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15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文化》2017版教案.doc

《汽车文化》

教案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课程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观察,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条件。

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熟悉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及汽车品牌,熟悉汽车界的名车名人,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是汽车基础知识中汽车结构方面的知识讲授。

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课余安排一定数量的作业题和小论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本课程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参观、模型、实物讲解、实验手段及生产实习、观摩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对专业的深层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加强教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4.讲练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辅导。

5.授课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6.在学习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课件,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7.全面批改作业,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进度

周次

章节

主要教学内容

课时

4

模块一

汽车与生活

2

5-6

模块二

汽车发展历程

4

7-10

模块三

汽车结构与性能评价

8

11

模块四

现代汽车技术

2

12

模块五

汽车生产与管理

2

13

模块六

汽车后市场

2

14-16

模块七

著名汽车公司

6

17

模块八

汽车运动

2

18

模块九

汽车展会

2

19

期末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2

模块一汽车与生活

课题

汽车与生活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汽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了解中国汽车现状;

3、了解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熟悉汽车行驶安全常识。

方法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的分类形式区分汽车类型;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汽车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汽车行驶安全常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课型

理论课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时间

1

组织教学与导入

清点人数、组织秩序,并导入项目课程。

提问:

1)什么是汽车?

请你给汽车下一个定义。

2)你认识哪些汽车?

它们是怎么分类的?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5分钟

2

资讯

1886德国人卡尔·本茨获得第一个内燃机汽车制造专利,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现代汽车时代。

项目一汽车概述

一、汽车定义

1、中国的汽车定义:

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叫做汽车。

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此定义排除了摩托车、装甲车、坦克等,但拖拉机、电瓶车等均包括在内,现在人们通常说的汽车一般专指由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美国对汽车的定义是:

由本身携带的动力驱动,装有驾驶操纵装置的、在固定轨道意外的道路或自然地域上运输客、货或牵引其他车辆的车辆。

3、日本人对汽车的定义是:

不依靠架线和轨道、带有动力装置、能够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4、德国人的定义是:

汽车是使用液体燃料、用内燃机驱动、具有3个或3个以上轮子、用于载运成员或货物的车辆。

二、汽车的分类

1、按照汽车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乘用车、商用车。

2、按照动力装置分类可以分为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3、按照使用的燃料分类可以分为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汽车等。

4、按照驱动形式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等。

5、按照发动机各个总成的相对位置、布置形式,可将汽车分为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国际上通常将汽车车型归并为两大类:

一类为乘用汽车,另一类为商用汽车。

三、汽车产品型号

1、中国汽车产品型号

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

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2、车辆识别代码(VIN)

车辆识别代码VIN(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表明车辆身份证的代码。

VIN码由17位字符(包括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俗称17位码。

车辆识别代号中含有车辆制造厂家、生产年代、车型、车身形式、发动机以及其他装置的信息。

四、乘用车的类型

乘用车可以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其中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俗称轿车。

轿车是汽车产品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约占世界汽车总量的70%以上。

五、商用车的类型

乘用车以外的汽车统称为商用车,因此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三类,即货车、客车和半挂牵引车。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15分钟

3

计划

布置任务:

1、探讨汽车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2、探讨汽车驾驶与行车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

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讨论法

10分钟

4

决策

教师对小组交流计划情况予以分析总结,找出最优计划,并决策分组实施计划。

项目教学法;

5分钟

5

实施

一组讲述汽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项目二:

汽车对世界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汽车是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汽车工业发展对主要相关工业的拉动作用,整个工业的投入要比汽车工业本身的投入增加一倍。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100多年。

汽车工业造就了很多其他相关产业。

项目三:

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连接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其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渗人到广泛的学科领域,带动大量的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诱发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合纵连横的产业链。

具体的影响包括:

1、引起了生产管理的碧昂

2、形成了公路网

3、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4、开脱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

5、产生了一系列新生事物

汽车发展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

1、过大的资源消耗

2、严重的环境污染

3、频繁的交通事故

4、繁杂的社会问题

汽车工业正确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

1、从汽车设计方面考虑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

二组讲述汽车驾驶与行车安全的注意事项

一、驾驶新车注意事项

1、在最初行驶的500公里内切忌紧急刹车,紧急刹车将会使磨合中的系统受到冲击,大大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

如却有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应尽力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减少对发动机的冲击。

  

2、在2000公里内不要使发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间超过2小时,新车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会造成机件加速磨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

  

3、新车不易高速行驶在最初1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60%,2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80%。

  

4、新车在最初1000公里内不宜满载,一般不要超过额定负荷的80%。

  

5、最好不要让新手驾驶,忌粗暴驾驶。

二、交通标志与法规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

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其中主标志包括: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6种。

三、驾驶车辆应注意问题

1、驾驶车辆注意事项

2、夜晚行车须知

项目教学法;

实物演示

20分钟

6

检查

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指导、总结。

项目教学法;

实物操作

5分钟

7

评价

1、本组同学对展示同学作出评价;

2、其他组同学对这组的阐述进行评价。

项目教学法;成果展示、学生讲述

10分钟

8

总结

本节课着重介绍汽车的类型和汽车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通过汽车驾驶和行车安全,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汽车与生活的联系。

讲授法

5分钟

9

作业

1、继续完善本次课的工作页;

2、预习下一节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汽车名人。

讲授法、练习法

15分钟

模块二汽车发展历程

课题

汽车发展历程

(一)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对车辆的探索;

2、了解汽车的诞生历程与演变过程;

3、了解汽车名人。

方法能力目标

1、能将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汽车名人有机的联系起来;

2、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和联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汽车的诞生历程与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汽车名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课型

理论课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时间

1

组织教学与导入

清点人数、组织秩序,并导入项目课程。

提问:

1)什么是交通标志?

它有哪些类型?

2)驾驶新车要注意哪些事项?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5分钟

2

资讯

项目一人类对车辆的探索

一、古代的人力车、畜力车

1、车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发明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辆,也是我们祖先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开拓下,最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至中国古代神话中,有黄帝造车之说,故皇帝又号称轩辕世。

2、中世纪的欧洲,大量的发展了双周四轮马车,这种马车安置有转向盘。

车身方面出现了活动车门和封闭式结构,并且在车身和车轴之间,实现了弹簧连接,是乘坐之人感觉极为舒适。

3、指南车和记里鼓车是我国伟大的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齿轮的车辆。

4、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才有所改观。

二、蒸汽机汽车

1770年,法国人古诺研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三轮车。

缺点:

蒸汽汽车非常笨重,对路面的破坏很大,且煤的消耗量过大。

早期的蒸汽机车在一次加水后只能够行使32km~48km。

在开动之前,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而且热效率很低。

三、内燃机的发明

1、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Otto)制成了第一台使用的四行程发动机,这是一台单缸卧式、2.95kW、等容燃烧的煤气机,压缩比为2.5,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热效率达12%~14%,转速250r/m。

1878年,这台发动机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达到极高的评价,后来人们将四行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

2、1879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支撑了完全依靠压缩点火燃烧,以柴油为燃料,等压加热,功率为13.25k/w,热效率达38%的柴油机。

四、第一辆汽车

1、戴姆勒于1883年发明了液体燃料汽油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