的心思上概念与范畴的分别根本上不能成立。

”②不过按照张氏的分析,中国哲学中还是存在范畴的。

“我们须知任何言语上必有这样预设的格局。

亦就是思想上的范畴。

如云‘孝悌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在此句中,凡有三个概念:

日孝梯;

曰仁;

日本。

孝悌与仁是所谓代表结果的概念;

而‘本’则是代表预设格局的概念。

即所谓范畴是也。

乃是先设立有本末,用以调整或规定仁与孝悌间之关系。

”③但中国哲学中概念与范畴是混同的,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范畴。

张东荪认为,由于无本体,中国传统哲学也不注重定义。

张东荪以如下两段话为例:

(1)“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

颜渊》)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他分析说:

“他们重视的缘故似以为其言已涉及仁的内容了,其实我以为不然。

所谓‘为仁’乃是‘从事于仁’。

所以说‘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克己复礼只是从事于仁的一种方法或途径。

至于己欲立而立人的能近取譬亦同样只是从事于仁的一种方法或途径。

故说是仁之方,此‘方’字即方向之义乃是从事于仁之开始。

总之这两段话中绝不含有对于仁字之定义或类似定义。

于是我们可以说纵使孔子说仁甚多,但并未有一语真说到仁的内容或本质;

所说的大概全是为仁(即从事于仁)的途径。

……如果我们认为中国人在他的特有的思想历程上以为无下定义的必要,则可说在中国思想上没有定义便不算一件奇怪的事。

并且亦不能因此便谓中国思想幼稚不如西方进步。

因为定义本是西方逻辑上的事,与其全部逻辑原理以及思想格局相关,而不可单独提了出来。

……则孔子对于仁不下定义与不解释仁之本质乃正是表示孔子代表中国思想的地方。

”④因此,要了解、把握“仁”的涵义,就不能从“定义”下手:

“我们要了解孔子,要了解他说的仁,亦决不当以定义之方式去求之。

如不明此理而强去替孔子下一个仁字的定义这便是把中国思想的格局打破了。

”⑤张东荪一方面分析、批评了中国思想“不作定义”的原因及其消极性,另一面又强调“不作定义”正是中国哲学特色,并进一步指出理解中国思想不能违背“不作定义”的基型,因为这样不仅无法理解中国思想,甚至会错误地理解中国思想。

  5.不能产生个体意识、民主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虽然没有本体,但有极强的整体观念,并因注重整体而忽视了个体。

“因主观所见并无客观原物有别,遂致个体由总体内而分出的思想亦无由发达。

故我说中国没有‘个体哲学’(individualityphilosophy)。

这一点却又影响及于政治社会。

就是中国人自始至终注眼于职司相配,上下有别的秩序,而不侧重于个人的‘人格’。

所以中国人没有个体的思想,即不认宇宙是一个大群,其中分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精神。

因此中国人在学理上不了解甚么是‘自由’。

须知西方人的‘个体’,‘人格’,‘自由’等概念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乃是一套哲学。

倘没有哲学上的根底,决不会那样深入西方人的心中。

”⑥个体思想与本体有怎样的关系?

主观所见与客观原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别,即显现不出主体与本体,因此,“个体由总体内而分出的思想”无由发达。

与此同时,中国哲学专注于职司相配,秩序森严,个体思想难以产生。

没有个体思想,自然也就没有民主思想。

“根据中国思想上不重个体之故,所以中国政治上没有民主。

且中国始终承认有轮替的变化,故不怕人

  ①②③⑥张东荪:

《知识与文化》,第118、145、143、119页。

  ④⑤张东荪:

《思想与社会》,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40-141、141页。

  民受压迫。

民主的要求(须知立宪政体在其初乃是君民共治)自不会起来。

”①相反,“中国人却始终有‘整体’(integralwhole)的思想,即主张万物一体。

我们却不可把整体即认为.本体’。

须知西方人所谓本体(即本质)即是指宇宙的原本材料(ultimateofstufforsubstratum).而我们中国却不注重于这个材料本身与材料所造者之分别。

因此我们中国人所追求者不是万物的根底,而是部分如何对于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