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
5、建设地址:
围场镇金字小学校园内
6、单位概况: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郊学区中心校,是2006年7月经县政府、文体教育局批准成立的,隶属县文体教育局管理。
学区下辖围场镇、龙头山乡、道坝子乡三个乡镇的四所规模小学,21所幼儿园;
辖27个行政村,服务人口86951人,服务半径20千米,共有学生1879人,学前幼儿867人,教师198名。
该中心校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文体教育局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理念,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导向,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规范、高效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百姓的赞誉。
围场镇金字小学是围场镇郊学区中心校下属的一所国办小学,始建于1967年,校址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金字村八组。
该校是把金字村和车字村两个行政村的一至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一起的一所学校,服务半径15公里,覆盖人口5800多人。
学校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8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12人,有2个幼儿班,幼儿45人,教职工13人,是县内重点小学之一。
金字小学自建校以来,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坚持“科教兴校、育人为本”,为初中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特别是近年来,走“素质教育”之路,教学质量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在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中先后荣获“实绩突出单位”、“教学成绩突出单位”等,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二、编制依据
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2、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3、《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
4、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
三、编制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筑结构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土地。
2、采用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建设方案。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建设产品合理、适用、低费用。
3、遵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及项目建议书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4、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基建标准和规定。
四、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主要对项目建设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和比较,拟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对建设条件、项目规模、项目运作方式、管理方式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论证;
对建设工程量、费用进行估算;
评价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并从环境影响、节能分析、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多方论证。
五、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围场镇金字村八组、围场镇金字小学校园内。
该建设场址东侧邻公路,交通便捷,水、电、讯等配套设施完善,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2、项目内容: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
拟在围场镇金字小学院内建设三层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1255平方米,宿舍楼内一层设置餐厅、消毒间、库房、更衣室、操作间及卫生间等;
二层和三层设置宿舍、卫生间和盥洗室等。
项目附属工程包括:
建设锅炉房40平方米,建设厕所100平方米,建设化粪池一座,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地面绿化260平方米,及购置锅炉一台等。
项目附属设施包括:
水、暖、电、通讯等设施建设。
计划建成功能齐全、设计新颖、环境优雅、设施先进、适应规模办学、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现代化的小学。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
1395平方米
占地面积:
437平方米
总投资:
161.8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由来及背景
2003年9月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
“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决定》要求:
推进“两基”攻坚,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
“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
两基"
巩固提高的规划和部署。
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
”
2007年0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并提出:
“十一五”时期国家要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要明显提高,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的规划目标。
同时还提出:
欠发达地区与全国教育平均水平的差距要逐步缩小。
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安全。
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使所有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资金安排实行省级统筹,市县负责,中央财政补助。
2009年中央新增专项资金80亿元。
会议提出:
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2009年7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2009〕22号)。
对全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做出安排:
2009年完成加固、改造规划3年总工作量的30%;
2010年完成3年总工作量的60%;
2011年完成3年总工作量的10%。
2009年8月4日,承德市召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行全面部署。
会议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中小学校舍的进度要求,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省、市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工作部署,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制定了本县《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
县教育部门制定了《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围场镇金字小学是把金字村和车字村两个行政村的一至六年级学生集中到一起的一所学校,现有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998平方米。
该校现有的幼儿园平房是建于九十年代的平房,由于当时投入资金不足,建筑标准较低,加之资金紧缺,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不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现已成为危房。
同时,由于金字和车字两村的人口居住过于分散,一半以上学生距离学校超过10公里,住在车子村一、二、三组和车道梁上的车字九组、十组、十一组、十二组的学生距学校达15公里,给家长接送学生带来很大困难,并且住在金字村一、二、三组的学生在上学时需经过111线国道,过往车辆很多,车速较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金字小学目前没有宿舍,学生不能在学校住宿,有的村民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离家较远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就读,有的送往私立学校就读,还有的被送到“小餐桌”,增加了村民负担,形成了不稳定因素,同时还造成了本地孩子外流严重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金字、车字两村的学生在外校就读的有233人(其中:
木兰实验小学15人;
玉林小学18人;
育才小学10人;
回小55人;
四小65人;
前进小学35人,龙头山小学35人)。
此外,金子村在围场镇规划区之内,目前新民居工程已经实施,已开发的住宅楼和规划要开发的住宅楼日益增多,大型商业物流中心也在规划中,因此到金字村居住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会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加,在金字小学读书的学生今后将逐年增多,学校校舍现已经严重不足,急需新建宿舍楼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鉴于围场镇金字小学现幼儿园平房为D级危房,不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以及学校现有校舍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县教育等有关部门经研究论证,在实施《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和《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中,将该校新建宿舍楼及附属设施列入了系列工程之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成后,金字村和车字村两个村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能在金字小学就读,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和镇内小学的压力。
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围场镇金字小学现有幼儿园平房不符合抗震设防的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已成为D级危房,以及校舍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
既可以保证师生安全,同时可缓解在校学生逐年增多带来的压力,并且可使校园更加美观、整洁,使该学校适应规模办学、素质办学的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办学水平,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省、市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工作部署,以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布局调整和学区规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的具体行动。
综上,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三、项目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县文体教育局和围场镇郊学区中心校抽调人员成立专项办公室,负责该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协调、管理、检查、监督、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
2、技术保障
严格按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进行方案设计,保证学校宿舍楼达到国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定的标准。
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理,以弥补建设单位对管理建筑技术、业务等方面技术水平的不足。
通过招投标选用具备相应资质并且从事施工管理业务多年、技术力量过硬、业绩较突出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对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严格把关,以确保建筑工程交付使用后安全运营无事故。
3、资金保障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年度工程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工程资金要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实行政府统一采购,通过县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收款单位或供应商,建立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校舍工程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不得用于偿还过去拖欠的工程款和其他债务。
4、制度保障
⑴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基建标准和规定;
⑵制定《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管理办法》;
⑶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项目责任到人,并对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⑷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四、项目建设的原则
本项目建设的原则是: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主;
布局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和谐统一;
内外环境高雅,适宜办学,充分体现出现代化学校的面貌。
第三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的最北部,承德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及燕山山脉的汇接处。
界于北纬41°
35′-42°
40′,东经116°
32′–118°
14′之间。
海拔高度在700-2067m之间。
县内西北部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将自治县分成坝上冀北高原与坝下冀北山地两大地貌单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上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水草丰富;
坝下山势险峻,沟谷纵横。
项目建设所在地围场镇,地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坝下冀北山地地貌单元区。
是县政府驻地,距承德市153公里,距北京市区384公里。
围场镇城区现状建设用地为带状。
主要分布在伊逊河谷地,东西两侧是起伏的山峦。
伊逊河从北向南横贯围场镇。
二、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本区气候属于中温带向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的过渡型、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季,夏季无暑,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5℃至4.7℃,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29.5℃。
无霜期短,仅60-128天左右。
年降水量在380-500mm之间。
2、场址位置条件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金字村,在县城规划区内,距县城中心区域2.5公里处,近靠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
宿舍楼建于围场镇金字小学校园南侧,原幼儿园平房的位置,与学校教学楼相对,北邻操场,既方便教学,又便于学生文体活动,布局合理。
3、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该场地地层分布稳定,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在钻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水文地质条件满足建设要求。
4、场地土地震效应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依据其工程特征判定属中硬土,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5、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地层承载力较高,适宜该项目的兴建。
三、建设条件
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项目位于金字小学院内。
拟建项目用地占地规模合理,符合规划和集约、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
1、土地规划和土地权属
该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建设单位具有土地使用权。
该项目用地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
2、当地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建筑材料供应充足,价格情况合理。
围场镇内有一个大型的钢材市场,主要经销首钢的Ⅰ级圆钢、承钢的Ⅱ级螺纹钢筋和各种管材等,钢筋抗拉、抗弯等性能良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
县内有多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可以供本工程使用。
围场境内有多家节能保温空心砖厂,空心节能砖保温性能良好。
围场境内有多条河流,盛产强度高、含泥量少的中砂,能满足本工程需要。
所以本项目在钢材、水泥、节能空心砖、砂石等建筑原材料供给上是有保障的。
3、交通运输条件
围场镇金字小学校园所在地位于围场镇规划区内,校园东侧邻公路,交通便捷,设施完善。
4、水暖电讯路等基础设施条件
拟选场地供水为自打水井供水,排水入县城污水管网。
供暖为自建锅炉房,购置锅炉取暖。
供电直接接入电力管网。
通讯线路方便接入。
道路通畅。
5、施工条件
本工程要制订严格的施工安全方案。
严格隔离施工区与教学区,实行工程施工封闭管理,塔吊吊臂旋转范围须限制在施工场区内。
施工中为避免影响师生的过往通行,施工场地需要合理布局,施工单位要根据师生活动范围,搭设防护通道,合理设置警示标志、绕行标志等,提示和引导避让危险,确保在校师生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场区无地下或架空障碍。
施工用电可接临时变压器。
施工用水在场地附近可申请打临时大眼井,也可使用储水罐直接接入自来水管网。
6、施工组织条件
(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该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郊学区中心校基建处具体负责,项目初期的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调研、项目报建等工作由基建处项目办组织进行,后期工作由项目办完成,项目办对项目运营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完成项目后评价。
(2)运营组织管理
“围场镇金字小学宿舍楼工程”项目采用独立法人制,即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郊学区中心校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组织管理本项目。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规划设计要体现现代化建筑、经济适用、安全、环保、节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宜于教学、建筑与环境和谐的理念;
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先导性。
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新建宿舍楼工程鼓励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震、隔震、减震、保温、隔热等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校舍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和节能、环保功能。
一、总平面规划
1、总平面规划原则
(1)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2)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努力营造别具一格、适于教学的建筑格局。
(3)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强调人性的设计理念,努力营造一种独特的精神面貌。
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始终是设计的重点,新建宿舍楼要与整个校园的环境布局相协调。
在总体规划结构上要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创造建筑与人亲和、富有韵律。
尽可能使建筑与校园绿化、美化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以便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休息、活动、交往的校园环境空间,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4)建筑设计充分体现超前性、先导性,精心构思,营造建筑精品,树立品牌形象。
2、总平面规划综述
根据规划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宿舍楼建于围场镇金字小学校园南侧,原幼儿园平房的位置。
保留了原有操场的完整,形成了活动与教学分开的两个空间,给学生的活动预留了足够的室外空间。
建筑物间既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免互相干扰,又要从功能分区上要紧密结合,合理搭配,保证教学区的朗朗读书声不互相干扰。
保证教学区的四周有足够的活动广场,要实施好学校的绿化工程,校园周边栽植高干树木,如杨树、桦树、垂柳等;
活动广场四周种植草坪,以保持视野开阔;
学校涌道两侧栽植松树、云杉等树木,使之四季常青。
校园内的各种管线应尽量布设于地下,达到安全、可靠、无隐患。
二、设计依据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抗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DB13-J24-2000)
《最新建筑设计标准规范及规范条文说明大全》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三、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本项目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严格按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368-2005、《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以及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
地震烈度按6度设防,本着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确保校舍坚固安全的原则。
宿舍楼内居室不宜过大,按照实际居住人数和人均居住面积,合理确定居室的面积,且应设壁柜、书架等储藏空间。
为了避免造成拥挤,便于学生的疏散,应设置两个单独的楼梯。
根据每层居住人数,合理设置卫生间和洗漱间的数量及位置,卫生间和洗漱间等公共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居室产生干扰。
建筑层高要合理,考虑到可能使用双层床,宿舍楼层高不宜低于3.6米。
餐厅设置两个单独出入户门,直接通往户外。
为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餐厅、操作间、售饭间、消毒间、库房等按功能要分开并单独设置。
厨房间要设置换气扇等通风、排烟设施,并且与学生就餐间要做好火源隔离;
学生就餐间要有良好的通风。
餐厅内部要明亮、卫生、通风、排烟、防蝇、防尘、消毒等一应俱全。
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应采用坡屋面,并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要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以方便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为了避免造成拥挤,便于学生的疏散,宿舍楼设置两个单独的楼梯。
宿舍楼为深灰色仿石涂料,配合建筑造型,营造宽松简约的外部环境。
建筑平面力求简单,功能分区明确。
建筑立面造型简单,与周围建筑相协调。
室内给排水供暖设施齐全,供电通讯网络设施齐备,日照充足,通风良好。
2、内外装修
所有内外装修一次到位。
卫生间和盥洗室内墙粘贴200×
300瓷砖,地面铺设防滑地板砖。
宿舍楼内其他房间内墙面刮仿瓷,地面铺设600×
600地板砖,楼梯踏步为花岗岩,外墙装修采用外墙涂料。
3、结构设计
该项目的选址,不存在有地震断裂带、低洼地、滑坡体、泥石流和洪沟口等自然灾害地段,场址的选择为对抗震有利地段。
对建筑物建筑结构设计重点考虑安全可靠。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本项目采用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4、给排水工程
(1)供水系统:
本项目供水采用PP—R管材,与学校原有水井供水管道连接。
(2)排水系统:
报经环保局审批后,采用PVC管材,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雨水在道路雨水口汇集排入排水管道。
(3)消防
设置地下消火栓及干粉灭火器,确保消防设施完善。
5、通风采暖
(1)采暖
本项目供热管道和新建锅炉房主管道连接。
(2)通风
宿舍、餐厅设计时尽量设有对外窗,可以直接采光和通风。
但对餐厅要设置强制性的机械排气设施,以便及时有效的排除室内有害废气。
6、供配电
该项目供配电由供电公司供应。
7、弱电
该项目的通讯由联通公司的市网接入。
8、配套工程
拟建宿舍楼周围留足绿化面积,其余全部硬化,与校内原建筑物融为一体。
第五章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本项目建设执行国家标准,在规划设计体现环保的基础上,力求施工中和使用中环保措施的落实。
本项目建设为非工业建筑和非工厂建筑。
主要污染物:
一是施工中的粉尘、噪声、及建筑垃圾;
二是使用中的废水、生活垃圾等,其余基本无污染物及污染源。
一、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设计原则
设计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搞好“三废”的处理和回收,使“三废”达到国家标准,并同时采取绿化、美化措施,使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周围环境
围场镇金字小学周边无工业、企业,环境优美。
区域内环境空气、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状况均良好。
项目周边无自然文物、景观和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
二、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的粒子状态污染物又称固体颗粒污染物如降尘和飘尘;
内燃机械和车辆排放尾气、沥青烟等产生的气体状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机械噪声等。
项目建成后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
建筑垃圾、厕所粪便、洗浴废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厕所粪便、洗浴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打扫,保持干净整洁。
施工现场及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