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751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校建设计划内涵解读文档格式.docx

备查材料:

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有关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学生就业情况及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

反映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方向及发展战略等有关资料;

学校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情况的有关资料。

2.1-2办学行为

(1)政策与法规执行

学校遵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的措施保障、责任落实、监督调控及成效等有关情况。

(2)纪律与行为规范

近年来,学校在建立严格规范的纪律约束机制及各项管理和活动特别是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在当地职业学校中起到的表率作用。

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保障措施、实施效果等资料;

财务管理、学生资助和校企合作等有关的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及上级考核、奖励、检查、审计和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

3.1-3领导班子

(1)领导结构与素质

①校级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配备、结构等有关情况;

②校长、教学副校长学历、职称情况;

③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的素质、领导能力、凝聚力和业绩的有关部情况。

结构是指,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工作阅历等方面;

领导能力是指,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学校人事档案或经学校主管部门盖章的学校领导综合情况介绍(包括自然状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实绩和奖惩情况等),上级组织部门考核材料,学校中层干部测评及考核材料,有关业绩的说明、证明材料等。

(2)战略思维与管理体系

①学校已形成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方略,统领驾驭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成效;

②学校办学的组织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

战略思维主要指,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定位、发展思路、治校方略、教育与市场规律的把握、特色品牌战略及改革创新举措等。

校长近三年述职报告、学校改革创新的有关方案、计划和典型案例、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方略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反映突出成效的资料。

4.1-4规范管理

(1)制度建设与落实

学校在健全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落实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校园师生食物中毒、实习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伤害、校园治安和学校发展改革、管理运行等方面的风险与危机。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应对风险的各种预案、预警、办法和管理制度及规定;

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及反映成效的相关材料。

(2)质量管理与监控

①学校在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方面的突出成效;

②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督导机制、教学秩序及管理手段等情况。

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以育人为中心,建立了教育、管理和服务等运行管理规程,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各项管理责任明确、落实有效。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执行情况的说明材料;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

教学督导监控记录;

教材管理使用情况;

教师工作量考核、记录;

近2年的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教师日志、教学管理资料及各种用表、教学质量检查、分析的有关资料。

二、 

基础条件

5.校园占地面积一般不少于100亩,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7万平方米(生均20平方米);

各种建筑、场地和设施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满足学校办学需要。

6.各专业均具有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设备总值不低于1500万元(生均5000元);

各专业均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课开出率达95%以上;

具有省级以上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7.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生师比为16:

1~20:

1;

从行业企业聘任的教师占专任教师10%~25%,“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

专任教师(除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5%以上,正式聘任高级职称的占25%以上。

8.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良好。

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便捷高效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和试题库平台;

计算机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主要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必要的多媒体设备;

骨干专业的主干课程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

5.2-1校园建设

(1)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应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

①学校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一校多址的,注明主校区自有占地面积);

②校园布局结构、土地利用率、使用效果等。

学校占地面积不包括教工住宅区等非教学用地;

对一校多址,合并计算;

租用土地的,要根据租赁协议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认定。

一般租用已满三年的且用于学校办学的,可以统计在内;

校园布局包括各类房舍、场地、绿地的分布情况及安全情况。

土地证、租赁合同、新征地批文、校园平面图等。

(2)建筑面积

学校各种建筑和设施应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

①学校实际使用的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一校多址的,注明主校区自有产权的建筑面积);

②各类用房搭配比例、利用率、效果等。

学校建筑面积不包括教工住宅等非教学用房;

已开工的在建项目,有批准文件,有资金来源的,可计入总面积;

一校多址,合并计算;

租用校舍的,要根据租赁协议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认定。

各类用房搭配比例,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图书、活动、就餐、办公、宿舍等用房搭配比例。

建筑物权属证、租赁合同、平面图、各类用房建筑面积统计表。

6.2-2设备与实训

(1)实训设备与总值

各专业“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及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配备等满足教学需要情况,先进程度,数量和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情况;

校内设备总值及生均值。

“教学必须的”是指按相应专业设置标准要求,配置各专业主要实习实训项目需要的设施设备,相近、相关专业可共用某些仪器设备和设施;

校内设备总值含校内实训基地设备。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实习大纲、有关设备帐册、管理运行记录等。

(2)校内外实训基地

①各类专业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包括场地面积、设备设施、数量和种类配备、与专业规模和教学需要适应等情况;

②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或实习场所建设情况,骨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数量和稳定性)。

实训基地是指,对应一类专业或专业群的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一般应具备接纳一个班级以上学生同时训练的能力和规模。

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具有一定的生产或技术研发能力。

骨干专业是指,开办时间早(一般应有3届以上毕业生),学生数量多(一般每届80人以上),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体现学校性质、办学特色、建设水平较高的专业,且在相关专业群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稳定性是指,实训基地设立均在3年以上,有协议,且每年都接纳学生实习。

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场地面积、实训工位数和设备等统计表;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实训基地名称,设立时间、接纳专业(工种)及人数、效果等)、学校与实训基地原定的协议书、近三年校外实训计划、记录、总结及实训基地运行使用的有关资料、相关说明材料等。

(3)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

省级以上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概况及利用率、效益、引领示范作用等情况。

本条目是指近几年经国家(中央财政)、省(省级财政)正式批准的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利用率、效益是指,在满足校内实习实训的同时,利用实训基地设备资源面向其它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和社会培训提供实训服务,建立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成果显著,为其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有关省级以上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的文件或复印件、原申报材料、使用情况和反映引领示范作用的相关资料等。

(4)实训开出率

学校实习(实训)制度、管理、考核情况;

实习(实训)开出率(K)。

实习(实训)开出率以专业为个体统计,再群体组合平均计算,即

各专业实习开出率之和

K=────────────%。

专业个数

实习(实训)指导书、实习(实训)考核制度、考核规范及标准、实习(实训)开出项目统计汇总表、实习(实训)教学进程表、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绩单、校外实习的有关证明、有关设备帐册等。

7.2-3教师队伍

(1)教师数与生师比

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情况及生师比;

专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之和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教师由专任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由生产(管理)一线聘请的兼职教师组成;

专任教师:

本校编制(含签定正式劳动合同三年以上)的主要从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的人员;

在计算生师比时,专任教师总数可含聘用满2年的从事专任教师工作的非本校在编人员,但此类统计数不得超过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且此类统计数只适应本条目;

校内兼课教师:

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的兼课人员;

生师比,是指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与专任教师总数之比。

教师花名册、人事档案、劳动合、业务档案、教师分类型统计资料,在校生三年分班统计表。

(2)“双师型”与兼职教师

学校任课教师中,聘请生产(管理)一线的从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以下称“企业兼职”)的比例;

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

“双师型”,只统计专任专业课教师。

教师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或具备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并具有一年以上在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或生产经历的,或主持本专业实践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并有可供推广的研究成果的可按“双师型”教师统计。

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花名册、“企业兼职”和“双师型”教师分类统计资料;

有关证书、证明及相关统计、说明等资料。

(3)学历与职称

学校专任教师中,理论课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学校正式聘任高级职称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理论课教师,是指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既从事理论课教学又从事实习指导的教师,不能重复统计;

学历以国家承认其学历的院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为准;

研究生需有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专任教师具有其他系列的与所任课程相关的专业技术系列高级职称的也可统计在内,双职称的只统计一次,有资格未聘的不计在内。

专任理论课教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聘书(或批文),专任教师花名册;

上级批准职称的文件,教师业务档案及相关统计资料。

8.2-4数字化校园

(1)校园网

①校园网配置、功能、覆盖面及运行情况;

②学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配置及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要求的情况,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成效。

覆盖面是指,覆盖学校主要教学场所及全部管理和业务部门情况;

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要求是指,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标准,建成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办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有关帐册、设备统计表、相关制度和条例;

校园网域名;

学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记录和作用发挥、取得效果的有关说明和材料。

(2)计算机与多媒体设备

①学校拥有计算机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情况及配置和先进程度,生均拥有计算机台数;

②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设备配置情况。

主要教学场所是指,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室、实训室(场)、学术报告厅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视频展台、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设备。

有关帐册,多媒体教学设备名称、型号、配置、分布情况统计表,使用记录等。

(3)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情况;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研制和引进,骨干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主要实训项目)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利用及成效。

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是指,以校园网为依托,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中心、教学平台和试题库平台,提供较完善的网络与支撑环境,实现全校互连互通、资源共享。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

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试题库平台的相关资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施方案,相关成果、成效的有关资料,软件资源的展示,有关管理使用的规定办法,帐册等。

三、 

校企合作

9.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

各专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工作,骨干专业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订单培养”有较大规模;

积极参与或牵头开展集团化办学。

10. 

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善;

积极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政策,帮助学生获得相应报酬。

11. 

建立了聘任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任教的机制;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者参与学校建设、教学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建立了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12.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以及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

9.3-1合作机制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骨干专业校企合作机制、运行情况及成效。

合作机制是指,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如,“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其中,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及用人单位参加人员,一般不少于5人,并形成合理的结构,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设专人负责,“校企合作”有协议、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及有经费保障。

成效主要指,校企合作组织经常开展活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在制定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专业建设、实习实训、订单培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方面取得实效。

提供“校企合作”相关文件,“专业建设家指导咨询委员会”等组织或机构文件、章程,企业专家聘书(复印件),“企业专家登记表”,开展各类活动、会议记录资料,活动经费支出帐册,有关成效的说明材料等。

(2)订单培养

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培养的成效。

本条目“订单培养”是指,学校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具有明确的企业(岗位)指向和特定职业要求,“订单培养”实施性计划(教学进程)一般不少于一个学期,订单企业录用“订单培养”毕业生的比例应在80%以上;

定向(委托)培养是指,对就业去向明确的或企业已决定录用的学生进行的有针对性或受企业委托的专项培养。

“订单培养”协议、“企业”、“岗位”等冠名班文件、有关“订单培养”、定向(委托)培养专题会议记录、由企业相关部门认定备案的“订单培养”教学计划、招生(录取)计划、“订单培养”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等。

(3)集团化办学

学校参与或牵头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际情况,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促进学校发展与改革的突出成效。

本条目“集团化办学”特指,有若干学校参加的与行业(企业)或相应社会组织共同组建的办学集团,其主要特征是,承认并遵循统一章程,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现集团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我国目前的职教集团有三种类型:

一是行业主导的行业型(专业型)职教集团;

二是政府主导的区域型职教集团;

三是多元主体、多元协商的复合型职教集团。

集团化办学相关文件、章程、制度,参与单位名单,学校参加集团化办学取得收效及发挥作用情况的证明材料等。

10.3-2顶岗实习

(1)实习制度与管理机制

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配套措施及执行的情况和效果。

管理制度是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实习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参与的实习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生活管理、劳动保护、劳动保险、事故责任确定、校企管理职责等。

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是指,校企均有相应机构,专人管理,建立考核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各项实习管理制度,实习管理机构及实习管理人员名单,专业教师指导实习记录、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教学计划等。

(2)责任保险与实习报酬

学校落实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帮助实习学生按时获得合理的实习报酬的工作情况及学生满意度。

学校按照有关国家、地方政府对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最新政策和规定,与顶岗实习企业签订了实习责任保险、实习报酬等相关协议,并实施了有效的监督、检查。

学生满意度是指,随机抽样调查实习学生满意程度,一般随机抽样应不少于100名学生。

国家、地方政府对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最新规定与政策文件、学校有关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及责任落实、运行记录等资料;

学生责任保险单据(复印件)、学生实习收入证明、学生满意度测评表等。

11.3-3社会参与

(1)能工巧匠任教

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特别是骨干专业,聘任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的情况和成效。

本条目“社会能工巧匠”特指,来自于相关企业、用人单位等生产一线的技师,或在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前三名的、或在当地行业内公认的技能型人才。

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包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培训、项目指导及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等。

学期教学计划、授课任务书、课程表、项目指导材料、专题报告材料、教案、聘书、外聘教师登记表、教师花名册、外聘教师课时津贴发放明细表等。

(2)企业专家参与

近年来,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者参与学校建设、教学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有关情况。

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及重大决策、专业设置及建设改革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运营等。

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者聘书、企业专家参与学校关键环节的相关会议记录、相关制度及反映成效的历史资料、实际案例。

(3)社会组织评价

“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情况,骨干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机构(站、所)的建设及管理运行情况。

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业成绩考核尤其是专业(岗位)技能水平测试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评价与企业、用人单位要求衔接,制定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突出职业能力的科学化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融合。

有关文件、相关制度、评价标准及管理运行的原始材料;

学校成立鉴定机构批准文件、鉴定工作原始档案资料等;

相关成效说明材料。

12.3-4服务企业

(1)职业培训

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情况:

包括规模、质量、效益等。

规模,按“每人培训累计30课时计一人次”折算培训人次,具体公式是:

每班次培训人次=在册培训人数×

总课时÷

30

全年培训总人次=∑全年各班次培训人次

面向企业和社会职业培训计划、有关培训协议、培训项目统计表,培训过程原始记录、考核记录及总结等;

培训招生简章、培训教材、培训方案、课程表,学员花名册、培训收费凭证及培训结业证明;

培训工作制度等。

(2)技术服务

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情况,取得实际效益(育人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育人效益是指,通过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实施产教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社会效益是指,通过实施产教结合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学校为企业、为社会提供了满意的服务;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开展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实施产教结合,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

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制度、计划及项目统计表,服务企业原始记录、教师考核记录及总结,生产记录、技术咨询方案、技术服务图纸资料或工艺文件、科研成果等;

反映效益的相关资料、会计帐册等。

四、教育教学

1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组织保障有力,管理机制健全,德育工作队伍素质高;

校风校纪好。

14.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形成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骨干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有2个省级以上示范(重点)专业。

15.有效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近三年来,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90%以上。

16.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课程,建立了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机制。

17.建立了教师队伍长效建设机制;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落实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13.4-1德育工作

(1)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建设、保障措施配套及队伍素质提高和德育工作成效。

工作机制是指,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及组织机构,包括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责任分工、经费保障、德育工作运转等;

保障措施是指,制订并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制度健全,在组织、考核、评比、奖惩等方面,执行有力、有效,有具体的德育队伍培训计划,并切实执行,政策落实好,班主任工作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业绩作为教师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队伍包括德育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队伍。

德育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德育工作队伍名册、班级考核评比情况、培训方案、德育先进集体或个人评比、表彰材料、学生操行评定等相关材料。

(2)德育内容与方法创新

学校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