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6173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公开招聘社区人员试题及一部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中纬地带,幅员狭长,地形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三个气候带,即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旅游资源。

水资源 

陕西年水资源为4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300立方米。

生物资源 

植物 陕西的植物资源丰富多采,主要表现是资源种类多,资源类型的区域差异明显。

森林 陕西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包括灌木林)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崂山、黄龙山、桥山、陇山和秦巴山中,约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94%。

绝大部分为次生林,原始林分布在秦巴山地的高山区。

森林资源以用材林为主,全省1984年林业用地9928万多亩,其中有林地7万多亩,居全国第11位。

草地 陕西的草原属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陕北,类型复杂,是发展牧业的良好条件。

动物 陕西地域类型多样,南北气候悬殊,自然条件各异,植物资源丰富,蕴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陕西矿产多,储量大。

已发现有用矿产130种,探明储量的91种。

矿产地535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64处。

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锶、铼、不泥灰岩等9种,居2、3位的有汞、钼、天然气、煤等18种。

全部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24万亿元,居全国第4位。

4.农业,工业与交通

陕西农业属于小农经济。

无大农场。

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苹果和猕猴桃为主要的水果。

不过,由于陕西处于中国最中间,而且秦岭是中国的分水岭,气候比较复杂,农业也就比较复杂了。

陕南和南方相似,种植水稻为主,关中则种植小麦为主,陕北则种植五谷杂粮。

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大西高铁、西成高铁西宝高速、西汉高速、西铜高速、包茂高速(陕西段)、青银高速(陕西段)、福银高速(陕西段)

5.人口与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

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1.53%。

陕南秦巴山地少数民族分布仅次于关中地区,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6.55%。

陕北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92%。

6.行政区划

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3个县级市、80个县和24个市辖区,1581个乡镇,164个街道办事处。

陕西省行政区划一览

西安市 辖9个市辖区、4个县    

新城区 碑林区 莲湖区 雁塔区 未央区 灞桥区 阎良区  

临潼区 长安区 周至县 户 县 高陵县 蓝田县

宝鸡市 辖3个市辖区、9个县 

    

渭滨区 金台区 陈仓区 凤翔县 岐山县 扶风县 眉 县  

陇 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凤 县 太白县

咸阳市 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秦都区 渭城区 三原县 泾阳县 乾 县 礼泉县 永寿县  

彬 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武功县 兴平市

铜川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 

王益区 印台区 耀州区 宜君县

渭南市 辖1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临渭区 华 县 潼关县 大荔县 合阳县 澄城县 蒲城县   

白水县 富平县 韩城市 华阴市

延安市 辖1个市辖区、12个县  

宝塔区 延长县 延川县 子长县 安塞县 志丹县 吴起县   

甘泉县 富 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榆林市 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阳区 神木县 府谷县 横山县 靖边县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 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 

汉中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汉台区 南郑县 城固县 洋 县 西乡县 勉 县 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 留坝县 佛坪县 

安康市 辖1个市辖区、9个县 

   

汉滨区 汉阴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紫阳县 岚皋县 平利县  

镇坪县 旬阳县 白河县 

商洛市 辖1个市辖区、6个县 

商州区 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 山阳县 镇安县 柞水县 

  

杨凌示范区 辖1个县级区 

杨陵区

(二)陕西历史与文化

1.历史概述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里。

1953年在西安城东发现的半坡村遗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座落在陕北黄陵县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大夏、隋、唐等十余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0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省份,长期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省会西安是全国六大古都之一。

两千多年前,以古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开通,使陕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发源地,都城长安成为闻名中外的中西商贸集散地。

唐代,陕西成为中国与日本、东南亚、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盛地。

迄今,周语、秦装、唐礼的遗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犹存。

近现代以来,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首义宣布独立的首批省份之一,特别是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2.文化概述

“秦中自古帝王州”。

陕西在历史长河中不仅展现了朝代更替的变化历程,铸造了民族盛衰、强弱易势的历史印迹,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丰富深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造就了一大批光照千古的文化巨匠,他们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

从西周“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到秦代创制隶书的程邈;

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及班彪、班固、班昭,关中经学大师马融;

唐代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杜牧,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画家阎立德、阎立本,训诂学家颜师古等等:

他们的不朽著作和业绩,树起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巍巍丰碑,广为世人敬仰。

(三)全面建设西部强省

1.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

——过去五年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过去五年最鲜明的特点是体制机制创新。

——过去五年最明显的变化是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过去五年最可喜的局面是全省上下团结和谐干事创业。

——过去五年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发展活力大大增强。

——过去五年最集中的体现是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过去五年最突出的标志是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2.过去五年的实践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符合陕西实际的发展路子。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

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抓住机遇发展陕西,在促发展中转方式,在强实力中提质量,夯实兴陕富民的强大物质基础。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富裕人,让全省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思路引领发展,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是坚持统筹兼顾。

始终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既着力推进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注重促进各方面利益和谐,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是坚持加强党的建设。

始终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

主要标志:

  新增百姓富生态美

经济强  全省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科教强  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基本建成,进入全国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文化强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百姓富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美  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4.弘扬陕西精神,发挥好导向、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

全省上下宣传好、弘扬好、践行好“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切实发挥其在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进程中的导向、支撑、凝聚和激励作用。

方案指出,弘扬践行陕西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陕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典型示范、广泛发动群众、强化督促检查,牢固树立主线意识、参设与意识和践行意识,始终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线,积极动员全省上下广泛参与,使之成为三秦儿女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自觉践行参与的生动过程。

方案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和阐释,组织出版面向基层的通俗普及读本系列丛书,广泛开展宣讲报告和主题学习活动;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宣传画、彩铃、彩信、电视和音频广告宣传片、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陕西精神;

要积极开展学习时代楷模、身边英模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努力形成各行各业广泛参与、自觉践行的良好局面,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政治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1.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2.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经细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3.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认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意义  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

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主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是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系和内在逻辑。

第一条是思想基础,是这一理论的精髓,贯穿于全部。

第二条是这一理论的前提和立论基点。

第三、四、五、六、七条着重论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在党的路线上的集中表现。

其中又突出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还突出讲了生产力标准,这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八条专门论述了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党的路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九条讲“一国两制”,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然,邓小平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指导意义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