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27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克东县昌盛中学梁艳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之后本章最后一个与平行四边形并列的特殊四边形。

它放在平移、旋转、全等之后,放在“四边形”这一章节之中,接下来还要学习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体系,而本节处在上升的中间环节。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章的学习建立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了梯形定义,认识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之后,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研究四边形的思路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于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在联系认识还需提高。

而解决梯形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法,需要添加辅助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利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实际应用。

数学思考: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渗透图形变化的方法和转化思想。

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2、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在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四、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掌握和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难点是探索等腰梯形中辅助线的做法,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渗透转化思想。

五、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六、教学流程

步骤

目标与内容

教学方法

整合点与软件

一、准备练习

目标:

夯实类比的基础

内容:

区分普通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异同;

试从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四个角度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图片,学生直观感知,回忆旧知。

二、出示

尝试题

目标:

用“七分熟”的旧知识,自己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

内容:

如图:

平行四边形ABCD,在AD上任取一点E,则四边形ABCE是什么图形?

如果CE⊥AD,则四边形ABCE是什么四边形?

如果AB=CE,则四边形ABCE是什么四边形?

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分析,猜想结论

三、自学

课本

解决

问题

目标:

以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探索解决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内容:

1、什么叫梯形?

2、什么叫直角梯形?

3、什么叫等腰梯形?

4、观察、猜想等腰梯形在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四方面具备什么特征?

5、学生经历“观察——猜想”的过程后,开始对性质一、性质二和对称性进行说明和说理。

①学生在证明性质一的时候,没有现成的方法,需要添加辅助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会用到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方法,为帮助学生规范几何语言的书写,由学生口述,我在黑板上板演性质一的证明。

②性质一证明结束之后,演示课件,进一步感受。

③证明性质二时用到性质一,证明较简单,老师课件提供图片,学生口述证明过程。

④对于等腰梯形的对称性,直观猜想等腰梯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如果是,指出对称轴,为后面说理做好铺垫。

6、学生小组内部交流,分析例题,由小组代表板演讲解。

自主学习

课件适时演示,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简洁、高效。

四、尝试练习

目标:

检验自学课本的成果。

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所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进行重点讲解。

练习法

全班讨论

五、学生讨论

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加深理解,同时暴露出学习新知识中所存在的缺陷,为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提供信息。

讨论法

六、教师讲解

目标:

教师从前面两步“尝试练习、学生讨论”中得到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程度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这是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一步。

内容:

对性质一的证明,再次课件演示证明过程,进一步直观感受等腰梯形与其他特殊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凸显未知图形化归已知图形的思想方法。

对性质二的证明,课件再次展示证明过程,加深理解

讲授法

发挥数学画板动态演示图形动态变化过程的优势,扩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图形中找出相应线段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在娱乐中学习知识。

七、第二次

尝试练习

目标: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

在第一次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

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得到了反馈矫正,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

这一步对学困生特别有利。

自主学习

全班交流

练习内容一目了然,是学生很好的抓住重点和难点。

课件可以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就能更好更快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初二数学

《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昌盛中学

梁艳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