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572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文档格式.docx

2.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

(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

将学生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交由3位学生主持复习。

师:

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我们请3位同学分别主持复习。

现在请第一位主持人出场。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主持人持知识问题卡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与整数乘法相同吗?

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与整数除法相同吗?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什么叫倒数?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主持人持难点问题卡提出问题,指名回答。

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0有倒数吗?

为什么?

1呢?

3.教师组织学生计算。

出示习题:

教材第113页第1题。

4.复习比的知识。

第二位主持人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知识性问题:

什么叫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

举例说明。

怎样求比值?

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怎样化简比?

(2)难点问题:

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3)练习:

②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2∶50.6÷

0.3

③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5.复习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位主持人上场。

①怎样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呢?

主持人点4名同学板演教材第113页第3题。

对4名学生做的情况进行评议。

教师评讲:

原价×

(1-

)=现价,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

125×

)=100(元)

)=售价,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

算式为100÷

)=125(元)

(1-20%)=售价,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125×

(1-20%)=100(元)

100÷

(1-20%)=125(元)

(5)100×

150%÷

56=180(元)

(6)100×

32=150(元)

②主持人归纳:

区分分数乘、除法问题,判断把谁看作单位“1”以及是已知还是未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外还应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真正掌握知识。

归纳得真好。

今天三位主持人在场上还有很多精彩表现,请同学们评一评。

6.典例讲析。

例1求出下面各题的比值。

(1)0.75∶

(2)1m∶5cm

分析:

(1)题先将题中的小数化为分数,再进行化简,进而求出比值;

(2)题中1m和5cm单位不统一,应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进行化简,进而求出比值。

(2)1m=100cm1m∶5cm=100cm:

5cm=100∶5=20∶1=20

例2赵倩买了钢笔、圆珠笔和铅笔各一枝,圆珠笔花了3.5元,铅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

,正好是钢笔价钱的

(1)一枝铅笔多少钱?

(2)一枝钢笔多少钱?

(1)从“铅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

”看出,把圆珠笔的价钱看作单位“1”,铅笔的价钱是单位“1”的

,要求铅笔的价钱,就是求3.5元的

是多少。

(2)从“正好是钢笔价钱的

”看出,把钢笔价钱看作单位“1”,铅笔的价钱是单位“1”的

,而铅笔的价钱可以求出,要求钢笔的价钱,可以用除法解答。

解:

(1)3.5×

37=1.5(元)

答:

一枝铅笔1.5元。

(2)

÷

=8(元)

一枝钢笔8元。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6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分数乘、除法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

1.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单元第1、2课时练习。

2.教材练习二十三第7~11题。

说明:

第7题,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一开始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又把谁看作单位“1”,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单位“1”的重要性。

第8题可以做类似的处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与除法的系统复习课。

为了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复习所学知识,我采取让学生充当主持人这一新颖形式来最大程度地激发潜能。

在这一过程中,我让三位学生上台主持,第一位负责主持分数乘、除法的基础知识,如意义、计算法则等,第二位负责主持比的知识,第三位主持与分数乘、除法有关的应用题。

在学生主持的同时,我给予适时引导和鼓励、增强氛围。

就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这种课堂活动形式普遍持欢迎态度。

第2课时百分数

百分数(教材第11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三第12~13题)。

1.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百分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1.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它,会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某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

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在0.2%以下,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的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可以看出该地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

运用百分数能够很直观地反映出来;

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知识

(一)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

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

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二)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

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

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一个数×

(1±

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三、典例讲解

例1认真填表。

百分数化成小数时,只需要移动小数点,去掉百分号,18%=0.18;

百分数化成分数时,要注意约分,18%=

=

小数化成百分数时,需要移动小数点,添上百分号,0.6=60%;

小数化成分数时,也要注意约分,0.6=

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直接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也可以化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0.25=25%。

注意,在除不尽时一般保留3位小数,23≈0.667=66.7%。

依次填(横排)

例2哥哥比弟弟的身高高20%,弟弟比哥哥约矮百分之几?

“哥哥比弟弟的身高高20%”表示把弟弟的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哥哥比弟弟高出的部分占这样的20份,那么哥哥的身高就是这样的120份。

20÷

(100+20)=20÷

120≈16.7%

弟弟比哥哥约矮16.7%。

例3一本画册原价21.5元,现在按原价的六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

六折表示60%,即现价相当于原价的60%,则便宜了原价的40%,把原价看作单位“1”。

要求便宜了多少元,也就是求21.5的40%是多少。

21.5×

(1-60%)=21.5×

0.4=8.6(元)

便宜了8.6元。

四、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4页第5题。

第5题。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①方方买书付了多少钱?

30×

(1-10%)=27(元)

2.完成练习二十三12~13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单元第3、4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百分数

3.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n%)=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教学反思:

百分数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考试中往往分值较大,所以对于本堂课我采用先情境导入,然后用边复习边练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复习相关内容,学生往往认为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比较难,特别是在找单位“1”和写数量关系式上。

由此我尽可能地让学生用线段图去帮助理解,并认真读懂题意,找准单位“1”。

此外,我还总结了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一些常见题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争取让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复习,对百分数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领会。

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教材第112页及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1.进一步学习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1.掌握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圆的特征、特性。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一)复习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

(1)按方向、距离确定;

(2)用数对确定。

(二)复习圆的知识

(出示一个圆)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12d。

2.圆的周长

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3.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4.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5.扇形的认识

1.完成教材第113页第4题。

(1)分析:

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圆形围墙的周长。

C=2πr=2×

3.14×

1=6.28(km)

(2)正北,2km

(3)3.14×

1-3.14×

0.2×

0.2=3.0144(km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第14题。

(1)略。

(2)小猴住在小熊的东偏南50°

,距离是400m;

小象先向西偏南40°

走300m到小猴家,再往东走400m到小鹿家。

小鹿先向西走400m经过小猴家,然后向北偏西40°

走500m到小熊家。

(3)略。

第15题。

(1)1∶2

(2)π∶1(3)2∶32∶34∶9

第16题。

(1)图一:

C=πd=3.14×

1.8=5.652(m)

图二:

(1.8÷

2)×

4=11.304(m)

图三:

3)×

9=16.956(m)

(3)白铁皮剩下面积一样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单元第5、6课时练习。

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1、复习物体的位置

二、复习圆的知识

圆的周长公式:

C=2πr或πd

圆的面积公式:

S=πr

本课时我们复习了位置和圆的知识。

这堂课的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以下的关键:

一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二是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但要向学生强调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相互混淆。

我正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即先大致复习全部内容,然后重点强调这些知识点。

并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这样就基本达到了复习效果。

第4课时统计

统计(教材第112页及教材114页第5、6题和练习二十三第17题)。

1.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会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一、复习导入

1.统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指名说一说。

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分析扇形统计图

出示某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情况的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统计图,获取信息。

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有多少人?

有大学文凭的人比有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二)请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超市一天的销量中,服装类占35%,烟酒类占30%,文化用品类占20%,糖果类占10%,药类用品占5%。

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类用品分别收益多少元?

(注意:

由于“数学广角”未在教材总复习中列入,在此不予展开,请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让学生自行复习该内容。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4页第6题。

第6题。

(1)330×

1.2%≈4(个)

(2)多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多使用环保型材料,提倡绿色出行……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7题。

(1)2.39÷

54%≈4.43(亿吨)

(2)4.43×

46%=2.0378(亿吨)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单元第7课时练习。

第4课时统计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本课的复习较为简单,因此我只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然后出示相关练习让学生练习,通过上台板演,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