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1991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教学设计.doc

《《大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教学设计.doc

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大象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音乐

学段:

低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感受与欣赏表现

教材

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音乐课标中指出:

小学音乐课中要“以审美为核心”,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的丰富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审美能力。

同时,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二)理论依据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

这首曲子作者取材于柏辽兹歌剧《风妖之舞》圆舞曲的片段,将其改为由低音提琴和钢琴来演奏,表现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以及滑稽可笑的舞姿。

乐曲采用降E大调,3/8拍。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在钢琴奏出几个小节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圆舞曲主题,表现大象愉快地迈着笨重的脚步,费力地旋转舞蹈,给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觉。

中段比较抒情,舒展而优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个调上模进、重复,犹如大象伸着鼻子在舒心地歌唱。

第三个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乐曲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喜欢模仿与表现,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初步具备聆听中的动作模仿、拍手拍腿体验节奏的能力,能够通过聆听音乐判断力度的能力。

尤其喜欢在音乐活动中表现自己和与其他同学相互配合完成音乐活动。

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每一个部分的衔接中不熟练,还需要教师的多鼓励与引领。

教学方式:

以模仿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

聆听、想象、模仿、律动、演唱、视听结合、合作表现等手段,进行乐曲的教学。

技术准备:

利用会声会影软件截取视频、PPT自制多媒体课件。

前期教学状况:

此次教学为一年级教学。

前期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全班共有21人,只有在幼儿园与前一段的学习中接触和学习过音乐知识。

一部分学生在舞蹈团中,对于律动的模仿比较容易完成。

问题:

相对于唱歌课来说,学生们接触欣赏课相对较少,对于欣赏音乐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很少。

相对于欣赏音乐,更喜欢演唱歌曲。

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耐烦,听不下去的情况。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通过聆听乐曲,体验体态律动,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通过聆听乐曲,初步了解钢琴与低音提琴的声音特点,并能在音乐中分辨出来。

3、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诙谐的音乐氛围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跟着音乐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的风格特点、低音提琴与钢琴的音色特点。

感受音乐所体现的音乐形象。

(二)教学难点:

分辨低音提琴与钢琴的音色。

对策: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教师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用表演节目的顺序为主线,先分段听赏,再进行整体欣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感知音乐;第三、以模仿体验、合作表演、视听结合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感受力,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第一乐段第1乐句(分辨节拍)

第一乐段第1乐句(分辨节拍)

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第1乐句(律动、熟悉旋律)

作者介绍

介绍

完整聆听全曲并合作表演

第三乐段

第三乐段第2乐句(分组编创表演动作)

第三乐段第1乐句(听辨、律动、复习旋律)

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第3乐句(模仿、音的强弱、高低)

低音提琴介绍

第二乐段第2乐句(听辨两种乐器音色)

第二乐段第1乐句(演唱、记住旋律)

钢琴介绍

第一乐段(律动、熟悉旋律)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课前演讲学生演唱歌曲《两只老虎》

1、经过我们大家的一起努力,老师告诉大家,这两只小老虎已经痊愈了!

所有的小动物们为了庆祝它们的健康,准备为它们办一个狂欢节。

其中的一只动物也向在座的你发出了邀请,你们听一听,猜猜它是谁呢?

(ppt选择图片大象袋鼠)(听第一乐段中的第一乐句)

学习第一乐段

1、对,就是大象。

(生说) 它向你们发出了邀请,真棒!

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大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回答)

2、师:

大象是一种体型特别巨大的动物,它拥有长长的象牙和长长的鼻子,特别愿意戏水。

虽然动作很沉重迟缓,但是听到优美的音乐,他们也会迈着笨重的脚步,翩翩起舞,请你们边看边听,想一想它跳着几拍子的舞步?

(教师播放第一乐段,生认真聆听,思考问题)

3 师:

对,就是三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想要跳舞的感觉,你们也来试一试吧,请跟随老师做一做。

(做第一乐句)

4 看老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块来试一试。

(带变化的律动,四个不同三拍子律动连接第一乐句)

5 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大象的这套舞步表演了几次?

两次(律动第一乐段)你能跟着一起试一试吗?

(律动第一乐段)

6 你们的舞步太优美,把小主持人也吸引了来,我们一块来听一听,这个小主持人是哪一件乐器?

(只听乐曲前四个小节、学生回答)

7对,这个声音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钢琴的声音。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钢琴。

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立式钢琴,一种是三角钢琴。

一台钢琴由黑键和白键组成,一共有88个,让我们听一听,我请同学们来尝试下,(让学生弹奏钢琴的高音与低音)。

除了音高上的区别,在弹奏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声音是不是非常好听。

(要用些力气,很沉的。

)正是因为它那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

钢琴是由88个琴键来组成,所以它也是一种键盘乐器。

8请你听一听,老师的主持词,钢琴演奏了几个三拍子?

(四个,四个小节)跟随老师的律动做一做。

(教师做乐曲前四小节钢琴律动,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弹琴、学生模仿——与音乐一起律动,体验三拍子的风格特点。

9好了,大象的这支舞就告一段落,下面我来扮演小主持人先上场,然后同学们一起来模仿大象跳舞,可以吗?

(听音乐第一乐段,教师表演小主持人学生模仿大象跳舞)

学习第二乐段

1配合的真不错,舞蹈跳的也很好。

可是不知道歌唱的怎么样?

要不咱们考考它,好吗?

(教师唱第一乐句,钢琴伴奏)

2你们能来模唱吗?

请你注意演唱时的姿势,和音准。

3唱的不错,我在高一点,你们能试试吗?

(升高半音唱,注意音准)

4好让我们将这两次连在一起,我看看谁能行!

(两句连接)

5大象的歌声唱的不错,那到底是什么乐器让它的声音变得这样低沉粗重呢?

让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吧,他就是低音提琴。

它是提琴家族中体型最大,声音最低的提琴。

低音提琴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要把琴立在地上站立演奏。

你们能模仿它演奏时的样子吗?

你们来做,老师来唱一唱(生模仿拉奏的样子)

6低音提琴的声音低沉粗重、钢琴的声音清脆悦耳。

如果给他们放在一起,你们还能分的清吗?

7现在你们听一听,请选择正确的乐器放到方块中?

(第一遍听思考第二遍边听边说ppt四个方块选择低音提琴和钢琴)

8真不错!

大象的歌声受到了小动物们的喜爱,大家都情不自禁的为它鼓起掌来。

你们听掌声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

(生由小到大、声音从低到高)(PPT渐强符号)你们能像小动物给它这样的掌声吗?

生模仿掌声由弱到强在音乐中,听到这样变化的声音,我们称这种变化叫做由弱到强。

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小动物一起为大象鼓鼓掌吧!

(师生一起听音乐模仿鼓掌动作和声音)

9好,大提琴和钢琴的完美配合,我们听到大象在伸着长鼻子舒心的唱着动听的歌声,让我们完整的听一听大象的歌声。

我们分组来配合大象表演一次。

(学生分别扮演大象提琴组钢琴组小动物们组)能再试一次吗?

(第二次换角色)这段旋律是多么的优美和舒展呀,大象唱的真陶醉啊!

学习第三乐段

1大象啊,又唱又跳,把我们带到了它的快乐世界,你们看,大象又开始跳舞了,请你想一想,这次大象跳了几遍那套舞步?

(第一乐句大象跳舞一套三拍子动作)

2对了,大象跳舞的音乐又响起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跳一跳吧。

边跳边想这次大象的这套舞步跳了几次?

(三拍子律动一遍的第一乐句)

3跟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试一试,(ppt第一乐句)

4乐曲到了这啊,它的力度变得越来越强好像节目的最后,这精彩的部分大象为了最后展示自己的强壮做了几个漂亮的亮相,请三个组的同学们,每一组编创一个表现大象强壮的舞蹈造型。

要求每个组两个三拍。

然后教师数拍子整合造型。

5跟着音乐做一做。

(第二乐句)数拍子做。

6那让我们再完整的看看大象的第二支舞(完整聆听第三乐段,学生分组做动作。

7到这啊,正因为有你们的配合,大象对自己的所有表演特别满意了。

那你还记得大象都表演了什么吗?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乐曲流程——跳舞——唱歌——跳舞)让我们随着音乐完整的试一试好吗?

(分角色和任务,师生共同配合。

)(完整聆听音乐,师生律动)

介绍作者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这首曲子就叫做大象,是由低音提琴和钢琴共同演奏的。

这首曲子选自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其中的一首,这首乐曲形象生动,充满幽默的表现出大象的形态很有喜剧的色彩。

你们看,音乐是多么神奇啊?

你们想不想看看正真的演奏家是怎样来演奏的?

(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家们的演奏吧。

(观看ppt演奏视频)

总结

原来音乐还可以描写小动物呀!

音乐的世界太美妙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们要表演自己的节目!

动物园的狂欢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个动物又要上场了,你们想知道吗?

要想知道谁又来了,让我们下节音乐课再见吧~!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随堂鼓励性评价:

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鼓励,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

让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在聆听音乐中,享受艺术的美,建立学生音乐想象、表现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评价量规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活动。

在表演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有效配合完成乐曲表演。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在本节课中,通过完整的动物狂欢节的情景设置导入,《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一首《大象》乐曲,通过对大象邀请学生共同表演节目为情境,开始进入乐曲的欣赏学习。

在欣赏的过程中,将乐曲分为三个乐段,分别进行学习,再串联。

通过“舞蹈——歌唱——舞蹈”的三个环节,将音乐的三个乐段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