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715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A.﹣43℃B.﹣37℃C.43℃D.37℃

8.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7.5℃和38.5℃B.37.5℃和38℃

C.38℃和38℃D.38℃和38.5℃

9.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不变B.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10.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

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

11.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计22分)

12.(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记录为  cm。

13.(2分)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

17.31cm、17.32cm17.52cm、17.32cm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课本的宽度应该是  。

14.(2分)单位换算:

500μm=  nm

4kg=4×

106  

15.(2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

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6.(2分)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  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  g。

17.(1分)铜的密度为8.9×

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  。

18.(1分)通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

19.(2分)小明跟妈妈到新建的百货大楼买东西,乘自动电梯上楼,小明以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以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由此可知: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

20.(4分)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这种材料制成小的颗粒掺入墙体材料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这是因为当室内的温度升高时,这种材料会  而  热;

当温度降低时,这种材料会  而  热。

21.某同学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棒,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小冰晶;

剥去包装纸,他看见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  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他把这支冰棒装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这是由于茶杯中装进冰棒后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成小水滴附着在茶杯外壁形成的。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2.(1分)记忆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镍和钛,它独有的物理特性是:

当温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内部的  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外形的变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计30分)

23.(6分)如图所示是盐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15~20min内盐水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盐水凝固过程持续了  min。

24.(

10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

(2)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

(3)如图B所示的是小刚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是沸腾时的情况。

(4)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

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  ,测得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25.(12分)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g。

(3)如图丙,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cm3。

(4)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40g,量筒中油的质量m=  g。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g/cm3。

26.(2分)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主要步骤有:

(不能重复选择)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值,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读取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按以上步骤进行实验,合理的顺序应是  。

四、综合题(共2小题,第27题7分,28题8分,计15分)

27.(7分)家用电冰箱主要用于冷藏或冷冻食品。

(1)冷藏室中照明灯和电冰箱压缩机是  (串/并)联的。

(2)利用电冰箱制成的冻豆腐有许多孔洞,这是因为冷冻时,豆腐中的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3)某天,小刚同学惊奇地发现,放在冷藏室内下部的酸奶盒表面有冰,而放在上部的同种酸奶盒表面无冰。

为什么呢?

他猜想:

冷藏室内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

①为了验证猜想,小刚需要的器材是  。

②实验方案是  。

③根据上述结论,夏天家里立式空调制冷时,为使整个房间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你应该调节出风口叶片,  (向上/向下)吹出冷风。

28.(8分)一块碑石的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碑石样品,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碑石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到150mL处,利用以上数据,求这块碑石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

解: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不符合实际;

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cm,不符合实际;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不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符合实际。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分析】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升高液体温度和增加液体的表面积也可加快蒸发。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用地膜覆盖农田,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都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

把湿衣

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液体的温度,所以加快了蒸发。

故B、C、D不符合题意。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分析】

(1)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

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3)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

(4)自然界的最低温度是﹣273.15。

A、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这是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正确;

C、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最低能降低到﹣273.15℃,故D错误。

B。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时要掌握熔点的概念。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

C。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图象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蒸发是在液体的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都发生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保持沸点温度不变;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增大,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气压变化时,水的沸点也随着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它的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

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

B、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正确;

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错误;

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正确。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变化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分析】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

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由图知:

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30℃+7℃=37℃;

故D正确

【点评】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上表面是在是零摄氏度上方还是下方,然后再读数

【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

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

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

【点评】了解体温计缩口的作用,是判断该题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正是因为有了缩口,才千万不要忘记用完甩一甩。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和体积的改变都不会影响物质的密度。

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质量减为一半,同时体积也减为一半,由ρ=

可知,此时密度保持不变。

【点评】本题属易错题。

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题的基础,而解题的关键是要理清m、v、ρ三者之间关系。

【分析】首先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再用公式V=

算出中学生的体积,选出正确的答案。

中学生的质量约m=60kg,密度ρ=1.0×

103kg/m3,

中学生的体积v=

=0.06m3=60dm3。

【点评】估算是中学生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要对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长度、体积、密度

、电压、功率、速度等物理问题进行留心观察,注意思考,积累和培养估算的能力。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

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

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2.(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测量结果记录为 2.80 cm。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

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80cm。

故答案为:

1mm;

2.80。

【点评】在初中物理实验中,需要测量很多的物理量,但没有明确要求时,只有长度的测量结果需要有一位估读值。

17.31cm、17.32cm17.52cm、17.32cm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17.52cm ,课本的宽度应该是 17.32cm 。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小。

比较测量结果知,“17.52cm”与其它测量结果相差太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舍去;

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为L=

≈17.32cm。

17.52cm;

17.32cm。

【点评】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500μm= 5×

105 nm

106 mg 

【分析】此题考查长度、质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500μm=500×

1μm=

500×

103nm=5×

105nm;

1kg=4×

106mg。

105;

mg。

【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水银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选择温度计的原则是:

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因为沸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应该选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水银;

热胀冷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温度计的原理及其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6.(2分)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 2×

103 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 40 g。

【分析】①在图象中取一定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利用公式ρ=

得到橡皮泥的密度;

②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和体积,可以得到质量。

由图象知,当橡皮泥的质量为60g时,体积为30cm3,

所以其密度为ρ=

=2g/cm3=2×

103kg/m3;

当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时,

质量为m2=ρV2=2g/cm3×

20cm3=40g。

103;

4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读懂图象信息是解答第一步,注意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 1m3铜的质量为8.9×

103kg 。

【分析】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知,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的含义。

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它的含义是:

1m3铜的质量为8.9×

103kg。

【点评】密度表示的意义,也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记忆和理解的时候要和密度的定义结合起来。

18.(1分)通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密度 比木头大。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从科学角度讲是不严格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用这句话表明了一个公认的科学道理。

在这里“重”是结论,而其前提就是人们默认的:

体积相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们常说:

“铁比木头重”应该这样说:

在体积相等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要大。

即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密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密度定义和生活语言的理解,要正确回答这类题,就要细心体会生活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所

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严密的分析。

千万不要断章取义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19.(2分)小明跟妈妈到新建的百货大楼买东西,乘自动电梯上楼,小明以 地面 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以 电梯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 参照物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在运动的自动楼梯上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远离了地面,位置变化,是运动的,以楼梯为参照物,小明和楼梯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小明是静止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地面;

电梯;

参照物;

相对的。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当室内的温度升高时,这种材料会 熔化 而 吸 热;

当温度降低时,这种材料会 凝固 而 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