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1952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doc

附件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研修

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教师工作坊实施细则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3〕2号)、《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的通知》(教师司〔2013〕85号)以及《关于“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实施工作有关注意事项的通知》(海培办〔2013〕1号)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确保教师工作坊能顺利开展,特制定了“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研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实施细则,如下:

一、工作目标

采取教师工作坊研修方式,通过“种子”教师引领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促进“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主要任务如下:

建立16个教师研修工作坊;培养48位名师候选人;培训4800名市县级区域骨干教师;开发不少于50件优质案例资源和微课程;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

二、研修方式

1.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的学习与建设、研修活动的发布与组织、教学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将线下研修活动开展嵌入项目实施过程,通过设计与网络研修相配合的实践任务,指向真实教学情境,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主题研修确定学员研修规定动作,设定项目实施基本框架和方向,确保各工作坊活动的有序推进;通过自主选学满足各工作坊学员的个性化研修需求,为工作坊的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3.专家引领与协作研修相结合。

通过专家引领对研修活动进行顶层设计、组织及指导,为学员的研修活动提供条件与支持;通过坊内和坊间的协作研修,在不同研修主体间建立连接,促进多点沟通,实现协作发展。

4.问题解决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强化学员对理论与技术工具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行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案例研讨与成果分享相结合。

通过案例研讨实现经验的发现、提炼、传播和示范,促进学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网络研修;基于成果分享,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动态更新和优化,实现研修资源的深度应用和推广。

二、需求分析

(一)种子教师需求分析

经过第一阶段种子教师集中研训,种子教师已经基本明确教师工作坊研训任务。

在第一阶段研训过程中也折射了教师以下的“四强四弱”的特点:

1.以教学引领、诊断或研究能力为重点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较强而指导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较弱;

2.现场指导培训教师的能力与经验较强,而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的网络指导骨干教师能力与经验较弱;

3.培训指导个体教师的能力较强,团队合作指导骨干教师的经验较弱;

4.具体地在某个点上解决骨干教师实际需要的能力较强,而统整体规划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能力较弱。

第二阶段种子教师集中培训,已完成以下任务:

1.进一步提升以教学引领、诊断或研究能力为重点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并将此作为指导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2.了解“三人行”成员的工作水平、作风与特点,以提高合作的默契度;

3.掌握网络教师工作坊的设计框架与运作要求;

4.分享网络工作坊不同功能需要的资源支持。

第三阶段教师工作坊实际操作

1.在指导骨干教师的过程中发展自身,成长为教学名师;

2.在指导骨干教师的过程中凝聚教师发展共同体,探讨研训一体、工作坊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

3.促进区域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提升区域教学质量。

(二)骨干教师特点分析

1.大多处在专业发展的上升期或平台期。

2.课堂教学就事论事,对新课程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对课程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缺少整体性思考;

3.很多教学活动没有关注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教学以呈现正确结果、知识解析为主;

4.教学活动形式的表面化,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发展思维能力及建立数学思想方法促进不够;

5.对学习者分析不够,不能基于学习理论指导教学,也不能给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

6.课堂教学研究聚焦于单课时教学改进多,系统的单元整体的研究不够,课程意识不强。

三、工作内容

1.团队构建。

“三人行”小组、培训对象——市县一级的骨干教师以及当地有关名师工作坊主持人构建团队,组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2.研训平台。

构架网络教师工作坊,以此为研训平台。

该平台是:

学习资源提供平台;骨干教师在线学习、研修以及骨干教师与“种子”教师、骨干教师间互动平台;研修资源的生成平台。

3.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骨干教师的研训需求,基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切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顺应与引领骨干教师的研训需求。

4.研训重点。

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探索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为“种子”教师。

5.学习资源。

工作坊的学习资源包括:

(1)国培计划执行项目办提供的资源;

(2)国培计划(2010)、(2011)、(2012)、(2013)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生成的资源;

(3)工作坊支持人及骨干教师生成的资源。

(4)每个工作坊坊主通过自主开发和坊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教师教育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提供不少于2学时的研修资源,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微课等。

这些资源供全体学员学习使用。

6.学习机制。

主要包括:

(1)学习目标的协商机制;

(2)学习内容的提供、选择、生成及共享机制;

(3)学习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并重机制。

7.研修评价。

主要考虑:

(1)研修的态度;

(2)参与情况;

(3)生成的研修资源;

(4)教学改进情况;

(5)种子教师研训能力提升情况;

(6)自身专业发展情况。

四、研训课程设计

研训课程设计为必修课程(72课时)和选修课程(8课时)(图1)。

其中,必修课程又分为线上研训课程模块(60课时)和线下集中研训课程模块(12课时)。

选修课程分为基本素养提升模块和薄弱环节提升模块(8课时)。

图1研训课程设计图

线上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网上已有的学习资源。

包括教育部提供的国培资源和人大附中积累的国培资源;第二类,网络教师工作坊生成的资源。

其中,人大附中积累的国培资源又包括专家讲座资源和优秀课例资源。

人大附中提供的专家讲座类,共98课时供学习(表1)。

各坊主也可单独上传其它必修或选修课程,供本坊学员使用。

表1人大附中国培计划专家讲座资源表

序号

维度

模块

专题

学时

内容要点

授课教师

单位/职称

1

基础培训能力

教育创新能力

专家引领:

教师发展与学校创新

4

通过阐述人大附中教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揭示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创新的规律。

刘彭芝

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项目首席专家/教授/国培专家库专家

2

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发展与学校创新

2

舒展生命,净化心灵

翟小宁

人大附中

教授/特级教师/国培专家

3

专业知识

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

4

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周建华

人大附中

教授/数学特级教师/国培专家

4

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数字微积分

4

数字微积分

林群

数学家、院士

5

专业知识

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

4

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顾泠沅

研究员

6

培训理念与文化

培训理念

专家引领:

现代教师培训的基本理念

4

通过海淀区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分享,了解教师培训的现代理念与基本要素。

罗滨

海淀区教委主任助理/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国培专家库专家

7

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高中数学新课程

4

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结构、变化、挑战

王尚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培专家

8

专业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解题能力

4

解题分析与教师专业发展

罗增儒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国培专家

9

专业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

课堂观察与评价的理论、案例与操作技术

4

通过数学课堂评价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与操作技术的培训,提升学员的教学评价能力。

曹一鸣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国培专家

10

专业能力

教学评价及研究

让数学教学更有意义

──课例分析案例

4

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了解课例分析及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张鹤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特级教师、教研员

11

专业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

微课程设计务实

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共享,移动学习与微课设计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12

专业能力

工作坊建设

教师工作坊

4

如何提升主持教师工作坊的能力

王建明

北京教育学院

教授

13

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教育)中的若干争鸣

4

通过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数学教育)中的若干争鸣的呈现剖析,提升学员的专业理念,拓展学员的知识视野

宋乃庆

西南大学

教授/常务副校长/国培专家

14

专业知识

实践性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教学

4

通过高中数学有关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教学,促进学员理解数学、理解学生及理解教学,提高理解教学水平。

章建跃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

主任/国培专家

15

专业知识

实践性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

4

分享著名特级教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拓展学员的PCK

王建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特级教师

16

专业知识

条件性性知识

基于数学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4

以学习理论引领教学设计,引导种子教师涉及高中数学学习心理专题。

鲍建生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17

通识知识

通识知识

智慧的五个层次

4

智慧的内涵包括五个层次,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数学教育中要有很好的人文素养。

王蒙

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

18

通识知识

通识知识

科学与艺术:

大道至简、大美天成

4

数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体现科学的规律,又体现艺术的规律。

严加安

数学家、院士

19

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教师专业标准

4

教师专业标准与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史宁中

东北师大原校长、教授、《专业标准》起草负责人

20

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

校本选修课

4

高中数学国家选修课的校本化实施与思考

梁丽平等

特级教师

21

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

4

专家型教师培养

曾天山

研究员

22

专业知识

实践性知识

教师专业成长

4

优秀中学教师成长之路——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与校本培训

人大附中教师团队

教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23

专业知识

实践性知识

教师专业成长

4

我在人大附中学数学(优秀学生介绍学法)

李秋生、曲兆军等

高级教师

24

专业知识

实践性知识

教师专业成长

4

中学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侯立伟、杨良庆、吴其明

高级教师

25

专业能力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

4

如何做学生的心理工作——了解心理助人助己

陈华

心理学博士

人大附中提供的优秀课例资源,共29个课时供使用(表2)。

表2人大附中优秀课例资源表

序号

上课教师

教师所在学校

年级

课题

1

李岩

人大附中

高一数学

类比推理

2

杨良庆

人大附中

高二数学

杨辉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