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839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3.在欣赏旋转变换得到的漂亮图案的过程中,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确图形旋转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确定图形旋转过程中的中心点、方向和度数。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明确图形旋转变换的特征,了解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图形的旋转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不过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电脑辅助教学的形式,遵循在活动中学习的原则,主要通过4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一、欣赏观察初步体会

请学生欣赏生活中通过旋转设计的漂亮的图案和标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在情不自禁拍手叫好的同时,自然会产生理性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电脑显示的图案动态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静态图案的欣赏和动态图案的观察,学生初步体会到图形旋转的特点。

二、设计图案感悟新知

通过前面的欣赏、想象和观察,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旋转形成漂亮图案的表象。

同时也更加强烈地体会到旋转在图案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

于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让学生运用电脑、参照提示自由设计图案。

力求在自主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图形旋转的特点,感悟与旋转有关的要素,积累图形旋转的表象。

三、交流提升梳理知识

在欣赏、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会积累足够的关于图形旋转的表象,不过这种表象是零散的,是处于经验层面的。

针对这种情况,给学生提供反思交流的机会。

观察、想象、验证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判断图形旋转的度数。

力求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图形旋转过程的理解,使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和思考。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深化学生对图形旋转特征的理解。

四、诊断反馈发展提高

经过欣赏、观察、感悟、分析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图形的旋转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然而学生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图形旋转的认识有哪些差异,怎样让教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等也是需要处理的问题。

为此在巩固新知的环节中创设了“数学游乐园”的情境。

把诊断题目分两个层次串联在这一情境中。

根据学生对2个层次题目的完成情况,诊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学生准备:

相应的电脑操作技能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资源:

一些由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的漂亮的图案、用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诊断性题目。

……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欣赏图案,引发问题

1.组织学生在电脑上观察图案。

2.提出问题:

看了这么多漂亮而有趣的图案,你有什么问题?

3.组织学生欣赏动态图案。

组织学生自主欣赏静态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

提出要求:

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4.组织学生初步交流。

提问:

通过刚才观察图案动态的形成过程,说一说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5.根据学生的提炼要点适当板书。

1.学生欣赏图案。

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按照要求自主观察静态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

4.反思体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电脑界面依次呈现图案,最后将所有图案集中在一个界面上呈现。

电脑上的图案清晰、美观,给学生以美感。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演示每个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

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基本图形,然后基本图形围绕中心点,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度数,形成整个图案。

电脑活灵活现地将静态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解决了普通教具难以实现的问题。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直观、高效作用。

二、自主学习,设计图案

组织学生依据提示,自主设计图案。

如果让你们也用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运动设计图案,你能不能设计?

想不想试一试?

出示基本图形:

指导学生看操作提示:

用一个基本图形,围绕三个因素自由设计图案。

600

900

1800

A

B

C

D

顺时针

逆时针

把图形绕点()()旋转()。

按照提示自主设计图案。

任意选择基本图形,按照提示依次选定规则,让电脑自动呈现基本图形的旋转过程,并形成静态的图案。

电脑呈现图案设计的操作提示,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尝试操作的过程中完成图案的设计。

既发挥了电脑的动态生成功能,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感悟图形旋转所依赖的旋转中心、方向、旋转度数三个因素,积累图形旋转的表象,有效习得了知识。

三、集体指导,交流提升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梳理知识要点。

1.广播部分学生设计的图案,引发学生思考。

(1)欣赏

(2)引导学生想象欣赏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想清楚的同学自己也在计算机上设计一个这样的图案。

(3)老师也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图案,请大家思考:

图形1怎样旋转能得到图形2?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图形2怎样旋转能得到图形3?

图形1怎么旋转能得到图形3?

(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适当的课件演示)

针对图案设计反思交流。

1.观察,并推理基本图形经历了怎样的旋转运动。

(1)根据同学的描述一边想象一边观察。

(2)根据同学的描述进行想象,然后具体操作,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这样的图案。

(3)认真观察老师设计的图案,并回答问题,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利用电脑在全班展示个人的设计成果,既直观、方便,也利于观察。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诊断反馈,个别指导

(闯关题目附在教学评价设计中)

1.指导学生进入诊断界面。

2.针对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效指导。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反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提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

4.全课总结

1.进入练习界面,开始练习。

2.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到老师那里寻求帮助。

3.交流反思

回忆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

4.回忆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

电脑界面呈现趣味性的“数学游乐园”情境,把2组练习题目串联在有趣的情境中。

学生仿佛置身于“数学游乐园”中,亲历游园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热情。

在“数学游乐园”中,学生可以自主检测学习的效果,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

同时也能使教师的个别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练习过程中,教师设计的计算机程序的评价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和激励性。

(1)电脑提供了“随机诊断”的功能,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困难,可以求助“提示”,电脑的提示是形象直观的,是动态的,更是教师口头表达性的提示所无法比拟的。

(2)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完成练习。

在第一组题目中,每完成一题,点击“判断”,如果答案正确,电脑会自动按照学生的答案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并出现笑脸;

如果答案错误,电脑也会演示错误的旋转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3)在第二组练习题目中,每正确完成一题,点击判断,电脑还会给学生一个惊喜,让学生得到一定数量的金币。

学生可以用金币到“迪士尼”剧院看影片。

这种独特的激励作用也正是本节课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所在。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针对性。

从本节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主要从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一、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质性评价

从纵向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有4个环节,分别是:

个人学习、自主探索、集体交流和诊断反馈。

在前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自我的,内隐的,课堂交流很少。

所以在这两个环节中,评价主体是教师。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程度,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或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在第三、四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更多的是外显的。

在这两个环节中,评价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主要通过观察、倾听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侧重评价学生的动脑思考问题、倾听他人发言、数学表达情况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完成诊断性练习题目,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量化评价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用“数学游乐园”的情境将评价题目串联起来,把评价题目分为两个层次。

正确完成第一层题目,可以获得“数学游乐园”的门票。

正确完成第二层题目,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金币,获得的金币可以用来观看“迪士尼”剧院的影片。

第一层是基本题目,每道题都以背景网格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

第二层是拓展性题目,稍有难度,没有背景网格。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侧重于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

电脑界面依次呈现相关题目。

每道题目还配有教师的“随机提示”,如果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就可以点击观看相关的动态演示过程,这种演示过程是形象直观的,是语言描述所无法比拟的。

学生完成每道题目以后,点击“判断”,电脑及时反馈。

为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教师个别指导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增强了学生反思的及时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附评价题目:

题目说明:

评价题目共分2组,串联在“数学游乐园”的情境中。

正确完成第一组题目,可以获得“数学游乐园”的门票;

正确完成第二组题目,可得到一定数量的金币。

根据金币总数,可进入“迪士尼”剧院观看不同的影片。

(答题方式:

用鼠标点击选择正确答案。

第一组题目

1.把三角形1绕点()旋转能得到三角形2。

90

180

2.图形B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度得到的。

2

3

4

3.图形1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能得到图形()。

4.要把这张照片摆正,应该怎样旋转?

()

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B、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

第二组题目

1.俄罗斯方块

图形A绕O点按()方向旋转()度,向下平移后能正好填满B处的空挡。

2.旋转风车

把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能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智过独木桥

长方形A绕O1点按()方向旋转()度;

长方形B绕O2点按()方向旋转()度;

长方形C绕O3点按()方向旋转()度;

长方形D绕O4点按()方向旋转()度。

4.巧解谜图

2002年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世界数学家大会,这次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就隐藏在下面的图案中,请你按照指令,找到相应的三角形,并涂色。

(1)三角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上平移一个格子。

(2)三角形B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度,再向上平移一个格子。

七、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自主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只是初步地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图形的旋转”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为此,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3个环节的操作活动。

首先,自主观察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积累图形旋转的表象;

然后,自主利用旋转设计图案,观察图形的旋转过程,深入体会图形旋转所依赖的三个因素,积累图形旋转的直观表象和经验;

最后,利用所掌握的旋转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对于这3个方面的操作活动,学生都是自主完成的。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创设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纵观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情境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加浓厚。

教学伊始,组织学生欣赏利用旋转设计出来的漂亮图案,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图案旋转的动态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

最后,用“数学游乐园”的情境承载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生动形象,使学生仿佛亲历游园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3.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电脑的辅助下完成的。

从图案的动态形成过程的演示到自主设计图案,以及评价题目中的随机提示,都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普通教具难以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直观、高效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不过,全面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也存在个别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问题环节中,由于学生较多,教师的个别指导可能不够及时。

再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激励性不够到位等等。

基于以上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