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28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案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7)尊重设计、结合现场的原则。

认真研究、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场地条件及工期等各种因素,进行施工总体部署,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多作业面平行作业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水文地质情况:

隧道区“V”型沟谷发育,平时干枯无水,在雨季时才形成短暂径流,大部分沟谷中仅有细小的水流,泉水零星出露,在康家沟和大柏林岔沟内泉水流量一般0.05~0.1l/s,泉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干早期常干涸。

隧道区沟谷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CL·

S04一Na·

Mg型。

该区地表水水质很差,矿化度多为3.22~11.87g/l,为苦咸水,无法饮用,目前隧道区居民仍以窖水为生。

隧道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圬工均具有氯盐和硫酸盐侵蚀性。

康家沟附近地下水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分别为L1和H2,其余段落环境作用等级分别为L2和H3.在后沟附近地下水还具镁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

铁路隧道防排水应做到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不渗水,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车行横洞、人行横洞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

3、施工工艺技术

3.1、洞外防排水设计

洞外防排水设计是指设计合理的隧道洞外地表水防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或向隧道洞口汇集。

3.2、洞顶地表处理

隧道要求重视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其处理措施为填充、铺砌、勾补、抹面等。

对洞坑穴、钻孔等均应采用防水材料充填密实封闭,隧道进出口段一定范围地表采用注浆加固措施。

3.3、洞顶截水天沟

洞顶截水天沟是修筑在距洞门边仰坡一定距离外,环抱隧道洞门的截水沟。

洞顶截水天沟的主要目的是截断洞口边仰坡地表水来源,防止地表水冲刷边仰坡和洞门区域。

截水沟距仰坡边不得小于10m。

水沟采用C25砼浇筑,厚度不小于30厘米。

截水天沟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天沟设于边仰坡坡顶以外不应小于5米,天沟一般沿等高线向路线一侧或两侧排水;

(2)、天沟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0.5%,以免淤积。

当纵坡过陡时,应设置急流槽或跌水连接。

一般在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

1时,水沟应做成阶梯式,以减少冲刷。

土质地段水沟纵坡大于20%或石质地段水沟纵坡大于40%时,应设置抗滑基座,以确保纵向稳定;

(3)、天沟长度应使边仰坡坡面不受冲刷为宜,下游应将水引至适当地点排泄,避免冲刷山体。

流量较大时,不宜将水引入路基排水边沟排泄,应根据地形将水引至附近沟谷或涵洞排泄。

3.4、明洞防排水

相对于隧道暗洞,明洞防排水条件要优越得多。

一方面,明洞属于明挖回填结构,可以在渗水迎水面(衬砌结构外侧)设置防水层,其施作条件和防水效果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明洞回填材料和方式可以人为控制,从而也能控制回填后明洞洞周的地下水流量和路径。

在控制明洞洞周地下水方面,防排水措施主要有:

(1)、明洞开挖边坡以外应设置天沟。

其沟底坡度与路线一致且不小于5%,条件允许时可在山坡较低一侧拉槽排水。

洞顶排水沟一般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浆砌片石厚度不小于30厘米,以防冲刷;

(2)、洞顶回填土石表面一般应铺设粘土隔水层,且应与边坡搭接良好,以防地表水渗入。

隔水层表面种草防护,可防雨水冲刷;

(3)、明洞回填前和回填过程中,可在回填土石底层或层间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引流渗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后在回填土石中滞留积蓄,增大水压和明洞荷载。

应注意上坡隧道排水盲管(盲沟)流出通道。

(4)、明洞外缘防水采用全断面铺设土工布、防水板,接缝采用双焊缝热融粘结技术。

(5)、在明洞与暗洞搭接处,采取可靠的变形缝防水措施,设计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防水,并在明暗交接处设直PE500排水板。

3.5、洞门截排水

洞门截排水的主要目的是截流洞口边仰坡漫流下来的地表水,防止水流在洞门处下渗或冲刷洞门结构,影响洞门结构安全、行车安全和美观,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削竹式洞门应沿洞脸环向设置高度不小于3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帽石,沿洞门环框内侧隧道壁面设置滴水线,以防雨水漫流影响美观。

(2)、对于带有翼墙的各类隧道洞门及明洞洞门,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厘米,洞门翼墙与仰坡之间水沟的沟底至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0厘米,洞门墙顶应高出仰坡坡脚0.5米以上。

3.6、洞内防排水设计

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可以分成洞内防水设计和洞内排水设计。

隧道洞内防水措施主要包括围岩注浆堵水、复合防水层防水和衬砌混凝土防水;

洞内排水措施主要有紧贴岩面和初支表面的排水盲管排水、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

纵向中埋式止水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

3.6.1、洞内防水设计

(1)、围岩注浆

围岩注浆堵水即在实际开挖中,对大量的线状淋水、股状突水和涌水等富水区段向地层灌注浆液,封堵地层中的渗水裂隙,减少围岩流向隧道的渗水。

围岩注浆堵水既可在隧道开挖前从地表钻孔实施,也可在隧道开挖后通过径向或超前向围岩钻孔注浆来完成。

堵水压浆宜优先选用料源广、价格便宜的单液水泥浆和水泥—水玻璃浆。

布孔注浆范围在透水周边应加宽1—1.5m。

若注浆过程中由于裂隙原因造成透水范围扩大,注浆范围也要相应扩大;

而且注浆前必须先在透水中心打泄水孔,然后再从周边往中心逐步注浆,最后再封孔。

(2)、复合式防水层

采用复合式防水层是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核心内容。

防水层由防水板及土工布组成。

防水板的作用是将地层渗水拒于二次衬砌之外,以免水与二次衬砌接触并通过二次衬砌中的薄弱环节渗入隧道。

土工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防水板,使防水板免遭尖锐物的刺伤。

防水层必须符合国标(GB12952—2003)中各项指标的要求,尽量采用宽幅高分子柔性防水卷材,幅宽3~4米为宜,以减少接缝。

防水层搭接宽度≥150mm,采用自动爬焊机械双焊缝热融粘结技术,结合部位采用真空加压检测,标准是0.2Mpa压力作用下15分钟之内不得小于0.18Mpa。

(3)、变形缝和施工缝处理

一般情况下,只要复合式防水层施工规范,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渗漏水一般不容易直接穿透混凝土而进入隧道洞内。

因此,混凝土衬砌中的各类变形缝和施工缝往往是防水薄弱环节,因而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目前常用的处理措施是在变形缝设置止水带,在施工缝处设置膨胀橡胶条(如图)。

止水带、膨胀橡胶条应尽量安装在衬砌厚度的中间。

止水带安装应平直垂直于工作缝,两端埋设牢固、可靠,膨胀橡胶条在安装前应采取缓膨胀处理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提前膨胀导致防水失败,安装应牢固可靠。

应当指出的止水带、膨胀橡胶条在地面建筑领域内应用效果较好,然而,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隧道衬砌的变形缝、施工缝大多为竖直方向,止水带和膨胀橡胶条安装固定困难,安装缺陷较普遍,封堵的地下水缺乏排泄通道,当水压升高时,地下水总能通过缺陷位置等薄弱环节渗出。

这也是导致隧道渗漏病害多发的重要原因。

复合橡胶止水带是一种新型止水带,能对渗水进行“先排后堵”。

它由绕道、翼缘、膨胀橡胶条和止浆滤水带组成(如图),其中绕道和翼缘构成止水带主体,止浆滤水带粘贴在翼缘上并与绕道形成排水通道。

可排水复合橡胶止水带为内置式止水带,设置在衬砌厚度的中间,横断衬砌环向施工缝。

当环向施工缝内出现渗水时,渗水沿环向施工缝流至止浆滤水带,由于止浆滤水带可透水,渗水很容易进入排水通道,并由其排入隧道的下部排水系统。

如果部分渗水在穿越止浆滤水带时沿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横向流动,则会遇到粘贴在止水带翼缘上的遇水膨胀橡胶条的阻挡,遇水膨胀橡胶条遇水后膨胀,使止水带翼缘与混凝土之间的间隙密实,渗水沿横向流动阻力增大,从而提高了止水带的止水能力。

为了使可排水复合橡胶止水带的下排水顺畅流入隧道的排水系统,衬砌环向施工缝下部必须有相应的排水构造(图)。

在衬砌基础内,每道环向施工缝的下方设置一条弹簧排水管,弹簧排水管的下端与纵向排水盲管相通,上端弯折在止水带安装槽内。

当止水带下端与弹簧排水管接通后,止水带内的下排水就会顺利流入隧道的纵向排水盲管,并由其排出。

从而可实现止水带的无压止水。

3.6.2、洞内排水系统设计

隧道防水措施是层层设防,每一道防水措施都是作为前一道防水措施失效的补救措施,同时也为后续防水措施减轻压力。

而排水系统则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系统,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决定整个排水系统的成败。

因而,排水系统应当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搭接可靠的、排水通畅的系统。

隧道排水系统主要由“环向盲管→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中心排水管沟”构成。

(1)、环向盲管

环向盲管,要求其强度能承受二次衬砌浇筑挤压而不损坏,不变形,且纵向具有柔软可弯折的特点,以适应围岩变形及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要求。

现场采用Φ50环向打孔盲管,表面包裹400g/m2的土工布可以方便地实现初支表面排水。

环向盲管施工注意事项:

①环向盲管施作在初期支护表面;

②在其表面渗漏水范围内每纵向6米间距,无水地段每12米间距,上、中、下各打φ50mm的引水孔;

③与隧道衬砌墙脚纵向排水管连通;

(2)、纵向排水花管

在初期支护中设置环向排水半管将水引入衬砌两侧墙脚设置得纵向排水花管中,

本设计纵向排水花管采用的是¢80双壁波纹管.

(3)、横向排水管

横向排水管位于衬砌基础和路面的下部(如图),布设方向与隧道轴线垂直,是连接纵向排水花管管与中央排水管的水力通道。

横向排水管通常为硬质塑料管,施工中先在纵向盲管上预留接头,然后在路面施工前接长至中央排水管。

对横向盲管的检查,主要是接头应牢靠、密实,保证纵向盲管与中央排水管间水路畅通,严防接头处断裂,由纵向盲管排出之水在路面下漫流,造成路面翻浆冒水,影响行车安全;

其次是在横向盲管上部应有一定的缓冲层,以免路面荷载直接对横向盲管施压,造成横向盲管破裂或变形,影响其正常的排水能力。

 

(4)、中心排水沟(管)

隧道中心位置下设置了中心排水沟(管),集中引排地下水,中心排水沟(管)的尺寸为Φ600砼二极管。

3.7、防水板与止水带的施工

3.7.1、防水板施工

由于喷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凹凸不平,以及锚杆头外露等对铺设防水层质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防水层铺设前必须对喷射混凝土基面进行处理,处理要求及要点如下:

(1)、基面要求

①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要求:

D/L≤1/10(如图所示)否则要进行基面处理。

L—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的间距;

D—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②基面不得有钢筋、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

否则要进行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砂浆抹成圆曲面,以免防水层被扎破。

③隧道断面变化或转弯时的阴角应抹成R

5cm的圆弧。

④底板基面要求平整,无大的明显的凹凸起伏。

⑤喷射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

⑥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应采取封堵或引排措施。

(2)、处理要点

①有突出钢筋、铁丝时,则应按如图所示施工顺序进行处理。

1)切断2)铆平3)砂浆抹平

②当有钢管突出时,则按如图所示施工顺序进行处理。

1)切断2)表面处理3)砂浆抹平

③当金属锚杆端部外露较长时,则应从螺帽开始留5mm切断后,再用砂浆进行覆盖处理,按如图所示要求施工。

3.7.2、防水卷材施工

在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达到要求的平整度后,就可以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

热塑性塑料圆垫片是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施工的必要零部件。

用塑料胀管和木螺丝或射钉枪、射钉将其覆盖在垫衬上,每隔50~150cm梅花形布设(拱顶50cm、边墙100cm、底板150cm),构造如图,现场必选后选定该方法,同时该方法也是设计推荐的施工方法。

首先裁剪卷材,要考虑搭接在底板上,高边墙>30cm。

先在隧道拱顶部的垫衬上正确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再使防水膜的横向中心线与这一标志相重合,将拱顶部与塑料圆垫片热熔焊接,与垫衬一样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与圆垫片热熔焊接。

铺设时要注意与喷射混凝土凹凸不平相密贴,不宜拉得太紧,一定要注意留出搭接余量。

、焊缝质量检测

防水膜间用热合机进行焊接,接缝为双焊缝,中间留出空腔以便充气检查,如图。

检查方法:

用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充气(脚踏式或手动式皆可),充气时检查孔会鼓起来,当压力达0.1~0.15MPa时,停止充气。

保持该压力时间不少于1min,说明焊接良好;

如压力下降,证明有未焊好之处,用肥皂水涂在焊接缝上,产生气泡地方为焊接欠佳之处。

重新焊接可用热风焊枪或电烙铁等补焊,直到不漏气为止。

检查数量,焊接1000延长米抽检1处焊缝;

为切实保证质量,每天、每台热合机焊接均应取一个试样,注明取样位置、焊接操作者及日期。

、防水层破损的检查与修补

防水层施工必须精心,防水层质量检查必须认真。

但破损有时是难免的,如正在工作的塑料热合机突然停电不能前进,此时会很快将防水层烧破。

检查出防水层上有破坏之处,必须立即做出明显标记,以便毫不遗漏地把破损处修补好。

补后一般用真空检查法检验修补质量。

具体要求:

补钉不得过小,离破坏孔边沿不得小于7cm。

补钉要剪成圆角,不要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尖角。

3.8、止水条带施工

衬砌混凝土的变形缝和沉降缝,采用止水带防水时,施工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

如发现有割伤、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2)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3)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4)根据止水带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

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用搭接或复合接;

对于塑料止水带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

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取10cm。

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小于5cm。

止水带在端头模板上的固定是止水带安装的关键。

止水带固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止水带在衬砌中能否垂直于工作缝,是否能使排水通道与工作缝相通。

具体安装工艺如下:

(1)用Φ8钢筋卡间隔一米固定在止水带上。

(2)用穿板铁丝固定钢筋卡与板外钢筋段;

(3)将Φ10背托钢筋穿与止水带和钢筋卡之间,并用扎丝绑扎在钢筋卡上;

(4)先浇衬砌段拆模后,先将钢筋卡外露段扳直,并用其将自然伸直的止水带外露部分卡紧。

安装注意事项:

(1)止水带的中央排水通道应与工作缝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缝中的渗漏水被止水带堵住并通过排水孔流入隧道排水系统。

(2)止水带的下部必须与排水管的下部连接牢靠、畅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渗漏水顺畅进入纵向排水管并排出洞外。

(3)避免在施工时截断止水带,尽量做到一条工作缝一条止水带,避免搭接,这样可避免接头位置的安装缺陷。

3.9、排水管材施工

排水管材包括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排水管,这些管材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相互间的搭接。

搭接应牢固,不漏水,排水通畅,优先选用专用搭接接头。

3.9.1.纵向排水管施工

纵向排水管应按一定的排水坡度安装,中间不得有凹陷、扭曲等,以防泥沙在这些位置淤积、堵塞排水管。

在安装前,用素混凝土整平安装基面。

纵向排水管施工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1)排水管材质及规格检查。

塑料制品若保存不当极易发生老化,可目测管材的色泽和管身的变形;

轻轻敲击观察管体是否变脆;

用卡尺或钢尺量管径与管壁,检查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管身透水孔检查。

纵向排水管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将环向排水管下流之水经其排至横向排水管;

二是将防水卷材阻挡之水经纵向排水管上部透水孔向管内疏导。

为了实现其第二项功能,排水管上的透水孔必须有一定的规格并保证有一定的间距。

在纵向管安装前,必须用直尺检查钻孔的孔径和孔间距。

施工时应进行以下检查:

(1)安装坡度检查。

纵向排水管通常位于衬砌的两下角,需要从路面水平下挖一定深度才能达到设计标高。

有时施工条件极为不利,施工较易出现管身高低起伏不定,平面上忽内忽外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隧道建成后纵向排水管容易被淤砂封堵,或被冰冻封堵,造成纵向排水不畅。

因此,施工中一定要为纵向排水管作好基础,用坡度规检查、测定纵向排水管的坡度,使地下水进入纵向排水管后在一定的坡度下按指定的方向流动。

(2)包裹安装检查。

纵向排水管在布设时必须注意其细部构造。

首先应用土工布将纵向排水管包裹,使泥砂不得进入纵向排水管。

其次,应用防水卷材半裹纵向排水管,使从上部下流之水在纵向盲管位置尽量流入管内,而不让地下水在排水管位置纵横漫流。

因此,施工时要认真检查纵向排水管的包裹安装情况,杜绝粗放施工,为隧道后期排水创造条件。

(3)与上下排水管的连接检查。

纵向排水管在整个隧道排水系统中是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施工中应注意检查上部环向¦

¸

型弹簧排水管与纵向排水管的连接。

一般采用环向排水管出口与纵向管简单搭接的方式,避免两管之间被喷射混凝土隔断。

其次还应回注意检查纵向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的连接。

一般采用三通管连接;

三通管留设位置应准确,接回头应牢靠,防止松动脱落。

3.9.2、横向排水管的施工

与纵向排水管施工工艺相同,但应注意:

对横向排水管的检查,主要是接头应牢靠、密实,保证纵向排水管与中央排水管间水路畅通,严防接头处断裂,由纵向排水管排出之水在路面下漫流,造成路面翻浆冒水,影响行车安全;

其次是在横向排水管上部应有一定的缓冲层,以免路面荷载直接对横向排水管施压,造成横向排水管破裂或变形,影响其正常的排水能力。

3.10、中心排水管(沟)施工

中央排水管一般采用预制管段在现场拼接的方法施工。

因此,在施工时首先要重视管段的预制,确保管段的尺寸、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在现场拼接前,应再次检查管段质量:

(1)预制管段的规整性。

用钢尺量测管段直径,观察管身是否变形或有严重裂缝;

检查管身部透水孔是否畅通。

(2)管壁的强度。

用检验锤轻敲管壁,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对酥松掉块者,必须弃之不用。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各综合项目队安全员及各工区安全员组成的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落实。

详见图5.1-1。

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提高

图5.1-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2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伤亡事故,避免重伤事故。

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

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小型机具检查率达100%。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五、其他技术组织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贯彻执行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使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安质部、各项目队质检员及各工区质量员组成的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落实。

5.1.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四级管理,具体管理范围如下:

各工班工序质量

5.1.2质量创优目标

对本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是: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交工验收质量综合评分90分以上,竣工验收达到优良等级。

分项工程出精品,总体工程确保省部优,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5.2环保体系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施工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制定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5.2.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环保副经理任副组长,经理部各部长、环保主管工程师等组成,实行项目经理总负责,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部长分工负责,环保主管工程师具体负责的制度。

安全环保副经理

图6.5.1-1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5.2.2环境保护措施

⑴施工场地或临房选择地势较高、植被稀少的位置,布置要合理、紧凑(该项工作应征得当地土管、环保部门的同意并签订协议),严禁随意搭建,避免破坏植被,生活区周围做到排水畅通,不得积水、积污,周围环境保持原貌不得随意挖坑取土。

⑵生活中的环保措施

①经理部、各工点的生活营地必须认真做好生活污水、污物的收集及处理排放工作,处理后的污水必须达到现行国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有关规定。

②各施工营地应设固定的垃圾箱、垃圾池盛放垃圾,垃圾定期收集,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不得乱扔、乱倒垃圾。

③行人、行车要走固定的便道,不得随意行走、碾压,以防破坏植被及原有的地表硬壳结构,造成水土的流失和扬尘、扬沙天气。

④严禁点烧干草,禁止施工人员随地丢弃烟头。

5.2.3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⑴施工便道严格按设计方案或有关要求设置(要征得当地的土管及环保部门的同意并签订协议),便道所需填料要贯彻集中取土的原则,不得乱取、乱挖。

施工中便道必须定期洒水,以免扬尘污染。

⑵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必须按规定的线路行走,不得碾压便道以外的植被及地表覆盖层,以免造成水土的流失及扬尘。

⑶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指定的位置弃碴,严禁擅自设置弃碴场。

要做好弃碴场周围的截水及挡护。

⑷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进行收集,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处理。

8.3.2.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⑴各种临时设施要选址合理,以少占或不占林地为原则,行人、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路线行走,草地拒绝火种。

⑵严禁施工人员偷猎、袭击野生动物。

⑶野生动物因意外需要救助时,给予救助并通知相关保护区管理机构。

5.3文明施工措施

严格按照甘青公司发布的《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的要求和业主制定的文明工地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加强现场管理。

⑴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职工的管理教育,与当地区乡政府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教育职工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防止职工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2)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学习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的有关文件,开展文明施工的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

(3)临时工程设施要贯彻节约用地原则。

施工时,自觉维护工程两侧的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