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62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选择题全Word文件下载.docx

6.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C.实事求是D.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

A.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然得出的结论是(B)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0.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

C.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D.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B.民兵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A)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B)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D.封建地主阶级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B)

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政治协商制度

C.“三权分立”制度D.国务院领导制

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土地革命问题

C.工农联盟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

9.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B)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游击战

D.把支部建在连上

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我国建国初期(1949-1956)的社会性质属于(D)

A.资本主义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是(A)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供了(C)

A.政治基础       B.军事基础

C.物质基础D.文化基础

4.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B)

A.国家资本主义性质B.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5.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式是(A)

A.和平赎买B.暴力没收

C.强制改造D.自愿充公

6.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B)

A.帝国主义经济B.资本主义经济

C.殖民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

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年份是(C)

A.1949年B.1953年

C.1954年D.1956年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A)

A.制度基础B.经济基础

C.社会基础D.群众基础

10.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全国大陆的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2、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前提条件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4、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生产工具

C.生产关系D.先进思想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D)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D)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A)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D.实现按劳分配

9、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D)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强大的人民军队 

D.自己的发展

10、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D)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邓小平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C)

A.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

B.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人口多且人口素质不高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

A.马克思B.列宁

C.毛泽东D.邓小平

3.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的是(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A)

A.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5.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B)

A.初级阶段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D.奠基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7.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C)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三个有利于标准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C)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的一个中心是(B)

A.人民当家做主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

11.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12.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是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B)

A.1978年3月B.1979年3月

C.1980年3月D.1982年3月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4.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C)

A政治体制改革是重点B文化体制改革是重点

C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D教育体制改革是重点

2、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在(D)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0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C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D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3、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C)

A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开放B努力加入世贸组织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是一个有点到面的过程

4、经过十五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于___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5、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

(C)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C.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

度。

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B)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B.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D.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B)

A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答:

(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

(D)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D)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C)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下面不属于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一项是:

(B)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个体劳动者协会C.城市居民委员会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8.所谓国体,是指:

A.国家的体制B、国家的阶级性质C.国家的各种制度体系D、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的含义,把它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

(B)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有法可依”主要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B.“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C.“执法必严”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厉从重打击D.“违法必究”意味着在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

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1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3.“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A)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3.中共十五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

A.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致的B.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致的D.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

4、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关键是指: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A)

A.集体主义为原则B.国家利益为原则C.爱国主义为原则D.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原则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B.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被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五大D.十六大

9.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

A.思想道德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民族精神

10.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A.重要形式B.重要标志C.重要基础D.重要来源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B)

A.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政治文明服务,D.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A)为核心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集体主

1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思想道德建设B、法制建设C、民主政治建设D、干部队伍建设

15.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开拓创新

1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C)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发展教育文化事业D.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B)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C)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D)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A.以人为本B.改革开放C.民主法治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祖国统一问题

2、实现"

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一个中国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现阶段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

A.反对和遏制"

台独"

B.推进两岸"

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

4.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可享有高度自治权。

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C)

A香港B澳门C台湾D香港和澳门

5.按照我国宪法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个论断表明(A)

A."

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D.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