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精华压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传播学教程精华压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精华压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产业。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第2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的特点与现象:
1、样式:
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等;
2、特点:
本能遗传,有限使用。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1、先天本能行为,能力取决于遗传基因与体内的信息功能;
2、多为条件反射式,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三、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的特性:
1、超越时空的能力;
2、无限的灵活性;
3、发音的经济性;
4、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1、传播媒介的进化:
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
从体内到体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
2、传媒进化进程中的三系统:
(1)示现的媒介系统:
指面对面传递信息,口语及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传播者可以借助物质工具或机器进行传播。
(3)机器媒介系统:
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
3、传媒进化的社会意义:
传播媒介的进化,使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扩展,不断拓展人类交往的空间,使社会生活的方式发生转变,促进社会进步。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1、信息爆炸:
信息量随着媒介发达的趋势,正在以指数和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形成巨大的信息洪流,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冲击;
2、信息社会:
是指人类社会脱离工业化以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是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信息与知识的社会,知识经济主导的社会。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西方提出。
3、信息社会的特点:
A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非操作机械者;
C交易结算不再主要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D贸易全球化发展。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各国的信息化社会建设与发展:
A美国等西方国家:
美1993年提出“全国信息高速公路”,10-15年内实现光电通讯发展;
B我国:
2000年前,初步形成国家信息化体系,2010年前,建立健全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第3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关于符号
1、一般符号: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2、传播符号:
能够指代或表述另一符号的符号。
3、符号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但是一种基本要素。
二、信号与象征符:
1、信号的特性:
A信号与所指物之间具有自然因果性;
B信号与所指物之间通常为意义对应关系。
2、象征符的性质:
A必须为人工符号;
B既可以表示具体之物,又可表述抽象的观念、思想等事物;
C可以通过传统、学习来获得继承;
D它与指代的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
关系具有随意性。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的三种类型:
1)第一类:
副语言,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如声音的高低、大小,文字的字体、大小写,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其也有自己的意义。
如声音的高低等。
2)第二类:
体态符号(gesture),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它们也能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
“体态语言”。
3)第三类: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如徽章、旗帜、服饰等,具有象征性和体系性特点。
4、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达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引发思维活动。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
1、定义:
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意义的传播:
借助语言及其它符号,意义可以获得表达与传递。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
(一)符号意义的划分:
1、按诗学与语义学划分: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A明示性意义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核心部分,特点是相对稳定,具有通用性;
B暗示性意义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外围部分,特点是基于联想而成,不一定有通用性。
2、以逻辑学划分: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A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如车、人---
B内涵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如人——制造和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
(二)语言符号暧昧性的原因: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2、符号的多意性;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情境意义
四、产生符号以外意义的原因在于:
第一,人本身有时存在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模糊意义;
第二,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其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
第三,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个人能力却有限,有时会“辞不达意”;
第四,情境意义由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产生。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类传播是一个以信息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人类能使用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信息传播活动可以视为象征性社会互动活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一)象征行为:
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二)象征性互动理论:
1、倡始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M德,20世纪初。
60年代后发展。
2、理论: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
据G·
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一)象征性社会互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即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的特点:
(三)社会互动性的作用:
1、个人的社会化。
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客我”意识只有在与他人意义交换中才能得到。
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社会化过程。
2、个人与社会相互制约。
个人在社会参与中,可以进行创造,影响。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传播过程:
1、人类传播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
从时间序列上看,传播有一个从产生至结束的时间与事件性的次序流动。
2、完整的传播过程是双向性的。
传播者的传播,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反馈,构成双向互动。
(二)构成要素:
1、传播者。
2、受传者3、讯息。
4、媒介。
5、反馈。
二、几种重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
1948年,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结构顺序排列出来。
WhoTohomsayswhatinwhichchannelWithwhateffect
模式缺陷:
单向直线式,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没揭示双向互动性质。
传、受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与现实不同;
缺乏反馈的环节,无反映互动性质。
2、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它描述了电子通信过程,导入了噪音概念,表明了大众传播进行中的受干扰因素。
(二)循环模式。
1、与直线模式的区别:
1)无出现传、受者,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该模式重在解读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活动过程中,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接收、解读符号)、解释者(执行释义)、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角色,并相互交替角色。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视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但该模式也有缺陷:
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实际不符;
其次,此模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用于人际传播倒合适。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传播者为大众传媒,受众为讯息的接受者,双方因讯息传受而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各自的社群,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都保持着传播关系。
该模式提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与交织。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克服了单向直线模式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图式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同时,该模式拓展了噪音的认识,认为它不公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提升了人们对噪音的认识。
缺陷:
虽提到噪音,但对其认识是局限于传播过程,对传播过程之外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认识不足。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符号意义形式流动,传受双方的实质上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的先后次序,依讯息流向而成。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1、传播过程研究:
过程具有运动性、序列性与结构性,其研究需要运用分析、综合两种方法。
大多数传播过程研究的特点:
1)它们考察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
2)过程研究揭示的是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不重视对过程以外的因素的考察。
2、传播系统研究:
社会传播是社会系统的一分支,可以视为社会信息系统。
只有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才能对社会传播本身及其外部因素和条件对其影响进行全面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1959年)1、该模式表明: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2、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传播的双方都有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和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各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1963年于《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该模式。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视为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
社会环增、传播者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等。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
1)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加工,这种选择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2)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作出的。
另有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也会制约媒介。
该模式说明:
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化,必须对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总过程研究起源于日本,二战后初兴,他们将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1、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
1970年,从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出发,他把人类的交往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二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三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
2、稻叶三千男《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等文认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
“有头脑”的精神劳动者应是传播的主体,却因受雇佣的地位使他们“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精神交往关系—传播关系。
2、信息传播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
4、考察传播过程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
2、性质特点:
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
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
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生理机制、人体系统特点与主要环节
三、人内传播的社会心理考察
(一)M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1、人的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
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2、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
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
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
1、关于布鲁默:
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1969年《象征互动论》:
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2、自我互动理论。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3、自我互动的本质。
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
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
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
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4、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M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thinking)
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为内省的一种形式。
2、内省式思考的产生:
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第二节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
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二、人际传播的动机: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
1、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4、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二)社会功能:
四、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自我表达活动。
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2、姿态的传播功能;
强调、补充、代替、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3、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个体形象、服饰等。
4、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一般不可超越社会价值规范。
否则,难以成功。
五、关于库利的“镜中我”(thelooking-glassself)理论
1、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1909年于《社会组织》中提出“镜中我”理论。
2、理论内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这种联系包括: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3、“镜中我”的性质:
“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4、理论意义:
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传播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一)群体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分类:
A库利: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德M.韦伯:
团体,一般群体;
C德L.威瑟以组织性强弱分:
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二)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二)群体意识的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
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
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三)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1、群体规范:
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2、功能:
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
a.对群体内:
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b.对群体外:
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
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四)群体压力与群体传播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即从众。
三、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一)关于集合行为1、定义:
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2、发生条件:
a.结构性压力:
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
b.触发性事件:
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
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二)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非常态)的群体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传播机制之一)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本身及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①群体暗示:
不通过直接的说服和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
②群体感染:
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的过程。
2、群体模仿和“匿名性”(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1890年,认为:
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传播机制之三)①循环反应:
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即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刺激这一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
紧急事态下的流言(流言:
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时期),特点:
a.快速增殖;
b.奇异回流现象;
c.伴随大量谣言。
四、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的一个社会集合体(socialcollectivity)。
通过协调活动,某种程度的组织结构得以建立起来,以帮助组织成员处理相互之间以及与更大的组织环境中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M勒)
2、结构分类:
组织的类型按组织目标分
共同利益组织:
商业组织:
服务性组织:
带有商业性的福利组织:
按控制的手段分:
强制性组织(coerciveorganization):
功利性组织(utilitarianorganization):
规范性组织(normativeorganization):
(二)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
具体地:
A内部协调;
B指挥管理;
C决策应变;
D形成共识。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
指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
分为三种传播类型:
即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
(二)非正式渠道:
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