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5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概论》教案2.docx

《财政学概论》教案2

《财政学概论》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阐述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吸收财政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财税改革的最新政策和实践。

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管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财政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应用财政基本知识,分析归纳有关实际财经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概论》教案

前言

一、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1.增加知识、了解社会;(财政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知识时代;

(2)作为社会人;

(3)走出认识误区——知识实用主义;

2.财政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3.树立宏观思维观念。

二、如何学习。

1.勤于思考;

2.善于观察;

3.自觉接受;

4.灵活方法;

 

第一章财政与财政学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

——王安石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种种财政现象,对财政的产生、发展有清晰的了解,明确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掌握财政的构成要素、一般概念和特征,并通过现象把握财政的本质,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为学好财政的基本理论和财政管理的基本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考核要点〗

财政的概念;

财政要素与特征;

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

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的经济手段;

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

(一)财政就在我们身边;

(二)财政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复杂的经济分配活动

二、财政的产生

(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财政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财政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国家的产生是财政形成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标志

三、财政的发展

(一)奴隶制国家财政

(二)封建制国家财政

(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四、财政的定义

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第二节财政要素与特征

一、财政分配的构成要素;

(一)分配主体——国家。

国家是社会的正式代表,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权代表社会

(二)分配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M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四)分配形式——力役、实物、货币

二、财政分配的特征

(一)国家主体性

(二)强制性

(三)无偿性

(四)社会集中性

第三节财政与国家

一、财政是国家存在及实现其职能的经济基础

二、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

三、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的经济手段

(一)国家利用财政作用于经济基础

支出、公债、补贴

(二)国家利用财政调节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1)税收;

(2)支出(转移支付)

第四节财政与经济

一、经济决定财政

(1)经济决定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收入

(2)经济体制决定财政分配体制。

二、财政影响经济

(1)财政作为生产要素——经济的一部分决定经济;

(2)财政作为社会需求的一部分,调节供求关系;

(3)财政作为政策工具,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节财政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一)财政学研究财政分配活动

(二)财政学研究财政分配关系

(三)财政学研究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

(四)财政学研究财政管理极其方法

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个拥有主权的政府的崇高意图或目的便是最大可能地增进人的幸福。

——奥斯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公共需要的特征及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混合物品的区别,重点掌握财政各个职能的含义、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并且要把握本章的分析思路。

〖考核要点〗

公共需要的特征;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

现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和内容;

收入分配职能的必要性和内容;

经济稳定职能的财政措施。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内容〗

上一章主要讲解了财政的种种现象以及与国家、经济的关系。

本章重点是讲解财政的三大职能问题,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

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

(一)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

(二)公共需要的特征

1.社会集合性

2.共同享用性

3.外部性

4.非市场竞争性和非营利性

5.客观性和历史性

6.层次性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一)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二)混合物品

三、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

(一)公共物品

(二)外部效应

(三)自然垄断

(四)信息不充分

(五)收入分配不公

(六)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四、现代政府职能

(一)政治统治职能

(二)社会管理职能

(三)经济与发展职能

第二节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

1.人力资源——劳动者;

自然资源:

土地、矿产、森林……

2.非人力资源

人造资源:

厂房、机器设备、农田水利设施……

(二)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

(三)资源配置方式

1.市场配置——需求制约价格,价格引导投资;

2.政府配置——财政收支活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

其中,安排支出——直接配置;

财政税收政策——间接配置。

二、资源配置职能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公共需要的客观存在,需要财政配置资源——满足其需求;

2.弥补市场缺陷——盲目性——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制约。

三、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

(比例)F/GDPF/V+M

2.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分配资源;

社会公共需求的内部结构——财政收支结构——各种比例(支出)

3.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资源;(调节)

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及财政政策,调节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向。

4.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在竞争与非竞争的产业部门之间调节。

第三节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分额的影响。

其目的,是要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以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客观必要性

1.市场分配机制——以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决定。

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和分配规则。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劳动能力、财产占有量、就业机会、竞争环境、条件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收入多寡悬殊。

其结果导致:

(1)挫伤劳动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下降;

(3)社会不稳、动荡不安。

2.政府分配机制——矫正市场分配机制缺陷、调节分配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三、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

2.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

3.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

4.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

四、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途径

资源税:

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形成的级差收入

1.税收差别税率:

不同行业的盈利水平

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个人收入

中央——地方

对地区

地方上级——下级

2.转移支付退休保险、失业救济、

对个人特困、医疗保险等、

福利……

3.购买支出——政府部门人员工资、津贴。

第四节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制定、实施和调整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公债、投资等财政手段,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平衡,以实现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

95%左右就业;

(2)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率为3%——5%;

(3)国际收支平衡:

影响国内总供求平衡;

(4)适度的经济增长;

生产资料—原材料等

逆差:

支出多—进口多

▲国际收支生活资料

顺差:

出口多—国内物价减少

(收入多)

二、客观必要性

市场机制的缺陷:

(1)物价与就业的总水平由总需求水平确定,并与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而总需求水平是难以估计的。

(收入水平)

(2)生产的盲目性、自发性——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的偏差,引起经济稳定;

(3)政策的原因;

(4)国际原因;如:

俄罗斯的改革:

1991年150%通货膨胀率;

1992年1354%通货膨胀率;

我国:

1998年通货膨胀率27%;

1994年通货膨胀率25%左右;

1997年通货膨胀率-%;

1998年通货膨胀率0%;

1999年通货膨胀率0.2%;

2000年通货膨胀率2%;

2001年通货膨胀率-%;

2002年通货膨胀率-0.6%;

2003年通货膨胀率3%;

2004年通货膨胀率3.9%;

预计2005年通货膨胀率1.8%;

三、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一)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

需求过大时,紧缩政策;

需求不足时,扩张政策。

(二)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关键是调节社会总供给结构。

四、实现经济稳定职能的财政措施

(一)相机抉择机制需求<供给 减税需求=供给 均衡财政政策 需求>供给 增税

(二)自动稳定机制

累进税制:

纳税额与收入(应税所得额)正相关关系

转移性支付:

经济高涨时,领取社会救救济人数减少,失业率低;反之,亦然。

(三)其他措施。

投资、补贴、税收等对调节社会总供给结构起重要作用。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世人莫不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要使支出超过收入,此乃一切进步的动力。

——勃特勒·S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基本分类方法以及支出形式;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原则等基本理论;能够结合我国财政实践,灵活运用公共需要和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出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途径。

〖考核要点〗

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

决定财政支出形式的经济前提和具体因素;

优化我国支出结构的途径;

解析我国财政支出比重变动的轨迹;

衡量政府规模的合理而有效的指标。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内容〗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的两个过程和阶段,是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章主要讲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知识(分类、形式、规模、结构)。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

1.一定数量的资金(国家集中掌握);

2.过程和行为——对国家集中的资金的分配(一个预算年度内)。

3.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政府)国家职能范围及其变化的集中反映。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不同归纳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研究和认识财政支出的性质、范围、结构和方向,从而有利于管好、用好之。

(一)以政府职能为标准分类

现代社会政府职能:

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

与之相适应,财政支出一般可分为:

国际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文教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法。

(二)以政府机构为标准分类

中央——部……

地方——厅……

此法便于将财政支出与实际使用部门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支出效用的考核。

此法亦可看作是第一种分类的派生或具体化。

(三)以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标准分类

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

生产性基建支出

企业改造支出

流动资金支出

生产性支出(积累)科技文化费用

地质勘探费用

简易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