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40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泽县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Word格式.docx

“即”右边二画,就读第二声;

“既”右边四画,就读第四声。

我们南方人,地方口间比较重,如果在教学中多想些巧记的方法,那也是事半功倍的。

“即”“既”是这样,“已(yǐ)半巳(sì

)满不出己(jí

)”也是这样。

二、看拼音按田字格要求写词语。

5%

uyù

yōufānɡxiá

nyí

ɡà

ojiè

nɡxiě

1、出卷意图。

田字格中要填的词依次为“犹豫”“幽芳”“嫌疑”“告诫”“誊写”。

这些字词应该都是精读课文中的出现的生字新词。

出此题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老师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到位。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抽查的三叠试卷看,学生正确率在八成以上,其中“好”的那叠基本没有扣分。

由此可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生字词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

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生字词的做法:

我一般不占用上课时间去教生字新词。

高年级孩子了,经过四、五年自学能力的培养,生字新词是完全有能力独自自学的。

我们要做的是检查,其实检查也就是查那些不自觉的学生。

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听写。

听写一定要我们老师自己批改,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字是学生容易错的,我们再有针对性地点拨一下,学生就记得更牢了。

对那些因懒惰而不能达标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是要的。

我的做法是错一个字,把这字重抄遍四遍。

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也有罚抄课文的。

三、下面每一组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画上横线,并改在()里4%

捕捞收获蔬理操纵()

可贵信赖柔和免强()

台藓废水石榴电钮()

奋斗奔赴忙碌鼓历()

“蔬理”应为“梳理”,“免强”应为“勉强”,“台藓”应为“苔藓”,“鼓历”应为“鼓励”。

这是在考学生同音字的正确使用。

从学生答题来看,“勉强”正确率最高,我想是它最常见,使用率高的原因。

“苔藓”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因为苔藓学生知道是一种象草的植物,要用“草字头”。

错误率最高的是“梳理”,学生知道“蔬理”中的“蔬”字错了,但“梳理”的“梳”多写成“疏”。

“鼓历”学生也知道“历”错了,但多位学生改为“鼓厉”,“厉”“励”“历”三字不分。

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孩子形近字时,多懂些“字理”,那对学生一定有益的。

如“梳”从“木”,整理头发用具,用木头做的。

“疏”,从“足”,从“流”,表空隙大,含有稀疏之意。

“鼓励”既“加油,给人力量”之意,因有“力”从之。

另“厉”是通“砺”的,意为“磨利”,因而有“厉害”一词。

“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

10%

舍()取()()荆()棘安然()()众志()()

藕()丝()()光()彩不容()()奋发()()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

在《课标》的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就有“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的要求。

在“积累与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每册教材总会按排一次以上的成语读背。

本题就是考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读写。

这道题除部分学生基础实在太差而写错字别字外,大多学生还是完成得比较好。

这道题倒是“考倒”了阅卷老师。

“舍生取义”老师判错,“舍身取义”老师认为对。

“不容分辩”老师认为是成语,“不容置疑”却认为不是。

“舍生取义”和“舍身取义”似乎都说得通。

“生”者,“生命”也;

“身”者,“身体”也。

“舍身体”也可以说是“舍生命”。

细究起来就有差别了,“身体”可以说是身子的某一部分,如头、手、足等;

而“生命”却是身子的全部。

查阅《成语词典》,也只有“舍生取义”,没有“舍身取义”。

“舍生取义”出于《孟子·

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后来用“舍生取义”泛指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不容分辩”不是成语,它没有收入《成语词典》,“不容置疑”才是真正的成语。

本题还可填“不容置喙”,“喙,嘴也”,意为“不可插嘴”。

当然,做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老师把“不容分辩”判对是可以的,但“不容置疑”判错实是不该。

改卷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是重要呀!

这道题中还有“用“”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它分别是“舍生取义、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忘了做,这可是4分呀。

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一定要教学生认真审题,形成做完后认真检查的习惯。

五、按要求作答。

8%

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雪从天空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3、鲸的主食是虾和小鱼。

(改反问句)

4、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第1小题考学生对古诗的积累,2、3、4小题考学生对句式的变换。

第1小题写思乡的诗句,那学生学过的就太多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

”等等。

当然也有学生写不来而空在那里的。

我个人认为,小学毕业了,没有背会百首古诗的学生是不合格的。

2、3、4小题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

只是学生在写比喻句时,句子不是很美,也没什么新意,都是把雪比作鹅毛。

平时对学生比喻句的练习还是要多进行的。

六、课文回放9%(4+1+3+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3、这庄严的宣告是由宣布的。

他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有:

4、我从这两个长句中我体会到:

这段话节选自《开国大典》。

课文后有明确要求背诵,1、2、3小题就是考学生是否真背诵,老师对课后作业是否有真落实。

3小题后半部分是考学生拓展迁移能力的。

4小题是考学生对本段话乃至对全文的理解。

第1小题的填空,并不是答得很好。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和“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学生有填反了的。

我说这填空的考试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心”是不能“欢呼”的,心只能因激动而跳得更跳,这激动的心跳,用拟人的手法,就“欢跃”了,作者遣词造句是多么精到呀。

三十万人一起大喊,当然是“欢呼”了。

学生填错了,有老师上课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背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之过。

第2小题学生知道课题《开国大典》,但有多位学生没写书名号。

第3小题前半部分填“毛泽东”“毛主席”都行,“毛泽东主席”更好。

后半部分,学生都能从《长征》中选一句填上,因本册有“走近毛泽东”单元,相信老师在上课中还补充了很多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学生填这空是不算难的。

第4小题“我从这两个长句中体会到”,很多学生都是写上一题中自己写的诗句中体会到的。

如学生填“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学生就答:

“从中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结果都被判错了。

造成此原因,主要还是在出题者没有把题意写缜密。

如果改为“你从所填的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相信学生会写“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等。

由此也想到出卷是要下功夫的事。

[阅读实践](32分)(13+19)

(一)《狼牙山五壮士》片断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从悬崖往下跳。

4分

2、给这段话拟个合适的小标题:

2分

3、用“”画出文中表示“看”的意思的两个词,我还积累了许多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如(至少写出4个)3分

4、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2分

5、我从“纵身跳下”和“昂首挺胸”等词中感受到五壮士

光辉形象。

2分

这题是在进一步考查老师对精读课文的解读和学生对精读课文的学习情况。

从第1题答题情况看,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能写出“英勇跳崖”。

《狠牙山五壮士》是传统老课文,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依次写了“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学习这样条理清晰的课文,文章脉络,写作顺序肯定是要告诉学生的。

但也有一个学校的34份试卷,写出“英勇跳崖”的只有4人,写“跳下悬崖”的2人,写“胜利了”的3人。

这份试卷的答案是不容乐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老师连此文最基本的教学目的都没达成。

这对学生是极不负责任的。

第2小题完成得较好,但还有学生忘加书名号。

上面谈过这个问题,不再赘述。

第3小题,文中表示两个看的词是“眺望”“望望”,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

第4小题,“他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学生答“胜利了”“完成任务了”“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我们都给对。

其实,这些答案并不严密,是可以扣分的。

正确答案应是“胜利完成了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但学生写这样完整答案的极少。

可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不真到位。

第5小题,从“纵身跳下”和“昂首挺胸”等词中感受到五壮士

学生填“不怕牺牲”“舍已为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等都行。

当然,34份试卷的那叠试卷学生的答案可就五花八门了。

“不怕死”“不当敌人的走狗”“毫不犹豫就跳下去了”等不一而足。

由此我们难以想象课堂上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

(二)感动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

母亲为此心里感到骄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

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便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弄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niǎn)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盯着针孔再穿一次,还是失败。

穿了几次,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回过头来,见到母亲这样,他怔住()了,眼睛却不知不觉热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儿子就把丝线穿针而过了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分

2、请根据下列解释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形容极其有名,名气很大。

()

(2)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3、把第一、第二和第五自然段加点词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句子的意思不变。

4、第四自然段描写母亲动作的词是,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体会到5分

5、请你回忆父亲或母亲做某件事的情景,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至少用上4个动词。

6、“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儿子今后该会怎样做吗?

本题是课外阅读能力测试,课外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提取、建构与概括表述能力”“记忆能力”“评价欣赏能力”。

2、3、4小题主要测试信息提取能力;

5、6小题为建构表述能力测试;

认读理解能力测试各题中都有应用。

第1小题,标点参考答案为“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儿子就把丝线穿针而过了。

这里主要考引号的用法,“说话”在前,在后,在中,引号如何正确使用是小学生的一个难点,此题的答题情况也正说明了这点。

这样的题目没捷径可走,只能多读,多练,从中感悟。

这句中“你”后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电脑”后可用逗号,也可用句号。

不是有“个性化解读文本”之说吗?

标点的使用,是个性化解读文本的体现。

第2小题,“大名鼎鼎”“文如泉涌”学生很容易找到。

可“鼎”字很多学生把上部的“目”写成“日”了。

不知这字学生接触过没有,如果学过,那学生写错,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了。

如果没有,那就是学生写字不认真。

在《为人民服务》中有“鼎”字,我当时告诉学生:

该字部首是“目”,共12画。

我还指导学生书空写下面那两个象“片”字的东西。

告知,有时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顺带讲一下,“凹”“凸”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书空,告诉他们这字五画。

第3小题,“骄傲”“敲击”近义词学生容易写出,“怔住”就有很多学生答成“停住”了,也有空在那做不来的。

“呆住”“愣住”应说和它意思最近,多位学生知道“愣住”,可“愣”写不来。

由此题可看出,学生积累词汇还是不够的。

让孩子多阅读,多做笔记,是我们语文老师永远不可放弃的责任。

第4小题,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的词有“伸”“捻”“抬”“穿”,有学生把“盯”也列入,我们没有判错,其实“盯”更偏重于写母亲的神态。

从这些动作的词,可以看出母亲穿针的困难。

也可以看出母亲想快点帮儿子把扣子钉好。

学生答“母亲爱孩子”,也可得些分。

第5小题,“请你回忆父亲或母亲做某件事的情景,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至少用上4个动词。

”学生在审题上有出现问题,他们认为还是要用找出来的那四个动词写句子。

在平时的练习中,审题训练我们不可忽视。

这题孩子们完成得也不是很好,到五、六年级了,我们一般注重篇的训练,而忽视片段的练习。

其实,篇正是由段构成的。

我们在阅读课中,一定要找准训练点,有机地结合段和写话的练习。

集腋成裘,写篇也会变得更容易的。

第6题,实际上可以说是“续写”。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文题目是《母爱是一根穿针的线》,原文结尾是“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过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从这个结尾我们可知,作者是明白了以后要尽可能帮助母亲,实现她给孩子付出爱的方便,让母亲从中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这样写“我把收好的衣服,让母亲折。

”“把难洗的碗洗了,而故意留一两个好洗的给母亲洗。

”“偶尔故意少拿双筷子,让母亲帮助拿。

”总之是创造一切便利条件让母亲“表现自己”,但学生都不是这样理解的。

他们一般写母亲年纪大了,不再让她做事。

把母亲的眼睛治好。

带母亲外出旅游等。

我们要求不是很严,只要合理,都给分。

1、仔细观察左图,猫和老鼠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个《猫鼠新传》的故事吧!

(题目也可以自拟)要求:

想象合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400字左右。

2、的启示

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一句名言”“一句古诗”“一首歌”“一件事”等。

2、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习作乐园]30%

 

第1题为想象作文,考查学生观察、思考,搜集处理信息及创新能力。

第2小题为记实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再现生活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这次教研室给了我们一份评分参考。

A等(27-30分):

能把内容内容写具体,叙述清楚,语句通顺,并能用上一些积累的优美词句,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书写规范工整。

B等(23-26分):

符合题意,能把自己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语句比较通顺,并能用上一些积累的优美词句,有一些错别字,标点符号基本正确,书写较规范工整。

C等(19-25分):

基本符合题意,基本能表达想写的内容,语句基本通顺,叙述过于简单;

有标点,错别字较多,书写清楚白。

D等(15-18分)能表达一些意思,内容过于简单;

错别字多,有标点符号,书写潦草。

E等:

未作答的不得分。

其实,这“标准”也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具体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小学生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不能以我们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了。

某校上学期期中学校进行质量监测,某班28名学生,有7名学生的作文被阅卷老师批了不及格。

这虽然又是特例,但也从一个方面看出我们一线老师在给学生作文评分时,有要求过严现象。

关于大多老师谈到的想像合理性,我曾写过一文《质疑想像要不要合理》,全文如下:

“小学生习作,想像要不要合理”这一论点,我认为值得商榷。

想像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在知道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不管是再造想像,还是创造想像,它都不是凭空编造,不是无中生有。

它是以人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的想象是不同的。

我们来看2002年全国普通高考作文试题,(试题见文章后)这份试题中,除了没有“想像合理”,而只有“展开想像”外,对“想像”与“创新”也做了很好的解释。

再说,想象要不要合理,通常也是针对学生习作来说的。

我们极少看到哪一个文艺评论家对成年人的文艺作品讲想象合不合理。

就是那些怪诞的现代诗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读来如坠雾里,他们也会给作者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誉美之词。

我们再看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诗在艺术上最大特色是想象丰富,就像大海的浪涛,天空中的彩云,变幻无穷。

他有一句十分著名的诗“燕山雪花大如席”。

雪花哪有像席子那样大的?

可李白这样写,读者并不觉得荒谬,只感到十分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祖先有“四大发明”。

但现在却有学者疾呼“当今中国学生是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代”。

面对这样的评论,我们不能去责怪我们的学生,更没有必要去反驳那些尖锐的评论。

相反,作为老师我们应感到惭愧。

正是因为我们还在为“想像要不要合理”而迷惘,从而束缚了老师的思想。

而想像的实质正是思想的解放,个性的张扬,生命的激情渲泄。

只有让思想冲破牢笼,让心灵自由飞翔,才能真正打开想像之门。

当然,我也欣喜地看到,不论在新课标中,还是学生课本上,都再没有“想象合理”字样。

代之的是“展开想像”、“大胆想像”等词。

综上所述,我认为想像可以用“丰富”与否来形容,而不能谈“合理不合理”。

看学生的想像作文,也只能从内容是否具体,是否能自圆其说。

感情是否真实,表达了自已真实愿望的角度来看。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没有想像力就不可能有创造。

”由此可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意义多重要。

对于记实作文,只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怕不到四百字,那怕再短些,我们也不能一概用不具体来圈定它,说它是不好的作文。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作文不叫“写作”,而叫“习作”。

我们给孩子作文尽可能以鼓励为主打高分,要尽量少打不及格。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本次习作。

本次作文,学生基本上能做到“B等:

符合题意,能把自己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语句比较通顺,有一些错别字,标点符号基本正确,书写较规范工整。

”中这部分要求,“能用上一些积累的优美词句。

”学生基本做不到,其实这点也较难的。

我们具体在改时,有放宽要求,大家拿到试卷可知。

本次习作,学生绝大多数是写第1题看图作文,但好作文不多,主要是没有突出“新传”的“新”意。

孩子们的思维还是受动画片和生活常识所限。

猫鼠总是打架,有写到死也不往来的。

也有写他们成为好朋友的,但总体构思一般。

在我改的百余份试卷中,只有一位同学没有把猫藏在背后的那东西写成炸弹。

他在文中说猫和鼠共同成为音乐家,在鼠独奏音乐会取得成功后,猫上前祝贺。

当猫把藏在身后的东西点燃后,鼠小弟吓得大叫,以为猫嫉妒他,又要炸他了,台下的观众也惊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砰”地一声,彩带纷飞。

音乐厅内沉静了好久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看到此文很是为小作者的构思叫好,毫不吝啬地给了满分。

这次习作,也有把两题揉在一起写的。

这就是对题目要求没有理解了,这很不好。

我们看到新课程的教材中,已经没有全命题的习作了,现如今的作文“题”是指明写作方向,点出写作关键词,重在调动学生的积累,培养良好地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是作文题的要求,也是我们老师平时在教作文和改作文时要心中有数的要求。

附博文:

向全县五年级语文老师致歉

14日全县小学语数期末质量监测,15日家住城里的部分老师抽调到教育局批改试卷。

教研室领导安排我与其他12名老师改五年级语文卷,且再次抬举我当五年级语文阅卷组组长。

所谓组长,就是在流水改卷前统筹安排好每位老师改的题目;

对一些有疑义的答案,还要做出决断;

阅卷完毕,还要站在全县的角度写出本年级的质量分析。

大家知道,语文试卷越是高年级越难改的——主要是“阅读”和“习作”。

“阅读”答案不唯一,“习作”五个人改,更是很难统一标准。

在事后我复查试卷时,“阅读”改得没什么问题。

而我们五位改作文老师中,有一位就特别“心慈手软”。

我抽阅的那叠试卷中,多位学生的作文都只是写二、三百字,遣词造句也很一般,该老师居然给出好多个满分。

再翻阅其它试卷,发现只要是他改阅的,给出的分数都比别人的高。

本来习作就很难有个标准,我对那老师谈了自己对习作量分的一些看法供他参考后,并没对卷面分数进行改动,只是觉得本次考试在班与班之间的横比上可能有些不公。

惰性使然,拖到昨天才想起那“质量分析”还没写。

拿出精心挑选出的“好”“中”“差”三叠试卷翻阅,惊讶地发现“第四题将成语补充完整”中“舍()取()”,学生答“舍(生)取(义)”中的“生”都被打错,而“舍(身)取(义)”被判对。

写“舍生取义”的学生,远远多于“舍身取义”的。

其实,在那位女老师改这题的过程中,也曾问我“这个‘舍生取义’可以吗?

”我顺口答“应该只有一个答案吧。

”从她的话中可知,她是把“舍身取义”当正确答案的。

说实在的,是“舍生取义”,还是“舍身取义”?

我也拿捏不准,但内心深处,我历来对那些青年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