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865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课辛亥革命学案人民版必修1

第1课 辛亥革命

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

2.注重专题知识梳理,如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国共关系的演

变等。

3.抓住主要线索,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近代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

求民主的历史潮流。

[学习目标]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2)武昌起义的爆发

b

(3)中华民国的建立

b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政治基础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②清政府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2)组织基础:

1894年后,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3)军事基础:

同盟会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4)思想宣传:

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的努力。

(5)有利条件: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误区警示]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标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性质:

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重大举措

(1)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2)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思维点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后,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逐渐取得了正统地位,这种进步意义是巨大的。

当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果: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1)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非整个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题一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探究点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史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史料体现了哪些原则?

据史料说明之。

答案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探究点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史料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由史料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2)评价

①进步性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b.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自由的规定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的颁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②局限性

a.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b.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主题二 辛亥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

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史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据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答案 

(1)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2)“第一枪”:

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步”: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一回”:

发布改称谓、废跪拜(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和倡女权)等,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等。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上: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

①武昌起义胜利了,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②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辛亥革命又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①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得到改变。

1.(2016·10月浙江学考)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

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答案 A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等活动,由此可知答案为A。

2.(2015·浙江1月学考)歌曲《始业式》唱道:

“学堂今朝开校,清晨起床早。

同学依然济济,殷勤相问好。

国旗五色飘飘,旭日正相照。

从兹进步愈速,知识日增高。

”以上歌词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朔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国旗五色飘飘,旭日正相照”中可知,这一时期中华民国已经建立,故D项正确;A、B、C都是清末,清朝是龙旗。

所以答案选D。

3.(2017·镇海学考评估)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

C.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D.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 A

解析 首先理解约法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

据此分析选项可知:

A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

4.(2017·浙江新高考联盟调研)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

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答案 D

解析 “1912年”报刊数量的猛增是关键信息,联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可知原因,故D项正确。

5.(2015·10月浙江学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答案 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对点练]

知识点1 武昌起义

1.(2018·温州高一期中)如图是20世纪初某人所持有的一张党员证。

请判断:

他加入的是哪一政党(  )

A.中国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光复会D.中国共产党

答案 B

解析 A项,从材料中的宗旨可以看出是同盟会的纲领。

B项,材料中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同盟会的纲领。

C项,光复会的纲领不是三民主义。

D项,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不是16字纲领。

故选B。

2.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

“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

”主要是因为(  )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已震动全球”。

3.(2017·温州高一期中)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这则日记应写于(  )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答案 C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结合所学可知为1911年10月10日,故选C项。

4.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答案 B

解析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

宣统皇帝是在袁世凯逼迫之下退位的,所以B项不正确。

C项表述错误。

故选D项。

知识点2 中华民国的建立

5.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