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558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勘察报告范本桂林光电通信产业园Word格式.docx

二、勘察任务及技术标准

1.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的目的:

探明该项目场地在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

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情况,以便为系统的设计、造价及施工提供依据。

2.本次勘察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如下:

(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

(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J32/TJ89-2009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三、勘察方案: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践,在通过对工程场地初步

调查的基础上,本次勘察方案如下:

1.工程量:

根据相关规范及甲方要求,本次勘察在规划的埋管区域内布

置了6个勘察孔。

孔的编号为ZK1-ZK6,具体位置见附图。

因该场地第四纪覆盖层很薄,将来的地埋管施工主要是岩石

层,在优先考虑换热效果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施工的难度、成本、

工期,试验孔的钻孔深度为100.0m,有效换热深度为100.0m。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及以及多年来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的设计

经验,埋管形式分别采用D25双U型埋管和DN32单U型埋管,通

过热物性试验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优的埋管方案。

2.换热管材:

管材采用HDPE100、压力等级为SDR11(最大工作压力为1.60

MPa)的知名品牌产品。

3.回填材料:

根据对场地岩土体的了解及经验,本场地岩土体的导热系数较大,

因此回填材料选用石英砂。

四、外业完成情况:

1.施工设备:

本次施工选用的钻机型号为LM400型全液压潜孔钻

机,配套埃尔曼PDSJ750空压机。

2.施工工艺:

本次钻孔作业采用气动潜孔锤钻进工艺,部分钻

孔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

3.完成时间:

本次施工进场施工设备一台套,元月17日进场,

元月27日完成外业施工。

4.各勘探孔实际完成情况如下表:

孔编号

孔深(米)

下管深度(米)

管村规格

备注

ZK1

100.00

DN32单U

ZK2

DN25双U

ZK3

62.00

遇较大溶洞

ZK4

ZK5

ZK6

ZK4-1

74.00

未下管

其中ZK3因钻遇较大溶洞无法继续钻进而终孔、下管,ZK4-1因溶洞

未能下管而移位重新开孔,另有多个钻孔因钻遇溶洞无法继续钻进而报废。

五、岩土层情况:

1、场地地层分布:

据本次勘察现场记录资料,场地在钻孔深度内主要土层有人工填

土(Q4ml),耕土(Q4Pd)、含有机质土(Q4h)、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

红黏土(Q3el+dl),下卧基岩为上泥盆统融县组石灰岩(D3r)。

其中覆盖层(土层)厚度在0-14.4米之间。

本场地钻孔深度范围内以石灰岩为主,颜色为灰、灰白色,微晶质

结构,厚层至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方解石。

岩石风化程度为

微风化,其岩体结构类型为块状。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在82MPa

左右,最大值达到88MPa,属坚硬岩,岩石的完整性不一致,有的钻孔完

整,有的钻孔较破碎,有的钻孔破碎。

众所周知,石灰岩为岩溶发育地层,本场地也不例外,钻孔范围内多

处钻遇溶洞,洞高不一,从0.4米到8.6米,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呈浅黄

色,以黏性土为主,软塑~流塑状,含少量风化石灰岩角砾或碎屑。

2、各钻孔地层情况描述如下: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钻孔编号

ZK1

钻孔深度

100.00米

施工日期

2015.1.20

分层深度

(米)

岩土层描述

取样情况

0-1.5

填土,黄褐色为主,含杂

物,松散

1.5-5.0

粉质粘土,可塑,黄褐色,

含铁锰氧化物,韧性中等,

干强度中等

5.0-12.0

中风化石灰岩,灰白色,

坚硬,较完整

12.0-14.5

微风化石灰岩,灰白色,

坚硬,完整

14.5-15.7

溶洞,填充物为灰黄色可塑

状粉质粘土

15.7-26.4

26.4-27.8

溶洞,填充物为黄色、流塑

27.8-100.0

坚硬,基本完整,局部破

碎,有溶蚀裂隙

2015.1.21

0-1.2

1.2-7.5

7.5-8.5

8.5-23.6

23.6-25.7

25.7-63.8

63.8-72.4

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孔壁

不稳定,易掉块

72.4-100.0

注:

ZK2原定位置施工时,在24.0米处钻遇较大溶洞,洞高超过6.0米,

因成孔难度较大而终止。

移位到现在的位置后成孔,下管。

62.00米

2015.1.22

0-0.8

0.8-7.5

7.5-22.5

22.5-26.3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孔壁

掉块严重

26.3-54.6

54.6-62.0

ZK3原定位置施工时,在9.0米处,钻遇较大溶洞,洞高超过8.0米

因成孔较困难而终止,重新挪到现在位置后,钻进至62.0米,因溶洞较大,

与业主方协商同意后终孔、下管。

74.00米

2015.1.23

0-1.8

1.8-8.0

8.0-12.4

12.4-13.1

13.1-50.7

50.7-52.8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孔壁掉块严重

52.8-74.0

注:

该孔位置为原定ZK4孔孔位,钻进至74.0米时,因孔壁掉快,继续

钻进有卡钻和埋钻风险,因而终孔,但下管时因孔壁不完整,未能完成下管,

重新移位至现在的ZK4孔位,顺利完成施工。

2015.1.24

1.8-7.8

7.8-14.0

14.0-17.5

17.5-51.0

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

孔壁有掉块

51.0-100.0

2015.1.25

0-2.3

2.30-7.6

7.6-12.3

12.3-12.8

12.8-58.7

坚硬,完整,局部有裂隙

58.7-59.8

59.8-100.0

2015.1.26-

2015.1.27

1.2-4.8

4.8-17.0

17.0-18.9

18.9-100.0

ZK6因施工时在20.0多米处钻遇溶洞,经5次移位,方在目前位置

顺利完成施工。

3、场地地下水情况: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多数钻孔均钻遇地下水,地下水为土层中的孔隙裂

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裂隙水赋存于上部覆土层中,岩溶水主要赋存于下部

石灰岩层的溶洞和岩溶裂隙中,具承压性。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区

域地下水补给,与上部孔隙裂隙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位、水量变化受日常

气候影响,动态不稳定,变化大。

六、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岩土体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密度大

导热性能良好,非常适合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2、拟建场地地下水丰富,地下水泾流可以将系统因吸、放热量的

不平衡而聚集的热(冷)量带走,十分有利于地下温度场的恢复。

3、由于拟建场地石灰岩十分坚硬且岩溶发育,因而地埋管换热系统

的施工将会有一定的难度,并导致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体造价偏高。

4、建议选择两个钻孔(DN25双U和DN32单U各一)进行现场热

响应测试,以测得岩土体的热物性参数(岩土体原始平均温度、岩土体

综合导热系数及容积比热容),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也为

选择更经济的地埋管型式提供依据。

5、由于拟建场地的石灰岩十分坚硬,因此将来的施工工艺应选择气

动潜孔锤钻进工艺,以提高钻进效率。

6、鉴于本次勘察施工的钻孔在25.0米以内多数钻遇溶洞,造成很多

钻孔报废,建议在将来工程施工时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以解

决这一问题,降低钻孔报废的机率,节约施工成本。

7、拟建场地岩土体在30.0米以下相对稳定,溶洞较少,建议在方案

设计时可将换热孔适当加深,但不宜超过120.0米。

8、系统方案设计时,埋管场地需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部分钻孔报

废后可做出适当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