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7433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角色游戏文档格式.docx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2

1.国内研究现状2

2.国外研究现状3

三、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4

(一)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4

(二)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5

四、如何利用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5

(一)幼儿园增加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开展5

1.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5

2.确立新的游戏主题6

3.在游戏中注重幼儿社会性能力培养6

(二)父母也要在家做好榜样师范7

五总结7

参考文献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等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以及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来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动作模仿了,而是喜欢扮演各种游戏角色,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从中得到乐趣,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发展其社会性。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而游戏又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最喜欢、最能发挥主体性的活动,也是幼儿以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心里学家研究表示,学前期是角色游戏时期,在这些游戏中,儿童必须和同伴商议角色分配、同时合作进行问题处理,这样游戏才可以顺利进行,这期间,在幼儿拟定的情景中,幼儿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模仿各种角色的活动,这就促使儿童不断地认识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在社会性角色游戏中,有机会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和学习成人社会各类社会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将平时所观察到的大人的行为在游戏中得到实践,并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守则,角色扮演类游戏充分的反映出了显示生活中角色的关系,所以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愉快性的对社会准则进行学习。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为儿童创设游戏情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游戏过程来明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建立友好关系。

通过色扮演游戏能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幼儿以后的社会发展及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从学前期开始幼儿的情感就从生理情感逐步分化,向社会情感发展,自卑感、关心、自信等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与周围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一个人的以后的社会行为,所以在学前期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是奠定幼儿以后社会性的基础,而近年来游戏已经成为为培养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幼儿喜欢游戏,不仅仅是因为游戏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热点,更多的是因为游戏能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孩子缺少了很多社会性的锻炼,导致以后的发展不良,依赖性比较强,自理能力较弱等问题。

因此,人之研究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中的作用,可以给老师和家长一些理论指导,正确的指导孩子通过参加游戏得到锻炼,社会性得到发展。

二、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概念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

2、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为了他人或社会利益而自发作出的一种意志性行为,如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幼儿获得社会承认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所起的作用是不可被低估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近几届中国心理学会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中,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研究者指出:

“社会性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中新崛起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

有关社会性发展的文章可以归入道德认知、意识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包括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合群、从众、适应、独立性、自信心,攻击——挫折和亲社会行为)、独生子女及其他。

近几年来,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协作研究和论文报告增加更快,这一领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2.国外研究现状

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在人类的哲学思考和教育实践中由来已久。

个体的社会化,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很早开始就受到心理学界的注意。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尤其突出了个人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和个人适应社会的人格发展过程。

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性发展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心理学界开始有人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性发展。

4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对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庭和父母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学习理论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父母的抚养行为、孩子的行为习惯训练。

到60年代,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开始注意从儿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60—70年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模拟真实社会情境的研究,使学习理论的影响更加广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实验考察了学习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具体涉及到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性别作用、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等问题,有力地扩展和加深了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进入80年代以后,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论文、报告、专著大量增加,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都将儿童社会性发展作为重要专题,研究的队伍和数量都明显增长。

在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观点和方法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如更强调多变量的分析、研究的外部效度,强调社会化多方面因素的系统作用。

三、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角色游戏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儿童按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着支配自己,协调与他人的关系,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以后成长至关重要,在角色游戏中,扮演角色是儿童最为关注的,由此他们将学得各种人物彼此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

角色游戏是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通过游戏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知识,发展各种认识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模仿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

如扮演火车上的乘务员,又送水,又报站名,又打扫卫生,还帮老人提东西􀀁

􀀁

忙得不亦乐乎;

扮演妈妈时,操持家务、关怀、疼爱子女;

“老师”带小朋友活动,并照管他们先吃饭,然后去睡午觉;

扮演警察时,只见他们一会儿说一个煤气罐爆炸起火了,需要他们去“救火”,一会儿又悄悄地靠近某个门口,说是抓小偷,一会儿又忙着指挥交通,还说警察最爱帮助人;

在玩医院游戏时,病人很多,但找不到科室,咨询台的护士就会耐心地告诉病人,他要去的科室在哪;

在玩商店游戏时,售货员不小心把钱找错了,会非常着急地找那个买主,把多收的钱还给他,还有扮演出租车司机,服务员等。

在这些游戏中,儿童模仿着关心他人,认真负责,拾金不昧等思想和行为。

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为有趣的游戏所吸引,为了把游戏玩好,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遵守游戏的规则,按角色要求行动,也就是根据社会行为准则行动。

如在“照相馆”游戏中,摄影师告诉客人先去开票,然后让客人坐下,给他打扮打扮,并且在摄影时要求客人笑一笑;

此外,角色游戏还有一定的游戏常规,如“妈妈”或“奶奶”带“孩子”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

玩“木头人”“冰棍”时,必须站在原地,一动不许动。

游戏又发展了儿童的自制力。

另外,通过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过分鲁莽好动的幼儿在担任“交通警”或“售票员”中,培养了他们的抑制能力;

不爱整洁的幼儿担任“医生”,逐渐培养爱整洁的习惯。

(二)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儿童社会化可以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主要表现在学习扮演社会角色。

2、儿童社会化教育可以培养健康的情感。

3、儿童社会化可以促进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形成。

如果儿童的社会性得不到很好地发展,那么他的心理是有缺陷的。

如有的孩子见人害怕、胆怯,不愿或不会与人交往;

有的骄横霸道,不讲道理,不懂礼貌;

有的不受规则的约束,随心所欲等。

早期的社会化是整个一生社会化的基础。

如果人的社会化失败,就会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出现。

反社会人格的突出表现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在违反社会规范时毫不内疚,甚至在伤害或侵犯他人利益时也毫不难过。

因此,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仅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而且会直接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四、如何利用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幼儿园增加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开展

1.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

角色游戏离不开玩具或材料,在角色游戏中,仅适用成品玩具,以及利用废旧物自制的玩具是不够的,因为,随着不断丰富的游戏内容,幼儿对玩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启发幼儿,设法使现有玩具一物多用。

再则,角色游戏实指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游戏,也需要幼儿通过想象以物代物。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范围和游戏需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材料前,教师要考虑到材料的数量和类型与幼儿身心特点的符合性,既易于幼儿收放,又易于游戏的发展,投放后,要注意幼儿对材料的反应。

也可以与幼儿商议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引导幼儿选择所需的材料,使幼儿能独特、灵活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在游戏的物质准备这一环节中,保证材料能够发挥游戏的教育性。

2.确立新的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幼儿进行社会性的学习,所以游戏的主题内容必须是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

小班幼儿由于阅历所限,很多事情他们还没经历过,很多角色他们无从体验。

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主题。

熟悉的角色才能激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从而使幼儿树立起角色意识。

首先,应从幼儿熟悉的事物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其次,应从幼儿心目中所崇敬的人物去选择主题。

第三,从幼儿对新异物的好奇入手选择合适主题。

3.在游戏中注重幼儿社会性能力培养

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最基本的与同伴交往的技能

在理论上,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被认为是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两种社会性关系对幼儿的社会互动和观点的采择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同伴友谊等有着影响。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同伴间的交往机会,幼儿在与同伴互动过程中认识到他人会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与态度,能够学会协调不同的观点,解决一些人际间的问题与冲突,改善同伴关系等。

因此,通过开放的角色游戏的开展,幼儿懂得了互动、轮流、合作、分享解决冲突等基本的交往技能。

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品德在幼儿的社会发展中占有核心的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至高水平,在幼儿阶段尚无成型品德,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与教育有助于品德的形成。

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对人有礼貌、珍惜工作人员的劳动和尊重老人等,都有助于幼儿懂得分享互惠,利他助人、相互谦让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乐于与人合作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通过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学会合作。

如:

在游戏结束时,烧烤店的物品很多,一个人收拾忙不过来,需要与其他小朋友一块完成。

第一次,小朋友们很快把物品收拾到了整理箱,可在第二次游戏时,幼儿发现材料很乱,需要很长时间拿出来摆放,于是,幼儿商量“如果我们将物品分类放好,下次游戏时一样一样的拿出来,不是就节省时间了吗?

”幼儿在合作中发现、探索、尝试,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既有成功的体验,更有合作的愉悦,同时,通过坚持一贯的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健康个性。

(二)父母也要在家做好榜样师范

家园配合一直是幼儿教育教师与家长之间共同培育幼儿的一座桥梁,也是一种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例如在一次社会活动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水果,教师有限的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教育活动需要,于是家长与幼儿的积极配合就成为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

同时家长也要和幼儿园教师协商教育培养方向,从而达成一致,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不仅会延缓援助行为的形成,还可能使儿童产生两种不同要求的“适应性”,使得幼儿形成在幼儿园一套在家里另一套的两面性,人们常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五总结

角色游戏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角色游戏是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最为幼儿喜欢,因为它不仅能使幼儿积极参与,还能使幼儿体验成人活动,在游戏中满足需要,体验快乐。

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价值是不可不了估量的。

因此,不光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都应注意角色游戏的适当运用,并运用其他方法一些方法使之互为补充,而且在具体应用时需根据游戏内容及教育目的、儿童特点、个性特征、认知发展水平等情况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使角色游戏尽其所能。

参考文献

1.保建.试论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科技报,2009,(6).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闻乐华.幼儿体育游戏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4.聂林.幼儿教育大策略[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07-308.

5.白宝爱.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0-69.

6.王爱云.浅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

7.张佑琏.谈角色扮演游戏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价值[J].西安师大学院学报,2009,(3).

8.王娅.学前儿童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彭清.关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探讨[J].湖北体2010,(6).

10.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9

11.任智茹.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13.周丽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14.丁海东.儿童精神:

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

15.杨慧慧,石向实,郑莉君.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J]前沿.2007.(06)

16.周介湉.重视儿童游戏[J].心理与健康,2009,(05)

17.阿部生雄.刘玲玲.英国对日本儿童游戏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0(02)

18.白向伟.浅谈“游戏法与比赛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19.周建平.游戏教学观论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5).

20.庞建萍.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1.陈素萍.幼儿与“物”交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